1、本末倒置。
解釋:本:樹根;末:樹梢;置:放。比喻把主次、輕重的位置弄顛倒了。
出處:金·無名氏《綏德州新學記》:“然非知治之審,則未嘗不本末倒置。”
2、本末源流。
解釋:源:水源。流:從水源向下遊流去的水。比喻事物的主次、始末、先後。
出處:宋·陳亮《與韓無咎尚書》:“本朝二百年之間,學問文章,政事術業,各有家法,其本末源流,班班可考。”
3、捨本求末。
解釋:舍:捨棄;求:追求。拋棄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節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環節,而只在枝節問題上下功夫。
出處:《呂氏春秋·上農》:“民捨本而事末則不令,不令則不可以守,不可以戰;民捨本而事末則其產約,其產約則輕遷徙,輕遷徙則國家有患,皆有遠志,無有居心。”
關於本未的常有成語有以下三個:
一、本末倒置
1、釋義:本,樹根;末,樹梢;置,放。比喻把主次、輕重的位置弄顛倒了;
2、出處:《禮記大學》裡有一句話說,“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二、捨本逐末
1、釋義:舍,捨棄;逐,追求。拋棄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節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環節,而只在枝節問題上下功夫;
2、出處:戰國·呂不韋《呂氏春秋·上農》中,“民捨本而事末則不令,不令則不可以守,不可以戰。民捨本而事末則其產約,其產約則輕遷徙,輕遷徙則國家有患,皆有遠志,無有居心。”
三、本末終始
1、釋義:本末,樹根和樹梢;終始,事情的結局和開頭。指事物有本有末,有始有終的發展規律;
2、出處:《禮記大學》中,“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釋義:比喻把主次、輕重的位置弄顛倒了。
出處:《禮記·大學》:“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近義詞:捨本求末、削足適履。
反義詞:以一持萬、本末相順。
例句:做任何工作,都有輕重緩急,且不可本末倒置,不分主次。
本釋義為樹根,末釋義為樹梢,置釋義為放。本末倒置比喻把主次、輕重的位置弄顛倒了。 出處為朱熹的《朱文公文集》:“昨所獻疑;本末倒置之病。” ...
1、本末倒置:把主要的和次要的、本質和非本質的關係弄顛倒了,藉以形容把根本的事忽略了,反而注重細微末端、較不重要的事;
2、本末相順:由根到梢,次序不亂,比喻事物的發展合乎規律;
3、本末源流:比喻事物的主次、始末、先後;
4、本末終終:指事物有本有末,有始有終的發展規律;
5、詰究本末: ...
謎底是本末倒置。
本末倒置:本:樹根。末:樹梢。置:放。比喻把主次、輕重的位置弄顛倒了。
出自:無名氏《綏德州新學記》:“然非知治之審,則未嘗不本末倒置。”
結構:主謂式。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比喻弄錯了事物的輕重主次。
例句:把學習的時間當做休息的時間,把休息的時間當做打遊戲的 ...
符合條件的僅有如下兩個成語:
1、本末倒置。解釋:本:樹根,比喻事物的根本,末:樹梢,比喻事物的枝節,置:放置。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重要的和不重要的,本質的和非本質的弄顛倒了。
2、本末源流。解釋:源:水源。流:從水源向下遊流去的水。比喻事物的主次、始末、先後。 ...
1、百步穿楊,指在一百步遠以外射中楊柳的葉子,形容箭法或槍法十分高明。出自《史記·周本紀》:楚有養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葉百步而射之,百發而百中之。
2、枯楊生稊,指枯萎有楊樹又長出芽,舊喻老人娶少妻。出自《周易·大過》:枯楊生稊,老夫得其女妻。
3、風裡楊花,指風中的楊花飄忽不定,比喻事情或事物 ...
1、生龍活虎:形容活潑矯健,富有生氣。
2、生氣勃勃:勃勃:旺盛的樣子。形容人或社會富有朝氣,充滿活力。
3、生機盎然:充滿生氣和活力的,形容生命力旺盛的樣子。一般比喻花草樹木生機盎然。
4、無風生浪:比喻平白無故地生出事來。有故意製造事端的意思。
5、貪生畏死:貪戀生存,害怕死亡。 ...
1、皓齒蛾眉:潔白的牙齒,修美的眉毛,形容女子容貌端莊美麗,也喻稱美女;
2、飛蛾投火:像蛾子撲火一樣,比喻自找死路、自取滅亡;
3、紅粉青蛾:化妝的紅色粉,青色的娥眉,比喻美女;
4、宛轉蛾眉:指美麗的眼睛,漂亮的眼眉輕輕揚起,常用作美人的代稱;
5、蛾眉螓首:彎彎的眉毛,方廣的前額,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