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週年,我們在進行學術研討和紀念活動時,除開要強調它政治和經濟意義外,還要強調它對於社會生活的變革的意義。因為,辛亥革命把移風易俗納入了革命的框架之中。伴隨著這一次巨大的歷史變革,社會風俗也隨之改變。 所謂風俗,主要是指在政治、經濟、民族、文化等因素作用下,人們在長期社會生活中形成的約定俗成的習慣、愛好、禮儀等的總和。社會風俗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始終以生活方式的形式表現出來。辛亥革命不僅是一場政治革命,也是一場風俗革命,移風易俗的變革以相當規模展開。下面,我們從從紀年、服飾、髮式、禮節與禮俗等社會風俗的沿革與演變看辛亥革命對近代社會生活改變的意義。
南京臨時政府建立伊始,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頒佈了《臨時大總統改歷改元通電》、《嚴禁鴉片通令》、《令內務部通知革除前清官廳稱呼文》、《命內務部曉示人民一律剪辮令》、《令內務部通飭各省勸禁纏足文》等一系列有關移風易俗的文告、法令,充分體現了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政府革除惡風陋俗的鮮明立場以及透過改革風俗“以培國本”的決心。
1、改元建歷 即廢除中國傳統社會採用的帝王年號紀年,改用世界文明國家通行的公曆;為體現民主共和的精神,而且與國際通行曆法相一致,南京臨時政府公告:以黃帝紀元四千六百九年十一月十三日,為中華民國元年元旦”。
2、剪辮 著滿裝、蓄髮辮是漢人歸順滿清專制統治的政府的象徵。1645年,滿清入關時,頒佈法令,漢族男人剔髮束辨,國人如有不從,則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所以,清代中國男人的頭後拖了一條辮子,一直拖了兩百多年。這是對漢人情感的嚴重傷害,也有損國格。1862年,留美幼童薙髮蓄辮、長衫馬褂、瓜皮緞帽、布鞋布襪,因遭美國人嘲笑。英國傳教士則譏笑說辮子像“殺豬尾巴”。武昌起義爆發後,南京政府的“剪辮文”規定,限期20天內剪除淨盡,“有不違者違法論”。獨立各省把剪辮子作為去舊圖新的標誌,剪辮浪潮風起雲湧。清除髮辮後,短髮普及,順應了世界範圍內的短髮潮流。
3、易服 前清官爵命服及袍褂、補服、禮服、翎頂朝珠在辛亥革命的移風易俗的浪潮衝擊下一概束之高閣。人們在選擇衣飾時,不再重視體現身份的貴賤,而是以美觀、新奇作為取捨標準,更加註重儀容風度及個人情趣,著裝古板單調、等級森嚴的局面,被千變萬化、生動活潑的景象所取代,表現出多樣性和多變性的特點。為了根除封建服制的束縛,充分體現中國人民奮發向上的精神面貌,體現服裝的民族特色,孫中山還創制了一套中西合璧、被譽為“中山裝”的新式服裝。它的最大優點是實用方便、莊重大方、結構合理、穿著舒適,很快流行開來。孫中山由此被譽為20世紀最大的時裝設計師和服飾改革家。此外,作為中西何璧的產物的旗袍出現,洋裝也開始流行。人們的服飾選擇出現多元化,以致出現了“中國人外國裝,外國人中國裝”,“男子裝飾像女,女子裝飾像男”,平民模仿官僚,官僚穿起民服,“妓女效女學生,女學生似妓女”的怪現象。人們力圖透過服飾上的多樣性和時髦性,來表現自己的獨立人格。
4、小腳放了到天足運動 女子纏足,是中國幾千年封建社會以男性為主導的父權、夫權社會下的產物。纏足陋習始於五代十國。纏足年齡多在女孩五、六歲間,目標是將小腳纏成符合瘦、小、尖、彎、香、軟、正這七個要訣,大人常以不纏足,將來嫁不出去威脅。 纏足是對中國女子身心的嚴重摧殘,“小腳一雙,眼淚一缸”即是真實寫照。在西方人的眼裡,女子的纏足和男子的長辮子構成了荒誕而變態的東方人形象的一部分。19世紀末,倡禁纏足的呼聲由個別人的宣傳發展成為一種群體意識和群體活動——清末天足運動。辛亥革命以後,南京臨時政府頒佈勸禁纏足的法:《令內務部通飭各省勸禁纏足文》,開啟了民國年間禁止纏足的先聲,天足運動進入迅速發展的時代。五四以後,隨著社會風氣的日益開放,以娶不纏足的新式女子為妻,成為接受新式教育男子的擇偶標準。到了上世紀四十年代,女子因為纏足而流淚的歷史終結了。丟棄了“三寸金蓮”的繡花鞋之後,西方女子的高跟鞋,成了近代時尚女子的新寵。
5、禮節稱呼的改變 1912年3月2日,南京臨時政府釋出了《令內務部通知革除前清官廳呼文》的命令,明令廢除清朝的叩拜、相揖、請安、拱手等舊式禮節,代之以鞠躬、脫帽、握手之禮;稱呼也由過去的大人、老爺,一律改為先生、君;書信落款中的“頓首”、“再拜”及帶有封建等級色彩的稱謂,均被新式名詞所代替。民國初年通常的文明儀式為:脫帽、鞠躬、握手、鼓掌、洋式名片。以此表明人格平等。鞠躬、握手、互遞名片等新式禮儀日漸流行。
1912年3月5日,《時報》上刊載了一篇題為《新陳代謝》的文章,文中描述民初中國社會風俗的革故鼎新時如是說:“新禮服興,翎頂補服滅;剪髮興,辮子滅;盤雲髻興,墮馬滅;愛國帽興,瓜皮帽滅;愛華兜興,女兜滅;天足興,纖足滅;放足鞋興,菱鞋滅;陽曆興,陰曆滅;鞠躬禮興,拜跪禮滅。” 辛亥時期社會風俗革命是對人的極大解放,是人的生存方式和發展狀態的歷史轉型, 開始了人的現代化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