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具特色的門巴族情歌酒歌文化
極具特色的門巴族情歌酒歌文化
門巴族人民有著豐富的生活經驗和民間文學。他們沒有本民族特有的文字,他們將生活中想表達的編在歌舞中。門巴族的民歌曲調優美,歌詞唯美動人。在特定喜慶的場合演唱出來,相互祝福。你對門巴族文化了解多少呢?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門巴族的情歌以及酒歌的文化。
門巴族主要聚居在西藏墨脫、林芝、錯那等縣。“門巴”意為居住在門隅的人。門巴族有自已的語言,無文字。多通曉藏語,通用藏文。信奉喇嘛教,在一些地區信奉原始巫教。門巴族的民歌曲調優美,流傳久遠。其中以“薩瑪”酒歌和“加魯”情歌最為奔放、動人。著名的詩歌集《倉央嘉措情歌》為六世紀達賴喇嘛倉央嘉措所作。
門隅是門巴族的發祥地。門隅意為雅魯藏布江下游的平原區,又稱“白隅吉姆邦”,其含意是隱藏著的一塊美麗的處女地。門隅舉世聞名,與這裡轉世過一位著名的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領袖--達賴六世分不開。六世達賴喇嘛羅桑仁欽倉央加措是門巴族,他留下的不朽詩集《倉央嘉措情歌集》在海內外享有盛名。藏文手抄本早就不脛而走,20世紀30年代已有藏、漢、英三種文字對照本傳世。至今,門巴族地區仍流傳著許多關於倉央加措的神奇傳說。
作為格魯派的一位最高“活佛”,倉央加措敢於突破禁閉七情六慾的教規,以情歌大膽地傾訴孤寂與苦悶、熱戀與渴望。他的情歌,脫胎於門巴族民歌,在格律和風格上都保持著門巴族情歌的特色。門巴族地區,青年男女交往是很自由的。自然情歌也就成了聯結青年人心扉的紐帶。無論在墨脫,還是在門隅,門巴人有著世世代代唱不完的情歌,這種情歌,他們稱為“加魯”。
門巴族愛唱情歌,也愛唱酒歌。這種酒歌,稱作“薩瑪”,流行於門隅,歌詞生動有趣,曲調歡快高昂。薩瑪酒歌多為7個字或9個字組成一句,詩節無定數。常用比喻、渲染和誇張的手法,抒發對崇高理想和美好願望的強烈追求。
傳說,薩瑪酒歌最早是由一位名叫拉不熱的歌手創作的。他唱了一輩子歌,把歡快留在人間,自己坐化成佛,被門巴族尊崇為歌神。有一首薩瑪酒歌是這樣深情地讚美門巴的家鄉:“家鄉的山谷靜謐安適,太陽的光芒歡樂相聚。
祝願相聚,永不分離;如若分離,願再相聚。家鄉的村寨靜謐安適,我們的親友歡樂相聚。祝願相聚,永不分離,如若分離,願再相聚。”每逢年節或喜慶之時,門巴族的山鄉,加魯情歌和薩瑪酒歌如泉噴湧,情深意長。
極具特色的塔塔爾族的飲食文化
每個國家和地區都有不同的飲食習俗,塔塔爾族也有著他們自己的自己的飲食文化。塔塔爾族因信仰伊斯蘭教,他們的生活與習俗都受到不少伊斯蘭文化的影響。那麼,你對塔塔爾族的飲食文化了解多少呢?一起來看看塔塔爾族文化吧!
