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達努節

達努節

  

  “達努”節稱祖娘節或瑤年,是瑤族人民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之一,時間是當年的農曆五月二十九日。由於居住地區不同。 各地習俗和穀物成熟日期也不完全相同,因此節日週期,並非 一年一度,有的地區兩、三年過一次,有的地區三、五過一 次,有的地區十二、三年才過一次。 瑤族人民十分重視歡度這個節日。節日前,家家戶戶,村村寨寨都要打掃衛生,收拾得乾乾淨淨。然後殺豬宰鴨,釀米 酒,做糯米耙粑,準備豐盛的節日食品。 節日的廣場上,舉辦各種文體活動;有歌舞、武術。球賽 等等,內容豐富多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瑤族人民的銅鼓 舞。它既是一種民族民間舞蹈,又是一種文娛比賽專案。每次 出場二男一女。其中一男敲著銅鼓,表演瑤族的傳統舞蹈,另 一男伴在側面敲鼓為他伴奏。女的手拿雨帽,手舞足蹈,在銅 鼓手的後面為他做著扇涼的舞式,兩個互相配合表演。當鼓點 緊密、動作迅速,舞姿優美的時候,周圍群眾的掌聲、喝彩聲 不絕。各組表演之後,人們爭相向最佳的鼓手敬酒、祝賀,並 贈予美名,譽為“鼓王”。跳完銅鼓舞以後,接著是點燃沖天 炮,人們把事先做好的沖天炮,按一定距離,在廣場上擺上數 十個,或上百個。若干男女同時動手點燃,一直點到最後一聲 炮響為止,看在同一時間內,誰點的沖天炮最多,比賽時,場上鴉雀無聲,周圍觀眾,屏住呼吸,注視著點炮的人們。當炮 聲一響,接二連三的火光直衝天空,場上一片沸騰,人們蜂擁 到優勝者面前,將他抬起來,拋向空中。

  關於“達努”節的由來,一個較為普遍的傳說是,古時候, 在萬山叢中有兩座高大的寶山,兩山對峙相望,左邊那座山叫 布洛西山,威武雄壯,像個武士;右邊那座山很象一個拖著裙 服的姑娘,名叫密洛陀。每年這兩座山互相移近一點兒,經過 九百九十九年,兩山就要挨在一起了。這年的五月二十九日, 天空突然響起驚天動地的霹靂,這兩座山同時裂開一條縫,從布洛西山走出一個高大的男人叫布洛西,從密洛陀山裡走出一 個女人叫密洛陀,他倆結成了夫妻,後來生三個女兒。時間 年復一年的過去,密洛陀的頭髮花白了,一天夜晚,她想起布 洛西死時說的話,便對三個女兒說:“孩子們,如今你們長大 了,應該各自謀生啦!”第二天早晨,大女兒扛著犁耙,到平原 犁地耙田。後來,她與子孫組成了漢族。二女兒挑起一擔書走 了,她與子孫形成了壯族,三女兒拿著小米和鋤頭到山裡開荒 種地並在那裡安居樂業,成為瑤族的祖先,三女兒在山裡辛 勤的耕耘。禾苗長得十分粗壯,籽粒飽滿。眼看就要收割了, 不幸莊稼被野獸、地鼠和鳥雀偷吃光了,她含著眼淚返回家裡 向媽媽訴苦,密洛陀安慰女兒,鼓勵再去生產,並給她一面銅 鼓和一隻貓。第二年莊稼長得更好,貪饞的鳥獸又來偷食,三 女兒按母親的話,敲響銅鼓,驚走了野獸和飛鳥,放出貓吃盡了地鼠,獲得了豐收。為了報答母親的恩情,在五月二十九日 密洛陀生日這天,姑娘帶著豐盛的禮物,返回家裡向密洛陀祝 福,並慶賀豐收。後來,瑤族人民就將這天作為民族節日。

