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正月十六的習俗+正月十六有什麼風俗習慣

溫州過年十大習俗,吃喝玩樂都有

  市民的生活變得愈加豐富多彩,過年的方式也發生了改變,有的家庭正月選擇外出旅遊,部分年輕人對過年也越來越淡漠,他們對過年的熱情還不及某些西方節日。這些習俗有的已經消失,有的發生了改變,還有一些至今在民間流傳。本期溫州文化將為你介紹溫州過年的習俗。

  冬至吃湯圓

  冬至稱“至日”,俗稱“冬節”。這天早晨,家家戶戶都要吃湯圓或麻餈。湯圓的餡為甜糖或芝麻,也有鹹肉湯圓。而麻餈則要先把糯米炊熟,搗韌做成塊形,然後放在加糖的豆粉中滾動使之粘滿豆粉,即為麻餈,麻餈為冬至的點心,俗稱“擂麻餈”。吃麻餈、湯圓,寓意著團圓和喜慶,民間有“吃了冬至丸,就算長一歲”的說法。

  曬醬油肉和鰻鯗

  溫州人習慣大約在農曆十一月份就開始曬醬油肉和鰻魚鯗。用生瘦豬肉、生雞鴨放在醬油中泡浸,然後曬乾食用,別有風味。過去,在曬這些臘貨的那個月份,每家屋簷椽上密密麻麻地扎滿鐵釘,上面掛著醬油肉、醬油鴨、醬油雞。自做的醬油肉、醬油雞味美質優,所以即使市場裡有現成的賣,人們還是願意自己動手曬。鰻魚是溫州的特產,溫州人一般去菜場買些個頭比較大的鰻魚,剖開淡曬,就成了我們口中的“鰻鯗”,鰻鯗比鮮鰻還要好吃,是年夜飯中佐酒的佳品。

  搗年糕

  也叫“搗糖糕”用糯米摻些秈米,加上紅糖或白糖,蒸熟,放在石臼中搗韌,然後做成長方形,瑞安叫“慢食”。如放在不同花紋的印版裡,可壓成如牡丹、蟠桃、魁星、財神爺、狀元,以及鯉魚、麒麟等圖樣的甜糕,也有做成元寶狀的,最大重約3公斤,插上銀花可放在中堂長條桌上,每個房間也可擺上。這也叫“做年糕”,即年年高升的意思。

  祭灶

  農曆十二月廿四,家家戶戶還要“拜鑊灶佛”。據說這天是灶王爺上天向玉皇大帝彙報凡人功過的日子,據說灶神貪吃,只要有糖吃,他的嘴就會被封住,所以祭灶都少不了麥芽糖,為的是灶王爺在玉皇大帝面前不說壞話。

  撣新

  每年農曆十二月廿四前後,沿襲臘月“撣新”習俗,溫州全城家家戶戶掃塵驅垢,粉壁飾室,滌具曬物,每戶人家趁此機會洗去家裡一年堆積下來的汙垢,準備乾乾淨淨迎春。

  貼春聯

  過年的另一種普遍習俗是貼春聯。早在宋朝,貼春聯已成為流行的習俗,宋朝把春聯稱為桃符,古人相信桃能驅鬼辟邪,所以常在門前設定一些桃木製作的物品作為裝飾,稱桃飾,後來慢慢嬗變成桃符即春聯。過去的春聯都是用墨在紅紙上寫黑字,最近幾年,市場上流行用金色印刷在大紅紙上的春聯,頗受人們青睞。除夕那天,各家大門、屋柱和房窗兩邊都用紅紙貼上春聯,俗叫“門對”。門楣上貼四個字,俗叫“橫批”,單扇門貼“大吉”兩字。正屋、廳堂、書齋以及豬、羊、牛欄,都貼上不同內容的春聯,內容大多是祈求吉祥平安和各業豐收。

  分歲酒

  除夕夜合家同堂,擺酒聚餐,或邀請好友親朋同食,開懷暢飲,稱“分歲酒”。因為除夕是新舊年交替的分界線,吃分歲酒,意即新舊歲由此夜而分。因此,這餐飯不論貧富,都要儘量辦得豐盛些。溫州人很講究吃“分歲酒”,又稱“年夜飯”。

  吃分歲酒非常講究吉祥。過去酒席上會用十隻硃砂高腳紅碗,盛著十樣冷盤,叫“十全”。其中除雞、肉外,要有花生(結子)、柑桔(大吉)、鯉魚(跳龍門)、豆腐(家門清潔)等,而且每碗必須要有一塊切成薄片的圓形紅蘿蔔頭蓋在頂端,以示討彩。吃過分歲酒,大家自尋娛樂,往往徹夜不眠,俗叫“守歲”,也叫“望年夜”。

