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習俗——湖北
各地春節習俗——湖北
湖北團風人春節第一餐喝雞湯,象徵“清泰平安"。其中,主要勞動力還要吃雞爪,寄意“新年抓財",“有希望的後生"要吃雞翅膀,寓意能展翅高飛,當家人則吃雞骨頭,有“出人頭地"之意。秭歸人第一餐吃袖炸的白蒿,取其諧音“百好"以圖吉利。荊州、沙市一帶,第-餐要吃雞蛋,意謂“實實在在,吉祥如意"。如遇客人,要吃二個煮得很嫩,可透過蛋白見蛋黃的“荷包蛋",意即“銀包金,金纏銀,得金得銀"。
武昌以正月初四為“新婿賀年”,新女婿回岳家,必須忍受岳家人的戲弄而不得動怒。黃陂拜年的順序為“初一拜本家、初二母舅、初三回岳家”。家有親喪者,必以籃紙寫一服字貼在門口,謝絕賀年。
孝感
孝感位於江漢平原,但節令習俗與鄂東北大部分地區基本一致,卻也獨有趣味。
大年初一早起,人們先拜天地、家神、尊長,然後出門拜年。拜年是不問親疏的,稱為“拜年無大小”。家中來了拜年客,必定再三挽留,以餈粑相待。俗語有“拜年拜節,餈粑發裂。”拜年一般拜到初三、初四為止。
這裡的人們還有以初一這天聽到的飛禽叫聲來判斷新年的生產情況的習俗。五更鳥先叫就宜於養鴨;鵲先鳴宜於養雞;天亮時麻雀噪飛就是豐年;人們還認為初一聽到狗群吠不是好兆頭。
除夕之夜12點的時候,各家要把一個做好的金元寶模型送到門外,代表在新的一年裡會招財進寶
大年初一、初二這兩天人們不掃地、不汲水甚至不動火,飯菜都預先弄熟,稱為“壓歲”。初三才開始挑水,並在井池邊燒紙錢說是“買水”。門神也要在初二取下燒掉,俗諺說:“初三燒了門神紙,各人尋生理。”新年伊始,舉筆寫字時,在過去要先用紅紙寫一幅“新正舉動蛇筆,萬事大吉利”的話貼在牆上。
正月十五是春節的高潮,鑼鼓敲得震天響,沒有鑼鼓或鑼鼓少的時候,人們把鐵罐子也當成鑼鼓敲。所以孝感民間有“正月半敲鐵罐”的俗語。
龍燈會是孝感民間正月十五節慶活動的中心。人們一般從初八開始扎龍,還扎獅子、綵船、竹馬、高蹺、平臺等樣式。正月十五這天男女老幼同遊同樂,唱各種彩詞。採蓮船走村串戶,見到什麼人家就唱什麼詞,例如“老者添壽、少者安寧、家事如意、四季大平、五穀豐登、鹿鶴同春、七星轉鬥、八仙臨門、久久富貴、十福大全”等祝福的吉利語。
元宵之夜,孝感當地還流傳著請七姐、問年成和乞巧的習俗。七姐當地叫做張七姐,傳說是玉皇大帝的第七個女兒,她最心靈手巧,且心地十分善良。一天,七姐得知丹陽境內(今孝感)有一年輕人姓董名永,因家貧無錢安葬死去的父親,只得賣身為奴。七姐深受感動,私下天庭與董永結百年之好,在大槐樹下成就姻緣。可惜作媒人的大槐樹一時高興,把“百年好合”說成“百天好合”,害得董永六姐只有百日緣分。七姐用巧手金梭織出了10匹錦絹贖出了董永,準備整治家園恩愛白頭。不料玉皇大帝得知十分震怒,急召七姐回宮,七姐不得不忍痛飛去。她的織布校化成了飛梭石,織機留在了人間,人們在夜深人靜時仍能聽到“咔喳、咔喳”的織機聲。每年正月十五的晚上,身著盛裝的姑娘聚集在飛梭石旁,手捧針線盒向七姐乞巧,唱乞巧歌。唱完乞巧歌后,還要詢問年成好壞、吉凶如何、能否婚嫁等事宜。此外,有的人家用糯米粉作成鵝蛋形狀,讓孕婦燒“鵝卵”以佔生男生女。卵裂就兆生女,卵起小疣子兆生男。
