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春節與海外華僑華人的文化認知

春節與海外華僑華人的文化認知

  春節與海外華僑華人的文化認知

  Chinese Lunar New Year Days and Cultural Cognition

  of Overseas Chinese

  何 彬

  HE Bin

  (國際亞細亞民俗學會中國分會副會長,東京首都大學都市營養學部人文及社會系教授)

  (Deputy Head of Chinese Branch,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Asian Folklore; Professor with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Faculty of Urban Liberal Arts, Tokyo Metropolitan University)

  筆者曾經做過海外華人調查,主要物件是20世紀80年代以後去日本和美國的年輕一代僑民,本文稱之為 新華僑華人 。調查內容之一是海外華人的日常生活和他們的文化認知。本文就旅日華人的春節情結以及傳統節日與海外華僑華人文化認知的關係做簡要敘述和分析。

  一、 新華僑華人

  在日本社會,人們熟悉的 老華僑 ,原來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到日本的中國人, 新華僑 則是指二次大戰結束後的20世紀40年代末、50年代初進入日本的人群。後來為區別於80年代改革開放之後大批湧入日本的留學人員以及更後來以經商為目的進入日本社會的人們, 老華僑 概念開始膨脹,包括了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不久陸續從臺灣或大陸到日本的人們以及他們的子孫。而 新華僑 則專門用於指稱80年代以後到日本、主要來自大陸的人們。近年來,新華僑大量辦理國籍轉換手續。國籍轉換後,他們從新華僑變為新華人。但是,由於他們與新華僑有很多共通點,研究者和新聞界常常將這批人統稱為 新華僑華人 ,視為同一個大的群體來研究或報道。這是一個20世紀90年代以後出現的複合式稱呼,在日本社會里,它已經逐步趨於定型。

  本文敘述的新華僑華人具體指,除留學生和就學生身份及公務和外交身份之外、具有或曾經持有中國國籍、在日本正式長期逗留的人們;時期劃分上指20世紀80年代以後到日本的人。日本社會有數以幾十萬人計的新華僑華人,他們不再集中在中華街附近,也沒有從事傳統的 三把刀(剪刀、剃刀、菜刀) 行業。他們最初以留學形式來到日本,而後在這個社會里工作或開業經商。他們的特點是散居在日本城市社會的各個角落,職業和生活樣態紛繁多樣,且大多攜家帶口一起在日本社會生活。

  二、傳統文化的載體和表象符號

  民族節日習俗是形成民族文化聯想的極重要的因素。由這種民族文化聯想記憶引發的自覺或不自覺的重複傳統節日行為,則是民俗教育產生的民族文化心理共振的結果,而這種民族文化心理共振是民族文化認同意識的重要情感基礎。

  春節,這一傳統節日在每年的同一時間帶裡以含有文化寓意的行為和寓含深厚文化意義的節日食品、節日裝飾物作為該節日文化的載體和表象符號,在每年的固定時間段被重複著。生活在這個文化氛圍中的人們,會對那些文化符號和節日關聯形成文化聯想。這種記憶非短時間內可以形成,但是一旦形成則很難改變。即使離開該文化環境,人們也會在相應的時間裡裝飾節日飾物並製作節日食物或者重複一些與該節日相符的行為;一旦接觸到那些具有特定文化含義的符號,就會產生對該文化行為以及文化整體的聯想。

  北方過春節時的餃子、年糕,南方常見線面、魚、年糕、湯圓等,在海外,往往不醒目地排列在一般中餐館的普通選單或甜點欄裡。但是,對於具有文化認同感的人們來說,這些食物屬於特殊的春節節日食物,它們以漢族民間信仰為深層基礎,透過色彩、形狀以及名稱的諧音等表象形式,儲存漢族春節的象徵性意義,從而具有不同於中餐菜譜上的其它食物的某種特殊含義,成為一種文化的表現符號。

  筆者曾用問卷加訪談的調查方式詢問了新華僑華人一般的生活習俗問題,目的是透過極其普通的生活的各種表象,把握表象掩蓋下的、有時與表象顯得矛盾的深層意識,藉以瞭解新華僑華人的文化認同觀。新華僑華人們被問及對他們來說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時,大多數人毫不猶豫地回答仍然是春節,並且過春節要有包餃子、吃魚、吃湯圓或麵條以及給孩子壓歲錢等行為。從這些資料可以瞭解到,在旅日新華僑華人們的節日意識裡,春節佔的比重最大。春節做為新華僑華人對曾經生長其中的文化氛圍的代表性記憶載體,深深地融入他們的具體行為裡。

