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東北文化特色:民族多元化的代表

東北文化特色:民族多元化的代表

  東北也叫作關東,是北京人在石器時代的活動區域,在遼河、松花江等流域都有北京猿人的遺址,作為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在地區文化中它是由各地的原始部落的融合、遷徙才逐漸形成了豐富多彩的文化積澱,也就是小編今天要為大家帶了東北文化,那麼下面就一起來看看都有都有哪些精彩內容吧。

  自有文字時起,東北作為一個地區就已載入典籍。最早把東北載入典籍,當推《尚書·禹貢》,把遠古中國劃分九州,其中冀州,已涵蓋今遼寧省西部地區。青州則把今遼寧南部主要是遼東半島置於州的轄境之內。相傳九州為禹治水後所設,而舜又析九州為十二州,其中分冀州東北為幽州,即遼寧北鎮以西地區簡稱遼西。

  分青州東北為營州,即今北鎮以東地區稱遼東。遼西東之分,大抵以今遼河為限隔。除《禹貢》,還有《爾雅·釋地》、《周禮·職方》及《呂氏春秋·有始覽》等書,都做了相類似的記載。其實,所謂九州、十二州之設,反映了當時春秋戰國之際或稍晚人們的地理概念。由此可見,至少在春秋戰國之際,在人們的地理概念中,已把今遼寧省境分別概括在冀州、青州、幽州、營州的轄境之內。

  據《史記·五帝本紀》載:早在舜時,北方朝貢的民族有“山戎、北發、息慎”。息慎即肅慎,在堯舜時代就居住在白山黑水之間。所以,周繼承了堯舜時的遺產,稱:“隸慎、燕、毫,吾北土也。”周時,肅慎繼續朝貢,孔子曾親眼見過其貢品――楛矢石砮,併為陳國惠公做了鑑定。

  《山海經·大荒北經》也有關於肅慎的記載“東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鹹,有肅慎氏之國。”不鹹即今長白山,肅慎族居於長白山地區又得到了確證。以上所證,已超出冀州等四州的地理概念,把它擴充套件至白山黑水即相當今之吉林、黑龍江兩省之境。此時,因無明確的行政區劃,仍以方位東北代稱本地區,同時,又把民族作為地區的代名稱。

  東北正式有了本區域名稱,是到了戰國時期,與燕國在此設郡聯絡在一起。燕國處北方,經常遭到強敵東胡的內侵。昭王時,始築長城,幾乎把現今遼寧省全境括在長城以內,設郡以轄其地。據《史記·匈奴傳》載記甚明:“自造陽至襄平,置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郡以拒胡。”

  遼西與遼東兩郡及右北平郡的部分均在今遼寧省境。襄平即今遼寧省遼陽市,就是當時遼東郡的首府。這是有史以來,首次在遼寧也是在東北地區建制設郡。自此,遼即成了今遼寧地區的代名稱,歷代相沿不變。有時也把遼泛指為東北地區,但它真正含義,還是限指遼寧地區。秦結束了戰國長期紛爭的局面,第一次實現了大統一。

巴蜀文化特色:特色獨具,影響深遠

  這期巴蜀文化給我們帶來巴蜀文化特色。蜀是一種特定的稱謂,如今可簡稱為蜀,但在戰國以前,巴與蜀是分稱的,涇渭分明。“巴”的古義為“吞食大象的巨蟒”,中心區域為川東、鄂西地區,涵蓋陝南、漢中、黔中和湘西等地;到底有怎樣的特色呢?一起來看看。

  可能感興趣》》為什麼同姓不能結婚?

  一、巴蜀文化地理區域

  巴蜀是一種特定的稱謂,如今可簡稱為蜀,但在戰國以前,巴與蜀是分稱的,涇渭分明。“巴”的古義為“吞食大象的巨蟒”,中心區域為川東、鄂西地區,涵蓋陝南、漢中、黔中和湘西等地;“蜀”的古義為“葵中之蠶”,主要地理位置涵蓋四川盆地中西部平原地區。由是觀之,巴蜀的核心區域即為如今的重慶市和四川省。

  二、基本形成過程

  濫觴於商代,見名於春秋,主體氣質成於秦漢,巴的進取與蜀的相容由此合二為一,秦漢以後逐漸融入中原文化,搖曳而生姿,經歷代而飄然不散,是一片可以遮蔽天空的星雲,和而未合,惜乎未能聚攏成星體,過去不能,現在不能,未來亦難能。

