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河曲民俗-火籠

河曲民俗-火籠

  旺火來源於篝火。

  旺火也叫做火塔子,河曲話叫火籠!是根據它的形狀來說的。點火後,熊熊燃燒,火勢很旺,預示著這家人的運氣也會一年旺盛,取其意,所以叫旺火。

  壘旺火的第一道工序是將方方正正的大炭塊用斧刃順紋理劈成二寸來厚的片塊,再將大片敲成小片;第二道工序是壘,先找三塊磚頭,按東、西、北三個方向擺好(南面是風口),然後將片塊炭往磚頭上面一層層壘,每壘上一層時,必須壓住下一層的縫,以求牢固。底座是圓的,一層一層逐漸縮小,最後到了頂部,用一小塊炭蓋頂。中間空的部分填滿大小長短適中的劈柴,風口上填塞豆秸之類作為引火柴。點火時,先點引火柴,然後人力扇風,使裡面的劈柴著火,由劈柴再點燃炭塊,這時候整個火塔子就熊熊燃燒起來了。

  根據傳說,遠古時期,“年”和虎狼一樣,是兇猛巨大的野獸,常於寒冬新春時,夜間深入村莊傷害人畜,令人叫苦連天。有一年臘月三十傍晚,年到了某個村子,恰好牧童甩鞭子,它就逃到下一個村子,又看見一個婦人曬出的紅衣裳,慌忙跑了。人們就知道這個害人的傢伙害怕紅色和鞭聲,所以每到除夕之夜就在院內點燃篝火,掛起紅燈籠,通宵達旦。

  其實旺火也不一定是傳說中那樣的由來,主要是在除舊佈新時候,圖個吉祥如意、喜慶熱鬧。晉北氣候寒冷,木材匱乏,但地下的煤炭豐富,到了宋朝仁宗時,人們就開始用炭塊代替木材,篝火變成旺火,關於旺火的寓意,取其六畜興旺,來年光景紅火。

非遺民俗--祭敖包

  敖包作為蒙古民族文化的代表形式之一,在媒體的傳播下已達到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程度。一首《敖包相會》的蒙古民族民歌,更是敖包文化達到登峰造極的宣傳熱度,紅透大江南北。

  在無際的草原上,時時會看到用大小石塊累積起來的巨大的石堆,上插有柳枝,此謂神樹,神樹上插有五顏六色的神幡。巨大的石堆矗立在草原上,鮮豔的神幡如手臂般召喚著遠方的牧人,這就是敖包。

  敖包,又稱"鄂博"、"腦包"、"堆子"、"石堆"、"鼓包"。指的是在自己遊牧的區域內,選擇一個幽靜的地方,用石頭堆起的圓形堆。《中華全國風俗志·卷九》雲:"鄂博隨在皆有……其形圓,其頂尖,顛立方角蒙經旗,其上下則埋哈達一方,糧食五種,銀數錢,每年必一祭。"阮葵生《蒙古吉林風土記》雲:"壘石象山冢,懸帛以致禱,報賽則植木表,謂之"鄂博",過者無敢犯。"敖包,在蒙古牧人看來是神聖之所在。

  祭敖包是蒙古民族薩滿教隆重的祭祀之一。

  傳說

  關於祭敖包的由來,已無據可考。在民間卻流傳著一個動人的傳說。那是很久以前,蒙古族的牧人們,過著遊牧狩獵的生活。人們喪葬一直是天葬,屍體放在全是木製的"勒勒車"上漫無目的地在草原上行駛,什麼時候屍體掉下來,就在什麼地方自然露天安葬。牧人們因為思念親人,每年都想到安葬親人的地方悼念。可茫茫草原,到哪裡去找安葬地點呢?於是,隨著對自然和動物的進一步瞭解。他們想出來一個辦法,那就是安葬親人時,隨車帶著一峰駝羔,在安葬的地點將駝羔的血液放掉一部分。第二年將駝羔的母親或已二歲的駝羔帶上,沿著大致的方向和路線去尋找。如果發現母駝或駝羔在某一處不肯前行或悲鳴,那就是安葬親人的地點。這時,牧人要壘幾塊石頭或拜幾把土,來祭禮親人,求得親人的祝福。如此沿襲,祖祖輩輩,世世代代,形成了敖包。同時,祭敖包的形式內容也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演變,形成了今天的"祭敖包會"。

