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掃墓淵源追溯

掃墓淵源追溯

  清明的主要習俗,就是掃墓。掃墓在古代已經有很悠久的歷史《周禮·春官·冢人》 :“凡祭墓,為屍。”可見古人有設冢人主持祭墓之俗,祭時要立屍。屍即神主之意。唐代,寒食掃墓得到皇家首肯。宋代後掃墓移到清明,寒食反而被遺忘了。但在先秦時,掃墓時間並不固定。 掃墓的主要活動,是往親人或紀念人物的墳前,除草、添土,修整好墳頭。民間普遍以為,逝者住於地下,墳穴是房屋,墳堆便是房頂。經年雨水衝涮,雜草叢生,墳堆多有破毀,所以要除草、填土,在墳沿修排水溝,防止雨水沖人墳中。在修好的墳墓後,便陳設雞、魚、肉、糕餅點心、酒、水果等供品於墳前,點燃香燭,祭罷燒紙錢,或把紙錢壓在墳頭,又酹酒。

  除掃墓及祭祖外,人們對野鬼孤魂尤為畏憚,也要把酒食與紙錢分給野鬼,求得地下先祖的安寧,也防鬼魂干擾陽間。胡樸安《中華全國風俗志》下篇《江蘇·六合縣》之歲時:“清明插柳於門上,男女或簪之。祀祖於家,祭掃於墓,插陌錢於墓上,或掛於墓邊樹上,謂可贐(jin)野鬼。”

  有的地方在上墳時還祭土地、山神。如紹興一帶多在墳堆左立一石,題“后土之神”,祈拜神保佑雙親後又拜左右鄰墓,這才拜祭自家祖先的墳墓。這自然是因為墳墓在土中受土神管轄的緣故了。

  在祭墳時,民間多祈求祖先保佑自己及家庭健康、幸福,因為祖先是保佑自家的家神。

  以上所述,多屬於舊俗。如今已多加革新,掃墓也有隻用鮮花束、花圈了。並且,由掃個人親人之墓,發展到祭掃革命先烈之墓,祭掃中華民族的先祖之墓如黃帝陵等,其俗也已恢復,其思想內涵就更為深遠了。

  在古代,祭墓之禮是極為繁雜的,《周禮》記有“為屍”的習俗;《後漢書·明帝紀》注引《漢官儀》:“緒陵寢皆以晦、望、二十四氣、三伏、社、臘及四時上飯。”明代張岱《陶庵雜憶》記明孝陵祭祀之禮更繁。今天我們雖不必如此多禮,但於清明這一約定俗成的節日裡,祭禮炎黃二祖及孔子先祖師,追懷華人之先祖,以利世界華人的統一團結,仍是需要的。建國後,政府曾派人前往陝西黃帝陵祭掃,這正表示了我們對先祖的艱苦創業的尊崇追憶及對先祖的緬懷之情。如今,炎黃帝陵均已修整一新,供後人祭掃。

  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載:“三月清明日,男女掃墓,擔提尊□,轎馬後掛楮錠,粲粲然滿道也。拜者、酹者、哭者、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錠次,以紙錢置墳頭。望中無紙錢,則孤墳矣。哭罷,不歸也,趨芳樹,擇園圃,列坐盡醉。”其實,掃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際,清明掃墓則是秦以後的事。到唐朝才開始盛行。《清通禮》雲:“歲,寒食及霜降節,拜掃壙塋,屆期素服詣墓,具酒饌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樹,剪除荊草,故稱掃墓。”並相傳至今。

  按長期形成的風俗習慣,舊時,北京人多在清明掃墓,但祭掃儀式並不在清明的當天,而是在臨近清明的“單”日舉行。據說,只有僧人才在清明當天祭掃墳塋。

  清明祭掃儀式本應親自到塋地去舉行,但由於每家經濟條件和其它條件不一樣,所以祭掃的方式也就有所區別。

  “燒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謂“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屬從陽世寄往“陰間”的郵包。過去,南紙店有賣所謂“包袱皮”,即用白紙糊一大口袋。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用木刻版,把周圍印上梵文音譯的《往生咒》,中間印一蓮座牌位,用來寫上收錢亡人的名諱,如:“已故張府君諱雲山老大人”字樣,既是郵包又是牌位。另一種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圖案,中間只貼一藍籤,寫上亡人名諱即可。亦做主牌用。

  關於包袱裡的冥錢,種類很多。一、大燒紙,九K白紙,砸上四行圓錢,每行五枚;二、冥鈔,這是人間有了洋錢票之後仿製的,上書“天堂銀行”、“冥國銀行”、“地府陰曹銀行”等字樣,並有□都城的圖案,多系鉅額票面,背後印有佛教《往生咒》;三、假洋錢,用硬紙作心,外包銀箔,壓上與當時通行的銀元一樣的圖案;四、用紅色印在黃表紙上的《往生咒》,成一圓錢狀,故又叫“往生錢”;五、用金銀箔疊成的元寶、錁子,有的還要用線穿成串,下邊綴一彩紙穗。

