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近是不是經常感冒、咳嗽;偶爾還有口氣、便秘的問題;臉上又長出了許多粉刺和斑點;腰痠背疼還經常發脾氣、焦慮。如果你有了以上的一些症狀,那麼我們可以很嚴肅的告訴你,你的身體裡有“毒”,需要排毒了。
春季本來就是非常容易“上火”的季節,如果天氣乾旱情況將變得更加嚴重,於是人們這一冬天在體內積存下來廢物就成了導致以上疾病的罪魁禍首。因此,我們應該趁著春季及時的排除體內的毒素,為自己的身體健康打下好基礎。
1:春季排毒第一步——喝
人體的70%都是由水組成的,因此,想要合理的調節身體的平衡,最自然地辦法莫過於用水來進行。春季乾燥易上火,多喝水是我們都知道的一種常識,透過喝水能夠有效的幫助身體自我排除毒素。這裡說的水不單單是指白開水,而是包括蜂蜜水、淡鹽水、綠茶等在內的水。
每天早晨,女性應該空腹喝一杯加過一勺蜂蜜量的溫水,蜂蜜能迅速幫助排便,清除廢物;男性則可以喝一杯淡鹽水,這種喝法與蜂蜜水有著異曲同工的妙處,一般,半小時後就可有便意。注,淡鹽水一定要掌握一個度,鹽的量千萬不能多,否則就會加重身體的負擔,可一次少加一點,逐步嘗試味道,以微微感覺有點鹹味為宜。另外,像綠茶、玫瑰花茶、菊花茶等都是去火、清脂的好東西,在春天,大家應該多喝一些。
2:春季排毒第二步——吃
說到吃,其實春天身體裡大部分的廢物都是一個冬天吃出來的,辛辣油膩高脂肪這些都是我們在一個冬天吃進肚子裡的東西。因此春天我們還要透過吃,把毒物排出去。在這裡,吃也分好幾種:
(1):蔬菜水果類
黃綠色的蔬菜是富含纖維和維生素的天然排毒物質,春季我們應該多吃一些這類的物質,尤其是綠豆芽是非常好的排毒食品。同時,黃瓜、西紅柿、菜花、南瓜、胡蘿蔔也都是非常不錯的促進腸胃蠕動排除毒素的蔬菜。
水果類則有更多的選擇,蘋果、梨、木瓜等都是清腸胃的常用水果,應該多吃一些。
(2):粗糧類
現代人的腸胃由於有大量的油脂包圍,因此,蠕動起來非常的緩慢,所以應該多選擇一些含有大量膳食纖維的食品。利用它們來幫助我們“刮油”、“排毒”。
(3):吸“毒”佳品類
春季除了以上說到的一些食品外,還有一些特別強的吸“毒”食品可以多吃一些。例如,食用菌,如黑木耳、銀耳、蘑菇、香菇等,多食食用菌能增加你的抗病毒能力;同時,動物的肝臟、血製品能夠非常有效地清潔臟器、血液中的垃圾,而且所含的維生素B也很豐富;
(4):其他
在排毒方面,除了以上提到的食物外,還有一些有藥用價值的物質可以用來幫助我們,比如蘆薈膠囊、麻仁、大黃等都有排毒、通便等功效。
3:春季排毒第三步——動
我們身體的排毒功能除了透過排洩以外,還可以透過皮膚上天然流出的汗水來將毒素帶出,因此,春季想要做到真正徹底的排毒,還應增加我們平時的運動,讓身體出汗,簡單的慢跑、游泳,或者是帶有趣味性的打羽毛球、登山等都是非常適合春季來進行的。除此之外,有條件的還可以每週進行一兩次蒸桑拿的洗浴,透過擴張毛孔,來促進排汗排毒,達到清除皮膚上的油膩汙垢,促進血液迴圈、加速代謝、清洗血管作用。
在說了這麼多的春季排毒妙法以後,大家應該真正的行動起來,就像一句廣告語說的一樣“排除毒素,一身輕鬆。”就讓我們一起來打響春季保衛身體的第一戰吧。
春天到來,隨著氣溫升高,氣候逐漸變暖,人的皮膚鬆弛,毛孔放大,皮膚末梢血管的供血量增加,尤其到穀雨節氣後更為明顯。這些導致中樞神經系統發生鎮靜、催眠作用,使身體睏乏。此時,調整好睡眠,對春季養生極為重要。
人的起居作息應與日起日落相吻合。雖然我們今天已進入現代文明社會,人們的活動已打破時間的限制,但是無節制的夜生活,給人們的健康帶來許多負面效應,亞健康已給人們帶來許多麻煩。因此,當進入穀雨節氣,自然界萬物復甦時,人們應該做到晚睡早起,在春光中舒展你的四肢,呼吸新鮮空氣,舒展陽氣,以順應春陽萌生的自然規律。
