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求蘇軾的前後赤壁賦

求蘇軾的前後赤壁賦

  《前赤壁賦》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於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於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蕭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嫋嫋,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 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 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鬱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 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糜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與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託遺響於悲風。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客喜而笑,洗盞更酌,餚核既盡,杯盤狼藉。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後赤壁賦》

  是歲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將歸於臨皋。二客從予過黃泥之坂。霜露既降,木葉盡脫,人影在地,仰見明月,顧而樂之,行歌相答。已而嘆曰:"有客無酒,有酒無餚,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舉網得魚,巨口細鱗,狀如松江之鱸。顧安所得酒乎"歸而謀諸婦。婦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需。"於是攜酒與魚,復遊於赤壁之下。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劃然長嘯,草木震動,山鳴谷應,風起水湧。予亦悄然而悲,肅然而恐,凜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聽其所止而休焉。時夜將半,四顧寂寥。適有孤鶴,橫江東來。翅如車輪,玄裳縞衣,戛然長鳴,掠予舟而西也。 須臾客去,予亦就睡。夢一道士,羽衣蹁躚,過臨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遊樂乎"問其姓名,俯而不答。"嗚呼,噫嘻, 我知之矣。疇昔之夜,飛鳴而過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顧笑,予亦驚寤。開戶視之,不見其處。

如何評價蘇軾的赤壁賦

  由《赤壁賦》品蘇軾人生政治上的失意,蕭聲哀怨。人生無常,生命的短暫。 從蘇軾的《赤壁賦》中可看出他豁達淡然的人生態度。本文透過音聲色彩的組合,來傳達自己的主觀感受,長短錯落。“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寫出人在浩渺宇宙間茫然不知所之的感受,而“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又以極精煉的文筆,寫出冬日秋江上枯寒荒疏的印象。《赤壁賦》寫於蘇軾一生最為困難的時期之貶謫黃州期間。蘇軾因“烏臺詩案”被扣上誹謗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獄。“幾經重闢”,慘遭折磨。後經多方營救,於當年十二月釋放,貶為黃州團練副使,但“不得簽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這無疑是一種“半犯人”式的管制生活。1082年壬戌,蘇軾作《赤壁賦》。他在黃州作的詩中,曾經痛苦地描寫過此時的憂鬱苦悶的心情。《赤壁賦》正是作於蘇軾政治上失意,行動上不自由,生活困苦,心情極其苦悶的時期。

蘇軾寫赤壁賦的背景

  創作背景:

  《赤壁賦》寫於蘇軾一生最為困難的時期之一被貶謫黃州期間。宋神宗元豐二年,因被誣作詩謗訕朝廷,遭御史彈劾,被捕入獄,史稱烏臺詩案。蘇軾因寫下《湖州謝上表》被扣上誹謗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獄。幾經重闢,慘遭折磨。後經多方營救,於當年十二月釋放,貶為黃州團練副使,但不得簽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這無疑是一種半犯人式的管制生活。

  元豐五年,蘇軾曾於七月十六和十月十五兩次泛遊赤壁,寫下了兩篇以赤壁為題的賦,後人因稱第一篇為《前赤壁賦》,第二篇為《後赤壁賦》。


前後赤壁各多少個字

  前赤壁賦643個,後赤壁賦450個,總共是1093個。   《前赤壁賦》是宋代大文學家蘇軾於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年)貶謫黃州(今湖北黃岡)時所作的賦。此賦記敘了作者與朋友們月夜泛舟遊赤壁的所見所感,以作者的主觀感受為線索,透過主客問答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暢,到懷古傷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脫的 ...

蘇軾赤壁

  《後赤壁賦》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篇賦,作於宋神宗元豐五年,即1082年貶謫黃州,今湖北黃岡時,是《赤壁賦》的姊妹篇。與前篇純寫江上泛舟不同,後篇記遊,以登岸履險為主,也無談玄說理的內容。文章前面記真景真情,透過毫不雕琢的天然佳句,給人一種壯闊的美感。中間對踞石攀木、俯江長嘯的細緻描寫,真切地表達了作者 ...

前後赤壁分別是什麼時候寫的

  《前赤壁賦》是宋代大文學家蘇軾於宋神宗元豐五年七月十六日,貶謫黃州時所作的賦。   此賦記敘了作者與朋友們月夜泛舟遊赤壁的所見所感,以作者的主觀感受為線索,透過主客問答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暢,到懷古傷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脫的達觀。 全賦在佈局與結構安排中映現了其獨特的藝術構思,情韻深致、理意透 ...

蘇軾赤壁原文

  1、原文: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2、於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 ...

蘇軾赤壁對聯

  上聯:攜客悠哉遊赤壁,下聯:舉杯醉也賦新詩。   上聯: 清風萬頃託遺響,下聯:明月一江映殘觥。   上聯:橫槊中流不識變幻風雲,下聯:泛舟赤壁能悟盈虛水月。   上聯:吟詩倚歌有客弄簫音如怨,下聯:飲酒憑窗何人遺世羽化仙。   註釋:《前赤壁賦》是宋代大文學家蘇軾於宋神宗元豐五年貶謫黃州時所作的賦,此賦 ...

蘇軾寫前赤壁的背景和蘇軾介紹

  《前赤壁賦》創作背景:   《赤壁賦》寫於蘇軾被貶謫黃州期間。宋神宗元豐二年,因被誣作詩“謗訕朝廷”,遭御史彈劾,被捕入獄,史稱“烏臺詩案”。蘇軾因寫下《湖州謝上表》被扣上誹謗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獄。“幾經重闢”,慘遭折磨。後經多方營救,於當年十二月釋放,貶為黃州團練副使,但“不得簽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 ...

蘇軾赤壁原文

  1、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2、於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