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際交往中,人的第一眼印象是相當重要的,不能說別人以貌取人,但是在認識的時候就應該在外表上花些功夫,不然就很容易給別人留下壞的印象,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很多的民族服飾是非常的精美華麗的,本期烏孜別克族文化為你揭秘。
在人際交往中,人的第一眼印象是相當重要的,不能說別人以貌取人,但是在認識的時候就應該在外表上花些功夫,不然就很容易給別人留下壞的印象,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很多的民族服飾是非常的精美華麗的,本期烏孜別克族文化為你揭秘。
東鄉族是甘肅省的一個少數民族,具有非常明顯的民族特色,從14世紀起至今已經經歷了幾百年的歷史磨礪,其文化底蘊也是完整的保留下來。本期中國傳統服飾帶你瞭解東鄉族服飾的特點。
東鄉族的服飾與回族有相似之處,但其特點也頗為明顯。男子多戴平頂的無簷帽,有黑、白兩色,穿白襯衣,外套黑坎肩,穿青藍色褲,老年人則以黑、灰、白為上。冬季穿羊皮襖,不掛布面。
東鄉族男子多穿寬大長袍,束腰帶,掛腰刀、煙荷包。婦女多穿圓領、大襟、寬袖的繡花上裝。下穿套褲,褲筒後面開小衩,褲筒、褲腳有鑲或繡的花邊。喜慶節日則穿繡花裙,繡花鞋。
男子戴平頂無簷白、黑軟帽。婦女在家戴繡著花紋的便帽,外出戴遮住全部頭髮的絲綢蓋頭。少女和新婚者戴綠色,婚後及中年婦女戴黑色,老年婦女戴白色。婦女的首飾以銀製耳環及手鐲、瑪瑙珠子為主。
東鄉族服飾也反映了進入階級社會以後的等級差別和一些特殊的財產觀念。伊斯蘭教眾多的社會倫理規範中最首要的一條規定,就是人人平等。伊斯蘭教反對人們透過穿著豪華名貴的服飾來顯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表現自己的高貴。因此,東鄉族服飾中不崇尚貴重華麗的服飾,不虛榮、不炫耀,穿著應儘量普通化、大眾化,這是平等觀念在服飾中的一種體現。
古時的東鄉族婦女愛穿一種有領圈、大襟和寬袖的繡花衣服,袖口上鑲一道花邊。下穿套褲,褲管鑲兩道繡花邊,褲管的後面開小叉,用飄帶束住褲管。逢喜慶大事,穿繡花裙子。足登後跟高寸許的繡花鞋。當時不戴蓋頭,只戴包頭巾。後來,婦女的服飾逐漸變化。女的一般戴蓋頭,長至腰際,頭髮全被遮住,只露出臉孔。
蓋頭大致分綠、黑、白三種顏色。少女和新婚婦女戴綠綢和綠緞子蓋頭;少婦和中年女子戴黑蓋頭;老年婦女戴白蓋頭,衣著都是藏青色或黑藍色布衣。青年婦女穿紅或綠的,上衣寬大,大襟在後邊,外加一件坎肩,長褲一直拖到腳面,褲管不十分寬大,約7寸許。冬季穿棉襖褲,式樣與單衣同。嚴寒時節也穿皮襖。
東鄉族婦女所穿襪子由黑布縫製而成,鞋子也以藍黑色居多。年輕女子多在鞋頭上繡上一些花朵。早些時期,婦女還喜愛高2寸許的木底黑跟鞋。木底高跟,用黑布包縫後鞝在鞋幫上,叫木底子鞋。
《甄嬛傳》風靡全球的氣勢並沒有過去太久,如今的《羋月傳》又即將火爆登場,那些繁瑣漂亮的衣服一直是女生注意的物件,少數民族的衣服更是美不勝收。本期中國傳統服飾帶你瞭解鄂溫克族服飾。
鄂溫克族屬於通古斯人種,其服飾的原料主要為獸皮,滿洲、錫伯族等通古斯人也即是如此。大毛上衣斜對襟、衣袖肥大,束長腰帶。短皮上衣、羔皮襖,是婚嫁或節日禮服。
鄂溫克族無論男女,衣邊、衣領等處都用布或羔皮製作的裝飾品鑲邊,穿用時束上腰帶。喜愛藍、黑色的衣服。皮套褲外面繡著各種花紋,天冷時穿在皮褲的外面。男子夏戴布制單帽,冬戴圓錐形皮帽,頂端綴有紅纓穗。鄂溫克族婦女普遍戴耳環、手鐲、戒指,或鑲飾珊瑚、瑪瑙。已婚婦女還要戴上套筒、銀牌、銀圈等。
近一百多年來,他們開始使用棉布做衣服。女子一般外穿連衣裙,衣領較大,領上有白綠道鑲邊,下襬較寬,前面對襟,過去衣服曾以獸骨做扣。老年婦女多穿藍色、黑色,少女穿紅色、天藍色。男女都穿(犭罕)皮靴子,冬靴是帶毛的,夏靴是去毛的,隔潮、輕便,走路無聲,便於狩獵和在山林中行走。
鄂溫克族衣服的特點是肥大、寬鬆、斜大襟、束長腰帶。清末以前,鄂溫克人只以獸皮製衣;清末以後,才開始用布料製衣。他們的衣著處處離不開皮子,這與其主要從事畜牧業,因為所在地區氣候寒冷不無關係。冬天一般用長毛、厚毛皮做衣服;春秋用小毛皮,夏天也有用去了毛的光板皮做衣服的,在皮製的衣著中以羊皮為最多,皮製衣服種類很多,依據穿、戴、鋪、蓋等不同用途而形式各異。其中皮被子頗有特點。
在敖魯古雅生活的鄂溫克族的衣帽鞋靴被褥都用獸皮製作。衣服是用颳去毛的(犭罕)皮製作,用樹皮水或煙燻等方法,把皮衣褥染成黑色、黃色。過去的冬季皮帽用狍頭皮做帽子的外面,用灰鼠或猞猁皮毛做裡,暖和、美觀,在狩獵時作為偽裝不易被野獸發現。在縫製皮衣物時,需用(犭罕)、鹿筋捻線縫,樹枝刮也不開線。在衣服的邊角、開叉處縫製圖案裝飾。
舊社會鄂溫克族服飾樣式,有社會地位、等級和禮節的區別。如男裝普通百姓只有兩邊開叉,而官員袍子前後左右都有開叉,前後叉口有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