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房忌在廟後,俗稱"寧住廟前,不住廟後,寧住廟左,不住廟右"。若出於無奈,只能在廟後蓋房,忌以北屋為主房,而以西房為主房,南、北房為配房,大門則向東開。
蓋房忌四、六間,俗稱"四、六不成財"。現在,此俗已改,批房基地,一般為四間。
院內房屋開門,忌兩門中線正對。
喬遷,忌"千金沙"方向,千金沙方向隨四季轉動方向,春在東南,夏在西南,秋在西北,冬在東北。千金沙方向是凶地,與千金沙相反的方向是旺地,其他方向是平地。遷入新居,門頭掛紅布條,三天內,忌生人進屋。
定婚忌屬相不合,俗稱"龍虎如刀斬,白馬拍青牛,雞狗兩不合,鼠羊不長久,豬猴淚長流,龍蛇不到頭。
已出嫁的女兒,忌在孃家過大年、打春、八月十五,俗稱"窮孃家"。
已出嫁的女兒,忌在孃家生孩子。
老年人奄奄一息時,要穿好壽衣,若斷氣後再穿,被認為到陰府裡是光身鬼。
斷氣後,先撕破窗戶上一空窗紙,稱"放喪氣"。
家人按稱呼呼喚"回來吧,回業吧"稱"叫魂"。
給死者手裡握一隻用莜麥面捏的棒,稱"打狗棒"。
入殮不能超過晚上子時,超過子時要等到第三天才能入殮。
門口掛倒頭紙,倒頭紙是成串的小紙束掛。小紙的張數比死者年齡多兩張,有天地各一張。
送孝人送信,到誰家都得給送葬人點吃的,稱"空不得嘴"。未接通知不去悼唁,有"孝不到紙不悼"之說。
悼唁活動在出殯前一天舉行,悼唁人到禮房上禮,送錢叫"禮金",送帳子叫"輓聯",送小饅頭稱"大飯X盒",送點心者稱"茶食八品",送紙紮二斗稱"金銀二斗",抬食羅稱"堂祭壹設"。孃家人只上物品沒有禮金。
出殯頭一天夜晚,孝男孝女隨鼓樂班子到村口"送鬼",曲調悠揚。 封棺時,孝子跪著雙手將斧子遞給人主,先由"人主"(死者是男,表叔為人主,死者是女,孃家人為人主)在榫釘上敲三下,表示無異議,之後才能將榫釘打牢封棺。
出殯時,長男象徵性的背起棺材的大頭,次男打幡。無親男,由同姓近親或其他親近者代替,"背大頭者"和"打幡人"將繼承死者的遺產。
出殯後第三天上墳,第七日上墳,之後每隔七天上一次墳,共七個七,百日、週年上墳,喪事才算全部結束。以後清明、農曆七月十五、十月一上墳。
許多講究,實際上都是源自於現實的需要,有的需要無法直接言明,便將現實的需要隱藏在了習俗的背後。如"如喪氣",將窗戶撕破,裨上是為了"放濁氣"。家裡長時間有病人,空氣汙濁,人死了,不怕著風了,又有許多人來,需趕緊將汙濁的空氣換掉。又如"送孝的空不得嘴",便是要求接信的人家,不管是否願意,是否方便,都要給送送孝的人弄點吃的,送孝的人辛苦,又顧不上吃正頓飯,道理不好講清,又怕人們不明情理,便用風俗定下來解決問題。許多習俗是明白人為大眾設定的規矩。每個看似沒有道理的習俗背後都隱藏著深刻的人情世故。
太原市晉源區一帶,舊有一種名叫“頂悠兒”的民間遊戲,據說源於宋代,明清時傳入太原縣 (今晉源區)。
悠兒俯拾皆是,可以用石片、瓦片或半頭磚(整磚的一半),總之是能豎立在地面而且大小以用手握住為宜。“頂悠兒”大人、小孩皆可,玩耍時在平地上即可,必須是兩人以上方能進行。先在2米左右的距
離間各畫一條橫線,一方將悠兒豎置在一條線上,另一方用自己的悠兒從另一條橫線去頂(擊)對方的悠兒。