達努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 達努節習俗民俗有哪些

  達努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

  達努節,又稱盤古王節、祖娘節、瑤年,是瑤族的傳統節日。“達努”,瑤語意為“不要忘記”,節期在農曆五月二十九日,故又叫“二九節”。但過節的週期並非一年一度,而是根據當地習俗和年景狀況靈活處理,有的地方三、五年一次,有的地方十二年才過一次。

  關於達努節的由來,傳說遠古時期,有兩座一樣高的寶山,相隔一里,左邊那座叫布洛西山,右邊那座叫密洛沱山。這兩座山每年移近一尺,經過九百九十五年,它們靠近了九百九十五尺,再移近五尺,兩座山就挨在一起了。農曆五月二十九日,天上突然響起一聲辭屏隨之這兩座山同時裂開兩條縫,從布洛西山走出一個高大的男人,從密洛沱山走出一個壯實的女人。這一天就是這一男一女的生日。後來他們成了美滿的夫妻,男的名叫布洛西,女的就叫密洛沱。他們生育後代,並讓三個女兒各自外出謀生。大女兒扛著犁耙到平原去犁地耙田,後來有了子孫,成為現在的漢族。二女兒挑了一擔書去讀書,她的後代成了現在的壯族。三女兒拿著密洛沱給她的一斗穀子,到山裡開荒種地。穀子發芽了,野貓出來刨;禾苗分葉了,康香羊出來啃,稻穀熟了,山雀飛來啄,辛苦了一年,連種子也沒收回來。沒辦法,三女兒回來向密洛沱哭訴,密洛沱把珍藏了多年的一面銅鼓送給她。三女兒把銅鼓帶回山裡,煩悶時,一敲銅鼓,就愁雲頓消,鳥獸來吃莊稼時,把銅鼓敲起來,鳥獸就嚇跑了。三女兒從此便在山裡傳宗接代,成了現在的瑤族。所以瑤族世世代代居住在高山深等,銅鼓成了瑤族的傳家寶。

  密洛沱老了,有一天她把三個女JL叫回來說:“五月二十九日是我的生日,到那天,你們來給我‘補糧’。”她還特別囑咐三女兒說:“你沒有什麼豐盛的禮物,到時侯只要釀一缸小米酒,帶四兩新麻來頂作獻牲就可以了。五月二十九日的前三天,你拿銅鼓來鬧場。”三女兒一一照辦。所以瑤族的達努節,由農厲五月二十六日開始,到二十九日結束,每家每戶都以四兩新麻作為祭祀品,以示“永不忘記”民族母親的生日。

  達努節習俗民俗有哪些

  打努節最重要的活動是打銅鼓、跳銅鼓舞。銅鼓分為兩種:公銅鼓、母銅鼓。銅鼓表演需要五人出場。兩人打銅鼓,一人打銅鑼,一人敲皮鼓,一人舞竹帽。鑼聲先響,接著銅鼓、皮鼓有節奏地敲響。銅鼓有十二套傳統的打法,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表現耕作、狩獵等與自然搏鬥的場景。其動作粗獷有力,舞姿優美大方。舞竹帽者,穿插在上述四位鑼鼓手之間,不時作出幽默可笑的動作,逗得觀眾捧腹大笑。鼓點鏗鏘,舞姿純樸,風格粗獷剽悍。表演者雖談不上有多少藝術感覺,但在勞動中演練出的舞步,清新剛健,舞者配合默契和諧,不時博得觀眾的喝彩。最佳的舞者還能得到“鼓王”之美譽。

  入夜,燈籠、火把蜿蜓在山道上,象一條火龍向聚集點游去,人們跳起了只有布努瑤才跳的“興郎鐵玖舞”:猴鼓舞、藤拐舞、獵獸舞、開山舞、南瓜舞、採茶舞、豐收舞、牛角舞、蘆笙舞、花傘舞等。舞罷,青年們對歌去了,他們喜歡唱情意綿綿的趣話歌,有的男女青年因對歌而訂下了白頭之盟。老年人則集體唱起了密洛陀頌歌。他們你問我答,歌聲充滿了對密洛陀的敬意。除了唱密洛陀,他們還唱醉酒歌,每唱完一段便集體舉杯暢飲、歡呼,一直到三星西斜仍不肯離去。

