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祜族婚俗:離婚要請客、結婚不設宴
拉祜族婚俗:離婚要請客、結婚不設宴
結婚時候宴請親朋好友是中國的習俗,中國人把婚宴看成親朋好友對自己婚宴的祝福,喜結連理的時候跟大家分享喜悅,婚姻才會長久。但是有一個民族卻讓人覺得諦笑皆非,因為他們只有在離婚的時候才設宴,寓意“好聚好散”。
那麼,你想了解這個民族的文化嗎?就跟著小編一起看看拉祜族文化吧!
拉祜族青年男女找物件,主要在節日聚會的場所裡找。他們選擇物件的一般條件是:男的要會犁地、耙地、砍柴、鏟麻、紡麻線、打獵,為人要誠實勤快,至於外表是次要的;女的要會接麻線、織布、縫衣服,為人要勤快,心地要好,至於相貌漂亮與否也是次要的。
如果某個小夥子喜歡某個姑娘,要用藤篾編制腳圈、項圈送給她。若姑娘感到合心意,則送一條用五色線編織成的腰帶給小夥子,表示定情。雙方交往一段時間認為滿意後,男的就告訴父母,請媒說親。按慣例要說親三次;第一次帶上茶葉一包菸草一包,燒酒一瓶;第二次帶上煮茶用的土罐兩個,菸草兩把,酒二十碗;第三次帶上土布一件,穀子兩邦(每邦約六千克),綠布一尺,並可選定婚期。
拉祜人有一種習俗:結婚不需備辦酒席。結婚這天,通常先由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向新婚夫婦祝福,隨後,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姑娘和小夥子們便伴著新郎新娘,圍著燃起篝火的火塘載歌載舞。拉祜人認為,火塘標誌著夫妻雙方有一顆火熱的心,人們圍著火塘歌舞,是祝福新婚夫婦終生相愛。拉祜人結婚這天用來招待客人的東西,是旱菸、烤茶、松子、慄果之類,從來不興講排場。
但拉祜人離婚就大不一樣。根據他們的習俗,提出離婚的一方,要備辦豐盛的酒席請客,客人不必送禮。這種帶有“懲罰”性質的習俗,目的在於警誡年輕人在選擇物件時要慎重考慮,一旦結婚,就要做到終生相愛。同時,“離婚宴”還含有警誡雙方今後不要相互仇視的意義。
拉祜族婚俗
舉行婚禮當天,男女雙方家裡都要殺一頭豬。男方首先將豬頭送到女方家,將豬頭確成兩半後,一半留在女方家,一半由男方又帶回來。接著,女方也照此辦理,鈄自己家殺的豬頭送到男方家,切成兩半後,留一半在男方家,另一半女方自己帶回。之後,男女雙方將各自的兩半豬頭合在一起,以表示骨肉之親和新婚和睦之意。
這天,新郎新娘要一同下山背水,一同上山砍柴,然後將新背的水,新砍的柴送給女方家,同時還要獻飯給岳父岳母。接著,新郎新娘再回到男方家裡獻水獻飯,再到寨廟裡磕頭和供奉禮肉。接著,由村寨老人主持祭寨神儀式。祭禮完結新郎新娘再到男女雙方家裡祭祖和敬拜父母親戚。上述這些儀式完成後,新郎新娘便和賓客一起吃雞肉稀飯,接著便進入婚禮的高潮--大規模的對歌活動。
晚上要鬧新房,屆時賓客們,特別是年輕人會擠滿新房,盡情地鬧房。傳統的鬧新房過程是:新娘端來一盆熱水,親切而甜密地喊丈夫洗腳,丈夫把腳伸進盆裡,妻子便幫他把腳洗乾淨。這時候,鬧房的人們故意用火塘灰把新郎的腳弄髒,讓新娘重洗,或在熱水裡撒火塘灰,讓新娘重去打洗腳水,如此反覆多次,新娘機警麻利地把新郎的腳洗好,把從孃家帶來的一雙新鞋給新娘穿上。據說這樣做是為了考驗新娘的脾氣是否溫和,為人是否可親,以及做事是否麻利、機靈等。此外,還可以讓新郎新娘表演節目,向新婚夫婦索要喜煙、喜糖、喜酒等。
婚日當晚,人們吹起蘆笙,載歌載舞,慶賀這對拉祜兒女成婚,往往要娛樂到半夜才結束。
婚禮結束後,新郎帶著生活用具和生產工具,如鋤頭、毯子等,並抱公雞、母雞各一隻,在親友的陪同下,隨新娘到女方家上門。上門時間一般為三年,這期間新娘到女方家上門。上門時間一般為三年,這期間新郎可以回家探視父母並幫助幹活。上門期滿後,丈夫可以攜妻和子女回到自己的家裡生活,也可以重新蓋房屋另立門戶。如上門期間已繼承了女方家的財產,則要永遠留在女方家。
拉祜族吉他:無論男女老幼都能操起吉他彈唱
每個人的淚都得自己擦!任何人也無法代替你自己!且行且珍惜!永遠都不要高估了自己在別人心裡的位置。那麼,接下來這期拉祜族文化為我們帶來的是拉祜族吉他:無論男女老幼都能操起吉他彈唱。一起來了解更多吧!
