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愛新覺羅胤禩,系清朝聖祖仁皇帝第八子,生於康熙二十年二月初十日(1681年3月29日)末時,卒於雍正四年九月初十日(1726年10月5日),享年45歲。
2、近年來,胤禩名屢見於諸歷史小說、古裝戲劇中,多為反角,皆以結黨謀私、暴戾悖逆、不忠不孝、奸險陰刻之言冠之,餘竊為之不平。數月間,尋得清代史料多部,潛心研讀,小有所得,故撰文一篇,以正胤禩之名。
3、父親:清聖祖玄燁。
4、母親:良妃衛氏。嫡妃郭絡羅氏(安親王嶽樂外孫女)、庶妃王氏。(來自康熙四十五年玉牒)。 雍正年間的記載,側福晉姓氏不詳。(來自胤禩側福晉祭文)。 乾隆年間的記載,弘旺生母張氏及胤禩的其他兩位侍妾。 總計:妻妾至少5位(嫡福晉郭絡羅氏、雍正年間死去的側福晉、乾隆年間還活著的張氏及其他二妾)
5、庶妃(即庶福晉或庶夫人)可以入玉牒,無論有沒有孩子;而侍妾生了孩子才可以入玉牒,而且玉牒十年一修,如果孩子在修玉牒的時候已經死了,其母也就入不了玉牒了。比如懋嬪宋氏的兩個女兒都是未逾月殤,所以她就沒入玉牒。由此可見玉牒主要是記錄子孫後代的,孩子的生母是順帶記載的。
6、按規矩,成婚之前,皇子身邊已有庶福晉(或側福晉)或者格格在側。 據相關資料考證,應葬在如下兩地:一說:熱河石洞溝左山之陽(現河北省承德市雙橋區石洞溝)——胤禩之子弘旺《皇清通志綱要》。一說:北京八大公村(現北京市西城區平安里)。
1、愛新覺羅·載淳(1856年4月27日—1875年1月12日),即清穆宗,清朝第十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後第八位皇帝,年號“同治”。為清文宗咸豐帝長子,生母為孝欽顯皇后葉赫那拉氏。1861年至1875年在位,共13年。咸豐六年(1856年)三月二十三日(公曆4月27日),同治帝生於北京紫禁城儲秀宮。咸豐十一年(1861年)即位。同治帝在位期間,清政府依靠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一批重臣鎮壓了太平天國起義。
2、同治四年(1865年)僧格林沁的滿蒙騎兵(八旗兵)中捻軍埋伏後全殲,賴洋務派左宗棠與李鴻章分別滅西、東捻,捻軍之亂到同治七年(1868年)為止。他在位期間清朝先後平定陝甘回變,同時興辦洋務新政,清朝後期出現了一個政治穩定的時期,史稱“同治中興”。同治十二年(1873年)同治帝親政,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二月初五(公曆1875年1月12日)崩於北京紫禁城養心殿,終年19歲。廟號穆宗。諡號繼天開運受中居正保大定功聖智誠孝信敏恭寬明肅毅皇帝,葬於河北省遵化清東陵之惠陵。
康熙三十五年胤禔隨康熙帝親征噶爾丹,他與內大臣索額圖領御營前鋒營,參贊軍機,胤禔參與了戰爭未被俘虜。
胤禔三次隨康熙帝出征、巡視,都有所作為。
1、康熙二十九年,年僅十八歲的胤禔奉命隨伯父撫遠大將軍福全出徵,任副將軍,參與指揮戰事;
2、康熙三十五年隨康熙帝親征噶爾丹,胤禔與內大臣索額圖領御營前鋒營,參贊軍機。這年三月胤禔被封為直郡王,也說明了胤禔未被俘虜;
3、康熙三十九年隨同父皇巡視永定河河堤,任總管,還銜命祭華山。
1、愛新覺羅·允恪(1695-1767年),號愛月主人,是清朝宗室大臣,康熙皇帝第十六子,順懿密妃王氏所出。雍正帝胤禛即位後,為避名諱,其他皇兄弟都避諱“胤”字而改為“允”字,因此又作允恪。
2、允恪一生精數學,通樂律,承父皇玄燁指授,參與修《數理精蘊》。充演算法館總裁、玉牒館總裁。掌禮部期間,革新禮 ...
1、福晉是胤禵的嫡福晉完顏氏,是曾任工部和禮部侍郎的羅察之女。長子:胤禵第二子多羅恭勤弘明,康熙四十四年乙酉四月初三日寅時生;乾隆三十二年丁亥正月初六日申溘逝,年六十三歲。嫡夫人完顏氏,布政使羅延泰之女;繼夫人馬佳氏,馬惟耀之女;側夫人王氏,王四之女。五子:長子輔國將軍永忠,次子固山貝子永碩,三子奉國將軍 ...
愛新覺羅·胤礽的被廢原因:
沒有處理好皇帝與儲君的矛盾,當時處於八和碩貝勒共治國政向中央集權過渡時期,預立儲君,包括皇帝、滿洲貴族和儲君本人都一時無法適應這種新的情況。沒有處理好太子與皇子的矛盾,明朝諸王列爵而不臨民、食祿而不治事,清朝諸王鹹安宮內襄政本、外領師幹,太子與皇子便發生矛盾。無法解開皇位繼 ...
1、福晉是胤禵的嫡福晉完顏氏,是曾任工部和禮部侍郎的羅察之女。長子:胤禵第二子多羅恭勤弘明,康熙四十四年乙酉四月初三日寅時生;乾隆三十二年丁亥正月初六日申溘逝,年六十三歲。嫡夫人完顏氏,布政使羅延泰之女;繼夫人馬佳氏,馬惟耀之女;側夫人王氏,王四之女。五子:長子輔國將軍永忠,次子固山貝子永碩,三子奉國將軍 ...
愛新覺羅弘晳,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長孫,理密親王愛新覺羅胤礽長子。康熙三十三年甲戌七月初五日辰時生,母為側福晉李佳氏,輕車都尉舒爾德庫之女。子憑父貴,弘晳自幼深受祖父喜愛,養育宮中。本名愛新覺羅弘晳,別稱已革理親王。所處時代清朝。民族族群滿族。出生地北京。出生時間1694年8月25日,去世時間1742年10 ...
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1711-1799年),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後第四位皇帝。年號乾隆,寓意“天道昌隆”。25歲登基,在位六十年,退位後當了三年太上皇,實際掌握最高權力長達六十三年零四個月,是中國歷史上執政時間最長、年壽最高的皇帝。乾隆帝在位期間平定大小和卓叛亂、鞏固多民族國家的發展,六次下江南,文 ...
1、這個恩怨由來已久,在元末明初的時候就開始了,那個時候,愛新覺羅為了開疆擴土,把戰火帶到了草原邊上的葉赫河,這裡的葉赫那拉族人世代生活於此,歷史悠久。
2、愛新覺羅為了讓人家沉浮,就擺出陣勢,結果談判不攏,就開始打仗了,結果不出意料,愛新覺羅慘敗,這部葉赫那拉氏就崛起了,成了滿洲最大的幾個部族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