  鬥鳥

  “鬥鳥”是達努節上的一項很有特色的節日活動。布努瑤人家(其他一些瑤族支系亦然)好玩鳥、鬥鳥、養鳥。鬥鳥活動有一定的規矩。鬥鳥開始,對手雙方把籠子併攏,等到兩邊的鳥都拍翅抖腳欲衝出籠門撲向對方,這時才同時開籠門讓兩隻鳥交鋒廝打。凡被打死的,贏者不賠。得勝的鳥,很受歡迎,圍觀者紛紛講價爭購。

  “賽弓箭”是布努瑤青年小夥子擇偶的一條渠道。“達努節”這天,小夥子精神抖擻地挎弓持箭上場。布努瑤的弓箭為竹木製成,弓巢是紅青楓木,弓張是密西木,弓繩是麻線棕櫚絲,箭條是老楠竹條。靶立於四、五十米外。圍觀者中注意力最集中的是姑娘,哪個小夥子箭法好,就容易得到姑娘的愛情信物——縫繡有雞眼、鳥眼的頭巾。

  達努節上的賽馬活動是最緊張、激烈的。馬是布努瑤人家的傳家寶。布努瑤選馬有其標準:頭高、眼靈、腿粗、身短。達努節上的賽馬場,不是在平地大路,而是在崎嶇不平、坎坎坷坷的山路。乘坐時不許置配馬鞍。這樣對騎手的要求更加高了。每當騎手以高超的騎術化險為夷的時候,都說是密洛陀給他們的法力。最先到達終點的優勝者,往往被姑娘搶著往馬籠頭上插花,並得到她們贈予的騎手彩巾。

淺談瑤族達努節文化

  瑤族文化色彩斑斕,每逢節日的時候,瑤族的山寨裡都是山歌繚繞,銅鼓聲敲擊的聲音。濃濃的節日氣氛被瑤族人民的熱情推向高潮。你知道瑤族達努節嗎,紀念一個偉大母親的節日,這是瑤族的一種傳統美德。那麼,下面就淺談一下瑤族達努節文化吧。

  “達努”節稱祖娘節或瑤年,是瑤族人民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之一,時間是當年的農曆五月二十九日。由於居住地區不同。各地習俗和穀物成熟日期也不完全相同,因此節日週期,“達努”在瑤語中的意思是“不要忘記”。

  以農曆五月二十九日為正日,一般歡慶三天。節日的週期各地略有不同,是根據當地習俗、作物收成、人畜興旺等情況決定的,一般一年一次,也有的地方三五年一次,或十二年才一次。瑤族人民十分重視歡度這個節日。節日前,家家戶戶,村村寨寨都要打掃衛生,收拾得乾乾淨淨。

  布努瑤村寨幾乎家家戶戶都殺豬宰羊,殺雞染蛋,聚餐痛飲。節日的廣場上,舉辦各種文體活動;有歌舞、武術。球賽等等,內容豐富多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瑤族人民的銅鼓舞。

  達努節最重要的活動是打銅鼓、跳銅鼓舞。銅鼓分為兩種:公銅鼓、母銅鼓。銅鼓表演需要五人出場。兩人打銅鼓,一人打銅鑼,一人敲皮鼓,一人舞竹帽。鑼聲先響,接著銅鼓、皮鼓有節奏地敲響。銅鼓有十二套傳統的打法,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表現耕作、狩獵等與自然搏鬥的場景。

  其動作粗獷有力,舞姿優美大方。舞竹帽者,穿插在上述四位鑼鼓手之間,不時作出幽默可笑的動作,逗得觀眾捧腹大笑。鼓點鏗鏘,舞姿純樸,風格粗獷剽悍。表演者雖談不上有多少藝術感覺,但在勞動中演練出的舞步,清新剛健,舞者配合默契和諧,不時博得觀眾的喝彩。最佳的舞者還能得到“鼓王”之美譽。

  您可能還會喜歡:

  依山傍水的達斡爾族民居建築

  達斡爾族傳統節日:昆米勒節

  解惑:布依族可以和漢族結婚嗎?

