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特色的一面,傣族除了衣著、舞蹈、歌曲方面具有自己的特色,還有傣族剪紙這也是一種文化的體現。傣族剪紙產於雲南傣族地區,剪可以用於祭祀、賧佛、喪葬、喜慶及居家裝飾等方面。那麼,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傣族文化中剪紙工藝吧。
常見圖形
常見圖形既有龍鳳、孔雀、大象、獅子、麒麟、馬鹿、駿馬、游魚及各種奇獸異鳥,也有糯粘花、荷花、玫瑰花、菊花、茶花、杜鵑等花木,還有亭臺樓閣、佛塔寺廟等建築,形象生動,圖案整齊,勻稱美觀,風格粗獷有力,樸實無華。傣族剪紙在當地的社會生活中佔據著重要而特殊的地位,從剪紙內涵到外在表現形式諸方面均折射出傣族人民的歷史文化傳統、審美追求和獨特的民族精神。
剪紙方法
傣族剪紙手工藝常用“剪”與“鑿”兩種不同的工藝表現形式,所用的剪刀、刻刀、鑿子和錘是特製的,各類剪刀、刻刀具有尖、利、仄、薄的優點,一般可剪6—8層紙;各類鑿子和錘,有穩、鑽、靈活的特點,根據用力大小,一般一次可鑿10—50餘層紙。
剪。可以根據剪紙圖案的表現難易,和剪紙藝人的掌握的熟練程度,實際選擇是否畫出樣稿。對於一些熟練的剪紙藝人,可以做到手隨心剪。在生產、生活的時候,將紙、剪刀放在小蔑籮或筒帕裡,隨時隨地背在身上,休息時即可拿出來剪紙。他們只需一把剪刀就可以在幾層薄紙上創造出各種各樣生動的圖案。這類剪紙形式,表達隨意,不受固定圖案樣式的限制,具有記錄生活、展示民族地域風情藝術效果。
鑿。對於構圖複雜的圖案或花邊,先把設計好的剪紙圖案樣稿繪製在一張紙上,用帶橡皮的釘子加以固定,鑿刻時下鑿需垂直,以免上下層錯動走樣。根據事先畫好的圖案,用不同樣式規格的鑿子、刻刀,遵循從裡到外,從區域性到整體的原則,打製鑿刻而成。這類剪紙形式,因其圖案的繁瑣複雜,常用於物品的裝飾和宗教祭祀。
使用工具
潞西傣族剪紙以特製的剪刀、刻刀、鑿子和錘子為工具,其剪刀和刻刀具有尖、利、仄、薄的特點,一般可剪八層紙;鑿子和錘子有穩、鑽、靈、活的特點,一次可鑿五十餘層紙。傣族剪紙分“剪”與“鑿”兩種方法,剪無需稿樣,隨手可剪;鑿則需稿樣,按樣製作。
傣族剪紙的主要製品為扎、董、佛幡、掛燈、吊幢、板等,多用以裝飾佛殿的門窗、佛傘、佛幡及演出道具、節日綵棚、潑水龍亭等。傣族剪紙內容多與傣族所信仰的南部上座部佛教有關,涉及佛經故事、民間傳說和邊疆風物特產等,帶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和鄉土風味。
2020雲南德宏潑水節哪一天 德宏傣族潑水節是幾月幾號
2020雲南德宏潑水節是4月11日至14日。2020雲南德宏潑水節從4月11日至14日放假。
2020雲南德宏潑水節及其假期取消
雲南省德宏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辦公室9日釋出通知,鑑於當前境外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德宏州取消2020年潑水節假期。
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位於雲南西部,與緬甸接壤。潑水節是傣族、德昂族民眾最盛大、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也是德宏州各族人民大團結、大聯歡的盛會。往年潑水節,德宏州將會放假4天(包括週末)慶祝節日。
今年為持續全面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各項工作措施,抓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經德宏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同意,取消2020年潑水節假期,4月11日(星期六)、12日(星期日)照常休息,4月13日(星期一)、14日(星期二)正常上班。
雲南德宏潑水節
潑水節,德宏傣語稱為“擺賞建”“擺算南”,是傣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也是參與人數最多、最具有群眾性和知名度的傣族傳統節日。時間在傣歷六月(公曆4月,傣語稱為“冷貨”),即農曆的清明節後7天、公曆的4月中旬舉行。
潑水節的第一天,男女老少身著盛裝,帶上千包飯,邀約上山採鮮花和樹枝。到山上採花的人們興之所至,有感而發者不時還會即興對唱山歌。採摘的花叫“潑水花”,採來的花拿到寨子佛寺前扎“水樹”(亦叫“敦賞建”,即賞建樹)和裝飾龍亭(德宏傣語叫“恭算”,木製龍狀水輪,人們潑水時先將水倒入其中,然後在出水口處接住流出的水,用來相互潑灑)。裝飾好後,男女青年聚在一起“共毫”(傣語意為聚餐,現成為民族團結餐)。節日
