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民俗旅遊的文化政治

民俗旅遊的文化政治

  1990年代以來,在很多場合下,民俗文化不再被權力政治一味地貶損為“落後”、“迷信”、“原始”、“矇昧”,而是被髮明為宏揚民族傳統文化、向外來旅遊者展示本土形象的旅遊資源。一時間,中國大地上大大小小的民俗村、民俗城、民俗園數不勝數,位於邊疆地帶的少數民族地區打破了昔日的寧靜古樸,一批批來自國內外的遊客穿梭往來,許多已經消失的民俗事項被知識分子挖掘發明出來,策劃、包裝成為動態性、參與性展示古代民俗生活的旅遊產品。

  藝術中國

  據旅遊研究者的說法,民俗旅遊是一種高層次的文化旅遊,由於它滿足了遊客“求新、求異、求樂、求知”的心理需求,已經成為旅遊行為和旅遊開發的重要內容之一。國內一次抽樣調查表明,來華美國遊客中主要目標是欣賞名勝古蹟的佔26%,而對中國人的生活方式、風土人情最感興趣的卻達56.7%。如此看來,民俗風情旅遊不僅僅成為政府部門發展經濟、吸引外資的重要文化資源,而且也已經成為滿足西方人想像、“瞭解”中國人生活方式的一種途徑。但是,當我們懷抱全球化的語境聯想,以此審視中國當下文化情境中的民俗旅遊的時候,當我們考慮到民俗作為一種生活文化所具有的生態性原則的時候,我們有理由憂慮的是,民俗風情的旅遊越來越拋離其原生的文化生存語境,已經徹底儀式化了。當民俗生活失去其生存土壤,被拋置於戲劇化、儀式化的場景之中,成為觀賞和被觀賞的物件,不是一種自然的、原生態的生活狀態的時候,我們需要追問的是,民俗文化曾經被現代性話語斥之為“落後”、“迷信”的被改造的物件,曾經代表著現代化的過去,是古老天真、混沌矇昧的代名詞——儘管在當下中國的文化情境中,民俗文化在很多情況下依然被想像成為天真矇昧的代名詞——但是,在人們的潛意識中被如此界定的民俗文化是如何納入到民族國家的現代化話語之中?在全球化的語境下,民俗文化又是如何被編織為民族文化的主要象徵?民俗文化旅遊事業的興旺,其背後所支配的是一種什麼樣的意識形態與權力?我們不得不承認,民俗文化旅遊由於權力政治與資本的原因而注入了意識形態與商業經濟的因素,作為一種具有獨特文化意蘊與價值的符號體系,越來越成為空留下承載原有意義的形式外殼。不僅如此,在全球化背景下,民俗旅遊已經成為全球化的一種表徵,越來越成為人們娛樂休閒、擺脫生活壓抑的一種方式,民俗風情旅遊已經成為發達地區人們尋異獵奇的物件,是滿足西方人對中國社會的想像之途徑,隨著民族國家內部地區間經濟文化的差距日益凸顯,也已經成為地區間文化想像的文化符號。

民俗風情顯魅力,漁家文化新提升——旅遊資訊化帶動民俗旅遊發展

  作為全國最大的漁家樂基地,日照市針對沿海漁家樂民俗旅遊文化進行了新的增值與提升。在日照市旅遊局和東港區旅遊局的帶動下,旅遊資訊化主管部門對各漁家樂民俗旅遊戶進行了旅遊資訊化系統的學習培訓,使他們充分認識到了旅遊資訊化的重要性,深切體會到以往“門內等客,門外攬客”的落後和被動,改變了從前閉門造車的尷尬局面,把民俗特色展示出來,讓更多人瞭解並且嚮往體驗日照的民俗旅遊。在資訊化旅遊走向主流化的今天,漁家們學會了將漁家資訊傳遞到網際網路、傳遞到人們觸手可及的身邊。 旅遊資訊化主管部門自對漁家樂民俗旅遊戶進行旅遊資訊化培訓以來,成效顯著,尤其突出的是吳家臺民俗旅遊村旅遊資訊化的實施,全村近30戶漁家在日照旅遊網(www.rzta.com)和日照漁家樂民俗村旅遊網(www.rzmsly.com)上做了宣傳,其中蘇航漁家、笑笑漁家、雲海漁家、鵬飛漁家等漁家樂加入了好客山東旅遊卡會員單位,將民俗旅遊與生活一體化結合,更加方便與優惠,深入千家萬戶。

