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教學具有教育性思想是誰提出的

教學具有教育性思想是誰提出的

  赫爾巴特是近代德國著名的哲學家、心理學家和教育家,科學教育學的奠基人,出生在一個律師家庭,從小受到了嚴格的家庭教育,同時也廣泛接受了各種新的思想。1806年著《普通教育》,並在哥尼斯堡大學創辦第一所教育研究所。

  “教育性教學”一詞首先由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提出。他認為,人的觀念、情感、善的意志是不可分割的。作為知識傳遞過程的教學和作為善的意志形成的道德教育是統一的;教學如果沒有進行道德的教育,只是一種沒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沒有教學,則是一種失去了手段的目的。

  赫爾巴特把自己的教育目的建立在論理學的基礎上,認為培養人的德性是教育的全部目的。因而他認為把知識單純的作為知識,亦即冷冰冰的知識加以掌握,不可能強化意志與態度這一道德核心,要使知識轉化為意志與態度,教學必須要形成的德性的教育意義,即“教育性教學”。

教學具有教育性這是誰提出來的

  赫爾巴特是使教育學成為一門獨立科學的先驅,是"教育性教學"的首創者和教學形式階段的發明者,在西方近代教育史上的地位舉足輕重。

  赫爾巴特明確提出教育學的科學性問題。在他看來:"教育學作為一種科學,是以實踐哲學和心理學為基礎的。前者說明教育的目的;後者說明教育的途徑、手段與障礙。"他在哲學的基礎上建立起了教育目的論,在心理學的基礎上建立起了教學理論,在倫理學的基礎上建立了道德教育理論,從而奠定了科學教育學的基礎。

民本思想是誰提出的

  民本思想是由孔子提出,孟子加以完善的。民本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極其重要的思想資源,它發端於商周交替之時。民本思想在國家政治制度的發展及變更之中一直存在併發揮著重要影響。

  民本思想人性方面,主張性善論。以為人生來就具備仁、義、禮、智四種品德。人可以透過內省去保持和擴充它,否則將會喪失這些善的品質。因而他要求人們重視內省的作用。在社會政治觀點方面,孟子突出仁政、王道的理論。仁政就是對人民“省刑罰,薄稅斂。”

  孔子提出民貴君輕的主張,認為君主必須重視人民,“諸侯之寶三,土地、人民、政事。”君主如有大過,臣下則諫之,如諫而不聽可以易其位。

  至於象桀、紂一樣的暴君,臣民可以起來誅滅之。他反對實行霸道,即用兼併戰爭去征服別的國家;而應該行仁政,爭取民心的歸附,以不戰而服,也即他所說的“仁者無敵”,實行王道就可以無敵於天下。


中國教師節的由來及意義 中國教師節是提出

  中國教師節的由來及意義   公曆9月10日,是我國的教師節。我國曆史上曾建立過教師節。1931年,教育家邰爽秋、程其保等在南京中央大學集會,發表要求“改善教師待遇,保障教師工作和增進教師修養”的宣言,並議定6月6日為教師節,也稱雙六節。不久,國民黨政府先是同意6月6日為教師節,後又將教師節改為8月27日( ...

中國植樹節來歷 中國植樹節提出

  中國植樹節來歷   3月12日,是中國的植樹節。   中國的植樹節,因時代的演變,先後作了三次改定。   孫中山是中國近代史上最早意識到森林的重要意義和倡導植樹造林的人。辛亥革命後,民國4年(1915年),在孫中山的倡議下,由農商部總長周自齊呈准大總統,以每年清明節為植樹節,指定地點,選擇樹種,全國各級政 ...

世界環境日是為而設立的紀念日 世界環境日是提出

  世界環境日是為誰而設立的紀念日 世界環境日是誰提出的   每年的6月5日為世界環境日,1972年6月5日,聯合國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舉行第一次人類環境會議,同年10月,第27屆聯合國大會通過了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的建議,規定每年的6月5日為“世界環境日”。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在每年6月5日會選擇一個成員國 ...

日心說是提出

  日心說是尼古拉 哥白尼提出的。尼古拉 哥白尼,是文藝復興時期的波蘭天文學家、數學家、教會法博士、神父。在哥白尼40歲時,他提出了日心說,否定了教會的權威,改變了人類對自然對自身的看法。當時羅馬天主教廷認為他的日心說違反《聖經》,哥白尼仍堅信日心說,並認為日心說與其並無矛盾,並經過長年的觀察和計算完成他的偉 ...

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是提出

  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是張璪提出的。   “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是唐代畫家張璪所提出的藝術創作理論。是中國美學史上“師造化”理論的代表性言論。   “造化”,即大自然,“心源”即作者內心的感悟。“外師造化,中得心源”也就是說藝術創作來源於對大自然的師法,但是自然的美並不能夠自動地成為藝術的美,對於這一轉化過程, ...

內卷是提出

  1、這個詞最早是美國一個學者提出來的。   2、“內卷化”是指一種社會或文化模式在某一發展階段達到一種確定的形式後,便停滯不前或無法轉化為另一種高階模式的現象。這一概念最早是用來研究爪哇的水稻農業。在殖民地時代和後殖民地時代的爪哇,農業生產長期以來原地不動,未曾發展,只是不斷地重複簡單再生產。不能提高單位 ...

提出了新的偉大工程

  鄧小平提出了新的偉大工程。   鄧小平在黨的十四屆四中全會提出的重要概念,指中國共產黨為領導人民完成把中國由不發達的社會主義國家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的偉大革命而進行的黨的建設的偉大實踐。   它高度概括了執政,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黨的建設的總目標,總任務,指明瞭加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