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十分嫉妒韓非的才能,擔心他被重用後,自己的位置會被他取代,於是就想在秦王面前詆譭他。秦王還沒有任用韓非之前,李斯就對秦王說韓非是韓國的貴族子弟,如今您要實現吞併六國,統一天下的偉大目標,韓非自然要先替他們韓國考慮,為他們國家獻計策。您把他留在咱們國家,以後他回到韓國肯定會對咱們不利。您不如找個藉口把他抓起來殺了,免得留下禍患。秦王一聽,覺得有道理,就派人把韓非抓了起來。李斯趁機讓人給韓非送去毒藥,逼韓非自殺。韓非想要面見秦王替自己辯解,韓非就這樣服毒而死。後來秦王悔悟過來,立即派人去赦免韓非,可這時韓非已經死了。
韓非真的是被李斯害死的,李斯是一個繼賢妒能的人,原來同在師門的時候,韓非就更受師傅的關注,師傅認為他以後一定可堪大用。可是當韓非子學成歸國以後,卻因為口齒不清,無法在國家得到重用,這個時候他把自己的一些觀點和意見寫成了文章上呈給了自己的父親,可他的父親卻把這些文字資料全部交給了秦始皇。
秦始皇看過文字以後,認為這是一個人才可堪大用,就讓韓非子來到秦國,在來了以後他的身份和地位都有些尷尬,因為秦始皇想要一統六國,韓國也在他的攻打範圍之內,所以有一段時間,韓非很不得秦始皇的喜歡。
可韓非卻是一個天生聰明伶俐的人,對國家也能提出很多有想法的意見,秦始皇看見他為國家著想,也起了重用他的心思,李斯有一些羨慕也有點擔心。李斯也害怕韓非在成功得到重用以後騎到他的頭上,加上韓非給秦始皇說了一些李斯的壞話,於是李斯開始在宮內傳留言。
秦始皇本來就忌憚韓非的韓國人身份,在聽到這些流言蜚語以後也起了疑心,李斯又幾次上柬,告訴秦始皇韓非是一個對他並不忠誠的人。秦始皇多疑害怕周圍人篡位,於是半推半就的看著李斯害死了韓非這個有才能的臣子。
王立群:李斯突破了政治家的道德底線
李斯之死是秦帝國迅速崩潰的重要原因之一。
李斯是輔佐秦始皇統一天下的重臣,秦帝國建立之後李斯為秦帝國兼併六國成功後的大統一做出巨大的貢獻。秦始皇所有政績中都有李斯的一份功勞。
李斯早年為郡小吏,後從荀子學帝王之術,學成入秦。初被呂不韋任以為郎。後勸說秦王政滅諸侯、成帝業,被任為長史。秦王採納其計謀,遣謀士持金玉遊說關東六國,離間各國君臣,又任其為客卿。秦王政十年(前237年) 下令驅逐六國客卿。李斯上《諫逐客書》阻止,被秦王所採納,不久官為廷尉。在秦王政滅六國的事業中起了較大作用。秦統一天下後,與王綰、馮劫議定尊秦王政 為皇帝,並制定有關的禮儀制度。被任為丞相。他建議拆除郡縣城牆,銷燬民間的兵器;反對分封制,堅持郡縣制;又主張焚燒民間收藏的《詩》、《書》等百家 語,禁止私學,以加強中央集權的統治。還參與制定了法律,統一車軌、文字、度量衡制度。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於沙丘,李斯更是肩負著維繫帝國的重大責任。特別是趙高企圖篡改秦始皇的遣詔之時,唯李斯一人有挽狂瀾於既倒之力。雖然趙高已經串通了胡亥,但是,如果得不到李斯的認可,趙高要想成功,絕非易事。
但 是,趙高的一句話擊中了李斯要害:如果扶蘇即位,丞相之位理應由扶蘇更熟悉、更信任的蒙恬擔任。李斯為了保住自己的相位,終於接受了趙高篡改始皇遣詔的政 變。李斯在利益的權衡之中,選擇了一個最不該做的選擇,同意了趙高的陰謀。賜死扶蘇,誅殺蒙恬、蒙毅,保住了自己的相位。但是,伴隨著趙高日益囂張的權 勢,李斯最終還是慘死在趙高的屠刀之下。
李斯雖然想保住秦帝國,想保住自己的相位,但是,最終連自己的生命也未能保住。這是李斯的悲劇!