睡前保健的重點是調攝心神,即精神調攝,"先睡心,後睡眼"就是這個意思。首先在睡前半小時應使情志平穩,心思寧靜,摒棄一切雜念;第二要稍事活動身體;第三睡前要洗面、洗腳,按摩面部和搓腳心。腳上有幾條陰陽經絡經過,人體有66個通往全身的重要穴位都在足部交錯彙集,所以用比體溫高(40℃~45℃)的熱水洗腳,如同用艾條燻灸穴位一樣,能推動血氣執行,溫補臟腑,安神寧心,能消除一天的疲勞,利於入睡。
驚蟄,是24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陽到達黃經345度時為“驚蟄”。驚蟄的意思是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驚醒蟄伏於地下冬眠的昆蟲。蟄是藏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晉代詩人陶淵明有詩曰:“促春遘(gòu)時雨,始雷發東隅,眾蟄各潛駭,草木縱橫舒。”實際上,昆蟲是聽不到雷聲的,大地回春,天氣變暖才是使它們結束冬眠,“驚而出走”的原因。
我國古代將驚蟄分為三候:“一候桃始華;二候倉庚(黃鸝)鳴;三候鷹化為鳩。”描述已是桃花紅、李花白,黃鶯嗚叫、燕飛來的時節,大部分地區都已進入了春耕。驚醒了蟄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種昆蟲的時候,此時過冬的蟲卵也要開始卵化,由此可見驚蟄是反映自然物候現象的一個節氣。
這個節氣在農忙上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我國勞動人民自古很重視驚蟄節氣,把它視為春耕開始的日子。唐詩有云:"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田家幾日閒,耕種從此起。"農諺也說:"過了驚蟄節,春耕不能歇"、"九盡楊花開,農活一齊來。"華北冬小麥開始返青生長,土壤仍凍融交替,及時耙地是減少水分蒸發的重要措施。"驚蟄不耙地,好比蒸饃走了氣",這是當地人民防旱保墒的寶貴經驗。沿江江南小麥已經拔節,油菜也開始見花,對水、肥的要求均很高,應適時追肥,乾旱少雨的地方應適當澆水灌溉。南方雨水一般可滿足菜、麥及綠肥作物春季生長的需要,防止溼害則是最重要的。俗話說:“麥溝理三交,賽如大糞澆”、“要得菜籽收,就要勤理溝”。必須繼續搞好清溝瀝水工作。華南地區早稻播種應抓緊進行,同時要做好秧田防寒工作。隨著氣溫回升,茶樹也漸漸開始萌動,應進行修剪,並及時追施"催芽肥",促其多分枝,多發葉,提高茶葉產量。桃、梨、蘋果等果樹要施好花前肥。
驚蟄雷鳴最引人注意。如“未過驚蟄先打雷,四十九天雲不開”。驚蟄節氣正處乍寒乍暖之際,根據冷暖預測後期天氣的諺語有:“冷驚蟄,暖春分”等。驚蟄節的風也有用來作預測後期天氣的依據。如“驚蟄刮北風,從頭另過冬”、"驚蟄吹南風,秧苗遲下種"。現代氣象科學表明,“驚蟄”前後,之所以偶有雷聲,是大地溼度漸高而促使近地面熱氣上升或北上的溼熱空氣勢力較強與活動頻繁所致。從我國各地自然物候程序看,由於南北跨度大,春雷始鳴的時間遲早不一。就多年平均而言,雲南南部在1月底前後即可聞雷,而北京的初雷日卻在4月下旬。“驚蟄始雷”的說法僅與沿長江流域的的氣候規律相吻合。
驚蟄節氣人們要注意氣象臺對強冷空氣活動的預報,當心冷暖變化,預防感冒等季節性疾病的流行。
每年驚蟄這天,在廣東和香港,民間習俗有祭白虎及打小人的儀式。
祭白虎化解是非
中國的民間傳說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會在這天出來覓食,開口噬人,犯之則在這年之內,常遭邪惡小人對你興波作浪,阻撓你的前程發展,引致百般不順。大家為了自保,便在驚蟄那天祭白虎。所謂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紙繪製的白老虎,紙 ...