  開門炮

  正月初一凌晨,家家戶戶要做的第一件事是爭先恐後打“開門炮”,全城一片爆竹聲,象徵送舊迎新和接富,俗謂“接年”。打“開門炮”也有慣例,一般是先放小鞭炮一串,稱“百子炮”;再放雙聲大爆竹,大爆竹只放三發,意謂可解除一年的疫癘災晦,並表示接新年。要求三發都響,聲音宏亮清脆,最為吉祥。

  拜年

  正月初一早晨起來,先在自己家裡,晚輩按順序向長輩叩拜行禮,稱“拜年”。從正月初二起,鄰里和親友之間,往來拜節。按舊習,溫州人正月初一不走親戚。拜年時間一般是初二到初十,有的還延至農曆正月十五。上世紀50年代以前,拜年的禮品比較簡單,大多是桂圓、荔枝、紅棗、元棗、紅糖、柿餅等,用特種草紙包上,上面封有紅紙,故稱“紙蓬包”。

  穿新衣

  正月初一,人們都要穿新衣,也含有送舊迎新的意思。因為民間以紅色象徵吉祥,兒童穿著大紅色衣服,年輕婦女當然滿身紅豔,連老婦也繫著大紅裙。如今,人們在穿著上已起了很大變化,顏色已不侷限於紅色,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款式也變得多種多樣。

  過了農曆正月十五即元宵節,年也算過完了。

哪項是傳統正月初八的習俗 正月初八習俗是放生祈福還是喝臘八粥

  導語:直至元宵節之後,春節才算真正結束,而在元宵節之前,每一天都是在過節,而且都有不同的風俗習慣以及說法。今天是初七,明天就是初八了,那麼,哪項是傳統正月初八的習俗?到底正月初八習俗是放生祈福還是喝臘八粥?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

  哪項是傳統正月初八的習俗

  放生祈福。正月初八又稱順星節,中國傳統農曆節日之一。正月初八有“放生”活動,就是把家裡養的一些魚、鳥拿到外面,放歸野外。初八放生,不僅體現了古人尊重自然萬物和諧相處的品德,也表達了新春之始,企盼世間各種生物興旺發達的美好願望。

  順星又名祭星。正月初八晚上,人們無論是否去廟裡進香祀星君(即順星),等天上星斗出齊後,各家都要舉行一個順星的祭祀儀式。

  祭拜“星神馬兒”後,由主婦把這些燈花分別擺放在寢室、廚房、客廳的案頭、炕沿兒、箱櫃以至院內臺階、角路、門洞等處,宛若一次燭光晚會,名曰“散燈花”。這時,在這神秘的燈花群中,長輩要向兒孫講“一寸光陰一寸金”的道理,保持“慎獨”的重要性,因為“流年照命星宿”時刻在監視著每個人的一舉一動,“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散燈花極有浪漫色彩,任你企盼,想象,直至所有燈花燃盡,然後全家互道“星禧”後,燈光才得重亮,鞭炮才得點響,院中的“錢糧盆”內松木雜枝點燃,如同篝火一般使人聯想翩翩。

  其他習俗:

  正月初八習俗

  佔谷

  中國民間認為,這一天天氣好,則主這一年稻穀豐收,不好則年歉。

  開業

  一些商場或店鋪在今天開業,主要是取“發”之意。願生意興隆,四季發財。

  接星

  中國民間以正月初八為眾星下界之日,制小燈燃而祭之,稱為順星,也稱“祭星”、“接星”。

  依照道教和星象家的說法,每人每年都有一位值年星宿,也叫“流年照命星宿”(日、月、水、火、木、金、土、羅候、計都九星輪流值年照命)。人的一年命運如何,完全操在這位值年星宿手裡,而每年正月初八日為諸星君聚會之期,又傳為“諸星下界”之日,故在這天祭祀星君(即順星),便有可能獲得星君的垂佑。因此,人們有的到白雲觀星神殿(即元辰殿)去燒香順星。但不論是否去廟裡進香,是日晚間,天上星斗出齊後,各家都要舉行一個順星的祭祀儀式。

  祭祀用兩張神碼,第一張印著星科、朱雀、玄武等,第二張是"本命延年壽星君"。二張前後撂在一起,夾在神紙夾子上,放在院中夭地桌後方正中受祀。神碼前陳放著用香油浸捻的黃、白二色燈花紙捻成的燈花,放入直徑寸許的"燈盞碗",點燃。再供熟元宵和清茶。黃昏後,以北斗為目標祭祀。祭祀後,待殘燈將滅,將神碼、香根與芝麻秸、松柏枝一同焚化,祀成。

