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春分習俗+春分節氣有什麼風俗

春分習俗 春分節氣有什麼風俗

  春分習俗 春分節氣有什麼風俗

  1、祭日

  周代,春分有祭日儀式。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國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古代帝王的祭日場所大多設在京郊,元朝時建有日壇,此後明、清兩代皇帝在春分這一天在日壇祭祀大明神(太陽)。朝日定在春分的卯刻,每逢甲、丙、戊、庚、壬年份,皇帝親自祭祀,其餘的年歲由官員代祭。

  北京現在的日壇建於明嘉靖九年(1530年)是明,清兩代皇帝祭祀太陽神(古稱“大明之神”)的地方。從明朝隆慶元年(1567年)起四百多年,先後有天啟,崇禎,乾隆,嘉慶,道光等五位皇帝到日壇親祀。清道光23年(1843年)後“祭日”活動逐漸消亡,至今已中斷160多年。

  養生建議,春分時節,可以多吃一些紅棗等養脾的甜食,還有蜂蜜、韭菜、菠菜等,少食酸和辛辣食品。此外,每週應至少補充3次堅果類食品,如核桃、花生、杏仁、桃仁等,有助於提神去燥,除瘙癢等。

  2、立春蛋

  據說,在每年的春分那一天,世界各地都會有數以千萬計的人在做“豎蛋”試驗。早在4000年前,中國就有了春分立蛋的傳統,當時是為了慶祝春天來臨。後來漸漸演變為一種祈求好運的傳統。

  想成功“豎蛋”,可以選擇一個光滑勻稱、剛生下四五天的新鮮雞蛋,嘗試把它在平面桌子上豎起來。雖然失敗者頗多,但成功者也不少。有人解釋,這跟“春分”地球地軸呈66.5度傾斜與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平面剛好處於一種力的相對平衡狀態,很有利於“豎蛋”。據說立穩的雞蛋在沒有外界干擾的情況下,可保持十幾天不倒。

  3、吃春菜

  在嶺南的一些地區,春分之日還有個不成節的習俗,叫做“春分吃春菜”。“春菜”是一種野莧菜,鄉人稱之為“春碧蒿”。逢春分那天,人們都去採摘春菜。在田野中搜尋時,多見是嫩綠的,細細棵,約有巴掌那樣長短。

  採回的春菜一般家裡與魚片“滾湯”,名曰“春湯”。民間還有一則順口溜對此記述:“春湯灌髒,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之計在於春,在春分到來之際。面對萬物萌發,人們自然要祈求家宅安寧、身壯力健了。

  4、春祭

  二月春分,開始掃墓祭祖,也叫春祭。民間掃墓前先要在祠堂舉行隆重的祭祖儀式,殺豬、宰羊,請鼓手吹奏,由禮生念祭文,帶引行三獻禮。春分掃墓開始時,首先掃祭開基祖和遠祖墳墓,全族和全村都要出動,規模很大,隊伍往往達幾百甚至上千人。開基祖和遠祖墓掃完之後,然後分房掃祭各房祖先墳墓,最後各家掃祭家庭私墓。

  春分立蛋的方法

  1、挑雞蛋

  首先要挑選一頭大一頭小的雞蛋,立蛋時將大頭朝下,這樣重心會比較低,就像不倒翁一樣。

  2、尋找支援面

  找到合適的支援面,我們做了一個小實驗,在桌面上塗上印泥,再把雞蛋立在塗有印泥的桌面,您可以發現,能立住的雞蛋,底部會有一個肉眼很難看清的平面,一旦重力作用線能經過這個平面,雞蛋就能站立起來。

