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廣西侗族風俗習慣

廣西侗族風俗習慣

  侗族人民大都穿自紡、自織、自染的侗布,喜青、紫、白、藍色。男子裝束,近城鎮者與漢族無異,唯邊遠山區略有差別,穿右衽無領短衣,著管褲,圍大頭帕。有的頭留頂發。婦女裝束各地互有差別,有著管褲、衣鑲託肩、釘銀珠大扣、結辮盤頭者;有衣長齊膝、襟邊袖口褲腳有滾邊或花邊、挽盤發者;有著大襟衣、大褲管、柬腰帶、包頭帕、挽頭髻者;有著對襟衣、襯胸布、圍褶裙、系圍腰、著腳套或裹綁腿、髻插銀椎者;有寬袖大襟、衣滾繡有龍鳳花卉、長裙過膝,梳盤發者;也有著漢裝者。一般都喜歡戴銀飾。

  侗族人民的飲食以大米為主要食物,平壩地區以粳米為主,山區則多食糯米。普遍喜食辣椒和酸味。自行加工的“醅魚”、“醅肉”,貯藏十數年不壞。用油茶待客,是侗族人民的一種好客習慣。侗族的村落依山傍水,以南部地區最富有特色。村頭寨尾多蓄有古樹,溪流上橫跨“風雨橋”,寨中魚塘四布。按族姓聚居,鼓樓聳立其間。住“幹欄”房,樓上住人,樓下關養牲畜和堆置雜物。

  “月也”,是這一村群眾到另一村作客,並以吹蘆笙或唱歌、唱戲為樂的社交活動。農閒鬥牛,是集體娛樂之一。屆時老少鹹集,人山人海,歡聲四起,鑼鼓喧天,鐵炮震動山谷。有外寨客人途經本寨,則阻之於寨邊,以歌對答,謂之“塞寨門”。“行歌坐月”又稱“行歌坐夜”,是青年男女進行社交和談情說愛的通稱。北部侗族地區稱為“玩山”,青年男女在勞動之餘,三五成群,相約在山坡上對唱情歌。南部侗族地區稱“走寨”,或稱“走姑娘”,晚上姑娘們結伴在屋裡作針線活,客寨男青年攜帶樂器前來伴奏對唱,互相傾訴愛情,深情時男女互相“換記”(送禮物)定情,約為夫妻。三江縣富祿等地侗族群眾常於夏曆3月3日或2月2日彙集於廣坪上,用一特製火包衝一鐵環騰空而起,降落時,讓大家搶奪,獲得者受重獎,叫做“搶花炮”。

  侗族婚姻為一夫一妻制。姑舅表婚較為流行,姨表兄妹和輩分不同的不能通婚。女子婚後有“坐家”(即“不落夫家”)的習俗。解放前,侗族的社會基本單位是封建家長制的父系小家庭。婦女在社會和家庭中的地位低於男子,婦女禁觸銅鼓;男人或長輩在樓下,不準上樓。侗族姑娘在婚後才能享受父母和自己積累的“私房”以及分得少量的“姑娘田”、“姑娘地”。男子繼承家業,無繼承人的可招贅養子。

  喪葬一般同漢族,行土葬。個別地區還有停葬習俗,人死入殯後將棺材停放在郊外,等本族與死者同年同輩的都死亡以後,才一同擇日安葬。

廣西瑤族風俗習慣

  瑤族男女服裝主要用青、藍土布製作。男子喜著對襟無領的短衫,下著長褲或過膝短褲。廣西南丹縣瑤寨男子喜著繡邊白褲;廣東連南瑤族男子喜留髮髻,插以雉毛裝飾,並以紅布帕包頭。婦女喜著無領大襟上衣,下著長褲、短裙或百褶裙,在服裝的領口、袖口、胸襟、腰帶、裙邊飾以色彩斑斕的挑花、刺繡,鮮豔奪目。瑤族婦女的頭飾式樣繁多,喜愛以銀簪、銀花、銀串珠、弧形銀板等配以彩色絲帶做頭飾,風格別緻。少女、未婚或已婚婦女從頭飾上就可以區別。

  瑤族居民的主食以玉米、大米、紅薯等為主。日常菜餚有黃豆、飯豆、南瓜、辣椒和家禽家畜等·廣西金秀大瑤山瑤族利用“鳥盆”捕捉候鳥,醃製為酢,是款待貴客的美味佳餚。桂北地區的一部分瑤族盛行“打油茶”,即以油炒茶葉煎湯,佐以生薑、辣椒、食鹽調味,趁勢沖泡炒米、炒豆、米花之類同飲,具有特殊的風味。瑤族住房有竹舍、木屋、茅房和小部分泥牆瓦屋。房屋一般是一棟三間,中為廳堂,兩側房前部為爐灶或火塘,後部為臥室,屋前屋後,分設洗澡棚或豬牛欄。

