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探秘奇特的湖南喪葬習俗

探秘奇特的湖南喪葬習俗

  湖南省位於長江中游南部,傳統的喪葬習俗受儒家影響較大,極具地方特色。在湖南文化中,葬禮從頭到尾有很多的步驟,包括佈置靈堂、殯殮、貼大旗、封柩、出殯等一系列過程,現在我們及來一一瞭解下,這其中蘊含的喪葬文化。

  靈堂

  亦稱“孝堂”、“靈棚”。舊時停放靈柩的處所。宋彭杉乘《續讀駭客揮犀·陳烈遵左禮》:“蔡君謨(襄)居喪……(烈)與十二餘生望門以手據地,膝行號慟而入孝堂。”有的因房屋窄狹搭棚於庭旁,稱“靈棚”。桃江一帶舊習,人死在外,屍體不進住宅,就在屋前搭起靈棚,並列靈柩殯葬冥物,以待吊者。

  殯殮

  益陽殯殮之俗,與本省漢民族略同。但貧富之間有儉奢之別。據1912年《湖南民情風俗報告書》載:“湘俗舁棺入門,燃爆竹以迎之,置中堂,以兩凳置棺蓋於側,以紅氈覆之。熬桐油松香成汁塗棺內,以陳石灰、石膏粉或五穀灰(用五穀灰扎棺,惟益陽有之,餘者尚用陳石灰)傾入。侍者仍奉屍入棺,用皮紙裹石灰為包(包數如死者之歲數)塞屍之空隙處。

  乃掩巾加被以皮紙覆其上,為魚鱗交搭之狀,曰魚鱗甲。遂以五穀灰或石灰、石膏等傾滿棺中,稍按緊之。棺前懸布帷,下仍燈炬,婦人哭於帷內,男人哭於帷外。然其起屍人棺之際,俗必延道士誦咒畫水書符(水置棺下,符帖棺首。雲:可鎮邪免漏,至發行乃去之)曰上材。

  富者則禮生贊禮,曰起屍入殯禮、曰蓋棺禮。並告祖、告天地諸神。畢,以長紅箋書‘文公喪禮’四字貼堂上,對空行六叩首禮,曰立文公”。益陽一帶仍沿用舊習,用皮紙、石灰或石膏粉扎棺,俗稱:“踩蓮花堂”。

  桃木棍

  民間每當浴屍換衣後,在死者左手握上一根較小的桃木,右手握一條手帕。相傳手帕讓死者揩汗,桃木避邪,可作手杖,也可防犬。

  掛功德

  昔時,民間在給亡人做超度時,往往在靈堂內掛功德。功德是用宣紙畫成佛祖等多種圖案和頭像,諸如太上老君、元始天尊、觀世音等等,精裱成一幅幅的對袖,一般開路,只懸掛堂屋上首5——7幅,如做3——7日道場者,則堂屋上首和兩邊壁上都掛滿功德,俗稱滿堂功德,陰沉森嚴。自1950年後,掛功德者逐漸消失,近年來又漸興起。

  貼大旗

  又稱“貼大字”。過去民間做超度時,由道士用黃白綠三色八開紙剪成下面斜角開口的旗形,一張一字,上書“昊天罔極”、“跨鶴歸西”、“淚灑江天”、“邈若山河”、“慎終追遠”、“生榮死哀”、“遺恨千古”之類的悼詞,乘貼在靈堂家中各門的門框上,如喪事大辦,則在靈堂外的四角的對角扯起長繩,在繩上每隔2——3尺貼一張。

  點天燈

  舊時,民間將死者入殮後,在堂前天井豎一對留有若干竹葉的竹竿,各懸一隻小箬帽和形似棒槌的紙燈籠。每晚點燭懸燈,直至出喪日止。

  豎幡

  過去大辦喪事,往往請道士做超度時,先將死者姓名或仕位寫在長條形的旗幡上,用竹杆掛上旗幡,豎在大門外的顯眼處。迎風招展,顯得更有氣勢。直至出殯時,再舉幡送葬。

  報廟

  民間認為,人剛死後,鬼魂暫在土地廟中棲身。當道士做超度時,由長子端著靈位,由道士敲鑼打鼓前往土地祠報廟,燃香點燭,鳴放鞭炮,焚燒紙錢,用三牲酒醴致祭,並由道士做一陣報廟法事後方歸。