  觀谷

  穀日節當日,全家離開城市來到鄉村田野,大人向小孩子介紹基本農業知識,全家觀看各種越冬作物的長勢,讓小孩和大人一起親近農業,幫助孩子樹立尊重農業、農民、愛惜糧食的意識。在體驗的過程中,同時啟發小孩愛護生態環境的觀念。

  在大春節期間,來到郊外田野,也是一種很好的休息遠足活動。

  食谷

  返家後,由孩子親手製作一餐穀物晚餐給全家食用。如讓孩子親手和麵蒸饅頭、親手製作麵條、親手淘米蒸飯、親手熬粥,大人只作必要的指導,而不要代替。透過這種方式,讓孩子更真切的懂得糧食的珍貴,勞動的不易。

  養谷

  城市生活節奏很快,人們難得親近一次自然。建議穀日節,全家赴花卉市場選購一些觀賞作物(市場有售,如“觀賞穀子”等)在家中栽培,一年四季悉心養護這種“作物”。

正月十六的習俗 正月十六有什麼風俗習慣

  正月十六的習俗 正月十六有什麼風俗習慣

  1、正月十六走百靈

  這在魯西南一帶很盛行。年味已遠,早春來臨。“走出門庭,心靈手靈”,在濟寧地區,早年她們多到孔廟、孟廟、曾廟去燒香許願,母親們祝願兒女成龍成鳳、心靈手巧。更有人在這一天進行走親訪友,相互交流了。

  在濟寧地區,早年她們多到孔廟、孟廟、曾廟去燒香許願,母親們祝願兒女成龍成鳳、心靈手巧。不過這是說在過去,現在這些景點收費了,老百姓改成了攀嶺登山望景了,走百靈實為走百嶺了。更有人在這一天進行走親訪友,相互交流了。

  在北方一些地方還有烤百靈的,家家戶戶都要準備好一些柴和柏樹枝,玉米桔梗,和百靈,等到晚飯之後,全家人便聚集在自家門前將物質點燃,家人圍在火堆前,老人們說一些吉利的話,然後讓全家都烤烤自己胳膊和腿,拍打拍打身體上不舒服的部位,最後全家人都邁過火堆,以求得來年的健康,每家每戶都燃放煙花爆竹,爆竹聲聲響徹大地,以求一個好的開始。還有的在火裡烤一些饅頭或年糕,烤過後分而食之。

  傳說吃過這種火裡烤過的饅頭或年糕,可以防百病。也有的燃起柏樹枝,在自家的灶臺上掃一下,意思是掃盡所有的蠍子和蚰蜒,不讓蠍子和蚰蜒進自家的灶臺。最後,每家留有一老人守著火堆,其他人便一家一戶之間川流不息地奔走著烤火。直到烤完百家為止。

  2、正月十六跑百病

  中原地區有“正月十六跑百病”的傳說和傳統習慣,形式大抵和走百靈差不多,只是叫法不同。也就是說正月十六這一天,吃過早飯,幾乎是家家戶戶都大門掛鎖,全家出動,到四處去“跑百病”。據人們講:經過正月十六這一遊,就會使“百病”在舒心暢快的短距離旅遊過程中,全部“遺”在路上,“遺”在野外,使得“百病”全消;沒病沒災的會好上加好,更加健康;有病有災的正好“遺”掉,逢凶化吉,時來運轉!因此,這一天的出遊,也有一個禁忌,許多地方人們都可以去,就是不能專門去串親訪友,到別人家去“遊百病”,你若貿然去了,人家會認為你會將自己身上的災病“遺”在他們家裡,於他的家人不利。所以這種犯忌諱的事還是儘量不要乾的好!

  正月十六晚上,孩子們抓住最後的機會玩燈,他們以燈打燈,把燈碰碎、燒掉,不僅不惱怒,反而是無比開心,燈籠一著,吉利來到,預示著新的一年紅紅火火。

  3、正月十六舞旗花

  舞旗花的準備工作須提前幾天進行,到墳林山坡拾掃柏顆,尋找來廢鍋用石臼搗碎,選街面中央刨凍土、修地臼。做這幾樣很辛苦費力,此外,還要準備好麥秸、鋸末、旗杆、拴羊的鐵索和鑿好眼的廢鐵桶。

  4、正月十六爬城頭

  是從明代興起的南京地區獨特的民俗活動,流行著“爬城頭,踏太平,走百病”的說法。現在,隨著臺城、石頭城、中華門、中山門、漢中門等段城牆陸續修復和向市民開放,這一活動又得以延續。

  5、正月十六送牛樁

  正月十六送牛樁的習俗由來已久。那時,還不知道要計劃生育,好多人家,第一胎、第二胎生了女孩,總想再生個男孩,就邀請人家給自己送牛樁,以求生一帶把子的。很多時候,凡是送牛樁的,總能如願以償。所以,當時送樁子比較盛行。