  瑤族一般不與外族通婚,招贅習俗較為普遍。男女青年婚前戀愛較為自由,利用節日、集會和農閒串村走寨的機會,透過唱歌形式,尋找配偶,雙方合意,即互相贈送信物,“各自配合,不由父母”;也有需徵求父母同意,請媒說合,方可結婚的。

  瑤族的喪葬因地區和支系不同而異。如“勉支”大都行土葬。“布努支”過去興巖葬,現行土葬。“拉珈支”瑤族成年人行火葬、未成年人行土葬、嬰兒行掛葬。連南八排瑤人死後,行屍體綁於椅子上。出殯時,抬轎似地將屍體抬至墓穴入棺,人們稱為“遊屍葬”。

  瑤族的節日較多,有大節日、小節日之分。大節日有盤王節、春節、達努節、中元節、社王節、清明節等,小節日幾乎每月都有。廣西都安瑤族的達努節比較隆重,相傳是紀念先人反抗土司鬥爭的節日。盤王節,俗稱“跳盤王”、“還盤王願”。每隔三五年舉行一次,時為農曆十月十六日,一般由一戶、數戶或一村進行。主要儀式由師公跳神祈禱,唱盤王歌,跳長鼓舞,禱告盤王(盤瓠)保佑賜福。盤王節,一般是自稱“勉支”的瑤族的節日,十分隆重。

廣西七夕節有哪些風俗 廣西七夕節風俗習慣是什麼

  廣西七夕節有哪些風俗

  乞巧

  廣西的玉林、梧州、貴港一帶保留有“乞巧”的習俗,女性朋友會在七夕晚上聚在一起透過做各種手工活來比手巧。女紅的功底是古代評判女性是否心靈手巧的重要依據。民間女子通常會在七夕當晚拜七姐祈願自己心靈手巧。

  七夕儲水

  在廣西百色、靖西等民間認為,農曆七月初七這一天的水是非常聖潔乾淨的,七夕的水既可以驅邪避病,又能使其愛情美滿、生活幸福。因此在當天,民眾會選擇泡水祈福。還有的人除了游泳外,還拿個空瓶來河邊取水,帶回家儲存,以求皮膚健康。七夕儲水的習俗,認為雙七水洗浴能消災除病,體弱多病的孩子,也常在此日將紅頭繩結七個結,戴在脖子上,祈求健康吉祥。

  燒香儀式

  七月七日晚上各地和壯族婦女多舉行一些燒香儀式。有的地方姑娘聚集在一起燒香結拜姐妹;一起仰望銀河,為自己祈禱將來找到如意郎君;還互相展示各人精心製作的鞋等物品,有的地方則舉行各種與神相會的活動。有的地方稱為遊仙抒或者逛天街。西林一帶由一位巫師施術,將想與神或已故親人會面者的上衣放在一個竹籠上(或雞籠或豬籠),然後,陽間的人可以在仙抒上見到已故親人的音容笑貌,還可以說一些外人不知的話。在仙抒中,巫師起著翻譯的作用,把雙方要說的話,轉達雙方。

  廣西七夕節風俗習慣是什麼

  在廣西,七夕節有什麼傳統習俗呢?陸曉芹老師介紹,廣西的玉林、梧州、貴港一帶保留有“乞巧”的習俗,女性朋友會在七夕晚上聚在一起透過做各種手工活來比手巧。“女紅的功底是古代評判女性是否心靈手巧的重要依據。”陸曉芹說,民間女子通常會在七夕當晚拜七姐祈願自己心靈手巧。

  除了乞巧,還有泡水。在廣西百色、靖西等民間認為,農曆七月初七這一天的水是非常聖潔乾淨的,七夕的水既可以驅邪避病,又能使其愛情美滿、生活幸福。因此在當天,民眾會選擇泡水祈福。陸曉芹分析,這個習俗應該和七仙女下凡洗澡的傳說有關,但這些地區大都天氣炎熱,所以也不排除環境因素的影響。梧州人過七夕也有泡水的習俗。據林飛雲老師介紹,遊“七姐水”是梧州人每年在盛夏季節的一個傳統節目。民間傳說七夕節天上的七位仙女會下凡到河流中洗澡,這時的河水因沾了仙氣,人們洗了不但會帶來桃花運,還可以預防疾病。在老梧州人的口口相傳中,一直保留了這一習俗,因此在七夕當晚,梧州的桂江一橋游泳場往往擠滿了人,特別是在大鐘樓零點的鐘聲敲響,等待在桂江旁邊的男女老少,一齊湧入桂江,盛況堪稱梧州人的水上狂歡節。梧州市民除了游泳外,還拿個空瓶來河邊取水,帶回家儲存,以求皮膚健康。

