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明朝建文帝的歷史下落

明朝建文帝的歷史下落

  建文帝的下落為葬身於火海。燕王破城,建文帝下令焚宮,攜皇后馬氏,跳入火中自焚。

  《成祖本紀》說:“宮中火起,帝不知所終。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屍於火中”。

  《太宗實錄》雲:“遂闔宮自已焚燃。上望見宮中煙起,急遣中使往救,至已不及,中使出其屍於火中,還白上,上哭曰,果然,若是痴呆耶!”

  《明史·建文皇帝本紀》雲:“上入宮,忽火發,皇后馬氏暴崩,程濟奉上變僧服遁去。燕王遂入宮因指燼中後骨以為上!”。

明朝建文帝介紹

  1、明惠宗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明朝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孫、懿文太子朱標次子,1398年6月30日-1402年7月13日在位,年號建文,故後世稱建文帝,又作朱允文。

  2、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其父朱標病死,朱允炆被立為皇太孫,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繼位為帝,朱允炆在位期間增強文官在國政中的作用,寬刑省獄,嚴懲宦官,同時改變其祖父朱元璋的一些弊政 ,史稱“建文新政”。

  3、朱允炆于靖難之役後下落不明,時駙馬都尉梅殷在軍中,從黃彥清之議,為發喪,追諡孝愍皇帝,廟號神宗,壬午以後諡不行。至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七月,以與顯皇帝廟號復,改廟號惠宗,諡號為嗣天章道誠懿淵功觀文揚武克仁篤孝讓皇帝,後世稱為明惠宗,清乾隆元年上諡號為恭閔惠皇帝,簡稱惠帝。

明朝建文帝究竟在哪裡

  明朝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是千古疑案,是我國古代四大奇案之一。

  主要有以下兩種說法:

  1、自焚說,燕王破城,建文帝下令焚宮,攜皇后馬氏,跳入火中自焚,妃嬪侍從等,大都亦隨其蹈火而死。朱棣入宮後,清宮三日,搜查建文帝下落。宮內侍人都說建文帝已自焚,並從火堆裡扒出一具燒焦的屍體證明。

  2、削髮為僧說,燕軍破城後,建文帝想一死了之。此時少監王鉞告訴他:你祖父臨死時,給你留下一個鐵箱子,讓我在你大難臨頭時交給你。我一直把它秘密收藏在奉先殿內。開啟一看,裡邊有三張度牒,就是做僧人的身份證,上面寫好了建文帝等三個人的名字。還放著三件僧衣、一把剃頭刀、白金十錠、遺書一封,書中寫明:“建文帝從鬼門出,其它人從水關御溝走,傍晚在神樂觀西房會集。”據此,建文帝似削髮為僧,繼承了朱元璋的祖業。


下落

  經過長期的考證,初步確定建文帝的下落很可能在福建寧德上金貝村的一個古墓,證據如下(部分):   1、 墓的格局和形制和當地大不同,採用的是五進佈局,三層六闊墓坪及墓頂的如意雲石刻,幾乎和明孝陵如出一轍,墓形符合明代“官帽椅造型”;   2、 在墓首的石刻上發現有龍形石刻,以龍為造型的,一般都是皇家獨有; ...

古代中國第一懸案 明朝生死之謎

  在中國的歷史上,曾經發生過不少令人驚奇,也無法解開的事情,比如明朝的建文帝的生死之謎,那麼古代中國第一懸案明朝建文帝生死之謎是怎樣的呢?接下來就跟隨本期的民間故事一起來看看吧!   明朝建文帝生死之謎   當年,明太祖朱元璋去世之後,燕王朱棣帶領精銳之師駕船擂鼓,從江北南下。建文帝派人過江議和,願意劃江為 ...

明朝太廟裡有

  從唐朝開始,各朝代所有的皇帝去世後都進太廟,擁有廟號,並不只限製為9個。所以,我們稱呼唐朝以前的皇帝為“**帝”(如隋文帝),而稱李淵以後的歷代皇帝為“**宗”(如唐太宗)。明朝在嘉靖皇帝以前先後有10位皇帝:太祖、建文帝、世祖、仁宗、宣宗、英宗、代宗、憲宗、孝宗、武宗。當時除了建文帝和代宗以外,其餘共8 ...

歷史上是什麼樣的人

  建文帝是一個勤於政事,性情溫和,有教養,有謀略,重用文人,重視儒家思想,懂謙讓的人。   1、 建文帝朱允炆在1377年12月5日出生,朱允炆作為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孫子,早慧、孝順和正直,深得祖父朱元璋的鐘愛。建文帝朱允炆繼位時間為公元1398年6月,離開皇位時間是公元1402年7月,廟號惠宗,諡號讓皇 ...

下落之謎

  1、漂洋出海,不知所終。有傳言建文帝泛舟出海,去了南洋,並在某個小島上過著自食其力的恬然隱居生活。   2、江蘇吳縣說《文匯報》的記者徐作生透過查閱文獻和親自到江蘇吳縣去考察,發現了建文帝出亡時遺留下的一些遺蹟、遺物,並結合文獻資料,認為建文帝當年離開紫禁宮後,削髮為僧,既沒有去神樂觀,也沒有去西南、東南 ...

大明風華的老和尚是

  《大明風華》中的老和尚是建文帝。朱棣確認了建文的身份,讓孫若微轉告建文,想尊崇他做太上皇。建文拒絕了朱棣,並把傳國玉璽交給朱棣讓他安心。朱棣不放心,闖到塔頂想要殺死建文永絕後患,孫若微見他竟然不管朱瞻基的生死,於是對著朱棣大聲呵斥。   《大明風華》是由張挺執導,湯唯、朱亞文、鄧家佳、喬振宇、吳越、梁冠華 ...

為什麼會戰敗

  建文帝戰敗是因為建文帝柔仁,燕兵將皆善戰驍勇之輩,建文帝竟於大戰前下明詔莫傷害朕之叔父,不明之至,致使朱棣多次絕處逢生,假使明軍在戰場上能“擒賊先殺王”,燕軍早就冰消敗亡,而且黃子澄、齊泰、方孝孺皆書生,倉猝行削藩之計,不知兵事,沒有什麼大的戰略眼光,以致於誤己誤國,最後招致滅族慘禍。建文帝彷徨不決,總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