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梅州客家人過春節的習俗

梅州客家人過春節的習俗

  “百節年為首”,客家人視過年為一年中最為隆重和歡樂的節日。人們很早就開始準備過年。九、十月開始曬番薯片、米糕片供過年油炸和炒食。“冬至”一到,開始蒸酒。年近三十日,要蒸糖糕、做米果、殺豬、做豆腐、宰雞等。

  祭灶:

  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灶, 二十三日晚後要把灶臺刷乾淨, 把舊的灶君取下燒掉,三十日晨把新像貼上,一送一迎,都要擺置酒肉、糖果、甘蔗、米果等,在灶前燒香、點燭、放紙炮。

  入年界:

  農曆十二月二十五日, 入“年界”加緊準備過年, 外出的人都要趕回家過

客家人過春節的習俗

  祭灶:

  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灶,也是恭請灶神的日子,把舊的灶君取下燒掉,三十日晨把新像貼上,一送一迎,擺置酒肉、糖果、甘蔗、米果等,在灶前燒香、點燭、放紙炮,祈求灶臺一帆風順。

  入年界:

  農曆十二月二十五日,即入年界。入年界限後,要教育小孩不能相罵,不能講不吉利的話。在入年界前後,要擇定吉日在屋內掃塵,打掃衛生,進行大掃除。

  守歲:

  除夕晚上要守歲,辭舊歲,迎新春,每個房間要整夜燈火通明,叫“點歲火”。

  開大門:

  正月初

湖北過春節習俗 武漢年夜飯“三全三糕三丸”是什麼

  “大人盼插田,小孩盼過年”。在湖北,過年是從臘月二十三開始的。有民謠雲:“二十三,送燈盞;二十四,剔魚刺;二十五,敲大鼓;二十六,福豬肉;二十七,除髒跡;二十八,福雞鴨;二十九,家家有。”一直和農耕文化息息相關的中國年,不管在物資短缺年代還是經濟發達時期,從來都是人們渴盼的特殊節日。湖北省群藝館研究員、《楚風楚俗》等湖北風俗畫冊的拍攝者吳志堅感慨,“龍鳳呈祥、高蹺龍燈、海馬、趕象、三十的火、十五的燈……在濃郁的荊風楚韻中,那些最古老而淳樸的湖北年俗,實在讓人大開眼界!” 春節 “談年飯”邊吃邊聊迎新年 武漢早期的居民大多是明末清初由周邊地區(沔陽、漢陽、黃陂、孝感等地)遷入的,因此,武漢的過年習俗散發著濃郁的鄉土氣息:除了要收拾屋子,換春聯,貼門神,過小年時要請灶神,除夕這天,男人還要將水缸挑滿,這叫“福水長流,子孫富足”,女人要在之前做好全家人的新鞋,這叫“過年穿新鞋,喜事一起來”。等到了年三十這天,全家歡聚一堂吃上一頓豐盛的“談年飯”(如今多稱為“團年飯”)。 武漢的年夜飯,一般要上“三全”(全雞、全鴨、全魚)、“三糕”(魚糕、肉糕、羊糕)、“三丸”(魚丸、肉丸、藕丸)。開飯時間多在天黑之前,有的家庭一直吃到轉鍾,表示“越吃越亮”,既然是“談年”,還得邊吃飯邊聊天,回顧過去展望未來,互表祝福。

  除夕夜漫山遍野“點墳燈” 在湖北江漢平原上,特別是農村地區,每到除夕夜來臨之前,人們習慣給已故的親人“上墳燈”,也叫“送燈亮”。就是把好吃好喝的送到祖墳上,再點上蠟燭祭祖。不過,這種風俗在很多地方已淡化。最讓吳志堅難忘的,是到湖北十堰鄖西縣“上墳燈”的經歷,有一年,他還特意帶兒子一起去鄖西過年。 十五晚“趕毛狗”唱“燈歌” “耍毛狗,耍毛狗,耍到你家灶門口……”在湖北的鄂西土家族中至今還流傳著“趕毛狗”的歌謠。毛狗就是狐狸。它原來和人是朋友,但卻常偷雞吃。激怒人類放火燒了它的老窩。從此就有了正月十五晚放爆竹燒草竹趕毛狗的風俗。“趕毛狗”的風俗非常古老,最早可見於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荊楚歲時記》。據說,只有趕走了毛狗才會六畜平安,田地不長雜草。

