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微型計算機誕生於第幾代

微型計算機誕生於第幾代

  第四代。計算機第4階段是32位微處理器時代,又稱為第4代。其典型產品是Intel公司的80386/80486,Motorola公司的M69030/68040等。其特點是採用HMOS或CMOS工藝,整合度高達100萬個電晶體/片,具有32位地址線和32位資料匯流排。

  每秒鐘可完成600萬條指令。微型計算機的功能已經達到甚至超過超級小型計算機,完全可以勝任多工、多使用者的作業。同期,其他一些微處理器生產廠商(如AMD等)也推出了80386/80486系列的晶片。

微型計算機系統屬於第幾代計算機

  第四代計算機,也叫做超大規模積體電路計算機。

  超大規模積體電路是一種將大量電晶體組合到單一晶片的積體電路,其整合度大於大規模積體電路。從1970年代開始,隨著複雜的半導體以及通訊技術的發展,積體電路的研究、發展也逐步展開。計算機裡的控制核心微處理器就是超大規模積體電路的最典型例項,超大規模積體電路設計,尤其是數字積體電路,通常採用電子設計自動化的方式進行,已經成為計算機工程的重要分支之一。一塊晶片上整合的元件數超過10萬個,或閘電路數超過萬門的積體電路,稱為超大規模積體電路。超大規模積體電路是20世紀70年代後期研製成功的,主要用於製造儲存器和微處理機。64k位隨機存取儲存器是第一代超大規模積體電路。超大規模積體電路的整合度已達到600萬個電晶體。

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誕生於幾年

  1、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誕生於1946年。1946年2月16日,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研製的人類歷史上真正意義的第一臺電子計算機,佔地170平方米,耗電150千瓦,造價48萬美元,每秒可執行5000次加法或400次乘法運算。共使用了18000個電子管。大小為80英尺×8英尺。

  2、重達28t(噸),功耗為170kW,其運算速度為每秒5000次的加法運算,造價約為487000美元。ENIAC的問世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表明電子計算機時代的到來。在以後60多年裡,計算機技術以驚人的速度發展,沒有任何一門技術的效能價格比能在30年內增長6個數量級。


目前的計算機

  目前的計算機是第四代。   第一代:第一代是電子計算機,它的基本電子元件是電子管,記憶體儲器採用水銀延遲線,外儲存器主要採用磁鼓、紙帶、卡片、磁帶等。第一代計算機體積大,耗電多,速度低,造價高,使用不便,主要侷限於一些軍事和科研部門進行科學計算。   第二代:第二代是電晶體計算機。電晶體計算機的基本電子元 ...

現代個人計算機

  第一代計算機1946年至1958年:電子管為基本電子器件,使用機器語言和組合語言,主要應用於國防和科學計算,運算速度每秒幾千次至幾萬次;第二代計算機1958年至1964年:電晶體為主要器件,軟體上出現了作業系統和演算法語言,運算速度每秒幾萬次至幾十萬次;第三代計算機1964年至1971年:普遍採用積體電路 ...

dp75sdi是

  以亞馬遜為例,其KindleDP75SDI是第7代的亞馬遜電子書。   KindlePaperwhite是亞馬遜推出新一代的E-Ink電子書閱讀器,分為Wi-Fi廣告版(非廣告版)和Wi-Fi+3G廣告版(非廣告版)。新一代的Kindle在螢幕方面提升明顯,這款電子書閱讀器擁有前置光源觸控式螢幕,允許使用 ...

柏林牆次柏林危機時建立

  第三次柏林危機。   第一次發生於1948年,又稱“柏林封鎖”,是冷戰開始後,一個最早發生的危機,其導火線為1948年6月24日蘇聯阻塞鐵路和到柏林西部的通道,至1949年5月11日蘇聯宣佈解除封鎖,停止行動之後,危機緩和。第二次發生於1958年,蘇聯發出最後通牒,要求英美法六個月內撤出西柏林駐軍,後來以 ...

ipada1983是

  ipada1983是第3代,即ipad3。   北京時間2012年3月8日凌晨,蘋果在美國舊金山芳草地藝術中心釋出第三代iPad,據蘋果中國官網資訊,蘋果第三代iPad定名為“TheNewiPad”(全新iPad)。TheNewiPad配500萬畫素後置攝像頭,採用A5X處理器和四核圖形晶片。第一批3月1 ...

a1395是ipad

  A1395是蘋果iPad第2代,WLAN版本。iPad2是蘋果iPad系列第二代產品,於2011年3月3日正式釋出,3月11日在美國上市。2011年3月25日在另外26個國家上市,中國於2011年5月6日上市。   蘋果iPad2支援多種無線通訊標準,可以單獨支援Wi-Fi、UMTS、CDMA,也可以選裝 ...

薛平貴是李世民子孫

  1、薛平貴不是李世民的子孫;   2、薛平貴:民間傳說中唐朝時期人物,出身貧寒,宰相王允的三女兒王寶釧拋繡球選其為婿;其後,薛平貴從軍遠赴西涼征戰,輾轉成為西涼國王,回到中原與王寶釧相聚;薛平貴這一形象只是民間傳說,歷史上並無此人;   3、李世民:即唐太宗,生於武功之別館(今陝西武功),是唐高祖李淵和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