  主要形式

  祭敖包是蒙古民族薩滿教隆重的祭祀之一,也是蒙古族最為隆重熱烈而又普遍的祭祀活動,每年的農曆5月12、13日是牧民的祭敖包日。

  敖包一般均建於地勢較高的山丘之上。多用石塊堆積而成,也有的用柳條圍築,中填沙土。一般呈圓包狀或圓頂方形基座。上插若干幡杆或樹枝,上掛各色經旗或綢布條。包內有的放置五穀,有的放置弓箭,有的埋入佛像。敖包的大小、數量不一。一般的多為單個體,也有7個或13個並列構成敖包群的,中間的主體敖包比兩側(或周圍)的要大些。敖包修建以後附近的居民每年都要到這裡祭拜,祈禱人畜興旺。

  由於蒙古族牧民各地區的風俗習慣不同,祭敖包的形式各異,一般都是在農曆五月下旬六月上旬,有的地方在七、八月份。此時正值水草豐美、牛羊肥壯的季節。有的一個旗、一個蘇木獨祭,也有幾個蘇木、幾個旗聯合祭祀的。祭祀時,非常隆重、熱烈,幾十裡、上百里遠的牧民們都要坐著勒勒車,騎馬或乘汽車、拖拉機帶著攜帶著哈達、整羊肉、奶酒和奶食品等祭品趕來敖包處。有條件的地方,還要請上喇嘛穿起法衣戴上法帽,擺成陣勢,焚香點火、誦經。

  先獻上哈達和供祭品,再由喇嘛誦經祈禱,眾人跪拜,然後往敖包上新增石塊或以柳條進行修補,並懸掛新的經幡、五色綢布條等。最後參加祭祀儀式的人都要圍繞敖包從左向右轉三圈,祈求降福,保佑人畜兩旺,並將帶來的牛奶、酒、奶油、點心、糖塊等祭品撒向敖包,然後在敖包正前方叩拜,將帶來的石頭新增在敖包上,並用柳條、哈達、彩旗等將敖包裝飾一新。

  祭典儀式結束後,舉行傳統的賽馬、射箭、投布魯、摔跤、唱歌、跳舞等文體活動。有的青年男女則偷偷從人群中溜出,登山遊玩,傾訴衷腸,談情說愛,相約再見的時日。這就是所謂的"敖包相會"了。

臺灣民俗-正月童謠

  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睏到飽,初四接神,初五隔開,初六舀肥,初七七元, 初八完全,初九天公生,初十有食席,十一請子婿,十二請查某子返來食泔糜配芥菜,十三關老爺生,十四月光,十五是上元暝。

  初一元旦,事先就要依據干支找出當年“開正”的 時刻。“開正”的時刻通常很早,有的人家甚至通宵守歲,一等刻到來,就燃放鞭炮,在神佛前擺上各色“甜料”,如紅棗、冬瓜糖、花生糖等。全家老幼一同祀神、祭祖,迎新年的到來。平日信奉某一神祇者,也在春節到所祠之廟燒香禮拜,稱為“行香”。又因鹿港以廟字之多冠全省,平時不燒香的少男少女,也都利用這一天到龍山寺、媽祖廟去拜拜許願。如有登門賀年的賓客時,主人要端出各種甜料、甜茶招待,稱為“食甜”。過去的甜料以紅棗、橘子、 冰糖、花生、冬瓜糖及瓜子等四種或六種組成。

  客人在“食甜”時,也要即興的說些吉祥話,如“吃紅棗,年年好”,“吃甜甜,大賺錢”、“老康健,食百二,吃個甜 ,祝您大賺錢!”等等。

  為求新春的吉利,也有若干的禁忌要遵守,例如:不掃地,不倒馬桶,不說與死字同音的字,不吃稀飯,不動用刀鋸忌煎粿,唯恐將年粿煎焦。忌打破碗盤,若不慎打破,就說“歲歲平安”。蒸年糕時禁用白糖,改用紅糖。並忌午睡、男子午睡則田壟必垮,女子午 睡則土灶必崩。但由於生活型態的改變,許多的禁忌已逐漸被人忽略了。

