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說:柯爾克孜族服飾特點
淺談民族文化:柯爾克孜族家庭制度
在每一個區域,每一個民族中,關於家庭制度的理解和具體辦法都是不相同的,儘管在現在的文化中家庭制度有所弱化,但這還是一個民族文化的重要要表現。今天,要介紹的是關於柯爾克孜族的家庭制度。具體就讓我們一起到柯爾克孜族文化中瞭解吧。
柯爾克孜族的家庭為一夫一妻制。過去,受宗教影響,富者也有多妻的。男權很大,老年人威信最高,婦女受和男人平等對待。
舊式婚姻帶有封建買賣性質,一般由父母包辦。訂婚有指腹婚、幼年訂婚、成年訂婚三種形式。娶妻彩禮至少要牲畜“一打”(九頭)。
通婚範圍不受氏族部落限制,直系親屬和近親不能通婚,但有姑表和姨表婚等,並有與外族通婚現象。
好賓客,重禮節。兩人在路上相遇,要用手撫胸躬腰互相問好。凡有來客,不論是親戚朋友,還是陌生人,都熱情款待。
生活中多禁忌。禁食豬、驢、狗肉和自死牲畜及一切動物的血;嚴禁在住宅附近大小便;談話時不能擤鼻涕;忌諱騎快馬到門口下馬,因為這意味報喪或有不吉利訊息;最忌撒謊、欺騙和賭咒。飯前飯後要洗手,洗手後手上的水不能灑,要用布擦乾。
做客時,吃東西要留下一點,不能吃盡,以示主人招待豐盛。吃飯時,不許用手摸擦食物,也不允許用鼻子嗅食物,不能動別人的碗勺。
服飾方面忌坦露胸背的衣服,禁止穿褲衩背心在室外活動和作客等等。客人吃飯時,他人不能進屋或窺探。
客人告別出門時,要背朝門外退出。喪葬時將屍體用白布纏頭和全身,實行土葬,由男子送葬。
民族文化說:柯爾克孜族服飾特點
“柯爾克孜”是在山崖上居住生活的民族的意思。這個在山崖上居住生活的民族服飾有什麼樣的特點呢?其男女服裝姓氏與其它民族的服飾有很大的不同之處?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到柯爾克孜族文化中具體瞭解吧。
服裝的形式,男子上身穿白色繡花邊的圓領襯衫,外套羊皮或黑、藍色棉布無領長“袷袢”,也有用駝毛織成的,袖口黑布沿邊。系皮腰帶,帶上拴小刀、打火石等物。
還有一種豎領、對襟短上衣也是牧民常穿的。下身穿寬腳褲,高筒靴,或用牛皮裹上,稱為“巧考依”鞋。柯爾克孜族男子一年四季多戴用羊毛製做的白氈帽(恰爾帕克),這是從衣著上區別柯爾克孜族的標誌。
帽裡下沿鑲有黑布或黑平線,向上翻卷,露出黑邊,有左右開口或不開口之分,有圓頂和方頂之分。冬季戴狐狸皮或羊皮的皮帽(太別太依)。不論老少四季均戴綠、紫、藍或黑色圓頂小帽,外加高頂卷沿皮帽或氈帽。
女穿對襟上衣,寬大無領,長不過膝,綴銀中,多褶的長裙下端鑲皮毛。也有穿連衣裙者,裙子下端帶雛襉,外套黑色坎肩或“袷袢”。青年女子穿紅色連衣裙,戴紅色絲絨圓頂小帽或頂系珠子、纓穗、羽毛的大紅色水獺皮帽,多系紅、綠頭巾;老年婦女尚白色。
女子所著高筒皮靴多繡花紋。未婚女子梳許多小辮,婚後改扎兩辮。辮梢系銀鏈或銀質小錢、鑰匙等物再用珠鏈系在一起。
柯爾克孜族服飾的重要標誌:
在牧區,戴“卡爾帕克”比較普遍,這種帽子往往是從衣著上區分柯爾克孜族的一個重要標誌。柯爾克孜族未婚女子戴紅色金絲絨圓頂小花帽,綴有纓穗、羽毛等裝飾品。年輕婦女多戴紅、黃、藍色的頭巾,中老年婦女則戴顏色素潔的頭巾。男子一般裡穿白色繡有花邊的圓領襯衣,外罩用羊皮或黑、藍色棉布做成的無領對襟長衣“袷袢”,腰繫皮帶或繡花的布帶,上掛小刀,下穿布制或皮製長褲。
男女都穿皮靴和氈靴,牧民大多數穿一種自制的“喬勒克”船形皮靴。 柯爾克孜族不論男女,都喜歡佩戴首飾。婦女喜戴銀質耳環、項鍊、戒指、手鐲等,髮辮上也綴有銀幣、銅錢等飾物,有的地方還佩戴鑄有花紋的銀質胸飾。男子除戴戒指外,還在腰帶上鑲嵌金銀飾物。此外,額敏縣信仰喇嘛教的柯爾克孜族老人穿蒙古式的大紅袍子。黑龍江省富裕縣的柯爾克孜族的服裝,或同於蒙古族,或同於達斡爾族,或同於漢族。
改革開放以來,由於柯爾克孜族人民與各兄弟民族經濟文化交流的日益深入,自身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在服飾上也有了很大的變化,中式服裝、西服與傳統民族服飾相結合,既帶有民族風味,又突現出現代特點。
裝飾品多為銀質,有鐲、耳環、項鍊、戒指等,有的地區還佩戴鑄花圓銀胸飾物。
最傳統的民族儀式:柯爾克孜族割禮
割禮,作為某些地區和民族千百年流傳的一種成年儀式習俗,分為男性割禮和女性割禮兩種。在我國的少數民族中,也有關於割禮的儀式,柯爾克孜族就是其中之一。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到柯爾克孜族文化中瞭解看看吧。
割禮,是柯爾克孜人僅次於婚禮的重要儀式。
割禮就是在男孩子長到一定年齡時舉行一定的儀式割去他們陰莖上過長的包皮。行過割禮之後,這個小男孩便成了一個穆斯林。割禮既是中國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通行的重大人生禮儀,也是穆斯林民族文化特性的標誌,還是衛生之舉,廣為穆斯林民眾所接受。
