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月下獨酌

月下獨酌

  http://www.tech-food.com 2005-8-9 10:37:00 中國食品科技網 李白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月下獨酌李白原文翻譯及賞析

  1、月下獨酌

  作者: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2、譯文

  準備一壺美酒,擺在花叢之間,自斟自酌無親無友,孤獨一人。我舉起酒杯邀請媚人的明月,低頭窺見身影,共飲已有三人。月兒,你那裡曉得暢飲的樂趣?

  影兒,你徒然隨偎我這個孤身! 暫且伴隨玉兔,這無情瘦影吧,我應及時行樂,趁著春宵良辰。月聽我唱歌,在九天徘徊不進,影伴我舞步,在地上蹦跳翻滾。清醒之時,咱們儘管作樂尋歡,醉了之後,免不了要各自離散。月呀,願和您永結為忘情之友,相約在高遠的銀河岸邊,再見!

  3、賞析

  原詩共四首,此是第一首。詩寫詩人在月夜花下獨酌,無人親近的冷落情景。詩 人運用豐富的想象,表現出由孤獨到不孤獨,由不孤獨到孤獨,再由孤獨到不孤獨的 一種複雜感情。李白仙才曠達,物我之間無所容心。此詩充分表達了他的胸襟。詩首四句為第一 段,寫花、酒、人、月影。詩旨表現孤獨,卻舉杯邀月,幻出月、影、人三者;然而 月不解飲,影徒隨身,仍歸孤獨。因而自第五句至第八句,從月影上發議論,點出 “行樂及春”的題意。最後六句為第三段,寫詩人執意與月光和身影永結無情之遊, 並相約在邈遠的天上仙境重見。全詩表現了詩人懷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也表現了他 放浪形骸、狂蕩不羈的性格。邀月對影,千古絕句,正面看似乎真能自得其樂,背面看,卻極度淒涼。

月下獨酌

  1、這組詩共四首,以第一首流傳最廣。第一首詩寫詩人由政治失意而產生的一種孤寂憂愁的情懷。詩中把寂寞的環境渲染得十分熱鬧,不僅筆墨傳神,更重要的是表達了詩人善自排遣寂寞的曠達不羈的個性和情感。此詩背景是花間,道具是一壺酒,登場角色只是他自己一個人,動作是獨酌,加上“無相親”三個字,場面單調得很。於是詩人忽發奇想,把天邊的明月,和月光下自己的影子,拉了過來,連自己在內,化成了三個人,舉杯共酌,冷清清的場面,頓覺熱鬧起來。然而月不解飲,影徒隨身,仍歸孤獨。因而自第五句至第八句,從月影上發議論,點出“行樂及春”的題意。最後六句為第三段,寫詩人執意與月光和身影永結無情之遊,並相約在邈遠的天上仙境重見。詩人運用豐富的想象,表現出一種由獨而不獨,由不獨而獨,再由獨而不獨的複雜情感。全詩以獨白的形式,自立自破,自破自立,詩情波瀾起伏而又純乎天籟,因此一直為後人傳誦。

  2、第二首詩通篇議論,堪稱是一篇“愛酒辯”。開頭從天地“愛酒”說起。以天上酒星、地上酒泉,說明天地也愛酒,再得出“天地既愛酒,愛酒不愧天”的結論。接著論人。人中有聖賢,聖賢也愛酒,則常人之愛酒自不在話下。這是李白為自己愛酒尋找藉口,詩中說:“賢聖既已飲,何必求神仙。”又以貶低神仙來突出飲酒。從聖賢到神仙,結論是愛酒不但有理,而且有益。最後將飲酒提高到最高境界:通於大道,合乎自然,並且酒中之趣的不可言傳的。此詩通篇說理,其實其宗旨不在明理,而在抒情,即以說理的方式抒情。這不合邏輯的議論,恰恰十分有趣而深刻地抒發了詩人的情懷,詩人的愛酒,只是對政治上失意的自我排遣。他的“酒中趣”,正是這種難以言傳的情懷。

