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民族的生態建築之苗族吊腳樓

民族的生態建築之苗族吊腳樓

  每個民族都有每個民族的特色文化,當然,每個民族的服飾不太相同、每個民族的習俗不太相同、每個民族的建築物也不太相同。苗族的吊腳樓是屬於一種傳統民居。那麼,大家對於苗族的吊腳樓瞭解還是不瞭解呢?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從民族文化的角度一起來尋找答案吧!

  苗族吊腳樓的簡介

  苗族吊腳樓是苗族的一種傳統建築,同時也是我國南方特有的古老建築形式。它一般都是依山傍水,鱗次櫛比,層疊而上。苗族吊腳樓均分為上下兩層,樓上住人,樓下架空,上層寬大,工藝複雜,做工精細。下層隨地而建,很不規則。

  現代建築學家認為,苗族吊腳樓是最佳的生態建築形式。

  苗族吊腳樓的結構

  吊腳木樓的地基必須是把斜坡挖成上下兩層;每層進深各為6尺多,各層面積約100平方米。上下兩層相差約4尺多,層與層之間的山壁和外層山體用石頭砌成保坎。建房時,將前排落地房柱擱置在下層地基上,最外層不落地房柱與上層外伸出地基的樓板持平,形成懸空吊腳,上下地基之間的空間就成為吊腳樓的底層,這就是所謂的“天平地不平”的吊腳樓特點。吊腳樓採用穿鬥式結構,每排房柱5至7根不等,在柱子之間用瓜或枋穿連,組成牢固的網路結構。中柱一定要用楓木,因為楓樹是苗族的生命圖騰樹,是象徵祖先靈魂的聖樹。

  吊腳樓一般以三間四立帖或三間兩偏廈為基礎,一般分為三層,底層都用作家畜和家禽的欄圈,以及用來擱置農具雜物等東西。中層住人,正中間為堂屋,堂屋兩側的立帖要加柱,樓板加厚;因為這是家庭的主要活動空間,也是宴會賓客笙歌舞蹈的場所。有少數人家在正對大門的板壁上安放有祖宗聖靈的神龕。神聖的家庭祭祖活動就在堂屋進行,一般情況下,左右側房作為臥室和客房。三樓多用半存放糧食和種子,是一家人的倉庫;如果人口多,也裝隔出住人的臥室。廚房安置在偏廈裡。建築的空間分割組合,以祖宗聖靈神龕所在的房間為核心,再向外延伸輻射。家庭成員在這樣的空間組合下生活,無形中便被祖宗聖靈所在的堂屋的空間引力所凝聚,從而為家庭的團結增強了親和力。祖先崇拜的苗族傳統宗教,在吊腳樓的民居建築上被充分完美的體現出來了。

  苗族吊腳樓的特點

  苗族的吊腳樓建在斜坡上,把地削成一個“廠”字形的土臺,土臺下用長木柱支撐,按土臺高度取其一段裝上穿枋和橫樑,與土臺平行。吊腳樓低的七八米,高者十三四米,佔地十二三個平方米。屋頂除少數用杉木皮蓋之外,大多蓋青瓦,平順嚴密,大方整齊。

  吊腳樓一般以四排三間為一幢,有的除了正房外,還搭了一兩個“偏廈”。每排木柱一般9根,即五柱四瓜。每幢木樓,一般分三層,上層儲谷,中層住人,下層樓腳圍欄成圈,作堆放雜物或關養牲畜。住人的一層,旁有木梯與樓上層和下層相接,該層設有走廊通道,約1米寬。堂屋是迎客間,兩側各間則隔為二三小間為臥室或廚房。房間寬敞明亮,門窗左右對稱。有的苗家還在側間設有火坑,冬天就在這燒火取暖。中堂前有大門,門是兩扇,兩邊各有一窗。中堂的前簷下,都裝有靠背欄杆,稱“美人靠”。

  苗族吊腳樓屬於苗族特有的建築形式,是在山地條件下極具特色的創造,這些充滿民族文化氣息的傳統建築,為苗族人們的生活提供了激情動力。

"客家祖地"出了建築之鄉 才溪小鎮書寫新傳奇

  才溪,是“客家祖地”閩西上杭縣的一個小鎮,在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被毛澤東稱讚為“全蘇區第一個光榮的模範”。這個中國紅色革命鬥爭時期的蘇區模範鄉,已從昔日的“紅軍故鄉”、“將軍之鄉”變成了今天遠近聞名的“建築之鄉”。

  毛澤東在此寫下《才溪鄉調查》

  沿著小路,來到毛澤東才溪鄉調查會址之一的“列寧堂”,門外牆上“打土豪分田地”的字跡依然清晰可見。這間具有典型客家建築風格的民居,1929年9月被用作才溪區工會的辦公地點,1930年為紀念列寧誕辰60週年改稱為“列寧堂”,是當年毛澤東住宿和開調查會的地方。

  在“列寧堂”裡,毛澤東才溪鄉調查紀念館館長陳春連向記者講述了當地人津津樂道的那個老故事:1933年,寒意襲人的冬日裡,毛澤東在這裡先後召開了區委書記、區蘇主席、各部部長、工人代表、貧農代表、婦女代表、耕田隊長等各種型別的調查會。每次調查會,毛澤東親自口問手寫,對聽不懂的客家話,就請人翻譯。

  “列寧堂”東側一間小小的廂房裡,擺放著書桌、木椅和一張床,桌上有一盞鏽跡斑斑的煤油燈,桌邊一把油紙傘靜靜地靠在牆角……當年,每次開完調查會,毛澤東就會回到這個簡陋的住處。

