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康有為眼中的“國民意識”:責任、平等、民權、文明

康有為眼中的“國民意識”:責任、平等、民權、文明

   康有為 與西方不同,中國古時的文人似乎對“國民意識”不很注重。受君權思想影響深遠的中國,直到明清才出現一些提倡民主的思想家。而從歷史上考察,對作為近現代意義上的“國民意識”的呼籲與探討,始於康有為。把立國、救國與國人是否具備國民意識緊密聯絡起來,構成康有為哲學思想中的一個重要內容。1898年戊戌變法之初,為推動變法,康有為主持成立了保國會。在《保國會章程》第四款中重申保國會對於國民的責任和義務,即:“為保人民種類之自立。”在康有為看來,這種新的國民應該具備什麼樣的意識或精神呢?

  首先,國民應該具有責任意識。每個人由於生於某一國家,必然受到祖國文化的薰陶和洗染,這使他具有了對祖國的國民之責任。若人們逃離祖國,任由國家滅亡,國民就完全沒有盡到自己的責任。

  其次,在康有為看來,國民應該具有平等意識。康有為在很多論述中均強調了國民的平等。由對國民之間沒有貴賤,不可“妄分流品”的探討,康有為以激越的情感批評了中國傳統社會一個最大的不平等,就是男女之間的不平等。

  康有為進一步指出,中國社會對婦女的迫害與排斥的現實弊病是,對婦女的不平等對待使得國民數量驟減一半,其國家無論在“公理”或“厚力”上均處於不利境地,如果能夠反其道而行之,則可以既得“公理”又得“厚力”。康有為強調國民平等意識的意義在於,唯有全部國民之平等,才有望形成舉國同心、上下一致的力量。

  康有為又明確地提出,國民應該具有民權意識。民權意識是指公民普遍自覺到所享有的權利,而且這種權利不能因為少數人的利害干涉而隨便更改或變易。

  最後,康有為大力倡導國民的文明意識。這裡的“文明”主要是指文化知識的獲得與道德精神的高尚。由於傳統社會里歷來行使“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愚民政策,致使一般的普通民眾沉浸於不聞不問、聽天由命、渾渾噩噩、麻木不仁的精神狀態。以愚昧的民眾如何能振興國家呢?康有為敏銳地指出,如果國傢俱有文明的國民,國家會愈加文明,如果國家充斥著愚民,就有亡國絕種的危險。可見,康有為強調國民的文明意識的目的,依然源於對國家強大、民族興旺的現實願望。

  康有為從如何塑造國民,如何樹立起新的國民意識出發,在不同的情形、條件之下,大力弘揚或強調了傳統社會缺少、缺失的諸如責任、平等、自由、獨立、民權、文明等近代國民意識,在整個社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從此,國民的概念成為近代中國改良維新思潮和運動的重要組成成分,在愚昧、封閉、保守的清末社會,這無疑是康有為推動封建中國的現代化轉型的首倡之功。

春節習俗:臘月二十七宰年雞、趕大集

  臘月二十七,春節的腳步是越走越近,近的我們彷彿都聽見了除夕的鐘聲。家家戶戶,大街上全都熱鬧了起來。在昨天吃過了美味的燉大肉以後,今天要做的一件重要的事就是“宰雞”。民謠中“臘月二十七,殺只雞”,指的就是這個意思。 那麼為什麼要在二十七殺雞哪?這其實還是取得諧音,“雞”同“吉”,有吉利、吉祥如意的意思,這樣一說大家就好理解了吧。其實,臘月二十七殺雞也是有講究的。殺好的雞,不在當天吃,要一直放到除夕才能吃,而且,除夕夜吃的時候也不能吃完,要一直留一點。因為,本身代表了大吉大利,所以節日期間,天天都要在餐桌上見到雞,這樣才算圓滿。另外,因為老理講究初一不能動刀,所以,這些東西當然也就要提前準備好了。 年謠稱:“臘月二十七,宰年雞、趕大集”,是說這天除了要宰殺自家的家禽,還要上店趕集、集中採購。春節期間的“上店趕集”雖然也有與往日集市貿易、購缺賣餘的內容,但更多的是買賣年節物品,例如:鞭炮、春聯、神馬、香燭、燒紙、牛羊肉、贈送小孩子的各種玩具禮品、女孩子的各種頭花飾物等等。總之,春節所需物品都在置辦之中,因此這天各地的集市都十分紅火熱鬧。 說到在臘月二十七這天殺雞,不同的地區還有一些不同的講究:像是天津,講究只能用公雞,因為要取漂亮的外觀和其雄赳赳的氣派。另外,這天宰好燉熟的公雞要在除夕晚上的年夜飯上吃,需擺放在桌子中間,而且必須是整隻放,不能切塊;在北京,老北京人除了在這天要準備雞肉外,還要準備其他的各種肉類,蔬菜等等吃食,為的就是能準備出一桌豐盛的年夜飯和家人一起分享。 臘月二十七這天,除了要宰雞為年夜飯做準備外,人們還要去趕大集,購買各種年貨,有吃的,有玩的,一樣不落。另外,人們在這天還保留了一個傳統,那就是要洗澡。 二十七這天,除了要宰雞為年夜飯做準備外,人們還要去趕大集,購買各種年貨,有吃的,有玩的,一樣不落。另外,人們在這天還保留了一個傳統,那就是要洗澡。 傳統民俗中在臘月二十七、二十八這兩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傳說在這天沐浴可以除去一年的晦氣,洗去一年來的疾病,因此,無論貧富,人人都為了準備迎接來年的新春而沐浴更衣,這樣也就有了“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諺語。