驚蟄天氣明顯變暖,飲食應清溫平淡,多食用一些新鮮蔬菜及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如春筍、菠菜、芹菜、雞、蛋、牛奶等,增強體質抵禦病菌的侵襲。驚蟄時節,乍暖還寒,氣候比較乾燥,很容易使人口乾舌燥、外感咳嗽。生梨性寒味甘,有潤肺止咳、滋陰清熱的功效,民間素有驚蟄吃梨的習俗。梨的吃法很多,比如生食、蒸、榨汁、烤或者煮水 ...
今年3月5號是二十四節氣的“驚蟄”,也是春季的第三個節氣。它從每年3月5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345°時開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萬物出於震,震為雷,故為驚蟄。”驚蟄是指立春以後天氣轉暖,春雷初響,驚醒蟄伏在泥土中冬眠昆蟲的時候,這時已經進入了仲春。
按照一般的氣候規律,驚蟄前後天氣已開始轉暖,並漸 ...
從中醫角度來說,春天的飲食是歷代養生家都非常重視的事情。因為這個季節陽氣生髮、生機盎然,但也是各種病菌和微生物繁殖、復甦的季節,疾病很容易流行,合理的飲食可以提高人體免疫力,預防疾病發生。
多甘少酸是飲食原則
唐代著名醫學家孫思邈在《千金方》中曾指出,春天飲食應“省酸增甘,以養脾氣”。指春天要少吃 ...
在驚蟄以後,明顯增強的暖溼空氣與負隅頑抗的冷空氣激烈對峙,引發了強烈的空氣垂直對流運動,當潮溼的暖空氣上升到一定高度時就會形成高大的積雨雲,雲中強烈的電場使正負電荷發生碰撞而放電,從而使萬鈞雷霆驟然發生。可見此時雷電的發生不僅與近地面層氣溫回升有關,與冷空氣活動有關,與此時空中的水汽明顯增多更加有關。
...
任何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大氣中雷電的發生,有它帶來災害的一面,也有它功績的一面。對它的災害麵人們瞭解較多,而對它的功績可能鮮為人知。那麼,它的主要功績有哪些呢?
第一,雷電很重要的功績是製造化肥。雷電過程離不了閃電,閃電的溫度是極高的,一般在三萬度以上,是太陽表面溫度的五倍!閃電還造成高電壓。在高溫高 ...
“春雷響,萬物長”,驚蟄時節氣溫回升,雨水增多。農民們常常把驚蟄時節視為春耕開始的日子。
此時華北冬小麥開始返青生長,土壤仍凍融交替,及時耙地是減少水分蒸發的重要措施。沿江江南小麥已經拔節,油菜也開始見花,對水、肥的要求均很高,應適時追肥,乾旱少雨的地方應適當澆水灌溉。南方雨水一般可滿足菜、麥及綠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