第二天清晨,老人們把頭天採來的鮮花和敬獻禮品供奉在佛前,並於中午前把佛寺內的一尊尊佛像搬出來,放在龍亭子裡,男女青年頭召集男女老少到佛寺中,用打來的聖潔的水或摻有花瓣的水灌到掏空的木龍身上,水從龍口噴出,噴灑到佛像身上,以求風調雨順、穀物豐登。潑水節儀式開始,男女青年都沐浴更衣、梳洗打扮,穿上節日的民族盛裝,成群結隊、敲鑼打鼓、載歌載舞參加潑水儀式。
潑水節第三天,人們往往要互相走村串寨,到寨子的佛寺禮佛完後,年輕人用樹葉蘸點水後給長者們灑水以示尊敬和得到長者們的吉利祝詞,而後同輩人互相潑水,互祝平安,遠離災禍。寨子間相互進行潑水慶祝,這種活動時間一般會持續三天。青年男女相互以潑水為戲,繼而男女老幼亦參與互潑,邊潑邊喊,潑水聲和人們的歡笑聲響成一片。節日的歡樂也達到了高潮。
潑水節也是浴佛節
據傳說,佛祖釋迦牟尼在傣歷六月月圓時出生的,龍噴香雨沐浴佛身。凡有佛寺的傣族村寨,人們就沿用這一傳說,每到潑水節,人們就在佛寺前搭起龍亭,並擺放刻制的木龍,準備浴佛。一般潑水節活動要舉行3至5天。每逢潑水節,傣族人民都要舉行潑水、賧佛、放孔明燈、丟包以及各種文藝活動、體育活動等慶祝活動,希望把過去一年中的疾病和災難送走,祈求在新的一年裡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畜興旺。節日前夕,許多傣家人都要用糯米粉加上紅糖、芝麻、花生等配料,用芭蕉葉包著蒸熟的“潑水粑粑”送給客人,表示祝賀。
德宏傣族的牛肉圓子製作方法:
用料:鮮牛肉、精鹽、味精、清水、生粉。
將鮮牛肉切薄片,用圓形小鐵槌捶爛,加清水、精鹽、菱粉拌勻,打成牛肉膠。用手將牛肉膠搓成丸形,放進鍋中,加清水,用文火浸熟取出,以水清,丸浮不面為準;要求牛肉必須新鮮,否則沒有膠質,捶不爛也易出水,製成的牛肉丸便不爽滑;牛肉丸要用文火浸熟,如用武火不斷沸滾,會使牛肉丸變韌。
蠟染,是一種古老的防染工藝,古稱“蠟纈”,與絞纈、夾結一起被稱為我國古代染纈工藝的三種基本型別。蠟染工藝品的魅力除了圖案精美外,還在於蠟冷卻後在織物上產生龜裂,色料滲入裂縫,得到變化多樣的色紋,俗稱“冰紋”。同一圖案設計,做成蠟染後可得到不同的“冰紋”。
蠟染的製作過程:
蠟染的材料:繪製蠟染的織 ...
剪紙的發明在西漢,並且是在蔡倫造紙之後,但是之前就存在類似剪紙鏤空的一些藝術形式。自那時起剪紙就已經出現。現存最早的剪紙在新疆,作為陪葬品,寄託人們的哀思以及對逝者的祝福。隨後形式、用途逐漸多樣化,並在我國各地形成南北兩大主要派系,如今剪紙的應用也十分廣泛,並作為一種工藝品流傳。 ...
民間剪紙是我國民間美術形式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
民間剪紙作為中國本源哲學的體現,在表現形式上有著全面、美化、吉祥的特徵,同時民間剪紙用自己特定的表現語言,傳達出傳統文化的內涵和本質。 剪紙是中國最為流行的民間藝術之一,根據考古,其歷史可追溯到公元六世紀,但人們認為它的實際開始時間比這還要早幾百年。
...
“女作家應當不是寫,而是在紙上刺繡,因而工作得精細遲緩。”刺繡不僅僅是一個民間工藝,更是藝術上的傳奇,即使是如今也是無法解釋許多古代的一些特殊現象,湘繡作為繡品中的傳奇,你知道湘繡的特點是什麼嗎?
湘繡具有精湛的技藝和獨特的藝術風格。中國刺繡通常是用真絲、硬緞、交織軟緞、透明玻璃紗、尼綸加真絲、棉線等 ...
在中國民族文化而獨特的染色工藝中有一種叫做——扎染。它有一百多種變化技法,暈色豐富,變化自然,趣味無窮。更使人驚奇的是紮結每種花,即使有成千上萬朵,染出後卻不會有相同的出現。這種獨特的藝術效果,是機械印染工藝難以達到的。
相關起源:
扎染有著悠久歷史。起源於黃河流域。起源於何時尚無定論。現存最早的 ...
淮陽太昊陵泥泥狗,是河南淮陽縣著名的傳統民間工藝品,是古廟會上的一種獨特商品,也是中原文化中的一種元素,是漢族傳統手藝的奇葩。每個泥塑都有孔可吹,其聲鳴鳴,深受群眾特別是兒童的喜愛。本期的民間藝術的帶你去了解淮陽太昊陵泥泥狗。
淮陽太昊陵泥泥狗,河南淮陽縣著名的傳統民間工藝品,為淮陽縣太昊陵古廟會上的 ...
傣族製陶工藝是傣族文化的活化石,在當代,瓷器都是機器加工出來的,而在寂靜的傣族大山,人民還在用最原始古樸的方法來製作瓷器,經歷歷史的不斷轉換,這種傳統工藝依舊完整地保留在傣族寨子中,那麼,大家就隨小編一起看看傣族文化:古老的傣族製陶工藝吧。
傣族自古喜愛用陶。據明錢古訓《百夷傳》載:傣族器皿“所用多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