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拉瓦錫的對化學的第一個貢獻便是從試驗的角度驗證並總結了質量守恆定律。
2、早在拉瓦錫出生之時,多才多藝的俄羅斯科學家羅蒙諾索夫就提出了質量守恆定律,他當時稱之為“物質不滅定律”,其中含有更多的哲學意蘊。但由於“物質不滅定律”缺乏豐富的實驗根據,特別是當時俄羅斯的科學還很落後,西歐對沙俄的科學成果不重視,“物質不滅定律”沒有得到廣泛的傳播。
3、拉瓦錫最重要的發現:燃燒原理,是他對化學研究的第二大貢獻。偉大的科學家描述了最重要的氣體:氧、氮和氫的作用。拉瓦錫最重要的發現是關於燃燒的原理。之所以能夠有此發現,是因為他第一次準確地識別出了氧氣的作用。
安託萬洛朗·德·拉瓦錫:法國貴族,著名化學家、生物學家,被後世尊稱為"現代化學之父"。他使化學從定性轉為定量,給出了氧與氫的命名,並且預測了矽的存在。他幫助建立了公制。拉瓦錫提出了"元素"的定義,按照這定義,於1789年發表第一個現代化學元素列表,列出33種元素,其中包括光與熱和一些當時被認為是元素的化合物。拉瓦錫的貢獻促使18世紀的化學更加物理及數學化。他提出規範的化學命名法,撰寫了第一部真正現代化學教科書《化學基本論述》。他倡導並改進定量分析方法並用其驗證了質量守恆定律,他創立氧化說以解釋燃燒等實驗現象,指出動物的呼吸實質上是緩慢氧化。這些劃時代貢獻使得他成為歷史上最偉大的化學家之一。
原理:
1、紅磷可以和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固體物質非氣體
2、紅磷不與氮氣反應。
3、氮氣不溶於水,所以可以透過反應消耗空氣中的氧氣來測定氧氣的體積含量。
簡介:二百多年前,法國化學家拉瓦錫透過實驗,得出了空氣由氧氣和氮氣組成,其中氧氣約佔空氣總體積的五分之一的結論。
在1756年俄國化學家羅蒙諾索夫把金屬錫放在密閉容器裡煅燒,錫發生了化學變化,變成了白色的氧化錫,但是容器和容器裡的物質的總質量,在鍛燒前後並沒有發生變化,經過反覆的實驗,都得到同樣的結果,於是他認為在化學變化中物質的質量是守恆的,總結出了質量守恆定律,即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於反應後生成的各物質的 ...
二百多年前,法國化學家拉瓦錫透過實驗,得出了空氣由氧氣和氮氣組成,其中氧氣約佔空氣總體積的五分之一的結論,拉瓦錫研究空氣組成的實驗是:
1、法國科學家拉瓦錫用定量試驗的方法測定了空氣成分,他把少量汞放在密閉容器中加熱十二天,發現部分汞變成紅色粉末,同時,空氣體積減少了五分之一左右;
2、透過對剩餘 ...
拉瓦錫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原理有:利用紅磷燃燒消耗空氣中的氧氣,使左邊集氣瓶內氣體體積變小,壓強變小,從而在外部大氣壓的作用下使燒杯內的水進入集氣瓶,透過測量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量來確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該實驗與歷史上法國科學家拉瓦錫的實驗原理相同。
紅磷是可以和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固體物質、紅磷不 ...
拉瓦錫空氣實驗:法國科學家拉瓦錫用定量試驗的方法測定了空氣成分。他把少量汞放在密閉容器中加熱12天,發現部分汞變成紅色粉末,同時,空氣體積減少了五分之一左右。透過對剩餘氣體的研究,他發現這部分氣體不能供給呼吸,也不助燃,他誤認為這全部是氮氣。拉瓦錫又把加熱生成的紅色粉末收集起來,放在另一個較小的容器中再加 ...
柏拉圖:生於前427年,逝於前347年。
不僅是古希臘哲學,也是全部西方哲學乃至整個西方文化最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之一。
主要作品有:《蘇格拉底的申辯》 《克力同篇》 《斐多篇》 《克堤拉斯篇》《泰阿泰德篇》《智士篇》 《政治家篇》 《巴曼尼得斯篇》《菲力帕斯篇》
柏拉圖的著作大多是用對話體裁 ...
《魯特琴師》LutePlayer,這件在冬宮阿波羅廳Apollohall展出的作品是僅存的兩幅被確認為卡拉瓦喬真跡的《魯特琴師》之一,也是唯一一幅俄羅斯博物館所收藏的卡拉瓦喬畫作,館長米哈伊爾·彼得羅夫斯基MikhailPiotrovsky之為我們最重要的館藏畫作之一”,《魯特琴師》的另一個版本由威爾頓斯 ...
清朝的重要貢獻:
屹立世界東方。在中國秦以來兩千多年的皇朝歷史上,開創過200年以上大一統皇朝的,只有西漢、唐、明和清。奠定中華版圖。清的版圖,疆土面積1300萬平方公里,比今天我國960萬平方公里國土多三分之一。多民族的統一。清代民族關係是中國皇朝史上最好的時期。創制滿洲文字。創制滿文是滿族發展史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