  開路

  亦稱“明路”。民間歷來將死者入殮後,喪家請道士做道場,以超度亡魂,指明冥間之路,故稱“開路”。凡三日以上故稱做道場,1——2日,俗稱做開路。開路在超度亡靈時,是不可缺少的一項法事,由道士敲打樂器,念讀“路引”,揮舞“引魂幡”,並由喪家長子執“引魂幡”陪拜,直至法事完畢。

  開金橋

  喪家請道士超度亡靈的法事之一。所謂“金橋”,由桌子相疊而成。在議式中,道士唸經咒走過“金橋”,俗謂引魂過橋,認為可使亡者“託生”於福祿之地,或謂可使亡魂不入枉死城,透過金橋上天堂。《紅樓夢》第十四回:“這日乃五七正五日,那應佛僧正開方破獄,傳燈照亡……開金橋,引幛幡”。

  解結

  喪家請道士超度亡靈的法事之一。做法事前,在靈柩前置高桌一張,系黃線穿紙錢,打志若干結子,地上用面盆盛清水。道士敲打樂器一邊做法事,一邊由孝子拉線解結,每解一結,紙錢落在水盆裡,其意有兩說,一謂替死者解開生前和他人結下的冤仇;一謂死者不甘心離世,陰魂不散,故特地念經勸解。其解詞內容有勸慰世人,宣揚生死有數;表彰好人,勸人為善,以及勿作奸惡等。

  開方破獄

  開方破獄是喪家請道士超度亡靈的法事之一。《紅樓夢》第十四回:“這日乃五七正五日,那應佛僧正開方破獄,傳燈照亡,參閻君,拘都鬼”。開方,即開度,《愚賢經》:“唯願如來當見哀愍,暫下開度。”俗謂人死後會下地獄受罪,故舉行佛事,誦唸《破地獄偈文》,祈禱佛祖超度亡靈昇天,以為可以開啟地獄拯救亡靈出來,再往人間投生。

神秘的廈門喪葬習俗

  廈門的習俗一直都跟別的地方習俗大有不同。雖然還是會有些習俗相似,當大部分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廈門文化就讓人覺得較為神秘。特別是關於喪葬這一方面。廈門的喪葬習俗更是給人一中神秘的感覺,到底為什麼神秘,讓我們一起往下看吧!

  一、移廳

  移廳,也稱“搬鋪”。家中親人病危,要開始準備喪事,俗稱“後事”。50歲以上的老人或父母,就要移榻祖公廳(正廳)邊,正廳、正寢是一家最神聖的地方,也是一種禮遇,俗稱“壽終正寢”。

  用兩板凳和3塊(也有4塊)床板或門板搭起“水床”,也稱“過身床”。搬鋪後未斷氣之前,家屬不能當面痛哭,病危者也知時日已到,開始交待後事,留遺囑並希望子孫都能到齊,圍在身邊為其“送終”。

  搬鋪時,如病危者還有長輩在世,一般不搬進正廳,只能搬到偏房(袖房)中去。在病危者斷氣之前,為其穿上壽衣,壽衣有3、5、7件不等,一般5、7件為多。穿時,要先反穿在孝男或其他親人身上,一件件反穿,然後全部剝下,一次性正穿在病危者身上。

  二、初喪

  病危者斷氣死亡,也稱“過身”開始,進入初喪。屆時要設靈堂、報喪。靈堂設在正廳,又稱“孝堂”,也有專搭棚子於庭旁,稱“靈棚”。靈堂設在正廳要先“淨廳”,即把天公爐、燭臺、神像、祖先牌位、紅對聯、大鏡等原有喜慶裝飾取下(有在搬鋪時已作安排),掛上孝簾(白色幃幕)。

  死者用白布蒙面,屍身蓋上天地被,也有用原蓋被單掀上蒙面。死者腳後供米飯一碗,上插筷子單支,鴨蛋一粒,俗稱“腳尾飯”,點上油燈一盞或白蠟燭一支(俗稱“長明燈”),並不斷燒香和燒紙錢(冥錢)。

  在門前擺放供桌,桌正中供起紙做的臨時牌位(魂帛)或事先準備的遺像。兩旁有“桌頭嫻”一對,不斷地點燃白色蠟燭和線香,來探鋪者必先拜後入內撫慰喪家。孝男孝女及媳婦、孫子都得換上麻衣孝服,鞋頭罩麻,俗稱“披麻戴孝”。