  舊時,不拘貧富均有燒包袱的舉動。是日,在祠堂或家宅正屋設供案,將包袱放於正中,前設水餃、糕點、水果等供品,燒香秉燭。全家依尊卑長幼行禮後,即可於門外焚化。焚化時,劃一大圈,按墳地方向留一缺口。在圈外燒三五張紙,謂之“打發外祟”。

  有的富戶要攜家帶眷乘車坐轎,親到墳塋去祭掃。屆時要修整墳墓,或象徵性地給墳頭上添添土,還要在上邊壓些紙錢,讓他人看了,知道此墳尚有後人。祭罷,有的圍坐聚餐飲酒;有的則放起風箏,甚至互相比賽,進行娛樂活動。婦女和小孩們還要就近折些楊柳枝,將撤下的蒸食供品用柳條穿起來。有的則把柳條編成籮圈狀,戴在頭上,謂“清明不戴柳,來生變黃狗”。此即是掃墓又是郊遊,興盡方歸。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的習俗。

  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非常盛行。

清明節祭祀掃墓淵源

  清明節,又稱掃墳節、鬼節、冥節,與七月十五中元節及十月十五下元節合稱三冥節,都與祭祀鬼神有關。

  清明的主要習俗,就是掃墓。掃墓在古代已經有很悠久的歷史《周禮·春官·冢人》:“凡祭墓,為屍。”可見古人有設冢人主持祭墓之俗,祭時要立屍。屍即神主之意。唐代,寒食掃墓得到皇家首肯。宋代後掃墓移到清明,寒食反而被遺忘了。但在先秦時,掃墓時間並不固定。掃墓的主要活動,是往親人或紀念人物的墳前,除草、添土,修整好墳頭。民間普遍以為,逝者住於地下,墳穴是房屋,墳堆便是房頂。經年雨水衝涮,雜草叢生,墳堆多有破毀,所以要除草、填土,在墳沿修排水溝,防止雨水沖人墳中。在修好的墳墓後,便陳設雞、魚、肉、糕餅點心、酒、水果等供品於墳前,點燃香燭,祭罷燒紙錢,或把紙錢壓在墳頭,又酹酒。

  除掃墓及祭祖外,人們對野鬼孤魂尤為畏憚,也要把酒食與紙錢分給野鬼,求得地下先祖的安寧,也防鬼魂干擾陽間。胡樸安《中華全國風俗志》下篇《江蘇·六合縣》之歲時:“清明插柳於門上,男女或簪之。祀祖於家,祭掃於墓,插陌錢於墓上,或掛於墓邊樹上,謂可贐野鬼。”

  有的地方在上墳時還祭土地、山神。如紹興一帶多在墳堆左立一石,題“后土之神”,祈拜神保佑雙親後又拜左右鄰墓,這才拜祭自家祖先的墳墓。這自然是因為墳墓在土中受土神管轄的緣故了。

  在祭墳時,民間多祈求祖先保佑自己及家庭健康、幸福,因為祖先是保佑自家的家神。

  以上所述,多屬於舊俗。如今已多加革新,掃墓也有隻用鮮花束、花圈了。並且,由掃個人親人之墓,發展到祭掃革命先烈之墓,祭掃中華民族的先祖之墓如黃帝陵等,其俗也已恢復,其思想內涵就更為深遠了。

民間正確的掃墓方法與拜墓開運方式

  清明節掃墓,上墳祭奠先人,這是中華民族一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傳統習俗。

  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載:“三月清明日,男女掃墓,擔提尊□,轎馬後掛楮錠,粲粲然滿道也。拜者、酹者、哭者、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錠次,以紙錢置墳頭。望中無紙錢,則孤墳矣。哭罷,不歸也,趨芳樹,擇園圃,列坐盡醉。”其實,掃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際,清明掃墓則是秦以後的事。到唐朝才開始盛行。《清通禮》雲:“歲,寒食及霜降節,拜掃壙塋,屆期素服詣墓,具酒饌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樹,剪除荊草,故稱掃墓。”並相傳至今。

  清明節祭祀先人,源於古代寒食節。按曆法計算,寒食應在清明節前兩日,第三日才是清明。晉朝陸擁的《鄴中記》上講了這麼一個故事:重耳流亡國外十餘年,得介之推輔佐,才得以回國掌權。介之推回國後不願當官,隱於山中。重耳燒山逼他出來,子推寧願抱木而死也不願出來。重耳哀之,便在介之推死難之日禁菸寒食以紀念他。後來,人們紀念自己的祖先也在這一天進行。 掃墓不是寄託哀思對先人尊重的一種方式,更是與先人“溝通訊息”的時候。透過正確的拜墓是可以達到開運效果的。

