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林則徐禁菸的歷史

林則徐禁菸的歷史

  清朝期間,英國要開啟中國市場,但中國並不需要英國商品。乾隆38年,英國為了謀求暴利,開始向中國販賣鴉片。1839年6月3日(即清宣宗道光十九年歲次己亥四月廿二),林則徐下令在虎門海灘當眾銷燬鴉片,至6月25日結束,共歷時23天,銷燬鴉片2376254斤。虎門銷煙成為打擊毒品的歷史事件。虎門銷煙開始的6月3日,民國時被定為不放假的禁菸節,而銷煙結束翌日即6月26日也正好是國際禁毒日。

林則徐禁菸歷時多長時間

  1839年3月18日,林則徐釋出兩個諭貼。

  1839年3月19日下令禁止外國人離開廣州。

  1839年3月21日下令包圍商館。

  1839年3月22日下令查拿英國鴉片販子顛地。

  1839年4月10日林則徐、鄧廷楨鄧親赴虎門檢查收繳前各項準備工作。

  1839年4月11日開始收繳,林則徐親自監督收繳全過程。1839年5月18日,實用了34天,共收繳煙土19187箱,又2119袋,總重量1188127公斤。

  1839年6月3日,歷時23天的虎門硝煙,在林則徐的指揮下,向全世界宣告了中華民族決不屈服於侵略的決心。

  虎門銷煙是人類歷史上曠古未有的壯舉,虎門銷煙,展示出中華民族無以倫比的偉大形象,是抗擊外來侵略的勝利。林則徐,理所當然地是這一事件的組織者、指揮者和完成者。從這個意義上說,他已毫無愧色地成為歷史巨人了。

林則徐禁菸的事

  鑑於鴉片走私活動十分猖獗,道光帝在1838年12月31日任命欽差大臣林則徐南下廣州禁菸。林則徐在1839年3月10日抵達廣州,隨即展開嚴厲的禁菸行動。他一面加緊整頓海防,嚴拿煙販;一面限令外國煙商交出鴉片。林則徐下令在虎門將鴉片公開銷燬,並帶領大、小官員親自監督。他令人將鴉片放入挖好的兩個大池子裡,池中放入滷水,鴉片浸泡半日後,再加上生石灰,生石灰降生水煮沸,將鴉片銷燬。經過22天,才把繳獲的鴉片全部銷燬,共銷燬鴉片2376254斤,這就是舉世聞名的“虎門銷煙”。

  虎門銷煙從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鴉片在中國的泛濫,在民間產生了積極的影響。這次禁菸運動大大增加了中國廣大民眾對鴉片危害性的認識,使很多人看清了英國向中國販賣鴉片的本質,喚醒了中國人們的愛國意識。 經過這次事件,禁菸英雄林則徐被中國人尊為民族英雄。


歷史功績

  林則徐從政40年,是著名的封建政治家,地主階級改革派的代表人物。雖然作為封建官吏,存在“忠君”思想,鎮壓過少數民族起義,但在中華民族面臨淪入半殖民地的緊要關頭,他挺身而出,“置禍福榮辱於度外”,堅決實行禁菸,抵抗外國武裝侵略,捍衛了國家主權和領土。還主張學習西方先進技術,發展民族工商業。這是他一生活動和思 ...

鴉片戰爭歷史背景

  1838年冬,道光帝派湖廣總督林則徐為欽差大臣,赴廣東查禁鴉片。林則徐到任後,嚴行查繳鴉片2萬餘箱,並於虎門海口悉數銷燬。打擊了英國走私販的囂張氣焰,同時影響到了英國的利益。為開啟中國市場大門,英國政府以此為藉口,決定派出遠征軍侵華,英國國會也透過對華戰爭的撥款案。   1840年6月,英軍艦船47艘、陸 ...

虎門銷煙的歷史背景是什麼

  在清朝閉關鎖國的時候,歐洲資本主義國家迅速崛起。19世紀30年代以前,中國在與外國的貿易中始終處於出超地位,中國對英貿易每年都保持出超二三百萬兩白銀的優勢,於是英國資產階級向中國出售鴉片,由於鴉片輸入的急劇增加,中英兩國的貿易地位完全改變,中國白銀大量外流,更為嚴重的是鴉片的泛濫極大地摧殘了吸食者的身心健 ...

列舉在廣州的主要禁菸活動

  1839年3月10日林則徐經過兩個月的旅程到達廣州,成千山萬的人擠滿了珠江兩岸,人人爭睹欽差的風采。整個廣州都在等待和傾聽欽差大臣的聲音,林則徐的回答是第二天在轅門外貼出的兩張告示《收呈示稿》宣明欽差大臣道廣州的目的使查辦海口事件。另一個《關防示稿》無異於欽差大臣此行的第一個宣言,是採取禁菸行動的先聲。英 ...

清政府禁菸的根本目的是什麼為什麼被稱為民主英雄

  清政府禁菸的根本目的是富國強兵。林則徐從政40年,歷官13省,是著名的封建政治家,地主階級改革派的代表人物。雖然作為封建官吏,存在忠君”思想,鎮壓過少數民族起義,但在中華民族面臨淪入半殖民地的緊要關頭,他挺身而出,置禍福榮辱於度外”,堅決實行禁菸,抵抗外國武裝侵略,捍衛了國家主權和領土。還主張學習西方先進 ...

評價禁菸運動

  林則徐的激進"禁菸運動"中斷中英貿易的作法,儘管對於維護當時的滿清王朝的閉關銷國政策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對於中國貿易的長遠發展,以及中國與世界的交往都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和戰爭的危險;英國政府已感到在中國這個封閉了幾千的古老大國,單靠貿易手段是不能解決問題,林則徐的禁菸運動提供了英國政府使用 ...

,從爭議人物到走上神壇

     林則徐 清代終結後,兩極化的林則徐形象再度演變,民國時期的歷史書對其多有反思乃至批評。而1949年後對林的評價以褒為主,在不同的歷史背景下,有清官情結;有階級鬥爭思維;有群眾路線;有反帝愛國的主題;甚至有“改革開放”。林則徐就這樣走上了歷史神壇。   民國時期,具體來講是在20世紀30至40年代,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