當地民間還傳說正月十五晚上是老鼠嫁女的日子,人們不能在家裡喧鬧。婦女要在床下點一盞麻油燈,邊拜邊說:“請紅娘子看燈。”據說這樣,一年就沒有臭蟲騷擾了。人們還用竹籃從屋上拋過去佔棉花豐歉。仰則主豐收,僕則歉收。
另外,孝感地區還有一個有趣的習俗,五更時,人們用火照慄、梨等果木,邊照邊用刀斧敲打樹幹。一人邊敲邊問:“結不結?”一人在旁邊應道:“結!“據說這樣做新的一年裡就會果實滿枝頭。
春節習俗——湖北
湖北團風人春節第一餐喝雞湯,象徵“清泰平安"。其中,主要勞動力還要吃雞爪,寄意“新年抓財",“有希望的後生"要吃雞翅膀,寓意能展翅高飛,當家人則吃雞骨頭,有“出人頭地"之意。秭歸人第一餐吃袖炸的白蒿,取其諧音“百好"以圖吉利。荊州、沙市一帶,第-餐要吃雞蛋,意謂“實實在在,吉祥如意"。如遇客人,要吃二個煮得很嫩,可透過蛋白見蛋黃的“荷包蛋",意即“銀包金,金纏銀,得金得銀"。
武昌以正月初四為“新婿賀年”,新女婿回岳家,必須忍受岳家人的戲弄而不得動怒。黃陂拜年的順序為“初一拜本家、初二母舅、初三回岳家”。家有親喪者,必以籃紙寫一服字貼在門口,謝絕賀年。
孝感
孝感位於江漢平原,但節令習俗與鄂東北大部分地區基本一致,卻也獨有趣味。
大年初一早起,人們先拜天地、家神、尊長,然後出門拜年。拜年是不問親疏的,稱為“拜年無大小”。家中來了拜年客,必定再三挽留,以餈粑相待。俗語有“拜年拜節,餈粑發裂。”拜年一般拜到初三、初四為止。
這裡的人們還有以初一這天聽到的飛禽叫聲來判斷新年的生產情況的習俗。五更鳥先叫就宜於養鴨;鵲先鳴宜於養雞;天亮時麻雀噪飛就是豐年;人們還認為初一聽到狗群吠不是好兆頭。
除夕之夜12點的時候,各家要把一個做好的金元寶模型送到門外,代表在新的一年裡會招財進寶
大年初一、初二這兩天人們不掃地、不汲水甚至不動火,飯菜都預先弄熟,稱為“壓歲”。初三才開始挑水,並在井池邊燒紙錢說是“買水”。門神也要在初二取下燒掉,俗諺說:“初三燒了門神紙,各人尋生理。”新年伊始,舉筆寫字時,在過去要先用紅紙寫一幅“新正舉動蛇筆,萬事大吉利”的話貼在牆上。
正月十五是春節的高潮,鑼鼓敲得震天響,沒有鑼鼓或鑼鼓少的時候,人們把鐵罐子也當成鑼鼓敲。所以孝感民間有“正月半敲鐵罐”的俗語。
龍燈會是孝感民間正月十五節慶活動的中心。人們一般從初八開始扎龍,還扎獅子、綵船、竹馬、高蹺、平臺等樣式。正月十五這天男女老幼同遊同樂,唱各種彩詞。採蓮船走村串戶,見到什麼人家就唱什麼詞,例如“老者添壽、少者安寧、家事如意、四季大平、五穀豐登、鹿鶴同春、七星轉鬥、八仙臨門、久久富貴、十福大全”等祝福的吉利語。
元宵之夜,孝感當地還流傳著請七姐、問年成和乞巧的習俗。七姐當地叫做張七姐,傳說是玉皇大帝的第七個女兒,她最心靈手巧,且心地十分善良。一天,七姐得知丹陽境內(今孝感)有一年輕人姓董名永,因家貧無錢安葬死去的父親,只得賣身為奴。七姐深受感動,私下天庭與董永結百年之好,在大槐樹下成就姻緣。可惜作媒人的大槐樹一時高興,把“百年好合”說成“百天好合”,害得董永六姐只有百日緣分。七姐用巧手金梭織出了10匹錦絹贖出了董永,準備整治家園恩愛白頭。不料玉皇大帝得知十分震怒,急召七姐回宮,七姐不得不忍痛飛去。她的織布校化成了飛梭石,織機留在了人間,人們在夜深人靜時仍能聽到“咔喳、咔喳”的織機聲。每年正月十五的晚上,身著盛裝的姑娘聚集在飛梭石旁,手捧針線盒向七姐乞巧,唱乞巧歌。唱完乞巧歌后,還要詢問年成好壞、吉凶如何、能否婚嫁等事宜。此外,有的人家用糯米粉作成鵝蛋形狀,讓孕婦燒“鵝卵”以佔生男生女。卵裂就兆生女,卵起小疣子兆生男。
