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廈門風俗

廈門風俗

  

  鹹粥本是廈門人所喜愛的,好吃又省事。辦喪事的時候,孝男孝女只負責哭泣,幫忙的人很多,三餐又無法正常,往往煮鹹粥來招待,無形中鹹粥便成為喪事必備的專案之一 。現今大生裡火葬場也有專門煮鹹粥來供應守靈的人。這樣一來,辦喜事時,當然就視鹹粥為大忌了。

廈門中秋風俗

  農曆八月十五,是人們閤家團聚或倍加思念遠方親友的日子,在中秋節,廈門人除了賞月,吃中秋月餅外,還有一種自鄭成功驅逐荷夷、收復臺灣時流傳下來的“玩會餅博狀元”的民俗活動,頗為有趣。中秋會餅每會63塊,大小不同,共分為 6 種,分別代表古代科舉的狀元、榜眼、探花、進士、舉人、秀才。每人輪流將 6 個骰子擲入碗中,根據投入碗裡的骰子點數領餅,以最終奪得“狀元”為幸運。三百多年來,這種充滿樂趣的活動一直在廈門民間流傳,廈門的餅店餅廠在中秋節前後都會大量生產這種會餅上市供應。

  眾人團聚玩會餅博狀元,這是廈門人過中秋的獨特風俗。據說在300多年前鄭成功據廈抗清,鄭的部將洪旭為了寬釋士兵愁緒,激勵鼓舞士氣,利於驅逐荷蘭殖民者收復臺灣,於是與當年駐紮在今洪本部33~44號的後部衙堂屬員,經過一番推敲,巧妙設計中秋會餅,讓全體將士在涼爽的中秋夜晚歡快拼搏。

  戲餅以“會”計算,一般一“會”以四五人為宜。“會”餅模仿科舉制,設狀元餅(最大的)一個、對堂(榜眼)餅二個、三紅(探花)餅四個、四進(進士)餅八個、二舉(舉人)餅16個、一秀(秀才)餅32個。這是象徵古代四級科舉考試。古代府級考試及第的童生稱秀才;鄉試(省級)考中者稱舉人;在京師禮部會度及第者稱貢生;由皇帝親自主持的殿度及第者稱進士,其中又分三甲:一甲三名,即狀元、榜眼、探花,俗稱三鼎甲或三及第;二甲名額較多,三甲就更多了。古代皇帝點狀元,既看才,又看貌,還要推敲,考究姓氏和名字,如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甲辰科殿試,狀元為孫曰恭,明成祖覺得曰恭合在一起是“暴”字,不吉利,將他降為第三名,將第三名的邢寬易改為狀元。這說明狀元不一定是“才高八斗,貌若潘安”之輩,而第三名是有真才實學,所以廈門會餅中的“三紅”質量特別好,寓意在此。

  一套會餅共63塊,是根據“三多九如”而來的,三和九是我國民間的吉利數。

  源於廈門的“博餅”,隨鄭成功收復臺灣, 300年多來臺灣也很盛行。

詳解廈門結婚風俗是什麼樣

  在我國古代,結婚被看做是一件人生之中最為得意的事情,所以古代人對於結婚容不得一點馬虎。現在的結婚習俗從古代流傳下來雖然已經簡化了許多的程式,但是還有有許多要遵守的禮儀和傳統習俗。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廈門文化中的婚嫁習俗吧。

  提親

  男女婚嫁成功與否,全靠如簧如舌的媒人,在男女婚嫁命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橋樑作用。程式大如下:男方先託媒人上女方家提親,廈門俗稱:“提字仔”。女方父母尚無意嫁女,媒人只得悻悻離去,另找人家去運動巧舌。

  如女方父母有意,即向媒人索要寫有男姓名、出生年、月、日、時辰、職業等情況的紅紙條“字仔”媒人隨即向男方介紹女方的姓名、相貌及家境誇飾一番,意在說明門當戶對,男方寫好“字仔”交媒人傳。女方拿到“字仔”供在正廳祖先牌位前,焚香拜告,若三日內閤家平安,無破碗碟,吵嘴、身體不適等不祥之兆。

  同時透過多種渠道對男方的家境,即“門戶”,當事人本身品行的打聽,門戶相當,即告成事,則將女方的“字仔”和男方的“字仔”由媒人合送至男家,表示同意這樁婚事。之後,媒人便安排適當的時間,地點彼此“過目”即相見一面。舊時廈門兒女的終生大事,要依仗父母之命,媒約之言,先靈頜首,缺一不可。

  送定

  一、前期準備:

  1、聘金:送定是婚姻成否的關鍵,聘金即是一關。男方須同媒人同往女家,與其家人商談聘金數量。通常取偶數。

  2、聘禮:種類,名稱、數量、搭配比例,都是計較的內容,女家大有韓信點兵,多多益善的姿態,男家則需多方考慮,因為這是個大負擔。在這點上,意見難得一致,頗費口舌,往往在此有傷和氣。

  3、日期:雙方都得按男女雙方的“八字”請人測算,擇定無傷雙方的良辰吉日,男方將聘金,聘禮熱熱鬧鬧地送至女方家。

  二、落實聘禮

  1、餅:俗稱“大餅酪花”。“大餅”即特製碗口大馬蹄酥,兩個一包,紅紙包囊,動輒成百上千包。“酪花”即油炸的中空糯米條,外裹糖漿粘上“米香”(爆米花)。“四色餅”即各種包裝成封小餡餅,按“大餅”數量,搭配上相應的“酪花”“四色餅”。