  3、手要穩

  立雞蛋的手要儘量保持不動,讓蛋黃可以慢慢沉澱到雞蛋下部,這樣重心就能足夠低,使雞蛋保持平衡。

關於處暑的傳統習俗 處暑節氣的風俗習慣有哪些

  關於處暑的傳統習俗 處暑節氣的風俗習慣有哪些

  1、開漁節

  對於沿海漁民來說,處暑以後漁業收穫的時節,每年處暑期間;在浙江省沿海都要舉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開漁節,決定在東海休漁結束的那一天,舉行盛大的開漁儀式,歡送漁民開船出海。2006年第九屆中國開漁節,在9月6日浙江省象山縣舉行。因為;這時海域水溫依然偏高,魚群還是會停留在海域周圍,魚蝦貝類發育成熟。因此,從這一時間開始,人們往往可以享受到種類繁多的海鮮。

  2、出遊迎秋

  祭祖、迎秋處暑節氣前後的民俗多與祭祖及迎秋有關。處暑前後民間會有慶贊中元的民俗活動,俗稱“作七月半”或“中元節”。舊時民間從七月初一起,就有開鬼門的儀式,直到月底關鬼門止,都會舉行普渡佈施活動。據說普度活動由開鬼門開始,然後豎燈篙,放河燈招致孤魂;而主體則在搭建普度壇,架設孤棚,穿插搶孤等行事,最後以關鬼門結束。時至今日,已成為祭祖的重大活動時段。此外,處暑之後,秋意漸濃,正是人們暢遊郊野迎秋賞景的好時節。處暑過,暑氣止,就連天上的那些雲彩也顯得疏散而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時濃雲成塊。民間向來就有“七月八月看巧雲”之說,其間就有“出遊迎秋”之意。

  3、放河燈

  河燈也叫“荷花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燈是為了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肖紅《呼蘭河傳》中的一段文字,是這種習俗的最好註腳:“七月十五是個鬼節;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託生,纏綿在地獄裡非常苦,想託生,又找不著路。這一天若是有個死鬼託著一盞河燈,就得託生。”

  4、採菱

  菱,又寫作菠,還叫作黃,生在水澤之間,處處都有。菱的顏色,或青或紅或紫,各不相同,其形狀有兩角、三角、四角以及無角的。菱大致可分為家菱和野菱兩種。種在坡塘中的,為家菱,葉子和果實都大;自然生長於湖中的,是野菱,葉子和果實都小,角尖直,刺人。菱性甘平,能清暑瀉熱,解毒滋補,安中,補五臟,補飢,輕身,凡是江河池沼地帶多有出產。每當新秋,或者深絳淺紅,或者深綠淺碧,漂浮在水面之上,鄉間婦女往往泛以菱桶或蘭撓,往來採摘。微風拂面,笑語盈盈,盪漾水中,趣味無窮。而湖光釵影,素袂雲鬢,參差掩映於夕暉之下,更是一道勝景。梁武帝有詩道:“江南稚女珠腕繩,桂掉容與歌採菱。”李白也有詩道:“菱歌清唱不勝春。”足見六朝以來,採菱唱詠的風氣很盛,文人墨客將其寫人詩詞歌賦,也十分普遍。

  處暑前後,菱角結實正旺,女子身著布衣釵裙,邊歌便採,清風徐徐,蘭舟微蕩,可稱人生之樂事。

  5、植菱

  處暑期間種植菱的好處很多,新鮮的葵角性甘涼,煮熟者性甘平,可代谷充飢。菱的根莖可當蔬菜食用,菱角殼又可入藥。老而堅硬的黑色菱殼,燒成灰後,以香油調敷,能治療頭面黃、水瘡、無名腫毒等。

  如果把菱搗爛浸泡,澄出粉,食用後可以補脾胃,強腳膝,益氣耐飢,健力行水,去暑解毒。取菱粉和米制成粥,能益腸胃,解內熱。鄉間人們常將菱蒸煮後曬乾,剁米為炸、粥、果,貯藏起來可以代替糧食用,較嫩的菱則可以直接上市出售。菱不僅可以增加農家的經濟收益,而且能夠備荒,種植非常容易,不需要多大資本。宋代蘇東坡任杭州知府時,曾經招募百姓在西湖種菱,其收益都用來準備修建湖堤。