當地民間還傳說正月十五晚上是老鼠嫁女的日子,人們不能在家裡喧鬧。婦女要在床下點一盞麻油燈,邊拜邊說:“請紅娘子看燈。”據說這樣,一年就沒有臭蟲騷擾了。人們還用竹籃從屋上拋過去佔棉花豐歉。仰則主豐收,僕則歉收。
另外,孝感地區還有一個有趣的習俗,五更時,人們用火照慄、梨等果木,邊照邊用刀斧敲打樹幹。一人邊敲邊問:“結不結?”一人在旁邊應道:“結!“據說這樣做新的一年裡就會果實滿枝頭。
湖北過春節習俗 武漢年夜飯“三全三糕三丸”是什麼
“大人盼插田,小孩盼過年”。在湖北,過年是從臘月二十三開始的。有民謠雲:“二十三,送燈盞;二十四,剔魚刺;二十五,敲大鼓;二十六,福豬肉;二十七,除髒跡;二十八,福雞鴨;二十九,家家有。”一直和農耕文化息息相關的中國年,不管在物資短缺年代還是經濟發達時期,從來都是人們渴盼的特殊節日。湖北省群藝館研究員、《楚風楚俗》等湖北風俗畫冊的拍攝者吳志堅感慨,“龍鳳呈祥、高蹺龍燈、海馬、趕象、三十的火、十五的燈……在濃郁的荊風楚韻中,那些最古老而淳樸的湖北年俗,實在讓人大開眼界!”
“談年飯”邊吃邊聊迎新年
武漢早期的居民大多是明末清初由周邊地區(沔陽、漢陽、黃陂、孝感等地)遷入的,因此,武漢的過年習俗散發著濃郁的鄉土氣息:除了要收拾屋子,換春聯,貼門神,過小年時要請灶神,除夕這天,男人還要將水缸挑滿,這叫“福水長流,子孫富足”,女人要在之前做好全家人的新鞋,這叫“過年穿新鞋,喜事一起來”。等到了年三十這天,全家歡聚一堂吃上一頓豐盛的“談年飯”(如今多稱為“團年飯”)。
武漢的年夜飯,一般要上“三全”(全雞、全鴨、全魚)、“三糕”(魚糕、肉糕、羊糕)、“三丸”(魚丸、肉丸、藕丸)。開飯時間多在天黑之前,有的家庭一直吃到轉鍾,表示“越吃越亮”,既然是“談年”,還得邊吃飯邊聊天,回顧過去展望未來,互表祝福。
除夕夜漫山遍野“點墳燈”
在湖北江漢平原上,特別是農村地區,每到除夕夜來臨之前,人們習慣給已故的親人“上墳燈”,也叫“送燈亮”。就是把好吃好喝的送到祖墳上,再點上蠟燭祭祖。不過,這種風俗在很多地方已淡化。最讓吳志堅難忘的,是到湖北十堰鄖西縣“上墳燈”的經歷,有一年,他還特意帶兒子一起去鄖西過年。
十五晚“趕毛狗”唱“燈歌”
“耍毛狗,耍毛狗,耍到你家灶門口……”在湖北的鄂西土家族中至今還流傳著“趕毛狗”的歌謠。毛狗就是狐狸。它原來和人是朋友,但卻常偷雞吃。激怒人類放火燒了它的老窩。從此就有了正月十五晚放爆竹燒草竹趕毛狗的風俗。“趕毛狗”的風俗非常古老,最早可見於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荊楚歲時記》。據說,只有趕走了毛狗才會六畜平安,田地不長雜草。
而在龍船調的故鄉利川,正月十五晚,還有唱“燈歌”的風俗。一到十五的晚上,當地農民就會組成幾十人的隊伍,高舉著紮成龍形的花燈,走街串巷,經過誰家門口,誰家就放鞭炮,幾熱鬧。如果隊伍停在了誰家門口,就會開始唱“燈歌”,周圍會唱的人都會跟著唱……
