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晏子是一個什麼樣的

晏子諫景公翻譯

  1、翻譯

  齊景公在位的時候,下雪下了幾天不放晴。景公披著白色的狐皮大衣,坐在朝堂一旁臺階上。晏子進去朝見,站立了一會兒,景公說:“奇怪啊!雪下了幾天,但是天氣不冷。”晏子回答說:“天氣不冷嗎?”景公笑了。晏子說:“我聽說古代賢德的國君,自己飽卻知道別人的飢餓,自己溫暖卻知道別人的寒冷,自己安逸卻知道別人的勞苦。現在君王不知道了。”景公說:“說得好!我明白你的教育了。”於是命人發放皮衣、發放糧食,給那些挨餓受凍的人。命令:在路上見到的,不必問他們是哪鄉的;在里巷見到的,不必問他們是哪家的;巡視全國統計數字,不必記他們的姓名。已有職業的人發給兩個月的糧食,病困的人發給兩年的糧食。孔子聽到後說:“晏子能闡明他的願望,景公能實行他認識到的德政。”

  2、原文

  景公之時,雨雪三日而不霽。公披狐白之裘,坐於堂側階。晏子入見,立有間,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對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嬰聞古之賢君,飽而知人之飢,溫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勞,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聞命矣。”乃令出裘發粟與飢寒者。令所睹於塗者,無問其鄉;所睹於裡者,無問其家;循國計數,無言其名。士既事者兼月,疾者兼歲。孔子聞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晏子的勸諫為什麼會成功

  1、首先他是從對方的需求點來入手,曉之以情動之以禮。

  2、其次晏子當時已經屬於名相,而且齊景公前期還是比較開明的。

  3、再者春秋時代勸諫之風盛行。

  4、晏子與齊景公的對話宣揚了晏子愛民的民本思想,並勸喻了當代君王齊景公要為民著想,使國家更強盛。

晏子春秋翻譯

  1、翻譯:高繚在晏子手下做官,晏子要趕他走。左右的人勸說:高繚侍奉您三年了,不給他爵位還趕他走,於道理不合。晏子說:我是一個沒有才能的人,要反覆錘鍊才能成材。現在這個人跟隨我三年,卻沒有指出過我的過失,這是我要趕他走的原因。

  2、原文:高繚仕於晏子,晏子逐之。左右諫曰:“高繚之事夫子三年,曾無以爵位,而逐之,其義可乎?”晏子曰:“嬰,仄陋之人也。四維之然後能直。今此子事吾三年,未嘗弼吾過,足以逐之也。”


使楚的使是什麼意思

  1、出使,被派遣前往別國。後面的兩個使字,一個作名詞即使者,一個作動詞即委派。   2、晏子使楚原文   (1)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為小門於大門之側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國者從狗門入。今臣使楚,不當從此門入。”儐者更道,從大門入。見楚王,王曰:“齊無人耶?使子為使。”晏子對曰:“齊之臨淄三百閭 ...

使楚過王而行而的意思

  連詞,表順承,不譯,《晏子使楚》講述春秋末期,齊國大夫晏子出使楚國,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顯示楚國的威風,晏子巧妙回擊,維護了自己和國家尊嚴的故事。故事讚揚了晏子愛國,機智勇敢,善於辭令,靈活善辯的外交才能與不懼大國、不畏強暴的鬥爭精神,諷刺了狂妄自大,傲慢無理,自作聰明的人。 ...

是一個什麼樣的

  晏子是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外交家。並且有政治遠見和優秀的外交才能,晏子作風樸素,並且愛國憂民,敢於直諫,在諸侯和百姓中享有極高的聲譽。   晏子曾奉景公之命,與晉聯姻,曾預言齊國政權終將為田氏所取代。傳世有《晏子春秋》一書,當是戰國時人蒐集有關他的言行編輯而成。 ...

使楚楚王的形象

  楚王善於使心計,仗勢欺人,傲慢無禮,自作聰明,目中無人,但以大局為重,敢於承認錯誤,懂得欣賞人才;   《晏子使楚》講述了春秋末期,齊國大夫晏子出使楚國,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顯示楚國的威風,晏子巧妙回擊,維護了自己和國家尊嚴的故事。故事讚揚了晏子愛國,機智勇敢,善於辭令,靈活善辯的外交才能與不懼大國、不畏 ...

是哪國人

  晏子,名嬰,字仲,諡號“平”,夷維人,春秋時期齊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   晏嬰是齊國上大夫晏弱之子。齊靈公二十六年(前556年)晏弱病死,晏嬰繼任為上大夫。歷任齊靈公、莊公、景公三朝,輔政長達50餘年。以有政治遠見、外交才能和作風樸素聞名諸侯。晏嬰聰穎機智,能言善辯。內輔國政,屢諫齊王。對外他既 ...

使楚

  1、譯文:晏子將要出使到楚國。楚王聽到這個訊息,對身邊的侍臣說:“晏嬰是齊國善於辭令的人,現在他正要來,我想要羞辱他,用什麼辦法呢?”侍臣回答說:當他來的時候,請讓我們綁著一個人從大王面前走過。大王就問:他是幹什麼的?我就回答說:他是齊國人。大王再問:犯了什麼罪?我回答說:他犯了偷竊罪。   晏子來到了楚 ...

之御啟示

  晏子之御的啟示:有了錯誤要勇於改正;指出別人的缺點要講究適當的方法;對勇於改過的人可以重用;借他人的威勢來炫耀自己是不可取的;做人要志存高遠,不管自身有多大的成就,都要謹守禮儀、謙和待人。晏子之御出自《晏子春秋·內篇雜上》的一篇歷史故事,以生動的事例向人們昭示了“滿招損,謙受益”的道理。晏子身居相位,富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