  舉家大小圍於死者身邊嚎哭,俗稱“發喪”。此時拆去大門原有紅紙門聯,用白色長條紙斜貼,如雙親已故就貼交叉的白紙,以示“失雙頭”,或在大門上掛一塊白布叫“掛孝”,也是示喪。大門外邊,擺上一頂半人多高紙糊的轎子,俗稱“過山轎”。

  轎前後立有紙做的“轎伕”,旁邊放著插有線香的“碗糕粿”(小碗發粿)給“轎伕”作點心。還要折幾串紙元寶(銀仔紙)給“轎伕”掛上,作為“工錢”。擺出“過山轎”是喪家最顯著的標誌,又可看出死者的性別和輩分。男性的“過山轎”為綠色紅頂;女性的白色紅頂。轎上還標有幾代輩分,讓人一目瞭然。

  三、入殮

  入殮,也稱收殮,分小殮和大殮。小殮就是給死者穿衣,先要“乞水”淨身。“乞水”時,孝男領先,手捧一隻“請水缽”(陶罐)或提一隻小木桶,缽或桶中放塊白布、12枚銅錢(後用硬幣代替),孝婦隨後。

  按親疏列隊至附近的溪邊、河邊、池邊或古井邊,半跪投錢水中,口唸“向土地公買水”後,用缽或桶舀起水,一路嚎哭而歸。到家後,在臥室門內,用白布蘸水擦洗死者的臉、手、足為死者整容。再替死者穿上壽衣後搬入正廳。

  從“乞水”淨身到給死者換上壽衣也稱“張穿”,即給死者穿上“張老衫仔褲”。民間認為用這種“長流水”的沐浴潔身方法,可使死者投生樂土。大殮就是把屍體放入棺內,也稱“入殮”、“入棺”,俗稱“入大厝”。

  入殮前,舉行“辭生”的祭祀,用12碗菜餚供祭死者,葷素各6碗,若死者是虔誠的佛教徒,則12碗全素菜。祭時要由“好命人”或請師公(道士)逐一拿起每一碗菜,用筷子夾起菜餚,做出餵食樣子,口中說著好話,將12碗菜一一敬獻給死者。有請和尚誦“往生咒”經,俗稱念“鋪前經”。

  入殮要擇吉利時辰,死者為女性,一般要有孃家親人在場,生肖與死者相剋者回避。入殮時,遺體進棺材,俗稱“入大厝”,是死者遷新居的吉事,故棺蓋開啟時,喪眷不能哭。遺體入棺前要舉行“放手尾錢”的儀式。

  此儀式一般與“辭生”祭祀合在一起。即當12碗菜供奉給死者後,將死者身上餘錢(有的是生前自己存放,有的是家眷在老人臨終時先塞在其身上),取出按房份分給,俗稱“分手尾錢”,算是死者給子孫留下錢財,“好命人”或師公口中念道:“放手尾錢,子孫富貴萬萬年。”

  入殮前,先用呈文紙或黃纖紙糊棺內四壁,鋪上“地被”,死者除穿壽衣,還戴珠寶首飾。入殮時,一般是長子抱屍頭,其餘子女4人或6人抬屍體,平放棺內,蓋上“天被”(俗稱蓋“天地被”,也稱“大被”)。屍體兩側還分置死者先前所愛之物和生活用品及其他陪葬品,多寡因家境和地位不同有別。富裕者常有金銀珠寶玉器。

  蓋棺之時,喪眷跪拜痛哭,最後告別遺容。蓋棺之後,備禮祭奠,俗稱“祭棺”。由親家門方先拜,後孝男孝女、親屬等按輩分依次跪拜。祭畢封釘,棺材四角各已安上角釘,先由舅父拿封紅紙、斧頭,先敲一下後,由土公(也稱土工,專門從事喪葬的人)釘牢,邊釘邊唱道:“一釘東方甲乙木,子孫代代有福祿;二釘南方丙丁火,子孫代代發家夥(發財);……”。

  最後留一根松的,由孝男或孝孫用牙齒把釘咬拔起吐入鬥裡,鬥中放有木主、五穀、銅錢、棒香等。也有把最後一根敲釘入一半多,留釘頭在外,土工高唱一聲:“出釘”(意在“出丁”,子孫興旺)。有的則簡化為直接由土工敲釘封棺。