  2、糖:大糖,壓制成中空狀的糖塊,小巧,實心的小塊糖。“大糖小巧”均壓出龍鳳或喜字圖案,或“百年好合”等吉祥於,按比例搭配。

  3、豬全羊或豬腿。女方收下豬羊肉,腳卻需退還男家,俗話說:“肉給人吃,骨不給人啃,”否則,便是“目俗”,即對男家不敬。

  4、線:寓長壽之意,即對新人幸福長壽的祝福。

  5、糖:冬瓜糖,桔餅柿果(柿餅),生花(糖生花)蜜棗,即“吃甜甜生後生”寄寓吉祥,早得貴子之意。

  6、酒、活雞活鴨,寓寄平安長久,和諧安分,女方留下酒、退回雞鴨。

  7、大紅燭、禮炮、禮香,龍鳳燭供女子嫁前舉行“上頭”(冠禮)儀式用。

  8、飾、手環、戒指、項鍊、金銀釵等珠寶:女子嫁前佩戴,以祈富貴,生活富足,亦含驅邪之意。

  9、頭衫仔:女子結婚時穿的新衣裳、繡花鞋、四季外裝、一般四套、八套、或更多、多取偶數,紅色為主。

  10、男方婚書交付女方。

  三、女家回禮:

  1、大部分禮餅禮糖,退回小部分,俗稱“壓箱底:。

  2、收下豬羊肉、退回豬腳

  3、回贈女婿一套結婚禮服,衣服鞋襪,文房四寶及其他禮品,希望女婿知書達禮,出人頭地。

  4、填寫女方婚書,交付媒人送往男方家,即起結婚證書的作用。至此是緣定終身,婚事宣告成功。


廈門中秋節的風俗都有哪些 廈門中秋的傳統美食有什麼

  中秋節是中國一個很溫暖的節日,說起中秋總是會想要要和家人團聚賞月,這一個節日表現了中國人對家庭的概念,而且因為中秋節是傳統節日,所以全國各地都有相似的習俗,也會有自己獨有的特色。那麼廈門中秋節的風俗有哪些?廈門中秋的傳統美食?   廈門中秋節的風俗有哪些   博餅   在中秋佳節,廈門人除了吃月餅、賞明月 ...

國外中秋節的風俗習慣

  遙望明月共此時,歡度中秋節相知   農曆八月十五日,是中國傳統的中秋佳節。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南亞和東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生活在當地的華僑華人的傳統節日。雖然同為中秋,但各國習俗不同,多樣的形式一併寄託著人們對生活的無限熱愛和對美好未來的憧憬。   日本人中秋節不吃月餅   在日本,農曆八月十五中 ...

什麼叫除夕?除夕風俗民情

  除夕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重大的節日之一。指農曆一年最後一天的晚上,即春節前一天晚,因常在夏曆臘月三十或二十九,故又稱該日為年三十。一年的最後一天叫“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們往往通宵不眠,叫守歲。蘇軾有《守歲》:“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譁。”除夕這一天,家裡家外不但要打掃得乾乾淨淨,還要貼門神、貼春 ...

祭灶的風俗

  灶君神像,貼在鍋灶旁邊正對風匣的牆上。兩邊配聯多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下聯也有寫成“回宮降吉祥”的。中間是灶君夫婦神像,神像旁邊往往畫兩匹馬作為坐騎。祭灶時要陳設供品,供品中最突出的是糖瓜。晉北地區習慣用餳,是麻糖的初級品,特粘,現在統稱麻糖。有“二十三,吃餳板”的民諺。糖、餳之類食品既甜又粘。取 ...

臘八節民情風俗

  相傳“臘八節”起源於遠古時的“臘祭”,傳說每年臘日,古人要舉行祭祖,祭諸神活動。另據宗教界所傳,農曆十二月初八又是佛祖釋迦牟尼得道成佛的日子,最初稱為“成道節”。自周代將農曆十二月定為臘月,南北朝時此月要舉行重大祭祀活動,以祈求五穀豐登,吉祥平安。據說“臘祭”有八種神,於是便將初八確定為固定祭日,後來相沿 ...

元旦相關的有趣風俗

  杯盤碎片送朋友   丹麥人在元旦前夜,家家戶戶都要將平時打碎的杯盤碎片收集起來,待夜深人靜時偷偷地送至朋友家的門前。元旦的早晨,如果誰家門前堆放的碎片越多,則說明他家的朋友越多,新年一定很幸運。   婦女坐上市長椅   西德人過元旦,要表演婦女奪權的喜劇。許多地方的婦女成群結隊地衝進市政府大廳,闖入市長辦 ...

七夕節的各地風俗

  廣東——七娘會   在廣東,最重視七夕節的是清代、民國年間,並流傳有許許多多有趣的風習。屈大均《廣東新語》中,即已記載了清初“七娘會”的盛況,民國年間,並流傳有許許多多有趣的風習。屈大均《廣東新語》中,即已記載了清初“七娘會”的盛況,民間多稱“拜七姐”。據參加過民國年間的“拜七姐”活動的老人回憶,廣州西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