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求孫中山讓位給袁世凱的原因分析

求孫中山讓位給袁世凱的原因分析

  客觀原因有:

  1、辛亥革命以後的國際國內形勢呼喚一個強有力的人物來處理當前的局面,袁世凱比較合適;

  2、袁世凱在清末新政中,政績頗著,得到了資產階級的信任和歡呼;

  3、帝國主義、資產階級各階層擁袁棄孫的一致傾向,是孫中山讓位的一個客觀原因。

  主觀原因有:

  1、辛亥革命之時,革命黨人尚不具備掌握政權的思想準備,並且中華民國建立以後,認為只剩下建設民國的問題而產生功成身退的思想;

  2、在同盟會的綱領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當中,隨著中華民國的成立,革命黨人中有滿清已經推翻,民國已經建立,只需要建設民國的問題;

  3、孫中山為首的革命黨人尚不具備管理國家的政治經驗和才能。

孫中山為什麼要讓位給袁世凱

  首先,南京政府的腰桿不硬,對袁世凱的個人誠信產生了幻想。辛亥革命剛開始取得勝利,革命營壘內部便已呈現出一派分崩離析的現象。當時,領導這次革命的中國資產階級還沒有得到充分發展,十分軟弱無力,它的核心力量即同盟會政治理論上非常幼稚,組織上也鬆散龐雜。

  其次,袁世凱在清末新政”政績頗著,得到了資產階級的信任。 1905年7月2日,袁世凱在戊戌變法後第一個奏請大清國實行立憲政體:救亡非立憲不可,立憲非取法鄰邦不可。”9月2日,袁世凱和張之洞聯合上奏:諸立停科舉,以便推廣學堂,鹹趨實學。已經延續千年的封建專制的科舉考試,竟然在袁世凱的推動下壽終正寢。

  第三,帝國主義對袁世凱的支援,是孫中山讓位的一個重要原因。 在袁世凱與孫中山之間,帝國主義與資產階級,其選擇是一致的,那就是擁袁棄孫。辛亥革命後,大多數革命黨人並不認識帝國主義真面目,以為中國的積弱只是因為清政府的昏庸腐敗,只要把它推翻了,中國就會逐步走上獨立富強的道路,甚至天真地認為他們既是資產階級革命,是以西方為榜樣的,可能會得到西方國家的援助,所以革命起來後總是小心翼翼地避免觸動帝國主義列強在中國的既得利益。

孫中山為什麼要傳位給袁世凱

  1、當時孫中山領導的臨時政府實力有限,革命黨人尚不具備掌握全國政權的能力。雖然大部分的省份已脫離清政府的控制,可主要的軍事憑藉卻是各地的團練與新軍,或是混入部分華僑以及洪門與旗下哥老會的成員,無論在裝備與士兵素質上,皆無法與清朝主力北洋軍抗衡。此外由於孫並未實際投入革命戰事,故各省的革命勢力紛紛推出自己的領導,使革命勢力呈現多頭馬車的情形。

  2、革命派流露出的民族主義情緒及其缺乏穩定政局的能力,使西方傳教士感到其利益受到了一定威脅,態度逐漸發生變化並最終選擇了袁世凱。

  3、以英國為首的列強為使其中國利益不受損害,表面上主張對中國革命實行保持中立的不干涉政策,實際上卻竭力扶持袁世凱上臺主政。袁世凱上臺得到了列強在輿論、和談、財政和外交四個方面的支援。


孫中山讓位影響結果

  辛亥革命之時,革命黨人尚不具備掌握政權的思想準備,並且中華民國建立以後,認為只剩下建設民國的問題了,而產生功成身退的思想。   在同盟會的綱領“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當中,隨著中華民國的成立,革命黨人中有著這樣一種認識,那就是滿清已經推翻,民國已經建立,剩下的就是建設民國的問題了。    ...

的歷史評價

  袁世凱是晚清維新派的重要代表,他在推動中國政治、軍事、司法、經濟、社會管理、教育等領域的現代化方面作出了許多貢獻。例如,廢除科舉制度,建立現代考試製度,組建中國現代警察,廢除官衙等等。而最為重要的是,袁世凱是在推翻滿清政權中起到了決定性作用的功臣。   但袁世凱終究被冠以罪人身份,因其重大的過錯。在維新運 ...

孫中山見過面嗎

  在1912年七月份後,北京的政局屢現危機,為了調停黨爭並穩定當時的局勢,袁世凱邀請孫中山和黃興前來北京晤談,共商國家大計。8月2日,孫中山和黃興聯名致電袁世凱,表示稍做準備便啟程北上,並初定日期為8月17日出發。8月18日下午,在袁世凱的迎孫專使張昉與程克的陪同下,孫中山與夫人盧慕貞、秘書宋靄齡及魏宸組、 ...

分析奪權的原因

  1、資產階級的軟弱性;   2、袁世凱有北洋軍的支援、有實力、有資本;   3、革命黨缺乏實力及群眾基礎,沒有解決“土地”問題;   4、列強的干涉:帝國主義把袁世凱作為自己在中國的代理人,對袁世凱竭力支援,而對革命黨人施加壓力。 ...

孫中山為什麼要把總統的位置讓給

  在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後,帝國主義國家截留中國海關稅收,使臨時政府財政極其困難,無法長久支援戰爭所需,更無法支撐政權建設,被迫向袁世凱妥協。由於受到帝國主義、和國內封建主義的強大壓力與革命黨本身的渙散無力,孫中山被迫在清帝退位第二天就被迫辭職。當時地主階級反動勢力以及反對派的力量非常強大,虛偽狡猾、擁有實權的 ...

出賣維新派的原因

  袁世凱在戊戍變法期間一度傾向於維新派。他透過徐世昌與維新派保持聯絡,與聞和支援他們的密謀。並且做出了使用兵力的承諾,當事機緊迫時,他又不敢做殺榮祿、兵圍頤和園、劫持西太后的冒險舉動。八月初五日迴天津後尚未告密。八月初六日晚,聽到楊崇伊帶來政變訊息,袁世凱以為事情洩漏,為保全自己,和盤托出圍園劫太后的密謀, ...

歸納復闢的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徹底。   客觀原因:辛亥革命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沒有得到徹底的改變,復辟封建君主制度的社會基礎尚存。資產階級革命派力量渙散,其反袁鬥爭軟弱無力,使袁世凱的復辟活動得不到有效遏制。   國際因素: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歐洲列強無暇東顧,日本為獨霸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