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感冒的中醫辨證論治。

感冒的中醫辨證論治。

  中醫目前一般將感冒分為四型:風寒感冒、風熱感冒、暑溼感冒及體虛感冒(包括氣虛感冒和陰虛感冒)。風寒感冒,多見於一般體質和陽虛體質,冬季多見,症見惡寒重、發熱輕,頭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口不渴,咽不痛不腫,咽癢,舌苔白,脈浮緊;風熱感冒,多見於一般體質或陰虛或陽盛體質,春季易發,以發熱重、惡寒輕,鼻塞,流黃涕,口渴,咽痛,舌苔白少津或簿黃,脈浮數為特徵;暑溼感冒多發於夏季,以身熱不揚,頭脹如裹,骨節疼痛,胸悶,口淡或黏為特徵;體虛感冒以老年人為多見,患者形體虛弱,多有慢性病,稍不謹即可誘發。

  風寒感冒:

  證候:惡寒發熱,頭身痠痛,鼻塞聲重、噴嚏頻作,咽癢咳嗽,鼻流清涕,痰多稀薄,口不渴,或喜熱飲,無汗,舌苔薄白而潤,脈浮或浮緊。

  治法:辛溫解表,宣肺散寒。

  主方:荊防敗毒散。

  風熱感冒:

  證候:發熱、微惡風寒,或有汗出,頭痛鼻塞、鼻流濁涕,口乾而渴,或喜冷飲,咽喉腫痛,咳嗽痰稠不易咳出。舌苔薄黃,脈脬數。

  治法:辛涼解表,宣肺清熱。

  主方:銀翹散。

  感冒挾溼證:

  證候:惡寒,身熱不揚,頭脹如裹,肢體酸重。或伴頭痛、胸悶,噁心、嘔吐、口淡、苔膩、脈濡。

  治法:疏風散溼,或芳香化溼,解表和中。

  主方:羌活勝溼湯,或藿香正氣散。

  感冒挾暑證:

  證候:身熱有汗,心煩口渴,小便短赤胸悶納差,舌苔膩、脈濡數。並伴有感冒症狀。

  治法:清暑解表、芳香化溼。

  主方:新加香薷飲。

  氣虛感冒

  症狀:惡寒較甚,發熱,無汗,頭痛身楚,咳嗽,痰白;咯痰無力,平素神疲體弱,氣短懶言,反覆易感;舌淡苔白,脈浮而無力。

  治法:益氣解表

  代表方:參蘇飲加減。

  若表虛自汗,易傷風邪者,可常服玉屏風散以益氣固表,以防感冒,有良好效果。

  若見惡寒重,發熱輕,四肢欠溫,語音低微,舌質淡胖,脈沉細無力,為陽虛外感,當助陽解表,用再造散加減。藥用黨參、黃芪、桂枝、附子、炙甘草溫陽益氣;細辛、防風、羌活解表散寒。

  陰虛感冒

  症狀:身熱,微惡風寒,少汗,乾咳少痰;頭昏,心煩,口乾;舌紅少苔,脈細數。

  治法:滋陰解表

  代表方:加減葳蕤湯化裁。

中醫辨證巧治失眠

  肝鬱化火型。多由惱怒煩悶而生,表現為少寐,急躁易怒、目赤口苦、大便乾結、舌紅苔黃、脈弦而數。處方:木通3g,黃芩10g,梔子10g,澤瀉10g,龍膽草10g,柴胡10g,當歸10g,車前子10g,甘草6g,生地15g,酸棗仁15g,龍齒30g,磁石30g。功效:方中龍膽草、黃芩、梔子清肝瀉火;澤瀉、木通、車前子清利肝經溼熱;當歸、生地養血和肝;柴胡疏暢肝膽之氣;甘草和中;酸棗仁、龍齒、磁石鎮心安神;全方共奏疏肝洩熱、鎮心安神之功效。

