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遷碑》,全稱《漢故榖城長蕩陰令張君表頌》,亦稱《張遷表頌》,東漢靈帝中平三年刻,作者無從考證。
明初出土,存放山東東平縣,現存泰安市岱廟。碑文中“東里潤色”四字於明代以後損壞,拓本以四字未損者為貴,此碑系故吏韋萌等為追念故令張遷而立。
張遷碑是書法作品,張遷碑是我國著名的隸書代表作品,它對我國書法的發展有一定的影響
書法,是中國及深受中國文化影響過的周邊國家和地區特有的一種文字美的藝術表現形式。包括漢字書法、蒙古文書法、阿拉伯書法和英文書法等。
《張遷碑》是東漢晚期作品。此碑通篇為方筆,方整勁挺,稜角分明,結構謹嚴,筆法凝練,初看似乎稚拙,細細品味才見精巧,章法、行氣也見靈動之氣,沉著有力,古妙異常。近代書家李瑞清認為《張遷碑》上承西周《盂鼎》書風,四周平滿,嚴正朴茂,而且接近楷法,開啟北魏《張猛龍碑》《龍門二十品》一路書法。
《張遷碑》,全名《漢故轂城長蕩陰令張君表頌》,篆額,有碑陰。原石在山東東平縣,現置於山東泰安岱廟。書風古茂樸厚,方勁雄渾。運筆多采方筆,筆道粗細介於二分筆與三分筆之間。波畫的提按過渡不甚明顯,有別於孔廟三碑的大撇重捺。字形偏於古拙一路,雖字跡多漫漶,然端整雅練,剝落之痕亦復天然,結字運筆已開魏晉風氣。北魏《鄭文公碑》《始平公造像記》等石刻、造像無不與它有著嫡乳關係。《張遷碑》字跡看似規正古拙,實則結字巧麗,臨寫時一定要透過現象看本質,注意點畫之間的筆勢往來,謹防古板僵木。
張遷碑和鮮于璜碑共同點是兩塊碑文的字形多呈方硬感。鮮于璜碑的書法風格,從形質上看,開張遷碑拙雅之先河。張遷碑和鮮于璜碑互為姐妹篇。張遷碑的藝術風格可概括為:“體勢寬綽,方整精密,凝重內斂,渾然一體。”對魏晉南北朝書風頗有影響,東晉《爨寶子碑》及一些墓誌和南朝《爨龍顏碑》皆有此意。 ...
禮器碑,中國東漢重要碑刻。全稱“漢魯相韓敕造孔廟禮器碑”,又稱“修孔子廟器碑”、“韓明府孔子廟碑”等。東漢永壽二年(156)立。現存山東曲阜孔廟。碑身高1、5米,寬0.73米,四面皆刻有文字。碑陽16行,滿行36字,碑陰3列,列17行;左側3列,列4行,右側4列,列4行。碑文記述魯相韓敕修飾孔廟、增置各種 ...
曹全碑是東漢王敞寫的。
此碑立於東漢靈帝中平二年(185年)十月。碑陽20行,每行45字;碑陰題名33行,分5橫列。書體為隸書,篆額久佚不存。全碑共1165字。碑高253釐米,橫寬123釐米。
《曹全碑》屬東漢末隸書完全成熟期的代表作品之一,它記載了東漢末年曹全鎮壓黃巾起義的事件,是研究東漢末年農 ...
簡介:生於1037年1月8日,卒於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是宋代重要的文學家,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 又工書畫,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作品。 ...
見善則遷,有過則改這句話出自《周易》,作者是姬昌。《周易》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與人文實踐的理論根源,是古代漢民族思想、智慧的結晶,被譽為“大道之源”。內容極其豐富,對中國幾千年來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都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
周文王姬昌(前1152年―前1056年),姬姓,名昌,岐周(今 ...
寒食節紀念誰 寒食節是為了紀念誰寫的
寒食節是為了紀念介子推,介子推是春秋時期晉國人士,晉文公流落在外時,介子推曾經割股餵食他,所以晉文公回國後想要賞賜介子推,可介子推拒絕封賞,帶著母親隱居山裡,晉文公為了逼他出來下令焚山,介子推與母親最後被燒死。
事實上寒食節最早出現在遠古時期,只是那時候叫禁火 ...
小說簡介:
《魯濱遜漂流記》是英國作家丹尼爾笛福的一部長篇小說,該書首次出版於1719年4月25日。
1、講述了主人公魯濱遜克魯索出生於一箇中產階級家庭,一生志在遨遊四海,一次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風暴,隻身漂流到一個無人的荒島上,開始了段與世隔絕的生活,他憑著強韌的意志與不懈的努力,在荒島上頑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