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潮汕七月半的節日民俗活動

潮汕七月半的節日民俗活動

  中元節是漢族祭祀祖先的節日。稱為“中元”,原本是道教所命名。在潮汕,這個節日的種種活動,都同道教無關。民間幾乎沒有稱它為“中元節”的,都把它叫做“七月半”,因為節日就在七月十五。

  潮汕七月半的節日活動,圍繞著祭祀祖先進行。清代本地方誌的記載,數乾隆《普寧縣誌》最詳細:“俗謂祖考魂歸,鹹具神衣、酒饌以薦,雖貧無敢缺。”這個節日祭祖,要比其他一些節日隆重,祭品之中,一定要準備好楮衣。或者是因為七月暑盡,季節更換,必須更衣防寒,跟人間所謂“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詩經·七月》),同一種用意。一般人家,祭祖在家中公廳舉行;有錢人家,則祀先於諸寺,先期醵金作“盂蘭盆會”(乾隆(揭陽縣誌》)。

  盂蘭盆會是佛教重要的歲節儀規之一。據《佛說盂蘭盆經》說,佛弟子目犍連的母親不信佛法,死後被打進阿鼻地獄。目犍連修成羅漢果,用天眼看見母親在餓鬼群中受苦,於心不忍,用自己的法力送飯給母親,誰料飯未到母親口中,就化為炭火。目犍連不勝悲哀,求佛超度。佛祖指示目犍連,在七月十五眾僧安居修行圓滿之日,敬設孟蘭盆會供,以百味果食供養十方眾僧,仗其法力解脫母親。目犍連照佛祖的話去做,果然使母親脫離餓鬼道。佛祖又讓佛弟子們仿效目犍連的做法,為現生父母增福延壽,為過去父母離苦得樂。這樣,終於形成了盂蘭盆會的佛教歲節儀規。《佛說盂蘭盆經》的這個故事,與中華民族的孝道十分合拍,梁朝開始,在中國逐漸風行,目連救母的故事也逐漸中國化而且家喻戶曉。到宋元以後,盂蘭盆會也逐漸由孝親變為祭鬼。嘉慶《澄海縣誌》載,七月半“各寺僧建盂蘭盆會誦經,至晚營齋於焰口施食,放水燈照冥”,儀規性質就已經改變。揭陽、惠來、潮陽、南澳等縣,祀祖於盂蘭盆會,則還保留著佛教的本義。

  潮汕的祭鬼節,時間並不固定在七月半。自七月初一起七月底,各鄉各里,迭次有施濟孤鬼的祭祀,俗稱“施孤”,亦稱“普渡”。這也是盂蘭盆會的變相吧。

  乾隆《普寧縣誌》記載了該縣七月半一種獨特的習俗:“農民插竹掛紙錢于田中以祈谷。”這一習俗義式,或者是為了祭祀稻穀之神。

廣西桂北的七月半民俗

  農曆七月十四或十五在我們桂北地區俗稱“七月半”,也有直接稱為“鬼節”,佛教的“盂蘭盆節”和道教的“中元節”也同為這一天。民間俗傳去世的祖先七月初會被閻王釋放半個月,故有七月初接祖,七月半送祖的習俗。是繼清明節後又一重要的祭祀祖先的節日,不同的是清明節一般是全族人祭祀,並且還要掃墓,而七月半一般是一家人祭祀。桂北的壯、苗族等少數民族一般在農曆七月初七到十四過節,其它民族農曆七月初八至十五日過節。節日裡,家家戶戶早晚供奉祖先神牌位,到送祖之日(最後一天即農曆十四或十五),用封包即紙袋裝著錢紙、金銀紙錠冥用之物,寫上祖先的名諱到野外焚燒以祭奠故祖,寄託對先人的懷念,並祈禱先人對子孫的保佑。

  在桂林工作之後,除了有幾年回老家過這個傳統的節日,大多數年份都是在桂林,帶著全家到外家去跟外家人一起祭奠故祖。

  這天晚上,華燈初放光芒,就聽到了街上傳來“劈嚦啪啦”的鞭炮聲響,動作快的已經在送祖了。送祖時焚燒封包即紙袋裝著錢紙、金銀紙錠冥用之物,封包上寫明受用人的姓名,以免故人得不到享用。燒包前用石灰在地上畫上圓圈,一個包給一個故人一個圈,包就放在圈內焚燒,傳說是防止外鬼搶奪。圈外點著蠟燭和香,此外還要撒水飯等。以前燒包內多是錢紙、金銀紙錠之類的東西,隨著陽間社會的進步,生活水平的提高,錢紙已滿足不了陰間的需要,現在燒的多是成千上萬面額的冥鈔、金鉑紙做的金元寶、小轎車、手機、電冰箱、別墅等,陰間也享受了科技進步帶來的便利。在圈內不斷加錢添物供奉給先祖時,不忘在圈外也要燒些紙錢,讓那些無後的亡靈也得到一些零花錢,以保持陰間的安定團結,創造陰間的和諧社會。

  我不是迷信之人,但在這傳統的節日裡,燒錢祭祖,只想藉此機會緬懷先人,吃水不忘挖井人,沒有一代代親人的辛勤養育,就沒有我們人類的生存繁衍,懷念已故先人的功德,更可激勵活著的後人。好好珍惜活著的每一天,善待活著的長輩們,常回家看看,人世間不能沒有親情......