  祭祀也是廣西七夕節的風俗之一。在來賓高安鄉,農曆七月十四是壯族的重要節日,從七月初七開始到七月十六,歷時10天,這段時間被當地壯族人認為是鬼從陰間返回人間的日子。七月初七為“七月十四”節日的起點,當天有隆重的祭祖儀式,要準備各種祭祀品,如雞、豬、米飯、茶水,歡迎逝去的祖先回家。


廣西玉林的風俗習慣有哪些

  列舉幾個如下:   1、玉林荔枝狗肉節:   荔枝狗肉節,是廣西玉林市民間自發形成的節日,是一種歡度夏至的傳統民俗。國人素有吃狗肉習俗,每年夏至這天,豪爽好客的當地民眾習慣於聚在一起食用狗肉,呼朋喚友地聚在一起歡度夏至,並用新鮮荔枝就酒。   2、對歲:   孩子出生後一週歲稱對歲。孩子對歲時,貧者一般煮 ...

廣西靈山縣平南鎮有什麼風俗習慣

  平南鎮隸屬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靈山縣,位於靈山縣西北部,距縣城16公里,東北、西北與橫縣為鄰,西面與煙墩鎮、東南面與三海鎮相連。解放前,平南地區民俗文化主要有舞獅、舞龍、舞春牛、唱山歌和唱採茶等活動。解放後,1953年,電影開始進入圩鎮放映。近年,逢年過節,平南鎮及靈山縣其他鄉鎮裡有“百面煙墩大鼓鬧新春 ...

國外中秋節的風俗習慣

  遙望明月共此時,歡度中秋節相知   農曆八月十五日,是中國傳統的中秋佳節。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南亞和東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生活在當地的華僑華人的傳統節日。雖然同為中秋,但各國習俗不同,多樣的形式一併寄託著人們對生活的無限熱愛和對美好未來的憧憬。   日本人中秋節不吃月餅   在日本,農曆八月十五中 ...

風俗習慣

  習俗   馬達加斯加人的房屋與非洲大陸的房屋迎然不同,卻與東南亞各族人民的房屋極其相似。現代城市的建築在許多方面繼承了傳統的建築形式,地基很高,房頂又高又尖。在馬達加斯加,人們對牛有著一種特殊的,近乎狂熱的崇拜。牛為財富的標誌。牛頭為國家的象徵。牛象孩子一樣要接受洗禮,一個星期中的某一天不能強迫牛去幹活。 ...

侗族風俗“打南瓜仗”

   在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程陽八寨,流傳著一項興味盎然的民俗傳統活動,這就是“打南瓜仗”。近日隨著三江侗族自治縣第六屆文化旅遊節打南瓜仗的精彩上演,侗家式狂歡讓數萬遊客流連忘返。   每年中秋前,侗族的男女少年們組成“南瓜隊”和“油茶隊”。   在中秋節那天,由男子組成的“南瓜隊”浩浩蕩蕩地抬一尊“南瓜花”( ...

藏族風俗習慣

   藏族主要分佈在西藏,其餘在青海、甘肅、四川、雲南等地。藏族人多信喇嘛教。   敬獻“哈達”是藏族對客人最普遍、最隆重的禮節,獻的哈達越長越寬,表示的禮節也越隆重。對尊者、長輩,獻哈達的時候要雙手舉過頭,身體略向前傾,把哈達捧到座前。對平輩,只要把哈達送到對方手裡或手腕上就行;對晚輩或下屬,就係在他們脖子 ...

高山族的風俗習慣及禮儀

  族譜中記載番人(即高山族人)認為萬物皆有靈,人死後是有靈魂的,而且有善惡之分,善者可以順利進入冥界地府,安然轉世投胎;惡者就會四處飄蕩,沒有歸宿,彷徨在人間偷偷摸摸,不能投胎轉世。所以,當然大家都希望自己親人的亡靈能安然投胎轉世。但伯始祖公死後並沒有像當地那樣行廟喪之禮,這是因為族人認為這是漢人的禮俗,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