  痰熱內擾型:常由飲食不節,暴飲暴食、恣食肥甘生冷、或嗜酒成癖,導致腸胃受熱,痰熱上擾。表現為不寐、頭重、胸悶、心煩、喛氣、吞酸、不思飲食,苔黃膩,脈滑數。處方:黃連10g,法半夏12g,陳皮6g,竹茹2g,枳實9g,茯苓12g,知母10g,瓜蔞仁10g,甘草6g。烹製:水煎服。功效:清痰化熱,安神定心。

  陰虛火旺型:多因身體虛精虧,縱慾過度,遺精,使腎陰耗竭,心火獨亢,表現為心煩不寐,五心煩熱,耳鳴健忘,舌紅,脈細數。處方:黃連四兩、黃芩二兩、芍藥二兩、阿膠三兩、雞子黃二枚。烹製:以水六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納膠烊盡,小冷,納雞子黃,攪令相得,溫服七合,日三服。功效:滋陰降火安神。用於心腎不足,陰虛火旺較重的心煩失眠,舌紅苔燥,脈細數者。

  心脾兩虛型:由於年邁體虛,勞心傷神或久病大病之後,引起氣虛血虧,表現為多夢易醒,頭暈目眩,神疲乏力,面黃色少華,舌淡苔溥,脈細弱。處方:白朮,當歸,白茯苓,黃芪(炒),龍眼肉,遠志,酸棗仁(炒)各一錢,木香五分,甘草(炙)各三分,人參一錢。加生薑,大棗。烹製:水煎服。功效:養血安神,補心益脾,調經。

  心膽氣虛型:由於突然受驚,或耳聞巨響,目暏異物,或涉險臨危,表現為噩夢驚擾,夜寐易醒,膽怯心悸,遇事易驚,舌淡脈細弦。處方:酸棗仁(微炒)60克,人參30g,石膏(碎)15g,赤茯苓(去黑皮)22.5g,桂(去粗皮)15g,知母(切,焙),甘草(炙)各15g。烹製:上七味粗搗篩。每服15g,用水230毫升,煎至180亳升,去滓溫服。功效:養血安神,清熱除煩。

感冒的中醫辨證治療

  風寒型感冒:治療應以辛溫解表為原則。病人可選用傷風感冒沖劑、感冒清熱沖劑、九味羌活丸、通宣理肺丸、午時茶顆粒等藥物治療。如果病人兼有內熱便秘的症狀,可服用防風通聖丸治療。

  風熱型感冒:治療應以辛涼解表為原則。病人可選用解熱消炎膠囊、香雪抗病毒口服液、感冒退熱沖劑、板藍根沖劑、銀翹解毒丸、羚羊解毒丸等藥物治療。

  暑溼型感冒:病人表現為畏寒、發熱、口淡無味、頭痛、頭脹、腹痛、腹瀉等症狀。此型別感冒多發生在夏季。治療應以清暑、祛溼、解表為主。病人可選用藿香正氣水、銀翹解毒丸等藥物治療。

  時行感冒(流行性感冒):治療應以清熱解毒,疏風透表為主。病人可選用解熱消炎膠囊、香雪抗病毒口服液、氨咖黃敏顆粒、防風通聖丸、重感靈片、重感片等藥物治療。


... 宮廷興起飲茶的風尚從宋太祖起歷代 ... 親自作《大觀茶這時茶文化已成為 ... 禮儀中被納入規範至於祭神靈,宗廟 ... 蒸茶欲祀天”   宋代宮廷茶文化 ... 父老綾袍茶帛皇帝視察國子監,要 ... 一般文人閒常茶會文人以茶為聚會 ... 茶會已是經常行為在《宋史·禮志 ... 可見“行茶”之記載《夢溪筆談》 ... 有司具茶湯飲漿接待北朝,契丹使 ... 一個很大的階層當時,汴梁的茶 ... 萬“各有茶坊酒店”宋代茶肆不僅在 ... 中有多處反映最為大家熟悉的便 ... 隔壁的王婆茶坊市民茶文化主要是把 ... 茶風俗的重要組成部分北宋汴京民俗有人遷 ... 茶,相問動靜”“客來則敬茶”之 ...