  殮畢,孝男孝女將死者生前所用藥罐、碗筷、舊席褥草、身穿衣物、杯盆器皿等用品,送至郊外或附近偏僻處焚燒,俗稱“送草”,也叫“送腳尾”。門外的“過山轎”也要火化。廈門還有“敲棺材頭”和“跳過棺”的喪俗。

  “敲棺材頭”,即死者尚有父母健在,入殮後父母手持木棒敲打棺材頭,以示父母對其未能盡養老送終孝道的譴責。“跳過棺”,即妻子先死,丈夫準備再娶,要身揹包袱,手持雨傘,從棺上跳過。意在打起揹包雨傘出外謀生,重山隔水永難相見;也有認為是離散兩斷,今後續絃,別來糾纏之意。

  四、停柩

  廈門民間雖有當天入殮當天出山(出殯)習俗,但一般都停柩守靈3-7天,也有停柩到“三七”後再擇吉日下葬。大多數停柩於家裡廳中,孝男孝女日夜守靈。還有親戚作伴守靈(坐冥)。守靈結束,師公以桃枝蘸清水灑廳屋,以驅兇避邪。

  五、出殯

  出殯,亦稱“出葬”,俗稱“出山”,就是把靈柩送到安葬的地點。出山之日,喪家親屬披麻戴孝,穿著喪服,喪服依古禮分為五服: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5種,分別用粗細生熟不同的麻布製成,根據親疏遠近相應穿戴。

  一般的親友以白布條圍戴左臂(後也有用白手帕、白紙花、小鮮花戴在胸前)。臨近“出山”的時候,孝婦孝女等喪家婦女手撫棺木痛哭,孝男孝孫也跪伏於棺側痛哭,叫“哭棺材頭”。棺夫把靈柩扛出宅外,俗稱“轉柩”。接著舉行“起柴頭”的祭儀,也稱“啟靈”,即送棺出葬之祭。

  接下來釘棺蓋(俗稱“封釘”),喪家子孫依序排成長隊,在司儀前導下,繞棺3周,稱“旋棺”。然後進行“絞棺”,用粗繩把棺材縛於“獨龍槓”(粗長的木槓)之上。木槓兩端又橫小槓,抬槓的棺夫有8人、16人、32人幾種,再蓋上棺罩,也稱“絞龍”。

  棺罩上部是彩扎的宮殿和古裝人物,下部垂下繡簾,罩住棺木。棺罩的頂上有吉祥物,男性用麒麟,女性用鳳凰,都是栩栩如生的廈門工藝彩扎。此時,喪眷跪地哭挽,師公作祭,送葬親友對棺行禮。

  開路鼓樂吹響,出山儀式開始,出葬行列常以“開路神”(用紙糊制的高一丈多、面目威武猙獰的神像)為先導,後用“草龍”(稻草束),燃火冒煙(多用香爐燃香代替),再次是橫匾,用黑色或藍色布條,上寫“xxx出殯儀式”,用兩根竹竿撐著。

  在前導下還有一對大白燈,燈上按死者的兒孫代數寫上“x代大父”或“x代大母”(常虛增一代)。如系五代則大白燈上加紅布半罩。大白燈一般由外甥挑著,並一路撒下紙錢,是給野鬼的過路錢。

  然後依次是香亭(焚香點燭)、像亭(供死者遺像或木主)、挽軸、鄉音民樂、彩旗、送葬親友、師公,最後是靈柩。靈柩棺尾繫結執紼,由孝眷邊走邊拉,俗稱“拔麻尾”,有挽留死者之意。

  六、入土

  入土,也稱下葬。“謝步”後,加快前進速度,靈柩要在太陽下山前入土。靈柩抵達墓地,墓穴事先挖好,棺木落壙時孝主要取墓土一撮,等回家後放入靈前爐內供插香之用,也是引靈風俗。入葬後,要以五牲或三牲祭拜墓旁的“后土”(土地公),並舉行“點主”儀式,孝主身背木主(神主牌)。

  向著太陽的方向跪下,由點主官(德高望重者或風水先生)用硃筆和墨筆,在木主上的“王”字上先點紅點再復黑點,使“王”字成為“主”字,俗稱“成主”。即葬之日或之前,喪家請本族或有名望的人,為木主(神主牌)題主。

  一般是在木主正面寫銜名、諡號,背面寫其簡歷、生卒時間、子女和配偶的姓名,以及安葬的地址方位。木主正面的“主”字暫寫為“王”字,待日後舉行點主儀式時補上一點,也有在題主儀式上一併完成。