  3、第三首詩開頭寫詩人因憂愁不能樂遊,所以說“誰能春獨愁,對此徑須飲”,詩人希望從酒中得到寬慰。接著詩人從人生觀的角度加以解釋,在精神上尋求慰藉,並得出“此樂最為甚”的結論。詩中說的基本是曠達樂觀的話,但“誰能春獨愁”一語,便流露出詩人內心的失意悲觀情緒。曠達樂觀的話,都只是強自寬慰。不止不行,不塞不流。強自寬慰的結果往往是如塞川流,其流彌激。當一個人在痛苦至極的時候發出一聲狂笑,人們可以從中體會到其內心的極度痛苦;而李白在失意愁寂難以排遣的時候,發出醉言“不知有吾身,此樂最為甚”時,讀者同樣可以從這個“樂”字感受到詩人內心的痛苦。以曠達寫牢騷,以歡樂寫愁苦,是此詩藝術表現的主要特色,也是藝術上的成功之處。

  4、第四首詩借用典故來寫飲酒的好處。開頭寫詩人借酒澆愁,希望能用酒鎮住憂愁,並以推理的口氣說:“所以知酒聖,酒酣心自開。”接著就把飲酒行樂說成是人世生活中最為實用最有意思的事情。詩人故意貶抑了伯夷、叔齊和顏回等人,表達虛名不如飲酒的觀點。詩人對伯夷、叔齊和顏回等人未必持否定態度,這樣寫是為了表示對及時飲酒行樂的肯定。然後,詩人又拿神仙與飲酒相比較,表明飲酒之樂勝於神仙。李白借用蟹螯、糟丘的典故,並不是真的要學畢卓以飲酒了結一生,更不是肯定紂王在酒池肉林中過糜爛生活,只是想說明必須樂飲於當代。最後的結論就是:“且須飲美酒,乘月醉高臺。”話雖這樣說,但只要細細品味詩意,便可以感覺到,詩人從酒中領略到的不是快樂,而是愁苦。


  1、《月下獨酌四首》是唐代詩人李白的組詩作品。這四首詩寫詩人在月夜花下獨酌,無人親近的冷落情景。詩意表明,詩人心中愁悶,遂以月為友,對酒當歌,及時行樂。組詩運用豐富的想象,表達出詩人由孤獨到不孤獨,再由不孤獨到孤獨的一種複雜感情。   2、表面看來,詩人真能自得其樂,可是深處卻有無限的淒涼。全詩筆觸細膩, ...

李白中的名句

  李白月下獨酌中的名句是: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該句意思是舉杯向天,邀請明月,與我的影子相對,便成了三人。   出處:李白的月下獨酌 ;全文是: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 ...

古詩帶拼音版

  1、原文:huā jiān yī hú jiǔ,dú zhuó wú xiāng qīn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jǔ bēi yāo míng yuè,duì yǐng chéng sān rén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yuè jì bú jiě yǐn ,yǐng tú suí wǒ ...

李白的表達什麼情感

  這首詩寫詩人在月夜花下獨酌,無人親近的冷落情景。詩人運用豐富的想象,表現出由孤獨到不孤獨,再由不孤獨到孤獨的一種複雜感情。同時也表達了李白仙才曠達,物我之間無所容心的胸襟。   解析:詩首四句為第一 段,寫花、酒、人、月影。詩旨表現孤獨,卻舉杯邀月,幻出月、影、人三者;然而 月不解飲,影徒隨身,仍歸孤獨。 ...

李白在哪裡寫的

  這首詩作於公元744年,李白在長安。當時李白政治理想不能實現,心情是孤寂苦悶的。但他面對黑暗現實,沒有沉淪,沒有同流合汙,而是追求自由,嚮往光明,所以在他的詩篇中多歌頌太陽和詠月之作。在這首詩中,詩人寫自己在花間月下獨酌的情景。“對影成三人”句構思奇妙,表現了他孤獨而豪放的情懷。 ...

是寫中秋的詩嗎

  這首詩約作於天寶三載(744),當時李白在長安。詩人寫自己在花間月下獨酌的情景。"詩寫詩人在月夜花下獨酌,無人親近的冷落情景。它並不是中秋節寫的詩,也不是寫中秋的詩。   《月下獨酌四首》是唐代詩人李白的組詩作品。這四首詩寫詩人在月夜花下獨酌,無人親近的冷落情景。詩意表明,詩人心中愁悶,遂以月為友 ...

李白全文及翻譯

  1、全文: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2、翻譯:準備一壺美酒,擺在花叢之間, 自斟自酌無親無友,孤獨一人。 我舉起酒杯邀請媚人的明月, 低頭窺見身影,共飲已有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