  俗傳已嫁的女兒若在正月初一歸家,會使孃家變窮,所以要到初二才能回孃家,臺灣稱為“作客”、“返外家”。

  正月初三,俗稱“赤狗日”,俗信此日不宜外出、宴客。若犯此禁忌,則終生赤貧。所以經過了初一、初二兩天的忙碌後,大家在初三都會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床。正月初三又是俗傳“老鼠娶親”的日子,入夜以後,各家各戶都要提早熄燈就寢,並在家中各處撒鹽、米,稱為“老鼠分錢”。

  初四接神,去年臘月廿四日升天奏報的諸神都在初四那天迴轉人間。由於要準備接神的供品,飯菜特別豐盛,所以才說“初四頓頓飽”。

   初五隔開,表示新正暫告一段落。各商家已正式開張,回覆正常營業。

   初六挹肥,表示舊時農民於此日開始下田,準備春耕。

   初七七元,初八完全據說初七是人類誕生的日子,初八是一切恢復正常的日子。

   初九子時後,全家老幼就要齊聚廳堂,由長者上香,向天公行三跪九叩 之禮。由於拜天公的祭品極為豐盛,所以到了初十還“有吃食”。

   十一日是岳父宴請子婿的日子、俗稱“子婿日”。

   十二日女兒歸寧。

  十三日連續幾天的魚肉生涯後,就來點清淡的稀飯配芥菜。

   十四日開始結燈棚,新年的歡樂就在元宵燈火的高潮中劃上一個圓滿的句點。


雲童舞廣安民俗風情

  雲童舞在華鎣山區已流傳1200多年。它是由兩個男童捧著香盤、寶燈,左右飄舞,有節有序,有板有眼,隨佛教信徒組織的架香一道,邊走邊舞,去華鎣山寶鼎朝山拜佛。1956年,經嶽池縣文化部門搶救整理、修改創新,搬上舞臺。是年,參加在北京舉辦的全國民間文藝會演,榮獲優秀獎。 ...

開封民俗活動鑽刀山、火海

     演員從兩層刀,一層火,高兩米寬一米的圈中飛身而過。是一個非常驚險的節目。 ...

春節專題 春節民俗民風

  春節,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新歲,但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古時春節曾專指節氣中的立春,也被視為一年的開始,後來改為農曆正月初一開始為新年。春節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在春節期間,我國 ...

廣西桂北的七月半民俗

  農曆七月十四或十五在我們桂北地區俗稱“七月半”,也有直接稱為“鬼節”,佛教的“盂蘭盆節”和道教的“中元節”也同為這一天。民間俗傳去世的祖先七月初會被閻王釋放半個月,故有七月初接祖,七月半送祖的習俗。是繼清明節後又一重要的祭祀祖先的節日,不同的是清明節一般是全族人祭祀,並且還要掃墓,而七月半一般是一家人祭祀 ...

潮汕七月半的節日民俗活動

  中元節是漢族祭祀祖先的節日。稱為“中元”,原本是道教所命名。在潮汕,這個節日的種種活動,都同道教無關。民間幾乎沒有稱它為“中元節”的,都把它叫做“七月半”,因為節日就在七月十五。   潮汕七月半的節日活動,圍繞著祭祀祖先進行。清代本地方誌的記載,數乾隆《普寧縣誌》最詳細:“俗謂祖考魂歸,鹹具神衣、酒饌以薦 ...

福建寧化縣客家人“七月半鬼節”的民俗風情

  七月十五中元節,在寧化客家地區民間又稱為:“七月半”,“月半節”,“鬼節”等。對它的考察有助於我們瞭解客家人的精神文化世界,同時可以使我們更深的體會客家民俗中中原文化與地方文化的交叉和融合。此外,還有利於海峽兩岸的彼此瞭解和文化上的認同。這是因為臺灣客屬同胞與寧化石壁有著密切的關係,今日臺灣的客家人的衣著 ...

藏族傳統民俗節日藏曆年習俗

  藏曆年的確定,是與藏曆的使用有密切的關係的,藏曆年的正式使用,是在九百五十多年前,即農曆丁卯年(公元一0二七年)開始的。從此,藏曆的用法便沿襲下來。   藏曆年是藏族傳統節日。每年藏曆正月一日開始,三至五天不等.藏曆十二月初,人們便開始準備年貨,家家戶戶在水盆中浸泡青稞種子,培育青苗。十二月中旬每家每戶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