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夜貼對聯:有一年新年,王羲之連貼了三次對聯都被喜愛他的字的人偷著揭走了。臨除夕,不得不又寫了一幅。他怕再被人揭去,就上下剪開,各先貼上一半。上聯是“福無雙至”,下聯是“禍不單行”。這樣果然奏效,人們見他寫的不是吉慶紅火的內容,也就不再揭了。到了新年黎明之際,王羲之又各貼了下一半,對聯就成了:“福無雙至今日至,禍不單行昨夜行”。路人聞之,皆擊掌歎絕。
2、筆冢:智永禪師為隋、唐間人,是王羲之的第七世孫,因非常用功練習書法,用壞的毛筆都棄置在大竹簍裡,經年累月之生,積了五大簍,於是他自己作了銘文,並埋葬了這些筆頭,稱為筆冢,可見得他愛書惜物的襟懷。
3、鐵門限:智永禪師擅長楷書、草書,能傅王羲之的風範。他雖然在永興寺修行,但是書法的名氣卻愈來愈響亮。很多人都透過各種關係來索求他的書法作品,人來人往絡繹不絕,門檻都被踩壞了,他只好將門檻用鐵皮包起來,人們就笑稱為“鐵門限”。
1、竹扇題字
據說有一次,王羲之看見有個老婆婆拎了一籃子六角形的竹扇在集上叫賣扇子,一直賣不出去,就上前跟她說:“你這竹扇上沒畫沒字,當然賣不出去。我給你題上字,怎麼樣?”
王羲之提起筆來,在每把扇面上龍飛鳳舞地寫了五個字,就還給老婆婆,老婆婆不識字,覺得他寫得很潦草,很不高興。王羲之安慰她說:“別急,你告訴買扇的人,說上面是王右軍寫的字”王羲之一離開,老婆婆就照他的話做了,集上的人一看真是王右軍的書法,都搶著買,一籮竹扇馬上就賣完了。
2、巧補春聯
大書法家王羲之每逢除夕都要親手寫春聯貼之於門,因為他的字號稱“天下第一行書”,很多人都想得其字而又難得。
這一年,除夕又至,王羲之照舊寫了“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八個字的春聯,留下了下半截,想偷對聯的人一看此八個字太不吉利,便掃興而歸,到了寅時,王羲之補了後半截,變成了“福無雙至今朝至,禍不單行昨夜行。”第二天一大早,想偷春聯的人見春聯變了樣,皆讚歎不已,拍手叫絕。
王羲之是我國東晉時的大書法家。王羲之從小喜愛寫字。據說平時走路的時候,也隨時用手指比劃著練字,日子一久,連衣服都劃破了。經過勤學苦練,王羲之的書法越來越有名。當時的人都把他寫的字當寶貝看待。有一次,王羲之到一個村子去。有個老婆婆拎了一籃子六角形的竹扇在集上叫賣。那種竹扇很簡陋,沒有什麼裝飾,引不起過路人的興趣,看樣子賣不出去了,老婆婆十分著急。王羲之看到這情形,很同情那老婆婆,就上前跟她說:你這竹扇上沒畫沒字,當然賣不出去。我給你題上字,老婆婆不認識王羲之,見他這樣熱心,也就把竹扇交給他寫了。王羲之
入木三分:相傳王羲之在木板上寫字,木工刻時,發現字跡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書法極有筆力。現多比喻分析問題很深刻。
東床快婿:指為人豁達,才能出眾的女婿。是女婿的美稱。
心慕手追:心頭羨慕,手上模仿。形容竭力模仿。
意在筆先:指寫字畫畫,先構思成熟,然後下筆。
行行蛇蚓:形容字型如蛇蚓盤繞,難 ...
王羲之自幼酷愛書法,幾十年來契而不捨地刻苦練習,終於使他的書法藝術達到了超逸絕倫的高峰,被人們譽為 "書聖"。 王羲之練習書法很刻苦,甚至連吃飯、走路都不放過,真是到了無時無刻不在練習的地步。沒有紙筆,他就在身上劃寫,久而久之,衣服都被劃破了。有時練習書法達到忘情的程度。一次,他練字竟忘了 ...
“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大家在上學的時候估計都有讀過把。作為書聖的王羲之,最出名的故事莫過於磨的墨,染黑了整潭的池水。字如其人,大仲馬在年輕窮困潦倒的時候也因被人字贊漂亮而樹立起了信心,最後成為了大作家,可見書法還是挺有用的。本期的古代書法家,帶你瞭解王羲之的一些故事。
1、竹扇題字
據說有一次 ...
“一筆而下,觀之若脫韁駿馬騰空而來絕塵而去;又如蛟龍飛天流轉騰挪,來自空無,又歸於虛曠,這近乎癲狂的原始的生命力的衝動中包孕了天地乾坤的靈氣。”那麼,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古代勵志故事看看書聖鮮為人知的王羲之的故事。
王羲之吃墨的故事
王羲之小的時候,練字十分刻苦。據說他練字用壞的毛筆,堆在一起成了一座 ...
1、王羲之從小喜愛寫字。據說他平時走路的時候,也隨時用手指比劃著練字,日子一久,連衣服都劃破了。經過勤學苦練,王羲之的書法就達到很高的水平。因為他出身士族,加上他的才華出眾,朝廷中的公卿大臣都推薦他做官。他做過刺史,也當過右軍將軍(人們也稱他王右軍)。後來又在會稽郡做官。他不愛住在繁華的京城,見到會稽的風 ...
《蘭亭集序》又名《蘭亭宴集序》、《蘭亭序》、《臨河序》、《禊序》和《禊貼》。東晉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與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位軍政高官,在山陰蘭亭修禊,會上各人做詩,王羲之為他們的詩寫的序文手稿。《蘭亭序》中記敘蘭亭周圍山水之美和聚會的歡樂之情,抒發作者對於生死無常的感慨。 ...
王羲之出身於兩晉的名門望族,他12歲時經父親傳授筆法論,從小向當時著名的女書法家衛夫人學習書法。在以後他渡江北遊名山,博採眾長,草書師法張芝,正書得力於鍾繇,觀摩學習"兼撮眾法,備成一家",達到了"貴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