拉祜族與吉他的緣分
不久前,中央電視臺《鄉土》欄目走進了拉祜族寨子——老達保。讓攝製組人員驚奇的是,他們在村頭寨尾隨便碰上的村民,都能操起吉他彈唱,無論男女老幼。這讓大家見識了“吉他之鄉”的神奇。
老達保寨子有400餘人,其中會彈吉他的就有100餘人。每天晚飯後,村民們都愛聚在一起,彈吉他、唱民歌、跳蘆笙舞。人們在音樂中怡然自得,數十年來,這個寨子的賭博、偷盜、鬥毆等現象幾乎絕跡。
一個大山深處的寨子,為什麼對吉他這種西洋樂器如此迷戀呢?問起寨子裡的人是怎麼學起吉他的,他們不約而同地提到一個人——李石開。
李石開是一個地道的拉祜族農民,身材不高,膚色黝黑。這個貌不起眼的農民對音樂有著天生的愛好。李石開年輕時有一次到瀾滄縣城辦事,看見有人彈吉他,頓時被那美妙的聲音迷住了。1984年,李石開賣掉家裡的一頭豬,用60元換來了一把吉他,開始練習彈吉他,儘管那時他不識譜,也不認字。
李石開學會彈吉他後,第一個就教會了妻子。妻子雖然是農婦,但對吉他也很入迷,勞作之餘就以彈吉他為樂。後來,她還把吉他彈奏技藝教給了女兒、兒子。而她的女兒,正是18歲就創作了吉他彈唱《快樂拉祜》的李娜倮。
就這樣,你傳我,我傳他,上一代傳給下一代,丈夫傳給妻子,哥哥姐姐傳給弟弟妹妹……在老達保,竟然形成了家家戶戶、男女老少彈吉他的局面。
雖然李石開是老達保寨“吉他彈唱第一人”,但說起吉他與拉祜族的緣分,卻不是從李石開開始的。
19世紀末、20世紀初,隨著基督教傳入雲南瀾滄地區,傳教士也帶去了吉他等西洋樂器及西方音樂理論。那時,在簡陋的教堂裡,唱讚美詩的主要伴奏樂器就是吉他。在當時沒有更多外來文化湧入的情況下,很多拉祜族人是伴著吉他聲長大的。
正是由於歷史原因,使拉祜族人對吉他有天然的親近之感,並且樂於學習這種樂器。否則,李石開教吉他也不會在老達保產生一呼百應的效果。
拉祜族 離婚要請客
網路配圖
拉祜族青年男女找物件,主要在節日聚會的場所裡找。他們選擇物件的一般條件是:男的要會犁地、耙地、砍柴、鏟麻、紡麻線、打獵,為人要誠實勤快,至於外表是次要的;女的要會接麻線、織布、縫衣服,為人要勤快,心地要好,至於相貌漂亮與否也是次要的。如果某個小夥子喜歡某個姑娘,要用藤篾編制腳圈、項圈送 ...
中華民族:拉祜族
主要分佈在雲南省南部的瀾滄、孟連、雙江、勐海、西盟等縣。“拉祜”一詞是這個民族語言中的一個詞彙,“拉”為虎,“祜”為將肉烤香的意思。因此,在歷史上拉祜族被稱做“獵虎的民族”。
拉祜族有自已的語言,拉祜族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由於同漢族、傣族交往密切,多能兼用漢語和傣語,過去部分拉祜族曾使用過西方傳 ...
拉祜族:一生只愛一個人
拉祜族
拉祜族是我國曆史最悠久的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分佈在瀾滄江兩岸思茅、臨滄兩個地區。其中78%分佈在瀾滄江以西,北起臨滄、耿馬,南至瀾滄孟連。
他們的祖源來自青藏高原上的古羌族。公元10世紀之後,拉祜族先祖結束了遊牧生活,跋山涉水南遷來到今天雲南瀾滄江兩岸的普洱、臨滄等地區,定居繁衍至今。時至今 ...
民族文化:拉祜族語言文字
據歷史考證,拉祜族先民源於甘肅和青海一帶的古羌人,最早過著遊牧生活,後經過南遷至瀾滄江,並在此定居。經過漫長的社會發展,現在的拉祜族已經是一個經濟較為發達,文化迅速發展的少數民族。那麼,你知道拉祜族用的是什麼語言和文字嗎?一起來了解一下拉祜族文化吧。
拉祜族有自己的語言。拉祜族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 ...
民族服飾欣賞:拉祜族服飾圖片
美麗的服飾是年輕的小女孩們所喜歡的,古代的服飾繁瑣的樣式都是十分美麗的。很多的少數民族還保持著以前的裝飾,那些衣服都是看起來非常讓人心動的。本期拉祜族文化帶你瞭解拉祜族服飾。
拉祜族男子身穿淺色右衽交領長袍和長褲,喜歡佩刀,繫腰帶,腳穿布鞋,頭戴包頭,長袍兩側有較高的開衩,領口衣襟等處用深色布條鑲邊, ...
拉祜族最隆重的節日:拉祜族庫扎節
中國是一個歷史文化悠久的國度,節日文化是非常深厚的額,有非常多的民族,各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節日文化,而在我國甘肅地區的拉祜族,有一個庫扎節,你對庫扎節對於拉祜族的重要性有多少了解,本期拉祜族文化為你解析。
拉祜族的年節,分為過大年、過小年兩次。每年農曆的正月初一是過大年,正月十五是過小年。大年一般要過5 ...
拉祜族之樂:吹笙起舞
蘆笙是用來當人們載歌載舞伴奏的樂器,古時沒有樂器,人們只能口唱歌曲給自己找節奏,隨著社會的發展,樂器的出現讓人們的生活更多姿多彩,載歌載舞時更是生動活潑。那麼,你想知道拉祜族的蘆笙舞嗎?就跟著小編一起了解拉祜族文化吧!
蘆笙舞是拉祜族舞蹈中最富民族特色的集體舞蹈,多在春節和中秋之時跳,先由村寨長老在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