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林試劑遇到醛可以生成磚紅色沉澱,可以將醛和銅區別開,斐林試劑是二價銅離子的酒石酸鉀鈉配合物,可以被脂肪醛或還原性糖還原為氧化亞銅。斐林試劑為深藍色溶液,在與脂肪醛或還原性糖共熱時,藍色消失,析出紅色的氧化亞銅沉澱。
在氧化亞銅析出過程中,反應液的顏色可能經過由藍色→綠色→黃色→紅色沉澱的逐漸變化,反應較快時,直接觀察到紅色沉澱。它與可溶性的還原性糖在加熱的條件下,能夠生成磚紅色的氧化亞銅沉澱。因此,斐林試劑常用於鑑定可溶性的還原性糖的存在與否。
斐林試劑遇到醛可以生成磚紅色沉澱,可以將醛和銅區別開,斐林試劑是二價銅離子的酒石酸鉀鈉配合物,可以被脂肪醛或還原性糖還原為氧化亞銅。斐林試劑為深藍色溶液,在與脂肪醛或還原性糖共熱時,藍色消失,析出紅色的氧化亞銅沉澱。
在氧化亞銅析出過程中,反應液的顏色可能經過由藍色→綠色→黃色→紅色沉澱的逐漸變化,反應較快時,直接觀察到紅色沉澱。它與可溶性的還原性糖在加熱的條件下,能夠生成磚紅色的氧化亞銅沉澱。因此,斐林試劑常用於鑑定可溶性的還原性糖的存在與否。
變質太快,斐林試劑的成分之一,酒石酸有一定的還原性而自發地緩慢產生氧化亞銅沉澱,因此斐林試劑一般為現用現配。
斐林試劑,是由含量為0.1g/mL的氫氧化鈉溶液和含量為0.05g/mL的硫酸銅溶液、含量為0.2g/mL的酒石酸鉀鈉配製而成的溶液。常用於鑑定可溶性的還原性糖的存在。斐林試劑與單糖中的還原性糖(葡萄糖、果糖等)反應生成磚紅色沉澱。
拓展
斐林試劑(Fehling'ssolution)是德國化學家斐林(HermannvonFehling,1812年--1885年)在1849年發明的。
斐林試劑是二價銅離子的酒石酸鉀鈉配合物,可以被脂肪醛或還原性糖還原為氧化亞銅。斐林試劑為深藍色溶液,在與脂肪醛或還原性糖共熱時,藍色消失,析出紅色的氧化亞銅沉澱。在氧化亞銅析出過程中,反應液的顏色可能經過由藍色→綠色→黃色→紅色沉澱的逐漸變化,反應較快時,直接觀察到紅色沉澱。
苯甲醛與斐林試劑反應,生成磚紅色沉澱。苯甲醛(英文名:Benzaldehyde),甲醛的氫被苯取代後形成的有機化合物。化學式是C7H6O,分子量為106.12。無色液體,沸點178~185℃,相對密度1.0440,折光率1.5440~1.5460。
斐林試劑(Fehling'ssolution)是德國化學家赫爾曼·馮·斐林在1849年發明的。常用於鑑定可溶性的還原性糖的存在。斐林試劑可與還原性糖反應生成磚紅色沉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