  三、基本文化特點

  1、總體上,巴蜀文化綿長久遠、神秘而燦爛,可坐享天成,亦可以行卒而生;可無為逍遙,更因刀劍而存。

  2、文化上相容儒釋道,以道,注川人風骨;以儒,舉川人仕進;以釋,去川人彷徨;進退之間,死生契闊。

  3、蜀人從容,卻含惰性;巴人明快,失之淺薄;瑰寶陸離,多附鬼氣;人文薈萃,最是詩人。

  4、巴蜀之地向來稱為四塞之國,不可謂不封閉,然則多川匯流,昂然出三峽,成大江東去之勢,尖銳,奔騰,蒼茫,頗讓人喟然感嘆。

  5、蜀中自古多才俊,蜀中自古少大將,多少豪情,多少志氣,都削成絲絲縷縷花絮,化作點點滴滴閒情,粘滿著春花秋雨,匯入大江大河,消失於無影無蹤。

佤族文化特色:佤族人的婚戀習俗

  在中國結婚並不像外國那麼簡單,外國只需要叫上親密的親人,在教堂舉行一個簡單的婚禮,這個形式就算完成了。在中國,結婚需要算八字,兩家坐在一起商量聘禮,宴請賓客等等……那麼,少數民族的婚禮又有什麼不一樣呢?就跟著小編一起到佤族文化了解佤族人的婚戀習俗吧!

  佤族家庭屬下父系制,女子一般從夫居。佤族青年男女結婚前,男子要為女方家幹一段時間的活,少則幾個月,多則一兩年,以作為對娶走女方姑娘的補償。這種形式帶有從妻居到從夫居過渡的痕跡。

  佤族婚俗

  佤族婚俗介紹(一)

  青年男女結婚一般都選擇在農閒季節:一是在農曆四月,即佤族舉行砍牛尾巴祭祀活動到蓋木鼓房前這個月內;二是九月至十二月之間,從修完房屋曬臺到祭祀水鬼這段時間內。佤族姑娘出嫁,父母要為她準備嫁妝。嫁妝主械有衣服、被蓋、紡織工具和生產工具。姑娘出嫁時所戴的銀器飾品一律不陪嫁,而是採取借戴的形式,借戴一兩年後歸還孃家,要不就由新郎家出錢購買。

  佤族的結婚儀式比較簡單,婚期共三天。第一天,男女雙方各自請本寨的鄉親們來吃一餐酒飯。第二天,男方給女方家送去聘禮,聘禮中含有部分現金、部分結婚用品和送給女方家的禮物。第三天,父母牽著姑娘的手歡歡喜喜同迎親隊伍一起送到男方家。新娘來到男方家後,由魔巴殺雞看卦,並對新婚夫婦祝福。

  歷史上,佤族部分地方保留有搶婚的習俗:男方乘姑娘在外勞動之機,邀約夥伴把姑娘搶回自己家裡,然後再舉行婚禮。這種習俗現已鮮見。佤族實行一夫一妻制,歷史上也有多妻的現象,在一夫多妻家庭裡,大老婆在家庭中沒有特殊地位,小老婆也不受歧視。

  過去,佤族也有轉房的習俗。丈夫去世妻子可以轉房給弟弟,如弟弟已婚,經嫂嫂和弟媳同意,亦可轉為弟的小老婆。如女方不願意轉房,也可另嫁,但必須由新夫家付聘禮給亡夫之弟或同姓家族。夫妻不和,也可以離婚,但若為男方主動提出,則不退聘禮;若女方提出,則要退回聘禮。

  佤族婚俗介紹(二)

  殺雞看卦和背對側臥談戀愛

  在芒堆的佤族青年訂婚要經過飛玉(串姑娘)、地亞(搶姑娘殺雞看卦)、都帕(送定親禮)三個階段。

  在飛玉(串姑娘)中,主要有唱情歌和“散海”(梳頭)兩種形式,其中尤以“散海”(梳頭)最為有趣。“散海”是由女青年中年紀較大的自願作為代表,輪流給小夥子們梳頭。凡是參加“飛玉”的小夥子都要接受姑娘的梳頭。

  在梳頭中,姑娘小夥竊竊私語,相互試探對方對自己有無愛意。如果雙方比較投緣,那麼姑娘的動作就顯得柔和多情,故意拖長梳頭的時間,即使其他人有意見,他們也是不會在乎的。

