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明朝的指揮使是什麼級別的官

明朝的都指揮使是個什麼官啊

  都指揮使司是中國明朝設立於地方的軍事指揮機關。

  明初,廢元樞密、平章、元帥、總管、萬戶諸武官號,統兵五千人者授指揮,以下千戶、百戶、總旗、小旗不等。度山川形勢,分設衛所。大致五千六百人為衛、千人為千戶所、百人為百戶所,官兵均世籍。

  洪武三年,升杭州等八衛為都衛。五年,設親王護衛指揮使司,統諸王府護衛。八年,改在京留守都衛為留守衛指揮使司,諸外都衛為都指揮使司,初設十三都指揮使司。洪武二十六年定天下都司衛所,共計都司十七,留守司一,內外衛三百二十九,守禦千戶所六十五。其後沿革,

明朝的指揮使是什麼級別的官

  指揮使,在明代為衛所一級最高軍事長官,秩正三品,其統轄的人數在現在相當於旅長一級。

  衛所制:

  一般以5600人為1衛,設指揮使等官;每衛下轄5個千戶所,以1120人為1個千戶所,設千戶等官;千戶下轄10個百戶所,以112人為1個百戶所,設百戶等官;每百戶轄兩總旗,各50人,總旗下轄10小旗,每小旗10人。衛所長官為指揮使1人,正三品;副長官為指揮同知2人,從三品;屬員有指揮僉事4人,正四品;鎮撫司鎮撫2人,從五品;經歷司經歷,從七品;知事,正八品;吏目,從九品;倉大使、副使各1人

大明錦衣衛指揮使是幾品官

  古代官職分為九品,由正一品到從九品,共計十八級。其中,正三品分正三品堂上和正三品堂下。正一品至正三品堂上,稱為堂上官。正三品堂下到正七品,稱為堂下官或參上官。正七品以下為參下官。唐朝官制為唐中央政府下主要分設門下,尚書,中書三省。中書省掌詔敕,政令之立案起草;門下負責審議中書之立案,草案,以決定實行與否;尚書省為行政官署,其下尚分置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各置尚書(正三品)及侍郎(正四品上),此為三省六部制。


明朝京衛指揮使司是做什麼的

  衛指揮使司是統領京師的衛所,主要統領京師。明朝于都指揮使司之下設衛指揮使司,長官為指揮使1人,正三品,副長官為指揮同知2人,從三品。屬員有指揮僉事4人,鎮撫司鎮撫2人,經歷司經歷,知事,吏目,倉大使、副使各1人。   京衛親軍直隸於五軍都督府,京衛中管營造的衛隸於工部,此外還有屯戍陵寢的諸衛。外衛分隸于都 ...

明朝總兵是什麼

  1、總兵,官名。明初,鎮守邊區的統兵官有總兵和副總兵,無定員。總兵官本為差遣的名稱,無品級,遇有戰事,總兵佩將印出戰,結束繳還,後漸成常駐武官。   2、14世紀-17世紀初明朝時期,總兵為無品級之武官官名,統轄兵士、編制定員、位階不固定,通常為公侯或地方都督兼任。清朝後,軍權歸為各省巡撫提督文官,而聽從 ...

明朝侯爺是什麼

  西周春秋爵稱,可大致分為王、公、侯、伯、子、男六級。明朝侯爺指王爵與侯爵,是一種貴族爵位,不是官職。古代侯爺就是皇親國戚,與國同休的,而且侯和侯之間也不一樣的,文官在古代史很少封侯的。   職位的大小需要看有沒有官位,有官位的話就是實權侯爺,那就是見官大一級。秦漢朝《漢書·百官公卿表》中,自十級左庶長至十 ...

明朝總兵是什麼

  1、總兵,官名。明初,鎮守邊區的統兵官有總兵和副總兵,無定員。總兵官本為差遣的名稱,無品級,遇有戰事,總兵佩將印出戰,結束繳還,後漸成常駐武官。   2、14世紀-17世紀初明朝時期,總兵為無品級之武官官名,統轄兵士、編制定員、位階不固定,通常為公侯或地方都督兼任。清朝後,軍權歸為各省巡撫提督文官,而聽從 ...

歷史上最忠義錦衣衛指揮使是誰

  1、錦衣衛第一任指揮使毛驤:打造了胡惟庸死後的牽連大案,最後把自己也牽連進去陪葬了,被朱元璋為了平息眾怒而推出去做了胡惟庸的墊背。   2、二代是蔣瓛:歷史上藍玉謀反的罪證正是他通告的朱元璋,當然在瘋狂的藍玉案後,這哥們兒被老朱一杯毒酒搞定。   3、第三代是成祖時代的紀綱:歷史上他負責用雪壓死了解縉,永 ...

錦衣衛指揮使大還是錦衣衛都督大

  明初錦衣衛編制比較精幹,還沒有錦衣衛都督這一職,明朝中後期由於每個皇帝在位時賞賜不一,錦衣衛有了許多編外人員、王侯勳戚子弟亦有不少人員在錦衣衛中掛職,(就是在錦衣衛裡領取俸祿,但並不具體辦事)王侯勳戚若是和皇帝關係比較密切,那他的虛職自然就能插手錦衣衛事物,譬如朱希忠,他這個都督就比指揮使有權利。 ...

明朝官服顏色級別

  1、在官服的顏色上,明朝規定:一品至四品穿緋袍;五品至七品穿青袍;八品九品穿綠袍;未入流雜職官服與八品以下相同。   2、明代給每級官員都設計了一種動物圖案作標誌,把它繡在兩塊正方形的綿緞上,官員常服的前胸後背各綴一塊,這種就是補子,這種官服就叫補服。   3、據《明會典》記載,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