  “返主”一般不走原路,在過橋拐彎時要招呼死者,請神靈跟著歸家。喪家婦女要在戶外路口哭迎木主。神主請回後,安放在正廳臨時的靈桌上,供上祭品,點燃香燭,喪眷跪拜,稱安靈儀式。

  七、守孝

  守孝,古稱“居喪”,俗稱“帶孝”。有穿喪服的,也有身上佩戴“孝布”的。居喪戴孝時間長短不一,從幾個月到3年,有做完七七四十九天脫孝的,也有到“百日”或“對年”後脫孝;還有服孝3年,喪期滿後才脫孝。

  八、祭祀

  對死者的祭祀從敬“腳尾飯”開始,在喪葬過程中的許多禮儀,都是對死者的祭祀。死後每7天的祭祀稱為“做旬”,也叫“做七”。廈門多數做到“七旬”。未到“對年”的正月初三,喪家要祭亡靈併為死者“燒新床”(用竹紙紮成的床),讓死者在陰間睡新床。

  九、拾骨

  拾骨,又稱“拾骸”,俗稱“拾骨頭”。“拾骨頭”一般在死者葬後3年或5年、7年的清明節前後10天內,也有另擇吉日吉時。屆時,死者親屬請土工掘墳開棺,將屍骨撿出整理曝曬,用紅絲線按人體骨骼的銜接貫穿,放入特製的腰鼓形陶甕,謂之骸罐,俗稱“夙金甕”。也有將骸骨貯小棺中,謂之“金棺”,也稱“骸棺”,再遷葬於新穴或合葬在他穴。

僳僳族奇特風俗 “另類”求愛方式探秘

  

  僳僳族男女戀愛暗號多又多

  傈僳族青年男女以前為了躲避別人的干擾,有時戀愛幽會非常秘密,他們會用琵 琶、口弦以及吹樹葉、撒樹葉、系草疙瘩等式來作為暗號聯絡,確定幽會的時間、地點,進行秘密接觸。

  傈僳族主要聚居於滇西、滇西北怒江、瀾滄江和金沙江兩岸的河谷山坡地帶。過去因所穿麻布衣服的顏色不同,又分為白傈僳、黑傈僳和花傈僳。

  傈僳族青年男女談情說愛,聯絡感情的方式大多借助於傳統的唱歌對調方式。在傈僳族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沒有一個好嗓子,休想找個好媳婦。”可見,唱歌對調在青年男女婚戀生活中多麼重要。青年男女透過逢年過節、 參加婚禮、慶賀豐收、社會集會、生意往來以及串姑娘等活動,認識了對方,併產生了愛慕之心,就可以尋找機會與對方對歌。

  古老的求愛方式

  傈僳族的求愛方式還有很多種。比如“江沙埋情人”就是傈僳族男女求愛最古老的方式之一。“盍什”節來臨,福貢一帶的傈僳族青年紛紛來到寬闊的怒江沙灘上,用口弦、琵琶 、“地裡突”(竹笛子)等樂器伴奏起舞,交流 感情。三五成群,無拘無束,尋求配偶。

  一旦心靈相通或者平時就已相識,願結為伴侶,男青年便在沙灘上挖一坑,約上要好的幾個同性夥伴,將意中人抬到沙坑裡,用細沙埋在身上。之後,夥伴們迅速離去,男青年馬上將沙土刨開,也就表達了自己的愛慕之情。別看姑娘們平時溫柔嫻靜,而這時卻潑辣大方,往往七八個人統一行動,用偷襲的辦法又將男青年連拉帶推地埋入沙坑,任憑男青年體魄強壯,也難逃這一情場鬧劇。

  “江沙埋情人”還包括射弩,男青年常以高超的射弩技術贏得姑娘的愛情。射弩場上,人們圍成了半圓,爭相觀看愛情之箭的精彩表演。只見姑娘頭頂一個盛滿大米的木碗,米上放一隻雞蛋作靶子。男青年站在四五米外,不慌不忙,弩箭搭弦,瞄準發射。“嗖”的一聲,頃刻,雞蛋破裂,蛋汁飛濺。頓時,場上爆發出一片掌聲。在這驚險的動作之中,一是顯示男青年的射弩功夫,二是考驗姑娘對男青年的誠意。