  6、吃鴨子

  民間有處暑吃鴨子的習俗,其因是老鴨味甘性涼。做法也花樣繁多,有白切鴨、檸檬鴨、子姜鴨、烤鴨、荷葉鴨、核桃鴨等。北京至今還保留著這一習俗,通常處暑當日,北京人就會到店裡去買處暑百合鴨等。

  7、潑水降溫

  潑水習俗不僅中國有,在日本,從大暑到處暑的一個月時間內,各地都有組織潑水降溫的習俗。

冬至有什麼習俗 冬至節氣有什麼講究

  冬至有什麼習俗

  1、祭祀

  冬至節亦稱冬節、交冬。它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宮廷和民間歷來十分重視,從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動。

  2、吃水餃

  每年農曆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諺雲:“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

  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3、九九消寒

  入九以後,有些文人、士大夫者流,搞所謂消寒活動,擇一“九”日,相約九人飲酒(“酒”與“九”諧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九九消寒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到六九,沿河看楊柳;七九河冰開,八九燕子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4、吃餛飩

  過去老北京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經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十分兇殘。百姓對其恨之入骨,於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恨以食之,並求平息戰亂,能過上太平日子。因最初製成餛飩是在冬至這一天,所以在冬至這天家家戶戶吃餛飩。

  另有一種說法:冬至之日,京師各大道觀有盛大法會。道士唪經、上表,慶賀元始天尊誕辰。道教認為,元始天尊象徵混沌未分,道氣未顯的第一大世紀。故民間有吃餛飩的習俗。《燕京歲時記》雲:“夫餛飩之形有如雞卵,頗似天地混沌之象,故於冬至日食之。”實際上“餛飩”與“混沌”諧音,故民間將吃餛飩引伸為,打破混沌,開闢天地。後世不再解釋其原義,只流傳所謂“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諺語,把它單純看做是節令飲食而已。

  5、喝羊肉湯

  冬至吃羊肉的習俗據說是從漢代開始的。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噲煮的羊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讚不絕口。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習俗。人們紛紛在冬至這一天,吃羊肉以及各種滋補食品,以求來年有一個好兆頭。現山東滕州一帶,這天被稱作伏九,節前會給長輩送諸如羊肉等禮品,伏九家家都要喝羊肉湯,對個人對長輩對家庭都為圖個好兆頭。

  6、吃湯圓

  吃湯圓在明、清時期已經約定俗成。在冬至這天,要“作粉圓”或“粉糯米為丸”。這些在史料上也有正式的記載,稱“冬至,粉糯米為丸,名湯圓”。做好湯圓後要祀神祭祖,而後閤家圍吃湯圓,叫做“添歲”。所以,冬至吃湯圓,古而有之。

  冬至節氣有什麼講究

  1、冬至回孃家

  在我國北方有些城市認為冬至不能回孃家。這是由於過於傳統的習俗中,“三從四德”的封建禮教對媳婦的約束。過去的媳婦會在秋收後回孃家居住,因此有了冬至的時候回婆家的習俗。 雖然說現代社會如果還要再嚴格遵守很沒有自由,但是如果家人有特別在意這些傳統習俗的,作為晚輩的我們最好和氣的與家人商量,冬至是團圓的節日,切不可因此與家人失了和氣。

  2、冬至結婚

  一般來說節氣前後都不宜結婚。古人認為結婚的日子,要避開四立四至前一天,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和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前一天不可用,宇宙氣場處於混沌未開狀態,傳統習俗中認為此為四絕日及四離日,在此時結婚為不吉。通常我們選擇結婚的吉日都比較慎重,因此小編建議大家最好避開冬至日另擇他日,讓婚姻有一個大家都放心滿意的開端會更好。

