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宮始建於明朝。故宮始建於公元1406年(永樂四年),1420年(永樂十八年)基本竣工,歷時14年,是明成祖朱棣始建,在元大都宮殿的基礎上興建。佔地72萬平方米(長961米,寬754米),建築面積15.5萬平方米,是明朝皇帝朱棣始建,設計者蒯祥(1397-1481年,字廷瑞,蘇州人),佔地面積78萬平方米,用100萬民工,共建了14年。
故宮建成後到1912年清帝遜位的約五百年間,經歷了明、清兩個王朝,二十五位有或曾有廟號諡號的皇帝(其中包括二十四位明清史公認的皇帝,以及一位身後尊為誠敬義皇帝,而後卻被順治罷黜的睿忠親王)。是明清兩朝最高統治核心的代名詞。
1、北京故宮始建於明朝。 故宮始建於公元1406年(永樂四年),1420年(永樂十八年)基本竣工,歷時14年,是明成祖朱棣始建,在元大都宮殿的基礎上興建。佔地72萬平方米(長961米,寬754米),建築面積15.5萬平方米,是明朝皇帝朱棣始建,設計者蒯祥(1397—1481年,字廷瑞,蘇州人),佔地面積78萬平方米,用100萬民工,共建了14年。
2、故宮建成後到1912年清帝遜位的約五百年間,經歷了明、清兩個王朝,二十五位有或曾有廟號諡號的皇帝(其中包括二十四位明清史公認的皇帝,以及一位身後尊為誠敬義皇帝,而後卻被順治罷黜的睿忠親王)。是明清兩朝最高統治核心的代名詞。
京杭大運河始建於哪個朝代
京杭大運河始建於春秋時期。隋朝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南至餘杭,全長兩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長的運河。
京杭大運河是誰修建的
京杭大運河是在春秋時期開鑿的,它的建設在隋朝時期完成,後還在多個朝代經過多次修建,因此人們大多是說京杭大運河是由隋煬帝下令修建的。
京杭大運河至今已擁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它和坎兒井、長城一起被人們稱為我國古代三項偉大工程,京杭大運河直到現在仍舊在被人們使用。
京杭大運河全長有1797公里,它連線著餘杭、涿郡也就是現在的杭州、北京這兩個地方,它的存在對我國南北地區經濟和文化的交流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京杭大運河背景
京杭大運河始建於春秋時期。春秋戰國時期開鑿運河基本都是為了征服他國的軍事行動服務的。例如吳王夫差命人開鑿邗溝的直接目的是為了運送軍隊北伐齊國,公元前360年魏惠王開鑿的鴻溝,基本都是為了征服他國的軍事行動服務的。
京杭大運河從公元前486年始鑿,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而秦始皇在嘉興境內開鑿的一條重要河道,也奠定了以後的江南運河走向。據《越絕書》記載,秦始皇從嘉興“治陵水道,到錢塘越地,通浙江”,運河及運河文化由此衍生。
大運河開掘於春秋時期,完成於隋朝,繁榮於唐宋,取直於元代,疏通於明清。漫長的歲月裡,經歷三次較大的興修過程。最後一次的興修完成才稱作“京杭大運河”。
京杭大運河建設
京杭大運河,又稱京杭運河或大運河,是中國、也是世界上最長的古代運河,運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流經天津、河北、山東、江蘇和浙江四省一市,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1794公里。
歷史上,京杭大運河在隋、唐、元、明、清時期都有不同程度的延伸、擴寬,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江南一帶在全國農業發展地位不斷加強、物流需求日益加大所導致的。
這條運河在當時被認為是在濫用民力,是隋煬帝貪圖安樂享受的象徵,多有人認為此運河的開鑿加速了隋朝的滅亡。
京杭大運河一共有多長
京杭大運河是我國古代的主要水路河道,也是世界上最長的人工河,和部分河流和湖泊組成的。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河道之一,是中國古代老百姓人工挖的大運河。從上圖可以看出從北京開始經過跨國黃河,淮河,長江,到達杭州,全長2700多公里.京杭大運河可是由人工河道和部分河流、湖泊共同組成的,全程可分為七段:
(1)通惠河;(2)北運河;(3)南運河;(4)魯運河;(5)中運河;(6)裡運河;(7)江南運河。
京杭大運河是隋煬帝發動老百姓修建的一個世界上的偉大工程。也有說法是他的父親楊堅開鑿修建的。
京杭運河自北向南流經京、津2市和冀、魯、蘇、浙4省,貫通中國五大水系──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和一系列湖泊;從華北平原直達長江三角洲,地形平坦,河湖交織,沃野千里,自古是中國主要糧、棉、油、蠶桑、麻產區。人口稠密,農業集約化程度高,生產潛力大。迨至近代,京津、津浦、滬寧和滬杭鐵路及公路網相繼修建,與運河息息相通;沿線各地工業先後興起,城鎮密集,是中國經濟精華薈萃之地。
京杭大運河沿線是中國最富庶的農業區之一,工業發達。在兗州、濟寧、滕州、豐縣、沛縣、徐州、邳州及兩淮等有大中型煤礦,連線上海、南京、徐州、鎮江、常州、無錫、蘇州、揚州、杭州等工業城市。為了使“黃金水道”產生“黃金”效益,沿線的魯、蘇、浙三省對大運河各段進行了整治、擴建和渠化,使千年古運河重新煥發了青春,成為中國僅次於長江的第二條“黃金水道”。運河沿線的主要港口有濟寧、徐州、邳州、泗陽、淮陰、淮安、寶應、高郵、揚州、鎮江、常州、無錫、蘇州、吳江和杭州等。
現在很多地市也很重視運河的重要性比如:2004年11月,聊城建設了第一座運河博物館,2005年12月15日,運河申遺發起人:鄭孝燮(古建專家91歲)、羅哲文(文物專家82歲)、朱炳仁(中國工藝美術大師62歲)三老聯名向運河沿線18城市市長髮《關於加快京杭大運河遺產保護和“申遺”工作的信》,2006年3月58位政協委員聯合向全國政協十屆四次會議提交了明確支援“運河三老”的申遺公開信。
2011年4月,在揚州召開“大運河保護和申遺工作會議”,2013年11月,京杭大運河山東段被列入申遺專案的8個重點河段、15個重要遺產點保護專案已全部完成。
1、大鵬所城始建於明朝。大鵬所城全名“大鵬守禦千戶所城”,是明初為抵抗倭寇而設立的海防軍事要塞,始建於1394年(明洪武二十七年)。600餘年來,這裡見證了鵬城抵抗外辱的英雄史,明代反抗倭寇及葡萄牙入侵,清代抗擊英國侵略者等。
2、大鵬所城佔地約10萬平方米,城內文物古蹟資源眾多,有21處全國重點文物 ...
應縣木塔建於歷史上的遼代清寧二年(公元1056年),距今已有950多年的歷史跨越,它也是世界上目前現存唯一的完整的全木結構閣樓式寶塔。高達65.84米,相當於一幢20多層的現代高樓,是世界上現存最高的木結構古建。
應縣木塔高大雄偉,建造結構精緻巧妙,歷史悠久,典故頗多,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文物價值和木 ...
鎖陽城,原名苦峪城,地處甘肅省瓜州縣城東南約70公里的戈壁灘上,始建於漢,興於唐,其它各代都不同程度地重修和利用過。
其形制儲存了典型的唐代古城風格。城東北方向有一座大型寺院系元代建築,大塔高14、5米,千座小塔整齊地排列於一條線上。鎖陽城在漢代是敦煌郡冥安縣治所,西晉為晉昌縣,隋為常樂縣,唐為瓜州郡 ...
1、故宮建於明朝。
2、故宮在明朝永樂皇帝四年也就是1406年開始建造,是在南京故宮為建造藍本的基礎上建造的。1406年永樂皇帝朱棣為了完成自己父親朱元璋生前的願望,準備把明朝的首都遷到北京去。
3、於是就命人根據南京故宮的樣子,在北京也建造一座故宮,一直到了1420年北京故宮才建立完成,總共用了 ...
1、故宮建於明朝。
2、故宮在明朝永樂皇帝四年也就是1406年開始建造,是在南京故宮為建造藍本的基礎上建造的。1406年永樂皇帝朱棣為了完成自己父親朱元璋生前的願望,準備把明朝的首都遷到北京去。
3、於是就命人根據南京故宮的樣子,在北京也建造一座故宮,一直到了1420年北京故宮才建立完成,總共用了 ...
京杭大運河始建與春秋時期,真正完成是在隋朝的時候,在之後經歷三次修建後,才被正式命名。它是我國乃至全世界規模最大的運河,與長城、坎兒井一起並稱為中國古代的三項偉大工程。
春秋戰國時期開鑿運河基本都是為了征服他國的軍事行動服務的。例如吳王夫差命人開鑿邗溝的直接目的是為了運送軍隊北伐齊國,公元前360年魏 ...
大相國寺始建於北齊的天保六年。唐代延和元年,唐睿宗因紀念其由相王登上皇位,賜名大相國寺。北宋時期,相國寺深得皇家尊崇,多次擴建,是京城最大的寺院和全國佛教活動中心。後因戰亂水患而損毀。清康熙十年重修。
大相國寺為中國傳統的軸稱佈局,主要建築有大門、天王殿、大雄殿、八角琉璃殿、藏經樓等,由南至北沿軸線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