  (責任編輯:恩祈)

【何彬】春節與海外華僑華人的文化認知

  筆者曾經做過海外華人調查,主要物件是20世紀80年代以後去日本和美國的年輕一代僑民,本文稱之為“新華僑華人”。調查內容之一是海外華人的日常生活和他們的文化認知。本文就旅日華人的春節情結以及傳統節日與海外華僑華人文化認知的關係做簡要敘述和分析。

  一、“新華僑華人”

  在日本社會,人們熟悉的“老華僑”,原來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到日本的中國人,“新華僑”則是指二次大戰結束後的20世紀40年代末、50年代初進入日本的人群。後來為區別於80年代改革開放之後大批湧入日本的留學人員以及更後來以經商為目的進入日本社會的人們,“老華僑”概念開始膨脹,包括了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不久陸續從臺灣或大陸到日本的人們以及他們的子孫。而“新華僑”則專門用於指稱80年代以後到日本、主要來自大陸的人們。近年來,新華僑大量辦理國籍轉換手續。國籍轉換後,他們從新華僑變為新華人。但是,由於他們與新華僑有很多共通點,研究者和新聞界常常將這批人統稱為“新華僑華人”,視為同一個大的群體來研究或報道。這是一個20世紀90年代以後出現的複合式稱呼,在日本社會里,它已經逐步趨於定型。

  本文敘述的新華僑華人具體指,除留學生和就學生身份及公務和外交身份之外、具有或曾經持有中國國籍、在日本正式長期逗留的人們;時期劃分上指20世紀80年代以後到日本的人。日本社會有數以幾十萬人計的新華僑華人,他們不再集中在中華街附近,也沒有從事傳統的“三把刀(剪刀、剃刀、菜刀)”行業。他們最初以留學形式來到日本,而後在這個社會里工作或開業經商。他們的特點是散居在日本城市社會的各個角落,職業和生活樣態紛繁多樣,且大多攜家帶口一起在日本社會生活。

  二、傳統文化的載體和表象符號

  民族節日習俗是形成民族文化聯想的極重要的因素。由這種民族文化聯想記憶引發的自覺或不自覺的重複傳統節日行為,則是民俗教育產生的民族文化心理共振的結果,而這種民族文化心理共振是民族文化認同意識的重要情感基礎。

  春節,這一傳統節日在每年的同一時間帶裡以含有文化寓意的行為和寓含深厚文化意義的節日食品、節日裝飾物作為該節日文化的載體和表象符號,在每年的固定時間段被重複著。生活在這個文化氛圍中的人們,會對那些文化符號和節日關聯形成文化聯想。這種記憶非短時間內可以形成,但是一旦形成則很難改變。即使離開該文化環境,人們也會在相應的時間裡裝飾節日飾物並製作節日食物或者重複一些與該節日相符的行為;一旦接觸到那些具有特定文化含義的符號,就會產生對該文化行為以及文化整體的聯想。

  北方過春節時的餃子、年糕,南方常見線面、魚、年糕、湯圓等,在海外,往往不醒目地排列在一般中餐館的普通選單或甜點欄裡。但是,對於具有文化認同感的人們來說,這些食物屬於特殊的春節節日食物,它們以漢族民間信仰為深層基礎,透過色彩、形狀以及名稱的諧音等表象形式,儲存漢族春節的象徵性意義,從而具有不同於中餐菜譜上的其它食物的某種特殊含義,成為一種文化的表現符號。

  筆者曾用問卷加訪談的調查方式詢問了新華僑華人一般的生活習俗問題,目的是透過極其普通的生活的各種表象,把握表象掩蓋下的、有時與表象顯得矛盾的深層意識,藉以瞭解新華僑華人的文化認同觀。新華僑華人們被問及對他們來說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時,大多數人毫不猶豫地回答仍然是春節,並且過春節要有包餃子、吃魚、吃湯圓或麵條以及給孩子壓歲錢等行為。從這些資料可以瞭解到,在旅日新華僑華人們的節日意識裡,春節佔的比重最大。春節做為新華僑華人對曾經生長其中的文化氛圍的代表性記憶載體,深深地融入他們的具體行為裡。

在印中國留學生與華僑華人共度中秋佳節

  22日晚,由全印度中國留學生聯合會主辦的“2012天涯共此時中秋晚會”在新德里的中國駐印度使館文化處舉行。中國駐印度使館人員代表、華僑華人、留學生及印度師生等近百人觀看了由同學們自編自演的精彩節目。

