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江南春杜牧是寫南京的嗎

江南春杜牧是寫南京的嗎

  不是寫南京的,是寫金陵的。《江南春》是描寫江南風光的一首七絕。“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已經描繪了一幅幅絢麗的圖畫,但那只是宏觀的,而杜牧的《江南春》則相對具體一些,似乎使人生觀了幾個景點,也就更深刻了。

  杜牧在這首七絕中不僅描繪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還再現了江南煙雨濛濛的樓臺景色,使江南風光更加神奇迷離,別有一番情趣。這首《江南春》,千百年來素負盛譽,四句詩既寫出了江南春景的豐富多彩,也寫出了它的廣闊、深邃和迷離。

江南春杜牧

  1、《江南春》是唐代詩人杜牧創作的一首七絕。詩中不僅描繪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還再現了江南煙雨濛濛的樓臺景色,使江南風光更加神奇迷離,別有一番情趣。迷人的江南,經過詩人生花妙筆的點染,顯得更加令人心旌搖盪了。這首詩四句均為景語,有眾多意象和景物,有植物有動物,有聲有色,景物也有遠近之分,動靜結合,各具特色。全詩以輕快的文字,極具概括性的語言描繪了一幅生動形象、豐富多彩而又有氣魄的江南春畫卷,呈現出一種深邃幽美的意境,表達出一縷縷含蓄深蘊的情思,千百年來素負盛譽。

  2、原文: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杜牧寫江南春的背景

  1、《江南春》的作者杜牧是晚唐時期的著名詩人,這時候的唐王朝已經走向衰落,藩鎮割據、君王昏庸、權臣當道,皇帝信仰佛教,這令詩人在看到江南的佛寺之後,不由得想到了南朝梁武帝大肆弘揚佛教的事情,於是產生了感慨。

  2、詩中的最後兩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並不僅僅只是單純的景物描寫,還包含了詩人對歷史變遷的感慨,南朝統治者勞民傷財,大肆興修佛寺,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王朝已經更迭,佛寺只能作為歷史遺物,成為江南景物的點綴。

  3、這首詩其實也暗含借古諷今之意,諷刺當朝佛道誤國的現狀。唐朝自從唐憲宗之後,皇帝們都信仰佛教、在政治上沒有什麼作為,反而勞民傷財,許多忠貞的大臣反而因為發對而被貶,例如唐代著名文學家韓愈就因為上《諫佛骨表》反而遭到貶斥。杜牧是一位有政治理想的愛國詩人,身處在這樣沉悶的時代裡,詩人難免會發出不同的聲音。


題烏江亭的目的是什麼

  題烏江亭的寫作背景:烏江亭相傳是舊時楚漢之爭,項羽失敗自刎之處。透過對項羽兵敗身亡的史實,旨在說明勝敗乃兵家常事,不能因為一時的失敗,就放棄捲土重來的機會。   目的是告訴我們:人要有百折不撓的精神,要善於從失敗中總結經驗教訓,要有不屈不撓的意志。 ...

山行時的背景

  1、詩人沒有像一般封建文人那樣,在秋季到來的時候,哀傷嘆息,他歌頌的是大自然的秋色美,體現出了豪爽向上的精神,有一種英爽俊拔之氣拂拂筆端,表現了詩人的才氣,也表現了詩人的見地,這是一首秋色的讚歌;   2、杜牧生活在內憂外患日益加深的晚唐時期,從青年起就關心國事,抱有挽救危亡,恢復唐王朝繁榮昌盛的理想,2 ...

的七夕是什麼意思

  這是寫失意宮女生活的孤寂幽怨。首句寫秋景,用冷字,暗示寒秋氣氛,又襯出主人公內心的孤悽。二句寫借撲螢以打發時光,排遣愁緒。三句寫夜深仍不能眠,以待臨幸,以天街如水,暗喻君情如冰。整首詩除了冷、涼兩字之外,其餘全是寫的美景,表達的自然也不是哀情了。冷和涼,暑氣未散,由流螢可知氣候狀況,在比較熱的天氣李裡,涼 ...

的山行裡面的斜是什麼意思

  1、斜的古音是押韻,意思是山勢平緩,坡度不大;   2、現在的意思是不正,跟平面、直線既不平行也不垂直的。如斜坡、歪斜;   3、遠上寒山石徑斜這句,寫山,寫山中小路。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蜿蜓伸向山林深處。遠字寫出了山路的悠長,斜字與上字呼應,寫出了高而緩的山勢,寫出了小路屈曲盤旋的特點。 ...

的赤壁

  《赤壁》是唐代詩人杜牧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詩人即物感興,託物詠史,點明赤壁之戰關係到國家存亡,社稷安危;同時暗指自己胸懷大志不被重用,以小見大。   原文:折戟沉沙鐵未銷,   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   銅雀春深鎖二喬。 ...

的阿房宮賦的名句有哪些

  1、橋臥波,未云何龍?複道行空,不霽何虹?   2、歌臺暖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雨悽悽。   3、明星熒熒,開妝鏡也;綠雲擾擾,梳曉鬟也;渭流漲膩,棄脂水也;煙斜霧橫,焚椒蘭也。   4、鼎鐺玉石,金塊珠礫,棄擲邐迤,秦人視之,亦不甚惜。   5、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   6、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 ...

的歸家是什麼意思

  1、解釋:兒子拉著衣服問我,為什麼我那麼遲迴來?我和誰在爭奪歲月,贏得了雙鬢邊上的銀髮?   2、賞析:前兩句寫出了稚子的天真與可愛,用來襯托後兩句詩人的嚴肅的沉思。後兩句其實是詩人的自問,自己在官場沉浮,去爭生活,爭名利,不知不覺人已漸漸老去,雙鬢漸染。詩人抒發了淡淡的對日薄西山的感嘆。“贏得”二字更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