“利川燈歌”起源於利川市柏楊一帶,距今有上百年曆史。利川燈歌中的眾多民歌和古老的竹枝歌一脈相承,具有很高的民族文化藝術價值。有記載從清朝開始,群眾逢年過節、喜慶集會、玩龍船時都要唱燈歌,現在知名的“龍船調”前身就是利川燈歌。目前,《利川燈歌》已經成功進入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湖北孝感春節習俗
湖北團風人春節第一餐喝雞湯,象徵“清泰平安"。其中,主要勞動力還要吃雞爪,寄意“新年抓財",“有希望的後生"要吃雞翅膀,寓意能展翅高飛,當家人則吃雞骨頭,有“出人頭地"之意。秭歸人第一餐吃袖炸的白蒿,取其諧音“百好"以圖吉利。荊州、沙市一帶,第-餐要吃雞蛋,意謂“實 ...
各地春節習俗——天津
臘八兒:天津人稱臘月初八為"臘八兒",有喝臘八粥的習俗。許多天津人還在這天用醋泡大蒜,名"臘八醋"。"臘八醋"不僅味道醇正,而且久放不壞。
逛娘娘宮:臘月十五開始,各式各樣的年貨全都上市,以娘娘宮為軸心的宮南宮北大街更是熱鬧非凡。男孩子到娘娘宮頭一個目標 ...
各地春節習俗——臺灣
春節,是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最為隆重的民間傳統佳節。在與福建省一水之隔的臺灣,其歷史文化、風士人情、生活習俗、親緣血統等等均與祖國大陸,尤其是福建閩南地區一脈相承,因而島內民眾的春節習俗自然與祖國大陸民間大同小異。
由於寶島居民的祖先(多為閩南和客家人)去臺開發,距今年代久遠且屢經滄桑,那裡的春節習俗 ...
各地春節習俗——山東
孔府年節
孔府年節有一些和民間不同的地方,
臘八。臘八的一切活動都是圍繞臘八粥進行的。熬粥要安排很多人,“戶人”中的燒火戶在這天專來燒火。支起大鍋,熬出的粥分盛在很多缸裡。臘八粥分兩種:一種是粗的,給當差的喝,粥裡放大米、肉片、白菜、豆腐之類,喝粥時,一個還給一斤饃饃;另一種是細的,用薏米仁、桂元 ...
各地春節習俗——廣東
潮汕地區的過年習俗
除夕
農曆年的最末一天稱歲除,這天晚上稱除夕,潮汕習俗謂之“過年”。
除夕前人們便忙碌張羅備辦各式年貨了:買雞、鵝、鴨、魚肉;添制新衣飾;新購傢俱、器皿;選購年畫、春聯等。尤其要買柑桔、青橄欖等水果作象徵吉祥如意和迎送親友的佳果。舊俗過年前,男必新理髮,女必“挽面”,現女子 ...
各地春節習俗——海南
在海南人看來,所有的民俗都是按人的意志、人的願望,人為地做出來的,所以,在海南方言中,所有的民俗行為前面均加上一個“做”字,如做清明、做親家(即結婚),而北方人“過年”,海南方言叫“做年”。需要說明的是,“做年”指的是“做舊年”即過春節。而北方所說的過元旦,海南叫“做新年”。不過在海南鄉下,“新年”是不當 ...
各地春節習俗——上海
老上海過年習俗
春節在中國延續已有數千年。但長期以來,“春節”之稱是指一年二十四個節氣中的“立春”。直到辛亥革命推翻滿清統治,中華民國成立以後,孫中山下令全國改行陽曆,隨之,新年也應換在陽曆元旦了。然而農曆新年畢竟已成全民皆慶的傳統大節,堅固、深厚的風土習俗和民族文化,是難以改變的。農曆新年之慶,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