“頂悠兒”的步驟共有六項,以誰先完成而定勝負。第一為“頭砸幹”,站在一端線上,用手中悠兒猛地將對面線上的悠兒擊倒;第二為 “扭子磕”,站在線上將悠兒拋至對方悠兒附近,然後單腿跳上前去,猛轉身用腳後跟磕自己的悠兒,目的是將對方悠兒碰倒;第三是 “前悶樓”,把悠兒放在頭頂上,單腿跳至對方悠兒前面,不用手將頭上的悠兒拋下,擊倒對方的悠兒;第四是 “後悶樓”,方法同前悶樓,只是往下拋時腦袋朝後;第五是 “前打後壓,毛猴猴搖剎”,站在線上把手中的悠兒扔至對方悠兒的附近,單腿跳上前去蹲下,用自己的悠兒把對方悠兒前面碰一下,再從後面將其壓倒,然後把對方的悠兒扶起來,將自己的悠兒放在上面,身體故意搖晃;第六為“赤腳連連上長界”,把對方豎置悠兒的界線推遠兩倍,然後脫掉鞋襪站在投擲線上,將悠兒放在腳背上,用腳丟擲悠兒去擊倒對方的悠兒。以上六項,如有一項不成功,則輪另一方進行。
這種遊戲難度較大,一般情況需反覆數次,方能定出輸贏。
民間藝術表現在生活的各個方面,如建、傢俱、裝璜、服飾及文娛活動等。
下面簡單介紹一下淶源梆子和淶源剪紙。
淶源梆子
淶源梆子風格介於山西梆子和河北梆子之間,曲調較簡單,淶源方言味道濃,是山裡人自娛自樂發展和流傳下來的,其中保留有很大部分的古老節目,原始古樸、粗獷豪放、詼諧活潑,泥土氣息濃郁。
...
佛山民俗中,有許多禁忌,現分述如下。
民間不論開業、開市、建屋、入夥、嫁娶等喜事,多用日子中的成、開、建、滿、危(俗有危危百事通之稱,但很少用)之日,禁用收、閉、破、執、除(喪字和凶事可用)之日,平、定之日,可酌量使用。在吉日中還須選擇吉時才可舉行。每逢楊公忌和三娘煞日,則諸事不宜。正月初一日祀神後出 ...
中秋佳節,萬家團圓;神州各地,處處歡騰。不同民族,不同地區都以各自不同的活動形式歡度中秋。在粵北山區翁源縣,民間鬧中秋的活動別開生面,頗具地方特色。
其一,印花餅。每臨中秋佳節,農家事先都忙著舂米粉印花餅。花餅是由糯米粉、花生米和糖等主要原料製成。其中一種象月亮一樣圓的“月光餅”,製作精緻,好看好吃。 ...
正月初一,忌說“少”或沒有,不向外潑水,不向外掃地。
女人坐月子,忌孕婦入房。
男人忌在曬有女人衣褲的竹竿下走過。
新年初三俗謂“窮鬼日”,忌會客探親。
農曆正月的初五、十四、二十三日,忌出門。俗雲“初五、十四、二十三,外面有錢都莫去擔。”
數字最忌八:外出做客,隨行人數一般不限,但不 ...
彝族民間禁忌很多,在社會生產生活各個方面都有表現,且各地有別。
日忌彝族人的禁忌傳統中有特定的一天可幹可不幹哪件事的習俗,稱為日忌。巍山一帶的彝族忌火把節次日下地幹活,以防觸怒火神帶來不祥;正月初一忌串門,忌潑水吹水,以防財運丟失。
食忌飲食禁忌禁食狗、馬、熊等動物的肉,因這些動物與人類同源出於雪 ...
大暑禁忌什麼
1、忌飲食不潔
大暑溼熱交蒸,細菌、病毒繁殖快,皮膚病發病增多,此外也易致食物中毒。所以一定要注意飲食衛生,勤洗手,注意滅蠅,不吃不乾淨的飯菜,最好當天的飯菜當天吃,隔夜飯菜要煮沸、熱透。
2、忌單純進補
人們中暑後,暑氣未消,雖有虛症,卻不能單純進補。如果認為身體虛弱急需進 ...
七月半鬼節的民間禁忌
1、不能將筷子插在米飯中間
將筷子插到米飯中間就和祭祀中"拜腳尾飯"的情況一樣,是十分忌諱的,假如在家裡小孩子這樣做是肯定會捱打的。
2、晚上早點回家
傳說在鬼節晚上會有百鬼夜行,很多鬼都在外面遊蕩,所以最好還是早點睡覺避免看到什麼不好的東西,或者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