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春秋戰國名將有哪些

春秋戰國名將有哪些

  1、白起

  白起,《戰國策》作公孫起, 戰國時期秦國人,中國戰國時代軍事家、秦國名將,兵家代表人物。

  白起善於用兵,在秦昭王時征戰六國,為秦國統一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白起指揮許多重要戰役,平生大小70餘戰,沒有敗績。伊闕之戰殲滅韓魏24萬聯軍,徹底掃平秦軍東進之路。大破楚軍,攻入郢都,迫使楚國遷都,楚國從此一蹶不振。長平一戰一舉殲滅趙軍45萬人,開創了中國歷史上最早、規模最大的包圍殲敵戰先例,奠定了自己被後世尊為一代名將的基礎。

  2、王翦

  王翦,戰國時期秦國名將、傑出的軍事家,主要戰績有破趙國都城邯鄲,消滅燕、趙;以秦國絕大部分兵力消滅楚國 。與其子王賁一併成為秦始皇兼滅六國的最大功臣。

  王翦是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始祖。

  西漢司馬遷認為王翦作為秦國將領,平定六國,功績卓著,秦始皇尊其為師,可是他不能輔佐秦始皇建立德政,以鞏固國家根基,和白起比較可謂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3、李牧

  李牧,戰國時期的趙國名將、軍事家。戰國末期,李牧是趙國賴以支撐危局的唯一良將,素有“李牧死,趙國亡”之稱。

  李牧生平事蹟大致可劃分為兩個階段,先是在趙國北部邊境,抗擊匈奴;後以抵禦秦國為主 ,因在宜安之戰重創秦軍,得到武安君的封號。

  李牧是戰國末年東方六國最傑出的將領。深得士兵和人民的愛戴,有著崇高的威望。在一系列的作戰中,他屢次重創敵軍而未嘗敗,顯示了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尤其是趙破匈奴之戰和肥之戰,前者是中國戰爭史中以步兵大兵團全殲騎兵大兵團的典型戰例,後者則是圍殲戰的範例。

  公元前229年,趙王遷中了秦國的離間計,聽信讒言奪取了李牧的兵權,不久後將李牧殺害。

  4、廉頗

  廉頗,戰國時趙國名將。唐德宗時將廉頗等歷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將,供奉於武成王廟內,被稱為武成王廟六十四將。

  公元前283年,率兵討伐齊國,取得大勝,奪取了陽晉,趙王封他為上卿。廉頗因為勇猛果敢而聞名於諸侯各國。長平之戰前期,他以固守的方式成功抵禦了秦國軍隊。長平之戰九年後,擊退燕國的入侵,斬殺燕軍主帥慄腹,進軍包圍燕都三月,令對方割五城求和,並因此受任為相,封信平君。

  5、吳起

  吳起, 戰國初期軍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

  吳起一生歷仕魯、魏、楚三國,通曉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內政、軍事上都有極高的成就。在楚國時,曾主持“吳起變法”。後因變法得罪貴族,遭其殺害。有《吳子兵法》傳世。

  6、孫臏

  孫臏,是中國戰國時期軍事家。

  孫臏曾與龐涓為同窗,因受龐涓迫害遭受臏刑,身體殘疾,後在齊國使者的幫助下投奔齊國,被齊威王任命為軍師,輔佐齊國大將田忌兩次擊敗龐涓,取得了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的勝利,奠定了齊國的霸業。

春秋戰國時期有哪些著名的思想家

  1、孔子。

  (1)性善論:孟子認為人性是人類所特有的本質特性。人先天就具有四種善的萌芽: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這四種善端是後天仁、義、禮、智四種道德發展的基礎與條件。

  (2)理想人格“內聖外王”是理想人格,重視道德完善甚於治理天下國家才能。“大丈夫”應該有著崇高的志向和偉大的精神境界,有著對正義行為的高度自覺性,有著堅定的信念和高尚的氣節。

  (3)道德教育的內容:仁、義、禮、智。其基本內容以血緣關係為核心的倫理道德內容,即“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這也是孟子整個教育目的所在。

  2、孟子。

  孟子繼承了孔子的學說並有所發展,他的思想主要體現在“民本”、“仁政”、“王道”和“性善論”等方面。

  (1)民本:他認為決定統治者統治地位的政治基礎是民心的向背,民心歸服是統一天下的決定性因素,從某種意義上說人民比君主更重要。

  (2)仁政:主要表現在養民、教民兩個方面。養民要制民之產、使民以時、取民有制;教民要向人民施以教化。

  (3)王道:是孟子提出的國家政治的最高理想。孟子所謂“王道”,即“以德行政者王”,在孟子看來,實行王道之治就是“保民而王”,就是“樂以天下,憂以天下”。

  (4)性善:性善論是其倫理思想和政治思想的根基。

  3、老子。老子思想的核心是“道”,“道”在老子思想體系中是自然界的最高則,“道”的執行規則決定著人世間的一切,人只有順其道而行之,符合自然規律才能與天地融合,達到與萬物和諧相處的目的。在“道”的基礎上,老子提出了“無為”的思想,這種思想在西漢初年被統治者採用,對百姓採取無為而治的政策,減輕對百姓生產生活的干涉,對恢復戰國以來因戰爭造成破壞的經濟發揮了重大作用。在老子的思想體系中,“無為而治”的基礎是小國寡民,小到“雞犬之聲相聞”。雖然小,但老子不主張百姓之間頻繁的往來,甚至最好是“老死不相往來”。老子認為這樣可以減少社會矛盾,利於社會穩定,但實際上是違背經濟發展規律的,屬於比較消極的思想。

