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這一首是寫望東嶽泰山的。詩以“望”入題,讚歎東 嶽,謳歌造化。希望凌頂而小天小,以抒雄心壯志。
2、開首兩句,寫泰山的高峻偉大,先寫對它的仰慕,再寫它橫跨齊魯兩地的壯偉。
3、三、四句寫近望,所見泰山的神奇秀麗和能分割日夜的巍峨形象。五、六句寫遙望, 見山中雲氣層出不窮,心胸為之盪滌。最後兩句寫望嶽而生登臨峰頂之意願。
4、表達了 詩人不怕困難,敢於攀登之雄心,顯示出他堅韌不拔的性格和遠大的政治抱負。“會 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千百年來為人們傳誦。
名句是: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望嶽》是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五言古詩。這首詩透過描繪泰山雄偉磅礴的景象,熱情讚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氣勢和神奇秀麗的景色,流露出了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表達了詩人不怕困難、敢攀頂峰、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以及卓然獨立、兼濟天下的豪情壯志。
1、杜甫望嶽中的岱宗指的是:泰山。
2、《望嶽》
作者: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3、這首詩透過描繪泰山雄偉磅礴的景象,熱情讚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氣勢和神奇秀麗的景色,流露出了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兩句,寫近望中所見泰山的神奇秀麗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註腳。一個“鍾”宇把天地萬物一下寫活了,整個大自然如此有情致,把神奇和秀美都給了泰山。山前向日的一面為“陽”,山後背日的一面為“陰”由於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曉被割于山的陰、陽面,所以說“割昏曉”。這本是十分正常的自 ...
《望嶽》是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五言古詩。這首詩透過描繪泰山雄偉磅礴的景象,熱情讚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氣勢和神奇秀麗的景色,流露出了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表達了詩人不怕困難、敢攀頂峰、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以及卓然獨立、兼濟天下的豪情壯志。
這首詩的全文為: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蕩 ...
鍾是聚集的意思,割是分開的意思;
鍾字的好處:一個鐘字把天地萬物一下寫活,使整個大自然顯得有情致,突出了泰山的神奇和美麗;
割字的好處:山前向日的一面為陽,山後背日的一面為陰,由於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曉被割于山的陰陽兩面,所以說割昏曉,這本是十分正常的自然現象,可詩人妙筆生花,用一個割字,則寫出高大 ...
1、原文
唐代: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2、譯文
五嶽之首的泰山的怎麼樣?在齊魯大地上,那蒼翠的美好山色沒有盡頭。
大自然把神奇秀麗的景象全都匯聚其中,山南山北陰陽分界,晨昏迥然不同。
...
詩人杜甫的古詩《望嶽》描寫的是泰山,可以從第一句中”岱宗夫如何?“的岱宗看出,岱宗的意思為泰山。
該詩透過描繪泰山雄偉磅礴的景象,熱情讚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氣勢和神奇秀麗的景色,流露出了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表達了詩人不怕困難、敢攀頂峰、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以及卓然獨立、兼濟天下的豪情壯志。
其中 ...
望嶽:736年即開元二十四年,二十四歲的詩人開始過一種裘馬清狂的漫遊生活。該詩即寫於北遊齊、趙,今河南、河北、山東等地時,是已存杜詩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裡行間洋溢著青年杜甫那種蓬蓬勃勃的朝氣。
春望:本詩選自《杜詩詳註》這是杜甫安史之亂期間在長安所作的。安,指安祿山;史指史思明。唐肅宗至德元年八月,杜 ...
這首詩寫於736年,是杜甫25歲時出遊齊趙時所作,正值意風發的時期,又是登臨五嶽之首的泰山,借山言志,豪放不羈。通篇充滿想象。杜甫自稱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杜工部。漢族,河南鞏縣今鄭州鞏義人,原籍湖北襄陽。一生坎坷。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動盪、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著名詩篇望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