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曆四月十五,是釋迦牟尼的成道日和圓寂日--誕辰。成道和圓寂,也就是薩噶達娃節。這個節日為佈施者提供了行善的機會,所以薩噶達娃節又稱窮人節(因為今時不同往日,所以發明了窮人節)。
現在每年藏曆的四月一日到十五日是拉薩的窮人節,剛來拉薩的人對這個節日還不太瞭解,只知道那時候拉薩的大街小巷都是乞丐盤坐在地上要錢,當然他們給人沒有厭惡的感覺。西藏的乞丐很有素質的,你要是身上沒零錢,比如只想給他們一毛你給他一塊可以讓他找給你九毛。聽著覺得新鮮,你親身體驗後才知道這是事實。
藏曆四月十五,是釋迦牟尼的成道日和圓寂日--誕辰。成道和圓寂,也就是薩噶達娃節。這個節日為佈施者提供了行善的機會,所以薩噶達娃節又稱窮人節(因為今時不同往日,所以發明了窮人節)。
現在每年藏曆的四月一日到十五日是拉薩的窮人節,剛來拉薩的人對這個節日還不太瞭解,只知道那時候拉薩的大街小巷都是乞丐盤坐在地上要錢,當然他們給人沒有厭惡的感覺。西藏的乞丐很有素質的,你要是身上沒零錢,比如只想給他們一毛你給他一塊可以讓他找給你九毛。聽著覺得新鮮,你親身體驗後才知道這是事實。
藏曆4月15日,是西藏一個特有的節日——薩嘎達瓦節。“薩嘎達瓦”,藏語意為氐宿為(氐宿是藏曆星象28星宿之一)藏曆四月氐宿出現,故這一月名氐宿月,即薩嘎達瓦。相傳佛主釋迦牟尼降生、成道、圓寂都是在4月15日,因此這個月工要舉行各種活動加以紀念。久而久之,這些活動會集成了規模盛大的轉經。所謂轉經,就是按一定的線路作環形行走,是進行祈禱的一種形式。
全拉薩的轉經線路有三條,一條是囊廓,在大昭寺中環繞主殿覺康一週,全程立滿法輪,長約500米,是內環線,藏語“囊廓”意即內環;第二條是八角街,環繞大昭寺一週,全長約1000米,是中環線,藏語“八廓”即為中環的意思,繞拉薩老城區一週,全長約5000米,是外環線,藏語“林廓”即外環的意思。在囊廓和八角街轉經的人流每天都不斷,林廓路則是人們在重要日子轉經的線路。薩嘎達瓦節,林廓轉經最為壯觀。從薩嘎達瓦的第一天開始,林廓中上就出現了成群結隊的轉經人流。到藏曆十五這天,轉經達到高峰,從凌晨2點直到晚上,人流如潮,川湧不息。
藏曆四月十五日,是西藏一個特定節日——薩嘎達瓦節,藏語意為氐宿約(氐宿是西藏星相28星宿之一)乃佛教創始人施迦牟尼誕辰、成道、圓寂和文成公主進藏的日子的日子,也是春季拉薩最有特色的節日。在薩嘎達瓦節那天,拉薩的大街上總是人頭篡動,藏民們圍繞著大昭寺、布達拉宮的外牆轉經,3條主要的轉經路上滿是信徒。整個拉薩都可聞到香料的氣味。因此,這個月會進行各種各樣的活動加以紀念;久而久之,這些活動轉變為大規模的轉山。
相傳佛祖釋迦牟尼於藏曆鐵猴年薩嘎達瓦月七日在藍毗尼林國降生,木馬年薩嘎達瓦月十五日在菩提伽耶附近的一棵大菩提樹下,面對東方、鋪草打坐。傍晚降伏魔,黎明證覺,鐵龍年薩嘎達瓦月十五日在拘屍那城圓寂。釋迦牟尼成佛後,在婆羅奈城的鹿野苑,最後說出:“諸行無常,有漏皆苦,諸法無我”的佛語明示。藏俗把這個月視作造化大的月份,廣大僧俗大眾進行各種佛事活動。
按照傳統,在薩嘎達瓦月前半個月,僧人和廣大民眾有戒殺生,戒肉食,個個虔心轉經朝佛的習俗。大昭寺、小昭寺、布達拉宮的帕巴拉康等處,分別獻上千供,對主尊一律塗金,供佛燈。到15日早晨,朝聖人群首先在大小昭寺向釋迦雙尊和三位大慈大悲菩薩分別獻上哈達,添燈供佛,禮供完畢,沿習慣的轉經路開始轉經,途經藥王山、羅布林卡、德吉林卡、布達拉宮,中午到達龍王潭。轉經群眾一邊轉經,一邊在轉經路旁的山頭瑪尼堆上焚香祭神,並按慣例沿路行善接濟乞丐。帶著茶酒和食物的轉經人群,中午在龍王潭乘牛皮船遊湖、宴樂,並有囊瑪行會參加彈唱、跳舞,增添歡樂氣氛。遊湖結束後,人們又繼續踏上未完的轉經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