  民間文化達斡爾族斡包節


薩嘎——春季拉薩最有特色的節日

  藏曆四月十五日,是西藏一個特定節日——薩嘎達瓦節,藏語意為氐宿約(氐宿是西藏星相28星宿之一)乃佛教創始人施迦牟尼誕辰、成道、圓寂和文成公主進藏的日子的日子,也是春季拉薩最有特色的節日。在薩嘎達瓦節那天,拉薩的大街上總是人頭篡動,藏民們圍繞著大昭寺、布達拉宮的外牆轉經,3條主要的轉經路上滿是信徒。整個拉薩 ...

藏民歡度騎馬射箭迎奧運

     7月20日,西藏江孜縣農民小夥子正在賽馬。擁有600多年曆史,把騎馬射箭、歌舞表演融為一體的傳統民俗體育文化節——“達瑪節”當天在江孜縣舉行,當地上萬名各族群眾以騎馬射箭等傳統體育活動迎接和祝福2008年北京奧 運會。   7月20日,在一年一度的“達瑪”節上,西藏江孜農民騎著馬錶演古代武士舞。   ...

薩噶

  藏曆4月15日,是西藏一個特有的節日——薩嘎達瓦節。“薩嘎達瓦”,藏語意為氐宿為(氐宿是藏曆星象28星宿之一)藏曆四月氐宿出現,故這一月名氐宿月,即薩嘎達瓦。相傳佛主釋迦牟尼降生、成道、圓寂都是在4月15日,因此這個月工要舉行各種活動加以紀念。久而久之,這些活動會集成了規模盛大的轉經。所謂轉經,就是按一定 ...

拉薩薩噶

  藏曆四月十五,是釋迦牟尼的成道日和圓寂日--誕辰。成道和圓寂,也就是薩噶達娃節。這個節日為佈施者提供了行善的機會,所以薩噶達娃節又稱窮人節(因為今時不同往日,所以發明了窮人節)。   現在每年藏曆的四月一日到十五日是拉薩的窮人節,剛來拉薩的人對這個節日還不太瞭解,只知道那時候拉薩的大街小巷都是乞丐盤坐在地 ...

  藏語為跑馬射箭。最初流行在江孜,現在許多地方舉行,但仍以江孜為最。過去江孜達瑪節於每年藏曆4月19日左右舉行。有賽馬、比試騎術、角力等活動,但主要是搞展佛、跳神、祭祀等宗教活動。現在的達瑪節時間多在農閒的6月份舉行。   屆時,農牧民著節日盛裝,喜氣洋洋,從四面八方彙集一起。節日內容有賽馬、賽犛牛、射箭、 ...

薩嘎

  藏曆4月15日,是西藏一個特有的節日——薩嘎達瓦節。   “薩嘎達瓦”,藏語意為氐宿月(氐宿是藏曆星象28星宿之一)。藏曆四月氐宿出現,故這一月名氐宿月,即薩嘎達瓦。相傳佛主釋迦牟尼降生、成道、圓寂都是在4月15日,因此這個月要舉行各種活動加以紀念。久而久之,這些活動會集成了規模盛大的轉經。   所謂轉經 ...

鬼一般晚上幾點出來溜晚上什麼地方鬼最多

  鬼一般晚上幾點出來溜達   俗話說:半夜三更鬼敲門,這個時辰就是鬼出來的時間。半夜三更是半夜十一點到一點鐘這段時間,到早上4點左右雞鳴,鬼就會回去了。   十一點到一點鐘這段時間,藏在陰間的鬼物們也開始變得活躍起來。陰氣逐漸會加重,在凌晨零點零分的時候達到最高峰,隨後在逐漸遞減,在早上四點的時候,鬼物們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