塔塔爾族習慣於日食三餐,中午為正餐,早晚為茶點,日常飲食離不開面、肉和奶,也食用一些大米,但均製作成特殊食品。
素以烹調著稱的塔塔爾族婦女善於製作各種糕點。用雞蛋和麵粉製成的小饢,以精緻、可口馳名。節日和待客食品除了抓飯外,還有用乳酪、杏幹、大米和用南瓜、肉、大米焙烘的兩種糕點:“古拜底埃”和“伊特白裡西”,是塔塔爾族特有的風味食品。
塔塔爾族婦女素以烹調技藝高超著稱,善於製作各種糕點,如用麵粉、大米加乳酪、雞蛋、奶油、葡萄乾、杏幹烤制的“古拜底埃”,其外部酥脆,內層鬆軟,風味馳名新疆;也有將肉和大米混合烤成名為“伊特白西”的點心,還擅長用雞蛋、奶油、砂糖、鮮奶、可可粉、蘇打和麵粉製成精美可口的饢。
日常主食除肉、卡特力特(用牛肉、土豆、大米、雞蛋、鹽、胡椒粉作原料製成,類似於抓飯)、饢和拌麵之外,還有帕拉馬西(餡餅)、餃子、油煎餅(帶土豆)等。塔塔爾族喜歡的風味飲料有:類似於啤酒的“克兒西麻”,是用蜂蜜發酵製成的,還有用野葡萄、砂糖和澱粉製成的“克賽勒”等。
果醬也是塔塔爾族的重要副食之一。伊犁地區塔塔爾人常用蘋果、海棠果、杏子、紅棗、葡萄乾、草莓果等製作果醬。最為有名的是以野生馬林(樹莓)為原料製作的“唐古來醬”和草莓醬。蘋果醬的製法是:將優質蘋果摘除果把,用清水洗淨,按一公斤白糖一公斤水果的比例投料。先將白糖放入銅鍋內以微火煎熬,待白糖全部熔化後,放入蘋果並不住地攪動,煎熬4到5個小時即成。草莓果醬只需煎熬15到20分鐘即可。冷卻後舀入容器貯存,並可隨時取出食用。一般可存放3到5年。
極具特色的烏孜別克族語言文化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更離不開語言。在人類的發展史上,語言是最好的表達方式,語言也是一個民族最重要的特徵之一。在我國的少數民族中,他們都擁有著屬於自己民族特色的語言。那麼,你知道烏孜別克族的語言特色嗎?下面的烏孜別克族文化為您帶來更多內容。
烏孜別克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其語言屬於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西匈語支,與維吾爾語、塔塔爾語十分接近。烏孜別克文是一種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的拼音文字。現新疆烏孜別克族基本通用維吾爾文或哈薩克文。
烏孜別克族口頭文學非常豐富。民間文學在烏孜別克族文學中佔有重要地位。烏孜別克族的民間文學包括諺語、格言、傳說、故事、民歌和敘事長詩等。
烏孜別克族人民善於用比喻來明辨是非,闡明事理。19世紀上半葉,烏孜別克族進步詩人穆汗默德·謝里甫(筆名吉勒哈里)以犀利的筆鋒,揭露了大量社會問題和道德問題。在他創作的一系列寓言詩中,以《母駝和羔羊》、《猴子和木匠》、《烏龜和蠍子》等最為著名。
在烏孜別克族的民間故事中,阿凡提與阿爾達爾考沙是廣為傳頌的人物。在勞動人民眼裡,他們是正義和智慧的化身,是窮苦大眾的代言人。他們用幽默、詼諧、形象的語言,對統治階級進行了無情的諷刺和嘲弄,揭露了統治階級的昏庸和殘暴,體現了廣大烏孜別克族勞動者不畏強暴,敢於同不平等的社會現實英勇抗爭的精神。
烏孜別克族的詩歌分為敘事詩和抒情詩兩種。敘事詩大多篇幅較長,情節完整,所敘述的故事首尾呼應,前後銜接,常常以一根主線貫串全篇,不但讀起來順暢自然,而且脈絡清晰。
烏孜別克短詩稱作“柔巴依”。篇幅短小,用字精練,側重闡述某一事理。“穆賽代詩”是短詩的一種形式,即六行詩。這種詩節數不限,每節六行,多用複韻,藝術感染力頗強。此外還有一種詩體叫“帕而且”,即片斷詩。這種詩體句子短小,常把表示相近或類似形象的詞鋪排在一起,節奏急驟,一瀉而下,常用以表現急切的情緒。
作家文學的產生,把烏孜別克文學推向了新的高峰,對形成和鞏固烏孜別克文學語言產生了巨大影響。文學作品的藝術形式,如格律詩注重輕重音、聲韻、韻腳、複韻等,詩句流暢而朗朗上口。
極具特色的京族哈節文化
每個民族都有屬於他們自己的節日和民俗,在京族,最具代表性的民俗風情就是每年一度的哈節了。在節日中,京族人民通宵達旦,歌舞不息。京族的哈節是京族文化的集中體現,是我國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歷史起源
哈節是為了紀念海神公的誕生。京族人以海洋漁業生產為主,信奉海神。每年都要到 ...