  3、冬至出門

  在冬至的傳說中,不是不能出門,是不能出遠門。因為冬至的白最最短,因而有傳說這天是天狗來人間尋找化身的時候,所以你不光不能出遠門,天黑了也不要亂走哦。也有說在盤古開天之時,正是冬至的時候這時候由於天才剛被開啟,萬惡無首,天地遨遊。不過在現在城市中夜晚也燈火通明,人們工作學習也經常夜歸,也是無可奈何之事,不需要太過在意。當然如果能再點回家,既能防止夜晚的寒冷,又能防止各種意外發生,則肯定比夜晚還在外遊蕩更為安全。


小寒習俗 小寒節氣風俗是什麼

  小寒習俗 小寒節氣的風俗是什麼   吃臘八粥   小寒節氣中另有一項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臘八粥”。古籍記載,臘八粥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去皮棗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等作點染,這些食品均為甘溫之品,有調脾胃、補中益氣、補氣養血、驅寒強身、生津止渴的功效。   吃黃芽菜   據《津門雜 ...

穀雨的習俗 穀雨節氣風俗

  穀雨的習俗 穀雨節氣的風俗   穀雨茶   “清明見芽,穀雨見茶”,清明時茶樹生出嫩綠的小芽,那時採摘的茶葉稱明前茶,芽葉嫩小,產量低。待到穀雨時,小芽長成鮮葉,品質_卜乘,便於加工採摘,味美形佳,為茶中卜品。清同治《通山縣誌》載:“穀雨前採茶,細如雀舌,曰‘雨前茶’。”古時將補雨節時採集的佳品上貢朝廷。 ...

春分風俗活動和寓意 春分節氣什麼風俗活動

  春分的風俗活動和寓意 春分節氣有什麼風俗活動   春分立蛋   “春分到,蛋兒俏”。傳說,春分這天最容易把雞蛋立起來。選擇一個光滑勻稱、剛生下四五天的新鮮雞蛋,輕手輕腳地在桌子上把它立起來。雖然失敗者頗多,但成功者也不少。   據史料記載,春分立蛋的傳統起源於4000年前的中國,人們以此慶祝春天的來臨。我 ...

202x年春分節氣什麼特點 此時令的風俗

  春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四個節氣,是一個重要的時節。太陽直射地球赤道,晝夜幾乎相等。古時以立春至立夏為春季,春分正當春季三個月的中間。那麼,春分節氣有什麼特點?風俗有哪些?   2022年春分節氣的特點   1、晝夜平分。春分時太陽直射赤道,所以這一天南北半球晝夜時長都是一樣的,白天喝黑夜都是12個小時,這 ...

二十四節氣春分節氣放風箏活動 春分節氣什麼習俗

  對於春分這個節氣,大家應該都不會陌生,而且也都知道春分是屬於春季的節氣,而在春天也是萬物生長的時候,這時候不僅要忙於農耕,而且還有放風箏的民間活動,所以今天本欄目就給大家說說關於二十四節氣春分節氣放風箏活動,想了解的一起來看看吧。   二十四節氣春分節氣放風箏活動   根據民間節氣的習俗,在春分的時候人們 ...

春分在古代叫什麼 春分節氣什麼習俗

  由於語言的進步,現在很多叫法都跟古時候人們的叫法不一樣,但是有的東西卻沒有更換,比如二十四節氣是我國獨特的時間紀法,依然還適用到如今的生活中,那麼有沒有人知道春分在古代叫什麼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準備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春分在古代叫什麼   春分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最為標誌性的節氣,而這個節氣也 ...

202x年春分節氣是哪一天 202x年春分節氣哪些習俗

  每到農曆二月的時候,也就到了春天時節,這時候萬物開始甦醒,漸漸恢復生機,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春分節氣,但是每年春分的時間都不固定,那麼大家知道2022年春分節氣是哪一天嗎?如果想要知道的朋友們,下面的這些內容,對你肯定有幫助。   2022年春分節氣是哪一天   2022年春分公曆時間是2022年3月2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