福建寧化縣客家人“七月半鬼節”的民俗風情

  七月十五中元節,在寧化客家地區民間又稱為:“七月半”,“月半節”,“鬼節”等。對它的考察有助於我們瞭解客家人的精神文化世界,同時可以使我們更深的體會客家民俗中中原文化與地方文化的交叉和融合。此外,還有利於海峽兩岸的彼此瞭解和文化上的認同。這是因為臺灣客屬同胞與寧化石壁有著密切的關係,今日臺灣的客家人的衣著,飲食,住房建築,婚喪民俗等,均與寧化居民有著許多共同或相似之處。同時透過對“鬼節”的調查,有助於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更好的引導人們開展風俗活動,建設一個健康向上的和諧社會。

  寧化在海內外遐邇聞名。有詩人曾經唱到;“寧化、清流歸化,路隘林深苔滑。”客家民系是漢民族一支系統分明,富有特性的支系。客家先民主要是中原漢人,他們歷經戰亂,輾轉遷徙不斷在新的環境中求生存,圖發展,從而既承襲了中原文化,又接受當地居民的影響。久而久之便逐漸形成了一種較為獨特的風俗習慣。寧化純屬客縣,寧化石壁地處閩西,與江西省石城縣毗鄰,被公認為世界客家祖地。

  由於長途的遷徙,共同的生活經歷,客家人有強烈的血源意識,對自己的祖先充滿了無限的尊敬和崇拜。寧化客家人把列祖列宗統稱為“公太”,“婆太”。認為沒有祖先就沒有自己,因此把祖先看作最可靠的,最有力的精神寄託所在,在寧化的每一個家庭都把祖宗與天、地、各類菩薩等供奉在一起,享受常年的祭祀香火。在日常生活中,寧化人每天早上飯蒸熟後,要用木製的小飯杓盛一杓熱飯,倒扣在碗中,放置在祖宗的神位前已敬列祖列宗。而農曆七月十五更是專門祭祀祖先的節日,意義十分重大,家庭成員中的每一個人都行動起來,齊心協力過好這個節。

  橫鎖村位於寧化縣的南部,距縣城8公里,距石壁鎮20公里。全村以吳姓居多,大多是客家人。臨近5公里的山裡有一村子,叫青洲亢,全村均為少數民族——畲族。從地理方位來說,橫鎖村是漢族和畲族相交的地方,使其地方風俗更具交融性和代表性。


七月十五是什麼節 七月是什麼節日

  七月十五是什麼節 七月半是什麼節日   七月十五是中元節,中元節民間也叫作七月半,或者鬼節。   農曆七月十五日是中元節,民間舊稱“鬼節”,道教稱為“中元節”,佛教稱為“盂蘭節”。民間農曆七月稱之為“鬼月”,七月十五稱為“七月半”,俗稱“鬼節”。節日的慶祝活動有的從農曆七月初一開始,直到七月三十日,長達一 ...

裕固族的傳統節日是什麼 裕固族民俗活動

  裕固族的傳統節日是什麼 裕固族民俗活動   裕固族的傳統節日主要有春節、剪馬鬃節、祭祀“騰格爾汗”活動和藏傳佛教的宗教節日。春節是裕固族一年中最大的節日,節前要包餃子、炸油餜子、饊子等,並有祭祖的習俗,節日期間還會放鞭炮,點酥油燈,互送哈達、禮品以示祝福。   春節   春節是裕固族最主要的傳統節日,節前 ...

下元節是中國傳統節日嗎 下元節的民俗活動有哪些

  導語:下元節源於道教。下元節,中國傳統節日,為農曆十月十五,亦稱“下元日”、“下元”。那麼下元節是中國傳統節日嗎?下元節的民俗活動有哪些?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   下元節是中國傳統節日嗎?   下元節是中國傳統的三元節日之一。   正月十五——上元節,七月十五——中元節,十月十五——下元節。這在古代是非常 ...

七月是什麼節日

  1、中元節,俗稱鬼節、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民間傳統節日,中元之名起於北魏,時在農曆七月十五日,部分在七月十四日。原是小秋,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節,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時行禮如儀。七月十五上墳掃墓,祭把祖先。   2、東漢時道教定下三會五臘日,其中 ...

七月是什麼節日

  1、從古代開始,人們就把七月十五叫做中元節,祭奠先人;十月十五叫做下元節,乃食寒食,敬拜偉人。中元節在農曆七月十五日,部分地區在七月十四日。   2、中元節是古代節日三元之一,正月十五上元節,慶賀正月元宵。七月十五中元節,祭祀先祖。十月十五下元節也是寒食節,紀念古代先賢每年七月十五的中元節,是我國主祭祀的 ...

農曆七月初七有什麼民俗活動

  在中國,農曆七月初七,人們俗稱七夕節,也有人稱之為乞巧節或女兒節,這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   七夕節的民俗活動:七夕節最普遍的習俗,就是婦女們在七月初七的夜晚進行的各種乞巧活動。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們穿針引線驗巧,做些小物品賽巧,擺上瓜果乞巧,各個地區的乞巧的方式不盡相同,各有趣味。例 ...

澳門傳統節日民俗活動

  在澳門,繁忙的都市生活並沒有淡化人們慎終追遠的優良傳統,大家藉著這個節日來表達對先人們的孝思。澳門特殊的歷史是中西文化得以並存。每逢傳統的節日,無論是中國的或是西方的,必定要舉行有關的慶祝活動。那麼,就讓我們一起來澳門文化看看澳門的一些傳統節日吧。   元旦   時間:一月一日   在澳門各大酒店、計程車 ...