  而在龍船調的故鄉利川,正月十五晚,還有唱“燈歌”的風俗。一到十五的晚上,當地農民就會組成幾十人的隊伍,高舉著紮成龍形的花燈,走街串巷,經過誰家門口,誰家就放鞭炮,幾熱鬧。如果隊伍停在了誰家門口,就會開始唱“燈歌”,周圍會唱的人都會跟著唱…… “利川燈歌”起源於利川市柏楊一帶,距今有上百年曆史。利川燈歌中的眾多民歌和古老的竹枝歌一脈相承,具有很高的民族文化藝術價值。有記載從清朝開始,群眾逢年過節、喜慶集會、玩龍船時都要唱燈歌,現在知名的“龍船調”前身就是利川燈歌。目前,《利川燈歌》已經成功進入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江蘇春節習俗

  春節的江蘇民間,除了貼春聯、掛年畫、守歲、舞獅子、大拜年等和全國一樣的習俗外,還有一些獨特的習俗,現輯錄數則以饗讀者。 蘇州人除夕在飯內放進熟荸薺,吃時挖出來,謂之“掘元寶”,親友來往, 泡茶時要置入兩隻青橄欖,謂之喝“元寶茶”,恭喜發財。 武進人年初一早晨,將先祖畫像懸掛中堂,供上茶果、年糕,一家老 ...

老上海春節習俗

  春節在中國延續已有數千年。但長期以來,“春節”之稱是指一年二十四個節氣中的“立春”。直到辛亥革命推翻滿清統治,中華民國成立以後,孫中山下令全國改行陽曆,隨之,新年也應換在陽曆元旦了。然而農曆新年畢竟已成全民皆慶的傳統大節,堅固、深厚的風土習俗和民族文化,是難以改變的。農曆新年之慶,仍是年年不息、年年強勁。 ...

客家人春節的風俗是什麼

  客家人過春節的風俗有辦年貨、掃塵、貼年紅、團年飯、守歲、壓歲錢、拜歲、拜年、舞龍舞獅、拜神祭祖、祈福攘災、燒炮竹、燒煙花、遊神、押舟、廟會、遊鑼鼓、遊標旗、上燈酒、賞花燈等。   百節年為首,過年一直是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崇尚傳統的客家,圍龍屋裡的春節更有著一番濃郁的親情。 客家人過春節,一般分為三 ...

中國人春節習俗

  臘月二十三:祭灶;   臘月二十四:掃塵;   臘月二十五:照田蠶;   臘月二十六:置辦年貨;   臘月二十七:洗福祿;   臘月二十八:張貼年畫、春聯、窗花;   臘月二十九:祭祖;   臘月三十:貼門神、守歲;   正月初一:開門炮仗、拜年、給壓歲錢、佔歲、貼畫雞、團圓飯;   正月初二:祭財神; ...

春節有哪些習俗禁忌

  因為正月是一年之始,人們往往將它看作是新的一年年運好壞的兆示 期。因此,過年的時候“禁忌”特別多。 語言方面: 凡是破、壞、沒、死、光、鬼、殺、病、痛、輸、窮等不吉利的字眼,都禁忌說出口來。也忌嬰兒啼哭,因為啼哭是“沒頭彩”,兆示疾病、兇禍。故這一天即使小孩惹了禍,也不能打他或呵斥他,以免他啼哭不休。 ...

福州春節有哪些習俗

  春節,福州的習俗稱為“做年”。閩俗諸年最重做年,節慶時間從正月初一開始,到初三止,有的延續到初九玉皇誕,甚至會延續到元宵節,一般是自從初四起,就開始復工了。 春節的前一天夜為“除夕”。福州有透夜點燈(稱長明燈)的習俗,意思是“長生”、“吉祥”。家家在天未明前點燭鳴炮,以迎新歲。廳堂中陳列酒果和貴(檜)花 ...

潮汕地區春節有哪些習俗禁忌

   因為正月是一年之始,潮汕人往往將它看作是新的一年年運好壞的兆示期,因此過年的時候“禁忌”特別多。言語方面,凡是“破”、“壞”、“沒”、“死”、"光”、“鬼”、“殺”、“病”、“痛”、“輸”、“窮”等不吉利的字眼,都禁忌說出口來。也忌嬰兒啼哭,因為啼哭是“沒頭彩”,兆示疾病、兇禍。故這一天即使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