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方孝孺一案方孝孺,寧海人,明朝大臣、學者、文學家、散文家、思想家;字希直,一字希古,號遜志,曾以“遜志”名其書齋,因其故里舊屬緱城裡,故稱“緱城先生”。又因在漢中府任教授時,蜀獻王賜名其讀書處為“正學”,亦稱“正學先生”,後因拒絕為發動“靖難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擬即位詔書,牽連其親友學生870餘人全部遇害,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被“誅十族”的人。福王時追諡“文正”。
明代方孝孺一案方孝孺,寧海人,明朝大臣、學者、文學家、散文家、思想家;字希直,一字希古,號遜志,曾以“遜志”名其書齋,因其故里舊屬緱城裡,故稱“緱城先生”。又因在漢中府任教授時,蜀獻王賜名其讀書處為“正學”,亦稱“正學先生”,後因拒絕為發動“靖難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擬即位詔書,牽連其親友學生870餘人全部遇害,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被“誅十族”的人。福王時追諡“文正”。
方孝孺是建文帝朱允炆執政期間的翰林學士,朱棣篡位後,方孝孺堅決不投降,還罵朱棣是亂臣賊子。
最後朱棣一怒之下滅了方孝孺十族,古人最多是誅九族,但是方孝孺的學生跟友人也全部被誅殺,所以比九族多出來一族。
歷史大概是這麼記載的,當時朱棣要登基稱帝,但是必須有人寫詔書,而方孝孺就是最好的人選,可是方孝孺寧死也不願意寫這封詔書。
於是朱棣下令要誅他九族,方孝孺回應道:“不過夷我九族耳!有種夷我十族?”朱棣:“成全你!”
按理說,方孝孺被滅了十族,應該不存在後人了。但是在2002年6月24日方孝孺殉難600週年紀念日的活動上,竟然有很多方孝孺後人出席。
而且這些後人遍佈全國各地,是一個極其龐大的家族。但是由於歷史的原因,他們都紛紛改姓。那有人會好奇了,方孝孺為何會有後人呢?
其實歷史上方孝孺並沒有被滅十族,《明史·方孝孺列傳》記載:"丁丑,殺齊泰、黃子澄、方孝孺,並夷其族。"也就是說朱棣只殺了方孝孺父系一族。
方孝孺:生於1357年,去世於1402年。寧海人,明朝大臣、學者、文學家、散文家、思想家。字希直,一字希古,號遜志,曾以"遜志"名其書齋,因其故里舊屬緱城裡,故稱"緱城先生";又因在漢中府任教授時,蜀獻王賜名其讀書處為"正學",亦稱"正學先生",後因拒絕為發動"靖難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擬即位詔書,牽連其親友學生870餘人全部遇害,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被"誅十族"的人。福王時追諡"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