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稱,譯為他、它。通常是作賓語或兼語,不作主語。
2、作指示代詞,表近指。可譯為這,通常作復指性定語。
3、作結構助詞和定語的標誌,用在定語和中心語名詞之間,可譯為的,有的可不譯。
4、是補語的標誌,用在動詞、形容詞和補語之間,可譯為得。
5、是賓語前置的標誌,用在被提前的賓語之後和動詞謂語或介詞之前,譯時應省去。
6、用在主語和謂語之間時,可以取消句子獨立性的作用,可不譯,譯時也可省去。
7、為音節助詞,用在形容詞、副詞或某些動詞的末尾,或用在三個字之間,使之湊成四個字,只起調整音節的作用,無義,譯時應省去。
“求之與,抑與之與”的“與”是語氣助詞,無實意,這句話的意思是“是自己求得,還是別人告訴他”,出自《論語·學而篇》,語氣助詞是助詞的一種,是用在句中表示停頓和句末強調語氣的虛詞。
語氣助詞在句子中讀作時不譯舒緩停頓,在句末強調語氣或透過排比句重複時增強氣勢。常見的語氣詞有以下這些分類:疑問語氣、祈使語氣、感嘆語氣、肯定語氣和停頓語氣。肯定語氣詞與結構助詞不同,結構助詞若去掉便會影響句子的結構。
第一,用作代詞:
1、第三人稱代詞,作領屬性定語,可譯為"他的"、"它的";
2、第三人稱代詞,作主謂短語中的小主語,應譯為"他"、"它";
3、活用為第一人稱或第二人稱,譯為“我的”、“我”或者“你的”、“你”;
4、指示代詞,表示遠指,可譯為"那"、"那個"、"那些"、"那裡";
5、指示代詞,表示近指,相當於“這”、“這個”、“這些”. 表示"。
第二,用作副詞:
1、加強祈使語氣,相當於“可”、“還是”;
2、加強揣測語氣,相當於“恐怕”、“或許”、“大概”、“可能”;
3、加強反問語氣,相當於“難道”、“怎麼”。
第三,用作連詞:
1、表示選擇關係;
2、表示假設關係,相當於“如果”。
第四,用作助詞,起調節音節的作用,可不譯。
選自《呂氏春秋·慎行覽·察傳》原文:宋之丁氏,家無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聞而傳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國人道之,聞之於宋君。宋君使人問之於丁氏。丁氏對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於井中也。求聞之若此,不若無聞也。
求聞之若此在這裡是指尋到的訊息如此。求的意思是指尋找 ...
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意思是喜好古代文化,勤奮敏捷去求取知識的人。原句是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出自《論語·述而篇》,是學者們在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時引述較多的篇章之一,共包含六方面的內容,提出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學習態度,孔子對仁德等重要道德範疇的進一步闡釋,以及孔子的其他思想主張。
《論語·述而 ...
1、敏的意思是勤勉努力。
2、敏的釋義:疾速;敏捷。聰明;機警。
3、字源解說:最早見於甲骨文,其本義是做事動作快捷,即《說文解字》所謂的“疾也”,後延伸至勤勉努力、腦子反應快等。
4、組詞:敏捷、敏銳、靈敏、過敏、機敏等。 ...
當求之於上流的於字的意思:介詞,起引介作用,引進動作行為發生的地點。在這裡是“向,在”的意思。
當求之於上流,是文言句式中的狀語後置句型,正常語序為:當於上流求之。意思是:應當向上遊尋找。或:應當在上游尋找。
出自《河中石獸》,《河中石獸》是清代文學家紀昀創作的一篇文言小說。此文講述了一則非常有教 ...
“退其次而求之”意思是得不到好的,只有要相對好一些的了。出自曹靖華《嘆往昔,獨木橋頭徘徊無終期》:“凡事往往不得已而求其次,鴻溝上沒有橋樑,只好繞道東京了。”
退其次而求之造句:
1、不要怕目標定得太高,你可能需要退其次而求之。
2、採訪那天,他決定退其次而求之,去試試功德林的面。
3、最 ...
1、反其道而行之是漢語詞彙,拼音fǎn qí dào ér xíng zhī,解釋為採取與對方相反的辦法行事。
2、【出 自】《史記·淮陰侯列傳》:“名雖為霸,實失天下心。故曰其強易弱。今大王誠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誅。”
3、【英 文】to act in a diametrically o ...
1、“子曰:默而識之”的意思是:孔子說把所見所聞默默記在心裡。出自《論語·述而》。
2、《論語》,是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編成的語錄集,成書於戰國前期。全書共20篇492章,以語錄體為主,敘事體為輔,較為集中地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