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加一筆是什麼字 :用、肊、甩。
2、用(拼音:yòng),是漢語通用規範一級字。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說文》本義為施行、行用、使用。引申指任用、治理等。甲骨文、金文中又特指殺牲祭祀。還用作連詞,表原因。
3、肊,拼音yì,意同“臆”。
4、甩:揮動;用甩的動作往外扔;拋開。
米加一筆變成來字。月加一筆變成用字。
來:本意是指由另一方面到這一方面,與"往"、"去"相對;如來回、來往、過來,還有其它多個意思,如表示"從過去到現在"、"現在以後,未到的時間"之意等等。
用:最常見的用法是動詞和名詞,作動詞時可以表示使用,利用,作名詞時則一般表示用品。
1、月加一筆有用、肊、甩。
2、用[yòng] 解釋:使用;費用;用處;需要(多用於否定式);吃、喝(含恭敬意);引進。
3、肊[yì] 同“臆”。
4、甩[shuǎi]解釋:揮動;用甩的動作往外扔;拋開。
1、月加一筆是什麼字:用、肊、甩。
2、用(拼音:yòng),是漢語通用規範一級字。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說文》本義為施行、行用、使用。引申指任用、治理等。甲骨文、金文中又特指殺牲祭祀。還用作連詞,表原因。
3、肊,拼音yì,意同“臆”。
4、甩:揮動;用甩的動作往外扔;拋開。 ...
1、用、肊、甩。
2、月,漢語常用字,讀作yuè,最早見於商代甲骨文,其本義是地球的天然衛星,即月亮。古人根據月亮的盈虧規律創造了“月”這個計時單位,沿用至今。也指形狀像月亮的東西、按月出現或完成等義 。
3、“月”是常見偏旁,以“月”為偏旁的字,一類與月亮有關,如朔、望、朝等。還有一類是由“肉” ...
一、用
1、使人或物發揮其功能;
2、可供使用的;
3、進飯食的婉辭;
4、花費的錢財;
5、物質使用的效果;
6、需要,不用多說;
7、因此,用此。
二、目
1、眼睛;
2、看,視;
3、想要達到的地點、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結果;
4、大項中再分的小項;
...
1、用、肊、甩。
2、月,漢語常用字,讀作yuè,最早見於商代甲骨文,其本義是地球的天然衛星,即月亮。古人根據月亮的盈虧規律創造了“月”這個計時單位,沿用至今。也指形狀像月亮的東西、按月出現或完成等義。
3、“月”是常見偏旁,以“月”為偏旁的字,一類與月亮有關,如朔、望、朝等。還有一類是由“肉”演 ...
加一筆,可以變成大,變成個,變成亼(jí),變成亽(jí),變成亾(wáng)。
字型“亽”,在古代同“亼”字的意思,不過現在的非主流人群經常把“亽”當作“人”用,用法同“人”字。亾,拼音:wáng。凡亡之屬皆從亡。武方切,同亡。 ...
1、隻字加一筆是“衝”字。
2、衝,讀音有兩個,chōng、chòng,是合併字,合併“衝”和“衝”。“衝”,從水從中,《說文》“衝,湧搖也。”
3、基本釋義
[chōng]
用水或酒澆注,水撞擊:~茶。~劑。~洗。~蕩。
向上鑽,直上:~騰。~入雲霄。
[chòng]
對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