春節習俗之臘月二十五:接玉皇、趕亂歲、照田蠶、千燈節

  2014-1-15 19:10:00 中國食品科技網 臘月二十五:接玉皇、趕亂歲、照田蠶、千燈節

  接玉皇

  舊俗認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於農歷十二月二十五日親自下界,查察人間善惡,並定來年禍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稱為“接玉皇”。這一天起居、言語都要謹慎,爭取好表現,以博取玉皇歡心,降福來年。

  趕亂歲

  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其間人間無神管轄,百無禁忌,民間多嫁娶,被稱為“趕亂歲”。亂歲是民眾為自己設計的調節社會生活的特定時段。歲末年終,人們有了閒暇與積蓄,對於平時難得有精力操辦大事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好時機。因此,人們根據現實生活需要,發明了這一特殊的時間民俗。可見,在傳統社會里,民眾生活秩序是依賴著民俗進行調節的。

  照田蠶

  也叫“燒田蠶”、“照田蠶”、“燒田財”,是流行於江南一帶的民間祈年習俗。臘月二十五這一天將綁縛火炬的長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來占卜新年,火焰旺則預兆來年豐收。有些地方在年三十舉行這一活動。

  千燈節

  是蒙古族、達斡爾族的宗教性節日。蒙語稱“明幹卓拉”,意即千盞燈節。臘月二十五這一天,做“明幹卓拉”去廟裡點燃,認為點得越多越吉利。這一節日習俗,在新疆維拉特蒙古族中最為盛行。當地群眾在這天吃烤牛羊肉,舉行傳統的體育遊藝活動。


有為越老越喜歡幼女,六個妻妾真逍遙

  我們分析歷史人物時,一定要把他的著作或者活動與他的私人問題分開,雖然二者有很大的關聯性,但它們不是非此即彼的關係,康有為呼籲維新,禁止婦女纏足,但他一生娶了六個老婆,大都是年幼的女孩子,這位大佬是為什麼這般鍾情未成年少女呢?   康有為作為倡導維新運動的核心人物,也曾提倡婦女解放,其中最為值得一提的是他反 ...

王寶強離婚無法容忍惡意背叛婚姻破壞家庭

     王寶強與馬蓉(資料圖)         王寶強微博截圖   騰訊娛樂訊(文/邵登)8月14日凌晨,王寶強突然在微博中發出離婚宣告,聲稱因妻子馬蓉出軌經紀人宋喆,鄭重解除與馬蓉的婚姻關係,同時解除宋喆的經紀人職務。王寶強稱將盡力將因此給雙方父母和兩個尚未成年的孩子造成的傷害降到最低。   記者獲知訊息 ...

男女為何有克妻命剋夫命一說

  中國人結婚之前會有男女合婚的說法,否則婚後日子會過的不好,嚴重的還會出現剋夫或者克妻現象。本期一起去了解一下男女:為何有克妻命、剋夫命一說,一起來看看吧。   那麼,合婚的方法是什麼呢?傳統合婚有多種方法,鄭博士簡單介紹如下:   1、有按納音進行婚配的,即我們平時說的“什麼命”,   2、有按命宮進行婚 ...

有為的變法思想有什麼特點

  它是一次資產階級改良運動,是資產階級變革社會制度的初步嘗試。維新派試圖在政治上建立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在經濟上發展民族資本主義,總體上符合歷史發展趨勢。它是一次愛國救亡的政治運動。在民族危機加劇的時刻維新派希望透過變法使中國走向強大,從而擺脫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表現出強烈的愛國熱情,激發人民愛國思想和民族 ...

有為結局

  1、1898年6月11日,光緒帝終於採納康有為的建議,下詔變法。6月16日,在頤和園勤政殿,光緒帝特旨召見康有為。光緒帝命他在總理衙門章京上行走,譚嗣同、楊銳、劉光第、楊深秀等人入軍機處任章京擔負具體職務,推行新政,為了便利康有為為皇帝出謀劃策,光緒又特許他專摺奏事。   2、在百日維新中,康有為充當了政 ...

有為思想對後世的影響有哪些

  康有為是參與戊戌變法的重要人物之一,自50年代以來很長一段時間裡,學術界對他在近代歷史發展程序中所起的作用評價較低,這是因為有兩種說法一直為多數研究者所接受,一是康氏對帝國主義抱有幻想,“跌入了帝國主義的圈套”,成其“推行侵略政策的工具”,與洋務派主張的“以夷制夷”並無二致。二是戊戌變法失敗以後,康氏的政 ...

有為的核心主張

  1、康有為是清末民初最有影響的思想家,在19世紀的最後幾年,他領導了中國知識界的啟蒙運動。   2、先是1895年的公車上書,其後他以上書和進諫的方式掀起了一場自上而下的政治體制改革,在康有為之前,從來沒有一個思想家敢於像康有為那樣把他們改革中國政治體制的建議和設想反覆向皇帝提出。   3、在我國曆史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