  深情的吉他彈唱、風趣的小品、耳熟能詳的中印流行歌曲……無不傳達出在印中國留學生的赤子之心和思鄉之情以及在印度生活的點滴情懷。與此同時,中印學生們透過合演節目,也展示出兩國年輕人之間深刻的友誼。

  當晚,十餘名居住在新德里的華僑華人用深情而嘹亮的歌聲唱起一曲《月亮代表我的心》,更是令在場觀眾思緒萬千。其實,這些華僑華人大多是6個月前才開始學習漢語,他們當中既有年過五旬的老者,也有正值豆蔻年華的年輕人。

  據新德里尋根社社長丘開勇介紹,在印度的華僑華人中僅有一部分像他這樣老一輩的人才會說漢語,特別是家鄉話,如客家話、廣東話等,但年輕一代就幾乎只能說英語和印地語。今年2月,為了讓更多華僑華人能夠說普通話,他在尋根社發起普通話週末學習班,由留學生志願者及他本人進行授課。

  當聽到小編誇獎學員們普通話歌曲唱的相當不錯時,丘開勇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他說,“只有語言溝通沒問題,才能拉近與祖國的距離,延續彼此間的血緣聯絡。”


春節立春有什麼區別 春節傳統文化寓意深厚

  在我們國人的眼裡,都認為春節是我們所有傳統節日中最重要的日子,我們一家人都在春節這一天回家裡團聚,共同享受過節的喜悅,在二十四節氣中也有一個節日叫做立春,立春與春節共同都帶有一個春字,那麼是否代表是一個日子呢,接下來讓我們來具體看看春節與立春的區別。   春節與立春的區別在哪裡   簡單來講,春節是我們的 ...

春節

  在中華民族絢麗多姿的眾多節日中,農曆正月初一--春節,是最悠久、最隆重、最富有民族特色的;在春節的眾多習俗中,飲酒又是非常重要的。   早在西周時期,人們為慶祝一年的豐收和新一年的到來,就捧上美酒,抬著羔羊,聚在一起,高舉牛角杯,同聲祝賀,從此,開了過年飲酒的先河。到了漢代,"年"作為一個 ...

馬來西亞華僑華人不忘中秋

  據瞭解,馬來西亞的華人在中秋節時必定要做的三件事情是賞月、吃月餅、提燈籠遊行。和北京一樣,中秋節前馬來西亞各地的老字號商家紛紛推出各色月餅。首都吉隆坡市內各大商場都設有月餅專櫃,報紙、電視臺的月餅廣告也鋪天蓋地。   吉隆坡一些地方會舉行提燈籠遊行慶中秋活動,除舞龍舞獅外,一輛輛載有"嫦娥" ...

202x年正月初一的風俗禁忌 新年的文化起源

  春節對於中國人來說,是一年中最重要的傳統節日,而正月初一這一天,也是春節中最重要的日子。正月初一有很多風俗和禁忌,這一天大家都會外出拜年,給孩子們壓歲錢,期望孩子平平安安長大。另外,正月初一也有很多禁忌,比如不能掃地板倒垃圾。   正月初一拜年風俗   正月初一早上,大家都要早起外出拜年。春節拜年時,晚輩 ...

2020春節立春同一天嗎

  2020春節與立春是同一天,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第一個節氣。在每年陽曆2月4日或5日此時太陽黃經為315度。“立”有開始之意,立春揭開了春天的序幕,表示春季的開始。 ...

如何評價張藝謀的舊新熱衷傳統文化也喜歡創新

  之所以選擇這些小眾的傳統文化,張藝謀希望儘可能多地展示中國那些鮮為人知、行將消亡的藝術形式,並與世界範圍內最先進的科技手段進行結合。整場演出裡貫穿不少傳統文化元素,在這次演出裡的坡芽歌書部分,演員們演唱的是相見相識相戀,依依不捨地告別。這是張藝謀特意的安排,他期待把優秀的傳統文化搬到舞臺上,借節目讓更多年 ...

春節除夕有什麼不同

  1、日期不同:春節為農曆正月初一;除夕為農曆十二月二十九或三十日。   2、節日起源不同:除夕作為年尾的節日,源自上古時代歲末除舊佈新、祭祀祖先風俗。春節是由歲首祈年祭祀演變而來,上古時代人們於一年農事結束後在新一年開端的歲首,舉行祭祀活動報祭天地眾神、祖先的恩德,祈求豐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