     宋朝一建立,便在宮廷興起飲茶的風尚。從宋太祖起歷代皇帝皆有嗜茶之好,以致宋徽宗還親自作《大觀茶論》。這時茶文化已成為整個宮廷文化的組成部分,飲茶成為宮廷日常生活內容,考慮全國大事的皇帝、官員,很自然地將之用於朝儀,因此,茶在國家禮儀中被納入規範。至於祭神靈,宗廟,更為必備之物。黃庭堅《謝送壑源揀茶》 ...

感冒流鼻涕怎麼

  1、肌肉注射複方氨基比林5~10毫升,或30%安乃近5~10毫升,或複方奎寧、百爾定、穿心蓮、柴胡、魚腥草等注射液。   2、為防止繼發感染,可與抗菌素藥物同時應用。複方氨基比林10毫升、青黴素160萬國際單位。硫酸鏈黴素50萬國際單位,加蒸餾水10毫升,分別肌注,日注2次。當病情嚴重時,也可靜脈注射青黴 ...

粉刺的中醫辨證治療

  脾胃溼熱證:主要表現為粉刺此起彼伏,連綿不斷,可以擠出黃白色碎米粒樣脂栓或有膿液,顏面出油光亮,拌口臭口苦,食慾時好時壞,大便粘滯不爽,舌紅苔黃膩,脈弦數。治療以清利溼熱為主,常用的方劑是芩連平胃散,主要藥物有:黃連、黃芩、白朮、厚朴、蛇舌草、茵陳、六一散、生甘草等。   血瘀痰凝證:主要表現為粉刺日久, ...

痤瘡的中醫辨證治療

  肺熱血熱。面部痤瘡以紅色丘疹、粉刺和膿皰為主,伴油膩和少許紅色結節,口乾,心煩,失眠,便幹溲赤,舌紅苔黃,脈數。宜宣肺清熱。方藥為枇杷清肺飲加減,水煎,每日1劑,分2次服。   脾胃積熱。 皮疹色紅,伴有宿食不消,脘腹脹滿,大便秘結,舌紅苔黃膩,脈滑數或濡數。宜清熱化溼通腑。方藥為三黃丸合茵陳蒿湯加減,水 ...

糖尿病的中醫辨證治療

  陰虛熱盛:表現為煩渴多飲,咽乾舌燥,多食善飢,溲赤便秘,舌紅少津苔黃,脈滑數或弦數。採用養陰清熱治療。選用冬桑葉、地骨皮、小川連、天花粉、原麥冬、生地黃。   氣陰兩虛:表現為乏力、氣短、自汗,動則加重,口乾舌燥,多飲多尿,五心煩熱,大便秘結,腰膝痠軟,舌淡或舌紅暗,舌邊有齒痕,苔薄白少津,或少苔,脈弱。 ...

頸椎病的中醫辨證治療

  氣滯血瘀型:表現為頸項強直疼痛且偶有刺痛感、頭暈、頭痛、兩臂麻木、手腳冰涼等。給予紅花油、風痛靈等塗擦。取坐位或俯臥位,採用松頸、舒筋、加點頭面部,操作15分鐘點按百會穴。按摩頸部選擇相應部位進行中藥匯入,做好頸部牽引、手法治療的護理,並採用枕頜坐位。滑輪式重力牽引法:頭前傾1°左右,牽引重量8~kg,第 ...

異位妊娠的中醫辨證治療

  未破損期治法。活血化瘀,消癥殺胚。方藥: 赤芍、丹參各15g,桃仁9g,三稜、莪術各3~6g,可同時應用天花粉針劑以提高殺胚效果。如若陰道流血量多者,去桃仁、三稜,加入五靈脂、蒲黃(包)各10g,大便乾結者,加入當歸、火麻仁各10g。   已破損期。1、休克型治法:回陽救脫,活血化瘀。方藥: 人參50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