  “地亞”是男女雙方經過一段時間的交往,時機已經成熟,考慮婚嫁了,但必須讓偉大的“梅神”知道和同意這件事,所舉行的搶姑娘殺雞看卦活動。“地亞”這天晚上,小夥子和他的媒人約上幾位同伴,假裝到姑娘家“串”。到夜深人靜時,人們都已熟睡了,媒人示意姑娘走出房門,姑娘一跟出來,未婚夫就將她的搶了跑。姑娘追上去要未婚夫還她包頭,小夥子說:“你的包頭已經是我的了。”然後又向前走,如果姑娘不走,其他人就推著她走。

  這時是姑娘選擇自己終身大事的關鍵時刻,如果不同意或臨時變卦,她就必須大聲喊叫父母親友將小夥子們趕走。如果同意,她就會假意要包頭,一路跟著未婚夫到男方家。

  到了男方之後,人們殺雞祭神,求神讓婚姻順利成功,接著大家高高興興吃雞粥。到了第三天,未婚夫就可以帶上媒人和禮物去女方家中說親了。


哈尼族的傳統節日風俗 哈尼族民族有哪些文化特色

  哈尼族的傳統節日風俗   哈尼族的傳統節日有十月年、六月年、吃新谷、姑娘節、敬老節、裡瑪主節、捉螞蚱節、吃新米節。   六月年   哈尼族的民族節叫“庫扎扎”,時間為夏曆六月二十六日,因此又叫“六月年”。   六月年也是個歡樂的節日,紅河地區稱“苦扎扎”,日期一般在六月二十四日前後,節期三至六天。節日裡, ...

民族文化介紹土族過年的習俗有哪些

  過年是一年之中最為喜慶的日子,各個民族的過年習俗也各不相同,但我們都在表達我們最喜悅的心情。那麼,關於土族的過年習俗是什麼樣的呢?你瞭解嗎?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到土族文化中瞭解其過年習俗吧。   除夕,天一黑,家家便在房門框上貼春聯,門扇上貼用黃裱紙印的錢馬、年畫等。當晚吃的年飯一般是細長麵條和大塊肥肉。 ...

民族特色毛南族迎客歌歌詞

  毛南族,一個以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文化聞名於世的山地民族,更是一個十分熱情好客的民族。毛南族的歌舞文化十分豐富,關於迎接客人的到更有一首《迎客歌》來表達。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到毛南族文化中看看《迎客歌》的歌詞吧。   環江毛南族《迎客歌》   作詞:蔣志雨   作曲:踐明   配器:趙東周   領唱:唐 ...

民族文化柯爾克孜族服飾特點

  “柯爾克孜”是在山崖上居住生活的民族的意思。這個在山崖上居住生活的民族服飾有什麼樣的特點呢?其男女服裝姓氏與其它民族的服飾有很大的不同之處?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到柯爾克孜族文化中具體瞭解吧。   服裝的形式,男子上身穿白色繡花邊的圓領襯衫,外套羊皮或黑、藍色棉布無領長“袷袢”,也有用駝毛織成的,袖口黑布沿邊 ...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意義民族的傳承

  這期民族文化帶來的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意義,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珍貴的、具有重要價值的文化資訊資源,也是歷史的真實見證。保護和利用好非物質文化遺產,對於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可持續的經濟、文化全面協調發展意義重大。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珍貴的、具有重要價值的文化資訊資源,也是歷史的真實見證。保護和利用好非物質 ...

淺談民族文化長河中的畲族歷史與文化

  畲族,我國南方遊耕民族,是一個具有自己特點的單一的少數民族。在畲族的瞭解中,其歷史和文化是最受人關注的,也是這樣的歷史文化內涵,使得畲族變得更加獨特。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畲族文化中看看畲族的歷史與文化吧。   畲族歷史:   來源傳說:   關於畲族來源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主要有以下幾種說法:   ...

民族音樂文化介紹侗族樂器

  侗族是中國的一個少數民族,人數約為287萬左右,分佈地區比較廣泛。名字也是由於居住的地方叫“洞”,所以便有了侗族的由來,侗族的樂器也是非常多的。本期民族樂器大全帶你瞭解侗族樂器。   侗笛,是侗族獨特的吹口氣鳴民間樂器。侗語稱介各、濟各斯。又稱各笛、草笛。流行於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從江、黎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