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三次人口大遷徙:
1、走西口:從明朝中期至民國初年,四百餘年的歷史長河中,無數山西人、陝西人、河北人進行人口大遷徙,背井離鄉,打通中原腹地與蒙古草原的經濟和文化通道,帶動了北部地區的繁榮和發展。
2、闖關東:在十九世紀,中國黃河下游連年遭災,黃河下游的中原百姓,闖入東北,人口遷徙數量規模歷史最高。
3、下南洋:歐洲列強統治南洋各區域時期希望引華人去開發,加之中國幾次大亂,討生活的移民出現人口洪流。明末、清朝和民國時期,中國人去東南亞經商、打工、乃至遷徙到東南亞,人口遷徙規模巨大。
歷史上三次人口大遷徙:
1、走西口:從明朝中期至民國初年,四百餘年的歷史長河中,無數山西人、陝西人、河北人進行人口大遷徙,背井離鄉,打通中原腹地與蒙古草原的經濟和文化通道,帶動了北部地區的繁榮和發展。
2、闖關東:在十九世紀,中國黃河下游連年遭災,黃河下游的中原百姓,闖入東北,人口遷徙數量規模歷史最高。
3、下南洋:歐洲列強統治南洋各區域時期希望引華人去開發,加之中國幾次大亂,討生活的移民出現人口洪流。明末、清朝和民國時期,中國人去東南亞經商、打工、乃至遷徙到東南亞,人口遷徙規模巨大。
在自然世界中,動物會因為氣候的變化而進行遷徙,其實在人類社會中,也會因為戰亂或者是其他的自然社會因素進行人口遷徙。在中國歷史上有這麼幾次人口大遷徙,給當時和後世的社會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你知道是哪幾次嗎?下面我們一起去民族文化中看看吧!
永嘉之亂,衣冠南渡
在永嘉之前,中原地區曾發生過長達十六年的八王之亂。這次變亂直接招致了匈奴和羯族的首領劉曜、石勒等人率領部眾,殘酷地屠殺漢人。就在這樣的情況下,晉朝的官民實在無法忍受,就大量南逃,史稱“永嘉之亂,衣冠南渡”。而且南遷的盡是巨家大戶,官宦士紳,普通人家無力負擔搬遷費用,所以稱之為“衣冠南渡”。隨從一戶大地主南逃的往往有千餘家,人口達到數萬之多。有的逃到廣陵,有的逃到京口以南,這也是中原漢人第一次大規模南遷。
安史之亂,皇帝出逃
唐玄宗李隆基統治後期爆發的安史之亂,胡人領袖安祿山、史思明叛亂,一舉將大唐盛世摧毀。這場戰亂持續7年之久,雖沒有完全滅亡唐王朝,卻為後來的北方十國混亂埋下了禍根。這次叛亂,使大量人口向南遷徙,大量人口向南方移動,經濟重心漸漸南移;混亂的社會直到宋朝才結束,人口的流動基本上使南北方人口接近均衡。
靖康之難,北宋滅亡
1126年(靖康元年)北方的金兵攻克宋都城汴京。1127年(靖康二年)三月,金軍大肆搜掠後,立張邦昌為楚帝,驅擄徽、欽二帝和宗室等北返,北宋亡。史稱“靖康之變”,或“靖康之難”、“靖康之禍”、“靖康之恥”。統治者衣冠南渡,在杭州建立南宋。中原漢族大量向南方遷移。之後蒙元又佔領中原,中原地區破壞很嚴重。南方的江南地區作為南宋的統治中心區域取代中原成為了新的經濟中心。此次南渡,發生在1127年(即趙構建炎元年、靖康二年),故也稱建炎南渡。
闖關東、走西口、下南洋
近代,曾發生了光緒3年、民國18年、民國31年三次大災荒,內地居民扶老攜幼,結隊成群,逃荒到東北,以投靠親友,並可開種荒地。這就是闖關東。
而走西口則有兩種原因:一種情況就是由於山西當時人口比較多,所以生活比較困難,需要遷移謀生;另一部分人則是為了因應當時的邊防需要而發展起來的。
真正意義上的下南洋是從明末清初開始的,到清朝末年達到高潮。到1905年,海外華僑總數已達700萬人。
1、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形成的“凡爾盛頓體系”第一次世界大戰改變了帝國主義國力量對比,帝國主義戰勝因為重新瓜分世界先後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調整了它們在歐洲和平洋地區的關係,形成了“凡爾賽一華盛頓體系。
2、二戰後形成的雅爾塔體系。二戰後,以歐洲為中心的國際格局被以美蘇為新的世界格局所取代。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際力量對比發變化,歐洲在戰爭中受到嚴重削弱,美國的經濟力量空前膨脹,成為資本主義世界頭號強國。蘇聯事力量壯大,成為世界上惟一能夠與美國抗衡的美蘇在實力均勢的基礎上,按照雅爾塔等國際立的基本原則,重新劃分世界版圖和勢力範圍。
3、20世紀八九十年代兩極格局瓦解,世界格局朝多極化方向發展。蘇聯解體後,美國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兩極格局隨之結束。而世界經濟結構的多極化必然導致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