日照東港區分局送法到民俗旅遊接待戶保餐飲安全

  為進一步提高旅遊接待水平,保證遊客餐飲食品安全,近期,日照東港區分局聯合旅遊等部門對民俗旅遊接待戶進行餐飲食品安全知識系統化培訓,為民俗旅遊接待戶送去法律法規和資訊。共舉辦培訓班12期,1300人參加了培訓學習。培訓班主要就如何提升旅遊餐飲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等內容進行詳細講解和要求。一是保證食品分割槽合理,避免交叉汙染。二是把好食品原料採購關,保證可追溯。三是做好餐具的消毒和分類,嚴防食物中毒。四是對食品加工過程進行嚴格操作,嚴密的控制。五是中毒事故的應急處置知識。 同時,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與旅遊接待戶簽訂了《民俗旅遊餐飲服務食品安全責任書》、《民俗旅遊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承諾書》,要求旅遊接待戶誠信守法經營,確保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樹立民俗旅遊的良好形象。


金海湖旁的漁村海子民俗旅遊專業村

  海子村南頭,山根底下,在一片白楊林的掩映之下,是一條延伸到金海湖大壩上的“小街”,叫它“小街”實在有些名不符實,單是鄰街兩邊各式各樣的幌子,招牌就透出了這裡的熱門與繁華,街兩旁庭院式農家裡陣陣燉魚的香味飄散出來,聞一聞……垂涎欲滴。這是一個“漁業”興旺的小村,坐在農家的火炕上,或是小閣樓裡,品著鮮嫩可口的 ...

佛山民俗旅遊文化節

  古往今來,每年農曆四月初四--四月初八,為紀念釋迦牟尼誕生,山丹大佛寺舉辦傳統的盛大廟會。此時,桃杏開花,楊柳吐絲,麥苗泛綠,風和日麗,本縣及周邊民樂、永昌、張掖等地的信徒、香客、遊人雲集於此,朝佛拜神,祈禱平安;借佛遊春,趕會踏青。沿途車水馬龍,遊人如織;寺內鐘聲和鳴,青煙繚繞。每年此時,縣上舉辦佛山民 ...

山東日照民俗旅遊破繭成蝶

  15個民俗旅遊村,2600多個民俗旅遊戶,8萬多張床位,與這組數字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遊客來了,仍是“一鋪難求”。歷經10年發展,日照“漁家樂”民俗遊從小到大,終破繭成蝶,成為聞名全國的民俗旅遊基地。今年以來已接待遊客近800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12.4億元,同比增長57%和60%。從傳統的省內遊客、河南 ...

荔波布依族文化亮相全國旅遊文化評選大舞臺

  近日,小編從貴州省荔波縣有關部門獲悉,自幼生長在美麗的小七孔風景區邊緣、大七孔風景區的上游--聯山灣鄉村旅遊區的布依族青年韋開典,因創作一首帶有濃郁布依族風情文化的鄉村民謠《聯山灣》,入圍由中華文化促進會、人民網和鳳凰衛視聯合主辦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週年--共和國旅遊文化傑出人物評選活動”,把荔 ...

重慶民俗文化

  巴渝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的一部分。"炎黃"的始跡在黃河流域,而從夏禹始,先民的傳聞則已開始南漸。禹的出生地相傳有三處,都在長江流域,即四川、江西九江和安徽。據大量史籍所載,禹應是生於四川境內的汶山郡廣柔縣石紐鄉,娶於江州塗山。古江州就是今日之重慶。秦滅巴國設巴郡後,巴人更是長足步入了 ...

埠陽莊民俗旅遊

  埠陽莊位於泰安市郊區邱家店鎮,離泰安城區17公里。北依泰山,南瀕大汶河。全村共有330戶人家1100口人,民風古樸淳厚。1982年9月,日本共同社來此考察農村聯產承包制情況,由此拉開了埠陽莊接待外國友人的序幕。從那時起,陸續接待了朝鮮林業部部長、塞內加爾共產黨主席、日本橋本市市長等人的來訪。進入九十年代, ...

重慶的民俗文化

  巴渝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的一部分。“炎黃”的始跡在黃河流域,而從夏禹始,先民的傳聞則已開始南漸。禹的出生地相傳有三處,都在長江流域,即四川、江西九江和安徽。據大量史籍所載,禹應是生於四川境內的汶山郡廣柔縣石紐鄉,娶於江州塗山。古江州就是今日之重慶。秦滅巴國設巴郡後,巴人更是長足步入了漢化的過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