  1933年11月底,一本《鄉蘇工作的模範——才溪鄉》誕生了,這便是著名的《才溪鄉調查》。陳春連說,《才溪鄉調查》這篇著作回答了要不要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蘇區建設有沒有必要和可能,以及中國應該走什麼道路等事關中國革命的重大問題,對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以及中國革命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戰爭時期出將軍

  離“列寧堂”不遠處,就是2009年新落成的毛澤東才溪鄉調查紀念館。偌大的紀念館前廣場邊上,於此誕生的“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幾個紅色大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紀念館的陳列展示了才溪過往的輝煌與榮耀:此地素有“紅軍故鄉”、“將軍之鄉”、“烈士之鄉”等美譽。當年這裡有80%的青年男子參加紅軍,1955年在中國人民解放軍授銜中,湧現了將名顯赫的“九軍十八師”。

  在戰火紛飛的年代,1192名才溪兒女為國捐軀,其中留下姓名的僅有962位,平均每15個才溪人中就有一位烈士;才溪鄉也從原本的30個姓氏,變為如今的29個。才溪英烈事蹟館中,黑色“烈士牆”三面環繞,一個個英烈的名字赫然入目。

  和平時期出老闆

  “戰爭時期出將軍,和平時期出老闆。”在當地流傳的這句順口溜,十分貼切地道出今昔才溪的老故事與新傳奇。才溪鎮黨委書記陳華告訴記者,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才溪人秉承著“艱苦奮鬥,敢創第一”的精神,“拿起榔頭奔富裕,走出山門闖特區”,多業並舉,在建築、礦冶、機械製造業中成績不凡。

  如今,僅2.5萬人口的才溪,就有8000多人在外從事建築業,並創辦了30幾家建築企業,而博得了“建築之鄉”的新美名。中國龍工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李新炎是今日才溪籍企業家中的傑出代表,他創辦的中國龍工已是一家在香港上市的知名企業。

  更讓陳華稱道的是,這些才溪走出的老闆們致富不忘家鄉,捐助和支援家鄉教育、公益慈善事業的發展,如李新炎先生捐資成立了李新炎慈善基金會,本月初還資助上杭縣才溪中學1000萬元人民幣,用於修建教學辦公大樓和校園改造工程專案。

苗族吊腳樓

   苗族的吊腳樓通常建造在斜坡上,分兩層或三層。最上層很矮,只放糧食不住人。樓下堆放雜物或作牲口圈。兩層者則不蓋頂層。一般以竹編糊泥作牆,以草蓋頂。


三亞民俗文化苗族

  三亞苗族,具有自己獨特的服飾、歌舞、節慶及婚喪娶嫁習俗。苗族有很多富有傳奇性的節慶日,其中頗見妙趣的是“姐妹節”,每年農曆三月十五日到十八日,苗家姑娘吃完姐妹飯後,身穿民族服裝歡天喜地前往遊方(男女青年自由戀愛的代名詞),遊方唱山歌,吹蘆笙,跳蘆笙舞。   此時不僅本族青年可以與一向傾慕的物件暢抒愛情,就 ...

南通為什麼是建築

  南通是建築之鄉的原因是南通的建築鐵軍全國有名,很多地方都有南通建築隊的身影,從事建築安裝裝潢的人員很多,全市建築業總產值、總施工面積、從業人數等各項指標均列全國地級市第一。   南通,簡稱“通”,古稱通州,別稱靜海、崇州、崇川,江蘇省地級市,是長江三角洲中心區27城之一。 ...

哪裡稱為建築

  位於齊魯大地中部淄博市的市轄縣桓臺,以“建築之鄉”聞名全國,建築業在桓臺源遠流長,隋唐時期,境內莊嚴雄偉的隋文寶塔、華嚴寺已聞名遐邇。建於明代的“四世宮保”坊更是全國為數極少的古代磚坊之一。 19世紀初,膠濟鐵路通車後,濟南闢為商埠。桓臺建築工匠們開始走出家園,到全省、全國乃至海外去從事建築,迄今,仍屹立 ...

新疆省本民族建築風格是什麼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維吾爾族建築為伊斯蘭教風格,以南疆最為典型,主要受伊斯蘭宗教信仰、地域性傳統文化、乾旱少雨氣候等因素的影響,以及歷史上與中亞交往甚密等原因,建築結構多采用木構密肋式平房、土構拱及穹窿頂,其中民居多為木構密肋式平房,清真寺、大巴雜多采用木構多柱大廳式或土構穹隆頂;佈局為院落式,總體無明確軸線 ...

部落衝突建築錘用法

  部落衝突遊戲裡的建築之錘是一個可以將建築直接升級的道具,不過建築之錘只能使用一次,當使用完後建築之錘就會消失,在家鄉和建築大師基地都可以使用建築之錘,使用建築之錘的時候需要建築工人,建築之錘可以讓任一建築立即升高一級,是一個非常實用的道具。 ...

高腳樓是哪個民族建築

  高腳樓是南方少數民族的建築。   高腳樓式的建築形式是西雙版納地區典型的民居,這種房屋屋頂坡度很大,便於雨水下瀉,竹樓底部離地面2米左右,既通風涼快又可以避免潮溼,適應了西雙版納地區降水多,氣候溼熱的特點,同時又預防了動物侵襲。 ...

生態建築與綠色建築的區別

  生態建築主要從大的方面來講,形成一個大的生態系統,獲得一種高效低耗,無汙染生態平衡的環境。   綠色建築是指在建築的全壽命週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 ,保護環境和減少汙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築。   兩者在一定範圍內通用,但綠色建築是偏具體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