隨著歷史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中國穆斯林民族割禮習俗中最初單純的宗教性涵義已日趨淡化,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割禮變成一種展示民族傳統文化、共同心理、思維特徵和精神面貌的文化複合體。
關於割禮的簡介:
據史料記載,世界上割禮分為男性割禮和女性割禮兩種。男性割禮即切除全部或部分陰莖包皮,實行割禮的民族廣泛分佈於世界各地。男性行割禮是古代許多民族的一種優良傳統,早在伊斯蘭教之前就已經在許多民族和宗教中盛行,比如在猶太教和基督教中都有這種傳統。
男性割禮作為一種傳統禮儀,既有宗教的意義,也有人生的現實意義。男性割禮無論對男性本身還是他的妻子的健康都是有利的。伊斯蘭教信仰在中國有廣泛的社會影響,回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柯爾克孜族、烏孜別克族、塔塔爾族、塔吉克族、東鄉族、撒拉族、保安族等十個少數民族都信仰伊斯蘭教。
因而中國信奉伊斯蘭教的十個少數民族,也都有依照習俗規定舉行割禮的儀式,十分莊嚴隆重。但伊斯蘭教各民族只對男性做割禮,絕無女性割禮而言。
傳統樂器文化:柯爾克孜族庫姆孜
少數民族的人民大多都能夠善舞,他們最大的生活樂趣就是將生活中的事物融入到歌舞中,有歌舞當然就少不了樂器。庫姆孜是柯爾克孜族獨有的古老彈撥樂器,它的柯爾克孜族語的意思就是“美麗的樂器”,下面的柯爾克孜族文化為您帶來更多關於庫母孜的更多內容,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柯爾克孜族民間音樂十分發達,遺產豐富,男女老 ...
文化淺談:柯爾克孜族庫姆孜藝術
音樂是我們生活中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每個民族中,也有著屬於各民族的特色音樂藝術。其中,庫姆孜是柯爾克孜族獨有的古老彈撥樂器,“庫姆孜”柯爾克孜族語意是“美麗的樂器”。那麼,這個樂器在柯爾克孜族文化中有什麼樣的音樂藝術呢?
庫姆孜歷史淵源: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個美麗的高山草原,樹木茂密,動物穿 ...
中華民族:柯爾克孜族
柯爾克孜族多數居住在新疆南部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其餘分佈在烏什、阿克蘇、莎東、英吉沙、塔什庫爾乾等地,還有一部分居住在黑龍江省富裕縣。“柯爾克孜”含義有多種解釋:“四十個部落”、“四十個姑娘”、“山裡放牧人”或“草原人”等。
柯爾克孜族有自已的語言和文字,新中國成立後設計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新文字 ...
柯爾克孜族服飾文化
柯爾克孜族的服裝,婦女多喜紅色,穿短裝,也有穿連衣裙的。襯衫寬大直領。布料衣服縫製簡單,高階衣服縫製講究,袖口和對襟處釘銀扣。裙子用寬頻,或用綢料迭成多褶,製成圓筒狀,上端束於腰間,下端鑲制皮毛。內衣翻領套坎肩,坎肩領口甚大,內衣顯露。在短裝外面套大衣,多為黑色,翻領敞胸,冬季內加棉絮。
婦女戴圓形金 ...
黑龍江民族風情:柯爾克孜“追姑娘”
在新疆的畜牧業民族中,哈薩克族流行一種男騎手在前面跑,女騎手在後面追的草原遊戲“姑娘追”,而柯爾克孜族有一種遊戲卻與之相反。叫“追姑娘”。它主要流行於阿合奇和特克斯縣等部分地區。通常是在喜慶節日和牧民集會時舉行。人們說,這是對小夥子是否有男子漢的本事,稱得上男子漢的檢驗。當然,它也是柯爾克孜族青年男女尋找 ...
盤點:柯爾克孜族的節日大全
在我國有很多的少數民族,這些少數民族除了和我們一樣的傳統節日以外,他們還有許多獨具特色的民族節日。例如潑水節,火把節等等。那麼在柯爾克孜族都有一些什麼特色的節日呢?下面就讓我們走進柯爾克孜族文化,看看他們自己獨有的節日吧。
柯爾克孜族主要節日有肉孜節、古爾邦節和諾魯孜節、掉羅勃左節等節日。過節時,男女 ...
柯爾克孜族待客飲食:柯爾克孜族烤全羊
說起新疆地區的少數民族,大家一定就會聯想到烤全羊,羊肉串等等新疆少數民族的特色美食。烤全羊其實是柯爾克孜族的傳統美食,柯爾克孜人稱其為“卡瓦布”。柯爾克孜族的烤全羊味道鮮美吃起來吃起來外脆內嫩,別具特色。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見識一下柯爾克孜族文化吧。
新疆解放以前,烤全羊是達官貴人、地主巴依等上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