  1、因為墳墓既不是石頭也不是物品,所以一定要把他當做人或神來加以參拜。換句話說,無論拜墓時或早晚在家中的神桉前燒香拜拜時,都要呼叫他的名字,向他問候,這才是正確的供奉參拜法。

  2、帶子女一起拜墓時,主子孫昌隆。

  3、拜墓時刻,以午前最好,下午三點以後,就要加以避免。

  4、順道來參拜,這是不好的。

  5、靈骨寄存在寺廟的靈骨塔內時,一定要先進入正堂參拜眾神,然後再祭祀祖先。 6、墓地的雜草要清除乾淨(從周圍向中央清除)。

  7、清掃完畢之後,就要按照該地的風俗或宗教習慣來加以膜拜。

  8、經常把碗或容器等放置在墓碑前,屬於兇相,應加以避免。

  透過拜墓,子孫能與先人進行“資訊溝通”,“有效的資訊溝通”是有助於子孫開運法。 節日商機網

  除以上拜墓開運事宜外,拜墓時也要安全祭祖,就是要注意野外防火。墓地大多在山坳或樹林旁,且清明時節氣溫升高、風大物燥,上墳燒紙極易引起火災。因此,增強安全防範意識、避免山林失火,是大家都應該特別注意的事項。


清明掃墓的習俗

  清明最初只是節氣名稱,時間在夏曆三月間(公曆4月5日前後),比寒食節晚一至兩天。   清明的含義,據《歲時百問》說:“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亮。故謂之清明。”到了清明這天,天氣回暖,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同時也是惜春正命、紀念亡人的絕佳時機。唐代統治者允許百姓將寒食節掃墓祭祖的習俗延續至清明這天,以此 ...

清明節掃墓問候簡訊

  年年祭掃先人墓;處處猶存長者風。   禁火今年逢節早;飛花鎮日為誰忙。   寒食雨傳百五日;花信風來廿四春。   春風已解千層雪;後輩難忘先烈恩。   流水夕陽千古恨;春風落日萬人思。   春回大地九千萬裡寒食雨;日暖神州二十四番花信風。   清明時節,楊柳依依,古人有“折柳贈別”的習俗,我無柳可折,給你 ...

清明節掃墓的習俗

  清明節是傳統的紀念祖先的節日,其主要形式是祭祖掃墓。這一習俗相沿已久,據史書記載,秦漢時,墓祭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禮俗活動。《漢書 .嚴延年傳》載,嚴氏即使離京千里也要在清明"還歸東海掃墓地"。隨著祖先崇拜和親族意識的越來越發達和強固,遠古時代沒有納入規範的墓祭,也歸入了"五禮" ...

清明節掃墓注意事項

  清明是我國曆法中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節。因為每年陽曆的四月四日或五日這天(農曆三月初),大部份地區天氣已逐漸轉暖,空氣清明,萬物都顯得格外清新潔淨。所以就把這時開始的節氣叫清明,清明後來發展成一個民間傳統節日。清明節最重要的活動是掃墓,飲水思源、感念祖先恩德。一般人從二月底起到清明前後,會選擇一個吉日來掃墓 ...

掃墓禁忌最多的星座

  帶著飄搖細雨的清明節又來啦!不免俗的要去看一下祖先,也讓祖先看一下。清掃墓園、祭祖、壓紙、燒冥紙、放鞭炮的習俗大同小異,但卻有人掃墓要與眾不同,就讓星星來告訴我們,哪些星座掃墓禁忌一籮筐,哪些星座“百無禁忌”!   “禁忌一籮筐”第一名:處女座   完美主義出名的處女座,頂著凡事只要經過他的手,必能盡善盡 ...

清明節掃墓的由來

  清明既是節氣又是節日。清明是我國農曆24個節氣的第5個節氣。為什麼又是節日呢?這要追溯到古代的“寒食節”。寒食節是每年冬至後的第105天,恰在清明的前一天,舊時民間每逢寒食節,家家戶戶不舉火煮飯,只吃冷食。第二天是清明,人們上墳燒紙,修墓添土,以表示對亡者的懷念。這些風俗是春秋時流傳下來的。   相傳,春 ...

清明節白羊座祭祖掃墓禁忌

  清明節,是一年一度中國人對自己祖先表達敬意與感謝之意的節日!然而,在清明掃墓的期間有些禁忌與忌諱是你該避免的。   白羊座   整體而言,對個性總是衝動、沒耐性的白羊座來說,宜以穩定內斂的性情、低調沉潛的態度做行事考量;並多以“三思而後行”為生活指標。所以,清明節白羊座在祭祖掃墓的同時,也得要多加留意口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