極具特色的南京洪山戲文化
洪山戲是南京的地方戲曲,最初帶有濃厚的宗教迷信色彩,是一種驅逐夜鬼,為民索求平安的儀式,後發展成民眾所喜愛的民間戲曲。南京洪山戲和南京其他地方戲曲構成了豐富多彩的南京文化。現在我們就來詳細瞭解下吧。
起源於南京市六合縣,流傳於江蘇的儀徵、江寧、句容和安徽的天長、來安、盱眙。又名香火戲、童子戲,由洪山香 ...
極具特色的江西樟樹鹽文化
都說民以食為天,但是再好的食材沒有調味品也是枉然,鹽作為最常見也是最好的調味品已經深入人心。隨著科技和人們的不斷探索,鹽也不再只是單純作為調味品,開發出了更多元的文化,在這裡江西樟樹市走在前列,將鹽發展成特殊的江西文化。
中國古代稱自然鹽為“滷”,把經人力加工過的鹽,才稱之為“鹽”。我國古代最早發現和 ...
極具特色的甘肅伏羲文化
木本乎根,人本乎祖。民族始祖是民族精神的支柱,是民族凝聚力的紐帶,也是神聖血緣觀念的具體表現。伏羲是古代傳說裡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是中國古籍中記載的最早的王,是中國醫藥鼻祖之一。在甘肅天水,每年農曆正月十六日天,水市民眾自發集會到伏羲廟祭奠“人宗爺”,乞求幸福安詳,新年好運氣。現在我們來了解下這特別的甘肅 ...
極具特色的杭州飲食文化
有人說,杭州是一個可以和天堂相提並論的地方。如果你到過杭州,領略了她的秀麗風景,嚐遍了她的誘人美食,感受了她的人文魅力,那麼你一定會同意:杭州勝似天堂。當地美食是我們到任何一個地方都急切想去品嚐的東西,那麼,讓我們一起看看杭州的飲食文化,品味不一樣的杭州文化吧。
杭州的菜一直以優良的品質在江南等地頗有 ...
極具特色的四川飲食文化
川菜是我國八大菜系之一,在四川飲食文化中辣是主要的口味。川菜的歷史悠久,它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根據多年的積累和沉澱,川菜也逐漸被全中國甚至國際上的認可,喜歡川菜的人也越來越多。那麼,對於四川的飲食文化您瞭解多少呢?下面的四川文化為您帶來更多內容,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川菜發源於我國古代的巴國和蜀國。 ...
極具特色的廣西美食文化
廣西是一個多民族自治區,除漢族外,主要聚居著壯、瑤、苗、侗、彝等十一個少數民族。廣西菜點由南寧、桂林、柳州、梧州等城市菜和壯族、瑤族、京族、侗族等少數民族菜組成。烹調方法受粵菜影響很深,口味清淡爽嫩而又喜好辣味。下面就走進廣西文化看看有哪些特色美食。
廣西著名的風味菜點有:天火烹飪雞、蟲草燉海狗魚、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