  當然,有的男青年射弩沒有把握,寧願射不中雞蛋,也不願傷了心愛的人,只不過讓人說不夠勇敢強悍罷了,這並不影響他們結為伴侶。 射弩完畢,取鬧的青年人便捧來竹筒酒(也稱同心酒)讓對對情人喝乾,以定終身。人們邊喝、邊唱、邊舞,沉浸在歡樂的氣氛之中。

  吹樹葉是呼喚情侶或通知對方自己有事不能前往,傈僳語叫“師前木”。在參加婚禮的宴席上把雙筷子交叉起來或倒置擱在碗上,筷子頭表示幽會的方向。在公眾場合則打暗號說今晚要到某村某寨赴約,其實就是通知情侶到哪裡去幽會。

  這些暗號都是以前的一些傳統做法,現在隨著男女交往的開放,已經不多了,但偶爾也有這樣古老的暗號出現。

  “俄勒”:綴滿愛的頭飾

  聚居在福貢、貢山一帶的白、黑傈僳族,年輕姑娘喜歡用綴有小白貝的紅線系辮,已婚婦女則多喜歡頭戴珠帽“俄勒”。“俄勒”是用珊瑚、料珠、海貝 、小銅珠編織而成的。

  具體制作方法是:先選十幾個直徑約兩釐米的白色海貝片,把它們鑽出小孔,用線平穿成一個能套住後腦的圓套。海貝圈上半部分的貝片下面繫上一個小銅珠,然後再將小銅珠橫穿成串。這樣便構成了一個以腦後海貝串、額前銅珠串為上下兩邊,以紅白兩色珊瑚、料珠串為中心的簾式、半月形珠帽,戴在頭上正好能將頭顱和兩側耳鬢罩住。

  傈僳族女人們戴上“俄勒”,頭頂上的片片海貝如同銀月高懸在上,下面的串珠,宛如眾星捧月。最下端的銅珠,嵌在前額,金光閃閃,給人一種華美、尊貴的感覺。

  關於“俄勒”,傈僳族民間還流傳著一個美麗動人的傳說:

  遠古時代,有一年天氣大旱,河水乾涸,莊稼枯焦,飢餓奪去了無數人的生命。有一對傈僳族男女青年受米斯神的指點,在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安了家。男的攆山打獵,女的管理家務,兩人逐漸產生了愛慕之情。儘管兩人勤勞耕作,但生活仍十分艱苦。男青年所穿簡陋的獸皮衣服,已無法蔽體、禦寒。姑娘看在眼裡,疼在心頭。於是決心要給小夥子織做一套舒適合體的衣服。她歷盡艱辛,終於找到了蕁麻,之後便不停地撕麻、煮麻、漂洗、捻線,不知經過多少日日夜夜,終於織成一件橫紋麻布長衫。

  看到心愛的姑娘為了自己不辭辛勞,而陣陣山風襲來,她被吹散的髮絲不時擋住視線,刺得她眼睛常常流下淚水的情景。小夥子暗想,能不能製作一頂帽子,攏住姑娘的烏髮呢?一個明月高懸的夜晚,他望著天空,幻想著如果能用月亮一樣潔白、光潤的東西做成一頂帽子,把姑娘打扮得象月下的青山,該多好!

  於是,他踏遍千山萬水,終於如願以償地在唐古拉山腳下找到海貝,用姑娘搓出的麻線,把磨好的海貝片和白色、紅色的樹果子穿成串,做出了一頂美觀大方的“俄勒”。一個豐收的中秋之夜,小夥子捧出“俄勒”,伴著月光,戴在姑娘的頭上。姑娘取出長衫,披在小夥子的身上。二人情深意綿,終於結成終身伴侶,生兒育女、繁衍子孫。

  從此,談情說愛的傈僳族小夥子就必定要做一頂“俄勒”,送給自己心愛的姑娘,做為定情之物。姑娘也要親自織做一件長衫,回贈自己的意中人。這種習俗世代相襲,一直流傳至今。

  “嚼煙”與“貼面酒”

  傈僳族男女都有嚼煙與飲酒的習俗。客人來了,要敬送菸絲;男女尋求伴侶要丟菸絲盒為信物。可見菸絲在傈僳族人生活中的位置。

  嚼煙時,先將菸絲放入口中,然後放點由檳榔根、李子樹皮,慄樹葉一起熬成的黑色膠狀物質和熟石灰慢慢咀嚼。不久,口唇就象抹了椰子紅。如今,一些女性認為,嚼煙有失大雅,戒菸逐漸成了她們的自覺行為。