  6、正月十六鼠嫁女

  “老鼠嫁女”的民間傳說,在我國很流行。但是,各地“老鼠嫁女”的時日有所不同。上海郊區有些地方說老鼠嫁女是在正月十六,這天晚上,家家戶戶炒芝麻糖,就是為老鼠成親準備的喜糖。

  在老鼠嫁女夜晚,湖南資興一帶則在屋角、過道遍插蠟燭,意思是將老鼠娶親途經之路照得通亮。“老鼠嫁女”、“老鼠娶親”的年畫和剪紙在我國民間視為“吉祥物”,過年過節時貼在牆上和窗戶上。

  7、正月十六逛廟會

  蓬萊當地舊傳,陰曆十六為海神天后的生日,當地百姓當作節日慶祝。屆時,人們從四面八方趕往蓬萊閣天后宮,進香膜拜,求籤許願,捐香火錢,香火甚盛。當地百姓紛紛組織戲班、秧歌隊到天后宮對面的戲樓、廣場上給娘娘唱戲,獻演俚俗戲劇和大秧歌。人們給娘娘進香後,多與親朋好友在天后宮前看戲看秧歌,趁興遊覽蓬萊閣及其附近名勝,在閣下廣場購買個人喜愛的小商品,直至盡興而還,這一習俗沿襲至今。屆時人山人海,熱鬧非凡,稱為“廟會”。

  實際上,逛廟會已在全國普及開了,也已不侷限在正月十六這一天了。


寒食節的習俗 寒食節的風俗習慣

  寒食節的習俗 寒食節的風俗習慣   2020年寒食節是幾月幾日   2020年寒食節:2020年四月三日 星期五 農曆三月十一   寒食節的習俗   寒食節習俗,有上墳、郊遊、鬥雞子、盪鞦韆、打毯、牽鉤(拔河)等。其中上墳之俗,是很古老的中國過往的春祭都在寒食節,直到後來改為在清明節。但韓國方面,仍然保留 ...

大年一的風俗哪些 正月習俗活動盤點

  導語:明天是大年十一,依然是春節的一部分,既然作為春節的一部分,自然是有特殊的風俗活動。其實,這天對於廣西賓陽縣還說,還是一個重要節日,即叫炮龍節。當然,各地風俗習慣不同,那麼,具體大年十一的風俗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正月十一習俗活動盤點。   大年十一的風俗有哪些   子婿日   正月十一是“子婿日”,是 ...

202x年正月天嗎 正月的最後一天是什麼日子

  2022年正月有三十天嗎?   有的,2022年的正月有三十天。   2022年正月初一的時間為:   農曆:二零二二年正月初一日;公曆:2022年2月1日,星期二   2022年正月三十的時間為:   農曆:二零二二年正月三十日;公曆:2022年3月2日,星期三   所以說,在2022年正月是有三十天的 ...

歲的女人會桃花運嗎

  1、有桃花運,桃花運,是形容一個人命運裡出現異性緣佳的情形,身邊圍繞著許多的異性。   2、美麗的外表,都說所謂的一見鍾情不過就是見色起意,這不是沒有一定的道理的。通常,一個擁有美麗外表的人回頭率都很高。而且男人很多時候都會被女人的外表所迷惑,自然而然,圍繞在她身邊的男人也不會少到哪裡去,所以,很多男人就 ...

年代農村的電視劇都哪些

  1、《美麗的田野 》。   由中央電視臺影視部、吉林省大地影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32集電視劇。該展示了21世紀初中國農村美麗的生活畫卷,反映出了廣大農民和農村幹部與時俱進,銳意進取,堅忍不拔的創業精神。   2、《聖水湖畔》。   是由中央電視臺影視部,慶魁影視公司,松原市電視臺,中共吉林省委宣傳部聯 ...

正月為什麼不是每年都

  1、我國的農曆是根據月亮的執行規律制定的,一年中一般有五個月、最多六個月沒有三十天,這樣的月份稱為小月;其他的月份有三十天,稱為大月。但是,農曆與以太陽執行規律為參照的公曆不同,農曆的大小月沒有固定的變化週期,不存在規律性的交錯排列現象,所以有時過年有“大年三十”有時則沒有。   2、為什麼會出現大小月之 ...

個民族的美食哪些

  1、蒙古族,烤羊腿和煮水餃;   2、高山族,長年菜也叫芥菜;   3、滿族,糯米粉或成粉包制的餃子、火燒、豆包、血腸等;   4、壯族,粽粑,希望新的一年風調雨順;   5、拉祜族,糯米粑;   6、侗族,醃魚,預示年年有餘;   7、達斡爾族,黃米蒸糕;   8、佤族,糯米粑團、甘蔗和芭蕉;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