  老子思想中最精華的部分是樸素的辯證法思想。老子認為事物都是相對的,是在不斷變化之中的,這對於人們正確全面地認識事物具有重要的意義,集中反映了古代中國人民對現實世界的深刻思考。

  4、墨子。墨子主張“兼愛”,提倡“兼以易別”,反對儒家從宗法制度出發的親疏尊卑之分;提出“兼相愛,交相利”,要求“節葬”、“節用”,反對奢華的生活方式以及禮樂制度;鼓吹“尚同”、“尚賢”,反對任人唯親。

  提出“非攻”,反對各國之間以掠奪為目的的戰爭;主張“非命”、“天志”、“明鬼”,一方面否定天命,同時又承認鬼神的存在。

  5、韓非。韓非繼承和總結了戰國時期法家的思想和實踐,提出了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理論。國家的大權,要集中在君主一人手裡,君主必須有權有勢,才能治理天下。對於民眾,他吸收了其老師荀子的“性本惡”理論,要以法來約束民眾,施刑于民,因此他認為施刑法恰恰是愛民的表現。但是主張減輕人民的徭役和賦稅的。

  韓非子的觀點是反對復古,主張因時制宜。韓非子根據當時的形勢情況,主張法治,提出重賞、重罰、重農、重戰四個政策。韓非子提倡君權神授,自秦以後,中國曆代封建王朝的治國理念都頗受韓非子學說的影響。

春秋戰國時期有哪些著名人物

  1、齊桓公:春秋五霸之首,先秦五霸之一,公元前685到前643年在位,春秋時齊國第十五位國君,姜姓,呂氏 ,名小白。

  2、晉文公:姬姓,名重耳,是中國春秋時期晉國的第二十二任君主。晉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與齊桓公並稱“齊桓晉文”。

  3、越王勾踐:姒姓,又名鳩淺、菼執,夏禹後裔,越王允常之子,春秋末年越國國君。前494年,被吳軍敗於夫椒,被迫向吳求和。三年後被釋放回越國,返國後重用范蠡、文種, 臥薪嚐膽使越國國力漸漸恢復起來。


四川名將哪些

  1、朱德(四川儀隴縣),1886年12月1日-1976年7月6日,字玉階,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和軍事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元帥之首。   2、劉伯承(四川開縣,現重慶市開縣)1892年12月 ...

中國古代名將哪些

  1、中國的歷史長河源遠流長,所誕生出的天才武將如繁星璀璨,在各自的時代戰爭中都取得過屬於自己的輝煌戰績,正因為這樣名將存在,我們中華民族才能不間斷髮展延續至現在。現列舉幾位著名的古代名將,排名不分先後。孫武:孫武是《孫子兵法》的創作人,被譽為“兵學聖典”,後人尊稱孫武為孫子。   2、孫武作為常勝將軍戰無 ...

戰國時期哪些國家

  1、戰國時期有齊、楚、秦、燕、趙、魏、韓。   2、秦:約佔有今陝西關中、漢中,甘肅東南部,四川中東部。   3、魏:約佔有今山西南部,河南北部、中部和東部。   4、趙:約佔有今山西北部、中部和河北中部、西南部,內蒙古自治區的一部分。   5、韓:約佔有今河南中部、西部和山西東南部。   6、齊:約佔有 ...

秦始皇手下的名將哪些

  秦始皇擁有的名將有:   1、白起。白起善於用兵,在秦昭王時征戰六國,為秦國統一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2、王翦。關中頻陽東鄉人,主要戰績有攻破趙國都城邯鄲,消滅燕、趙。以秦國大部分兵力消滅楚國;   3、王賁。生卒年不詳,頻陽東鄉人,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王翦之子,秦朝著名將領,是秦滅六國戰爭中的主要將 ...

秦國名將哪些

  烏獲:戰國時秦國的大力士。與任鄙、孟賁齊名。後用作力士的泛稱;司馬錯:生卒年不詳,秦國少梁,即今陝西韓城人,史學家司馬遷八世祖,戰國時期秦國著名將領,歷仕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三朝。司馬錯學屬縱橫家。曾跟張儀有過爭論,主張得蜀即得楚。秦惠文王九年,即公元前316年,司馬錯率軍滅亡蜀國。秦昭襄王二十七年 ...

歷史上抗金名將哪些

  南宋抗金名將宗澤、宋南宋抗金名將岳飛、宋南宋抗金名將楊政、宋南宋抗金名將吳玠、宋南宋抗金名將吳璘、宋南宋抗金名將孟宗政、宋南宋抗金名將韓世忠、宋南宋抗金名將張憲、宋南宋抗金名將劉琦、宋南宋抗金名將李綱、南宋抗金名將楊再興、南宋抗金名將貢祖文、南宋抗金名將畢再遇、南宋抗金名將虞允文、南宋抗金名將魏勝 南宋抗 ...

世界公認抗日名將哪些

  1、王耀武,第74軍長。參加過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武漢會戰等,而且戰績頗佳。   2、張靈甫,第74軍58師長。抗戰八年間,幾乎年年對日作戰,戰功赫赫。尤其是在萬家嶺戰役中,消滅日寇數以千計。   3、戴安瀾,第5軍200師長。曾參加過古北口長城抗戰、臺兒莊大戰等。在崑崙關戰役中,率部與日寇浴血奮戰,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