在選擇時應該選擇的是勇敢,不該選擇的是怯懦,放棄時不該放棄的是愚蠢,該放棄的是睿智。
李斯最大的悲劇是他突破了一個政治家的道德底線。李斯如果能夠堅守“奉主之詔,聽天之命”的原則,不放棄一個政治家的道德底線,他會走到被殺這一步嗎?雖然歷史不能假設,但是,如果仁義著稱的扶蘇即位,李斯至少不會遭冤獄而棄市。
底線是人生不可逾越的規則,是人生不可逾越的最低標準;超越底線將會付出重大的代價。每個人的一生都會面臨許許多多的選擇。當這些選擇擺在我們面前的時候,我們都將會面臨著一場考驗。所有考驗的本質其實只有一條:堅守底線還是放棄底線。
我們所說的每個人,毫無例外也包括了政治家。政治家的道德底線同樣不能逾越。一旦突破底線,整個國家將會為此付出代價。因為政治家是對國家負有重大責任的人。
李斯作為秦帝國的丞相,逾越一個政治家的底線,導致了趙高陰謀的得逞,加速了秦帝國的滅亡。
1、李斯被秦二世所殺。當時全國人民的反秦起義已經風起雲湧,為了統治階級的共同利益,李斯同右丞相去疾、將軍馮劫勸秦二世胡亥停建阿房宮,減少一些徭役。
2、當時,秦二世正與宮女宴飲作樂,見李斯等人上書十分惱怒,下令將他們逮捕入獄。李斯在獄中多次上書,都被趙高扣留。趙高藉機說李斯與其兒子李由謀反,對李斯嚴刑 ...
1、李斯受五刑,被腰斬於咸陽市,夷三族。
2、李斯,戰國末楚國上蔡(今河南省上蔡縣蘆崗鄉李斯樓村)人。 秦朝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和書法家。
3、少為郡吏,曾從荀卿學。戰國末年入秦國,初為秦相呂不韋舍人,被任命為郎。旋任長史,拜客卿。秦王政十年(前237)下逐客令時,上書力諫客不可逐,為秦王採納。又為 ...
1、被秦二世所殺。當時全國人民的反秦起義已經風起雲湧,為了統治階級的共同利益,李斯同右丞相去疾、將軍馮劫勸秦二世胡亥停建阿房宮,減少一些徭役。
2、當時,秦二世正與宮女宴飲作樂,見李斯等人上書十分惱怒,下令將他們逮捕入獄。李斯在獄中多次上書,都被趙高扣留。趙高藉機說李斯與其兒子李由謀反,對李斯嚴刑拷打 ...
被秦二世所殺。當時全國人民的反秦起義已經風起雲湧,為了統治階級的共同利益,李斯同右丞相去疾、將軍馮劫勸秦二世胡亥停建阿房宮,減少一些徭役。當時,秦二世正與宮女宴飲作樂,見李斯等人上書十分惱怒,下令將他們逮捕入獄。李斯在獄中多次上書,都被趙高扣留。趙高藉機說李斯與其兒子李由謀反,對李斯嚴刑拷打,刑訊逼供。李 ...
李斯是師兄,韓非是師弟,師從荀子。
李斯,李氏,名斯,字通古。戰國末期楚國上蔡人 。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和書法家。
韓非,戰國時期韓國都城新鄭人 ,傑出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散文家。韓王之子,荀子學生,李斯同學。韓非子創立的法家學說,為中國第一個統一專制的中央集權制國家的誕生提供了理論依據。 ...
李斯與韓非屬於同學、同道的關係,二人均為荀子的學生、法家代表人物。
李斯:約公元前284年出生,公元前208年去世,李氏,名斯,字通古。戰國末期楚國上蔡,今河南上蔡人 。從荀子學帝王之術,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和書法家。
韓非:約公元前280出生,前233年去世,漢族、戰國末期著名思想家、法家代 ...
李斯為先,是師兄,韓非是師弟。
李斯在荀子門下時間長些,學成儒家後再學法,有時候就有些優柔。
而韓非不同,他覺得儒家的方法行不通,而改學法家,所以,對於法家的理論來說,韓非更純粹更徹底,但李斯更適合理政,韓非比較適合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