  “貼面酒”,也叫雙杯酒和同心酒,是傈僳族男女社交場面的一種嬉戲趣鬧的方式。他們常把自己釀的濃度高的酒藏與家中,留作款待客人。至於宴會歌舞較大的場合,則往往飲臨時釀製的水酒,以免喝醉。傈僳族飲酒時所的盛器,較原始的是竹筒,現在有時用陶瓷器皿。

  飲酒時,主人取一竹筒酒,與客人臉貼臉地一同喝光,不得有酒溢流滴地,否則就要從頭來過。飲“貼面酒”是絕對不避男女之嫌的,夫妻同宴,丈夫與其她女子貼面而飲,妻子也與其他男子來個“雙杯盡”,這都是正常的現象。


初終薩喪葬習俗

  中國的喪禮富有濃重的倫理色彩、人情味,宗教信仰觀念也糅含在喪俗中。葬禮中基本信念是“不死其親”,表現在行動上就是“事死如事生”。因此,一個人去世隨之而來的是系列喪葬禮儀,成為一次特殊的離別,要裝點行程、話別餞行、依依不捨地惜別,於是就要裝礆、裝點行程等。   我國民間習俗認為,凡人享年五十歲以上的老或病而 ...

贛縣客家喪葬習俗

  客家人的喪葬觀念基本上繼承了中原漢民的傳統,如相信靈魂不死,重視福、壽、孝、喪禮講究排場,特別重視風水等。相信靈魂不死的觀念。繁縟的葬俗首先來源於靈魂不死的觀念,古人認為人活著是靈魂依附於肉體,而死後靈魂與肉體就分開,靈魂是能夠獨立於肉體之外的,具有超人的力量。因此把靈魂當作神秘的物件加以信奉。舊時人們對 ...

維吾爾族人的喪葬習俗

  維吾爾民間的喪葬儀式,雖說都按照伊蘭教的教規進行,但因各地教派的不同,歷史文化淵源的影響的相異,所處地理環境的區別等因素,在大同之中有許多小異呈現出形形色色的特點。   □驅鬼避邪   在維吾爾民間,當老人或就要被病魔奪去生命的病人處在彌留之際時,其親屬就請來一位阿訇到家裡唸經驅鬼避邪,同時,由阿訇用小木 ...

佤族的喪葬習俗

  佤族人死後,實行獨木棺土葬。過去佤族認為人死是由於已死去的家裡人把他(她)的靈魂叫走了, 他的靈魂永遠離開了他的肉體。在病垂危的時候,要殺豬、剽牛看卦。如卦不吉,就認為病人的靈魂已 去,要給其準備後事。人死後,拿幾塊半開放入死者口中,無半開可放茶葉、鹽塊或糖塊代替。換上壽 衣,用棉線將死者的雙腳拇指拴攏, ...

布朗族的喪葬習俗

     布朗族的喪葬習俗   布朗族實行土葬和火葬,以土葬為主。火葬多數是僧侶和高壽者,此外,一般都採用土葬。布朗族的每個寨子附近,亦有一塊墓地,布朗語稱墓地為 壩消 。布朗族的墓地,一般選擇在山坡上,山坡最高的地方是埋葬老年人,布朗語叫 壩朗木瓦 ;中間一段是埋葬青壯年的,布朗語叫 壩格登 ;最低一段是埋 ...

傣族的喪葬習俗

  傣族的喪葬習俗   傣族的傳統喪葬,分土葬、火葬和水葬三種,以土葬為主。在西雙版納傣族地區,每個村寨的附近,都有一塊或幾塊墓地,有的把這種墓地稱作龍山,傣語叫作 壩消 , 壩消內的林木,是不許砍伐的,把它稱為 龍林 。久而久之, 龍林 蒼勁挺拔,蔥蘢青翠,變成了一片風景林,使傣家村寨自然風景更加秀麗。   ...

拉祜族喪葬習俗

  1.搓獨格。拉祜語意為 墓地 ,是拉祜族喪葬習俗。遊獵時期的拉祜族,無喪葬活動,也無墓地。據清康熙楚雄心志卷一我: 保從一遇有死者不殮不菲,停屍而去。另擇居焉一。 十八世紀逐漸定居以看,一些地方出現墓地和省萍形式。凡是行土葬的山寨,一般有一片公共山地為墓地。只交是屬於正常死亡的措內成員,不分宗族、信仰、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